觸摸大同—歷史博士筆下的沉重(二)

作者: 瀟瀟公子

導讀當地球都成為一個村落時,一切似乎都變短了,我們有了更快的旅游節奏,遠足的步伐幾乎將地球踏變,但我們用的最多的詞是“走馬”,重復的是別人推薦的精華,時間、金錢讓我們很難靜下心來,去慢慢品位,感受歷史、人文沉澱的悠遠、雋永,即便是耳聞目睹、朝夕相處的城市,我們對他的內涵又掌握多少?那殘留的銘磚、古老的建築能將我們的文脈延伸得更遠嗎? 10� ...

當地球都成為一個村落時,一切似乎都變短了,我們有了更快的旅游節奏,遠足的步伐幾乎將地球踏變,但我們用的最多的詞是“走馬”,重復的是別人推薦的精華,時間、金錢讓我們很難靜下心來,去慢慢品位,感受歷史、人文沉澱的悠遠、雋永,即便是耳聞目睹、朝夕相處的城市,我們對他的內涵又掌握多少?那殘留的銘磚、古老的建築能將我們的文脈延伸得更遠嗎?

10多年來,我奔波在南北兩京求學,似乎成了中國教育的犧牲品,雖然我學的很專業,但在現實中卻悲哀的發現我擁抱的不是活生生的佳人而是鑲滿了帝王將相、階級鬥爭的一副骷髏,記憶的璉珠只被一個個冰冷的事實所取代而留下一段段難以彌補的空白。對大同的記憶也就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鮮卑全盤漢化、滅佛興佛、石窟雕像,遼金碩果僅存的建築,明代九邊重鎮、單飛的鳳凰、武宗的荒唐,再就是近代煤都的稱號和十三個國家文保單位了,還有麼,我努力扒拉深出處的記憶,冒出的是孔子《禮紀》?(大同得名)彼得大帝的改革?(對比趙武靈王改革)老佛爺倉皇西逃,金鳳臥雪?再就是一代梟雄閻錫山?出美女的大同婆姨?書上得來的殘存的記憶相對於大同二千多年悠久的歷史,是多麼的蒼白,空洞,事實上,面對現代大同,我幾乎一無所知。

無知並不可怕,只要你肯學,多實踐,善思考,也許你會感悟更多的涵義。

買了一份大同地圖後,我靜靜地審視著圖上斷斷續續古城牆的痕跡,對照著記憶中的鳳凰城圖像,這個曾經被譽為最漂亮的單翅鳳凰只剩下稀疏的影子了,如果它的主城牆、三個衛城、角樓、哨所依舊完整的話,該是一幅多麼完整、震撼的古代城防體系啊。

多年的教育早養成了非禮勿作的習慣,我躊躇了幾個來回,終於遏制了自己攀城牆觀光的衝動,事實是對於我這個古城保護鐵杆迷來說,我怎舍得去粗暴踐踏這殘存的珍貴文物。

各位驢俠,特別是大同的朋友,我十分尊重大同的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和彌足珍貴的文物,我細致地寫出自己在大同的感受,如果能讓你有一絲的同感都是我莫大的欣慰。我相信我在大同看到的不足只是極其偶然的現像,絕不會代表大同的真實。每個人在異地游覽時,免不了和家鄉做一個對比,其實文化只有差異,沒有高低之分。我又怎感流露自己的優越感。事實上在公交站台和售貨亭給我幫助的小姑娘就給了我很好的印像,他們秀美的面容、熱情的解答和標准的口音讓我誤以為回到了江南。好了,下面我就拋掉車子,靠堅實的雙腳,一步一步觸摸大同了。(未完待續)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