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紀游

作者: huankeyi2001

導讀五台山紀游去拜謁菩薩,是要經過磨難的,唐僧師徒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到達西天。 我輩雖是凡人,要拜佛,也要經受磨難。 這次去五台山,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坎坎坷坷、兜兜絆絆,當然最後還是到了五台山。此中的酸甜苦辣,回想起來,倒也頗有興味。 從易縣清西陵出來,我們乘汽車到梁各莊,在梁各莊吃了一碗面,乘車去紫荊關。我們原准備到紫荊關車站,但汽� ...

五台山紀游去拜謁菩薩,是要經過磨難的,唐僧師徒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到達西天。

我輩雖是凡人,要拜佛,也要經受磨難。

這次去五台山,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坎坎坷坷、兜兜絆絆,當然最後還是到了五台山。此中的酸甜苦辣,回想起來,倒也頗有興味。

從易縣清西陵出來,我們乘汽車到梁各莊,在梁各莊吃了一碗面,乘車去紫荊關。我們原准備到紫荊關車站,但汽車借故不開進去,我們只好走山路,攀山越嶺,走了約一小時,才到紫荊關車站。但這是個四等小站,北京到大同的火車這裡不停,怎麼辦呢?

這時雷雨大作,天仿佛要坍下來似的。我們可急了,三次去找站長,最後,站長給我們出了個主意:坐回頭火車到白澗,再在夜裡11時坐火車去五台山市。

5時半到白澗,在一家飯店吃了餃子,與老板娘商量,開個鐘點房休息幾小時,老板娘欣然答應,收了20元錢,將我們帶進一間潮濕陰冷的房間,裡面有七八張髒兮兮的床和被子,一把風扇兩只電視機,雖然不大願意,但六七個小時畢竟是要度過的,就將就睡下了。

其間,聽說有人發現跳蚤,邵建菁開始講述黑龍江老白虱的故事,誰能說,這裡沒有老白虱呢。

半夜11時,乘火車去五台山市,到那裡已是3時半,涼風習習,天氣陰冷,找了一輛越野車去台懷鎮,在五台山山門,汽車被卡住買票。五台山門票90元,老許、老馬65歲以上,半票優惠,5時半到台懷鎮,在網上介紹的司機張銀良家住宿。9時,請老張作參謀,設計游五台山的路線。

台懷鎮,是東南西北中五台懷抱的中心,一般人說去五台山,指的就是台懷鎮。

佛教徒則不然,他們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五個台頂都到,拜過五個山頂的文殊菩薩,為大朝台;不登五個台頂,只上螺黛頂,朝拜寺中供奉的與五個台頂相同的五位文殊菩薩,則稱小朝台。相傳,乾隆來五台山屢次欲登台頂,都被風雪所阻,於是,就要求青雲和尚想一個辦法:既不登台頂,又要朝拜五方文殊。一位小和尚想了三天三夜,終於想出了辦法:模仿五個台頂的五方文殊塑像,然後將他們供在五方文殊殿中,這樣,上螺黛頂,進五方文殊殿就等於上了五個台頂。1786年(乾隆51年)三月,乾隆皇帝上螺黛頂,進五方文殊殿朝拜五方文殊,終於圓了夢,乾隆很高興,還親筆題詩。從此之後,僧侶到此寺參拜,可以代替上五個台頂,省去了不少路程。

我們也跟乾隆皇帝一樣,上了螺黛頂,進五方文殊殿朝拜五方文殊,來了個小朝台。

在上螺黛頂的石階路——大智路上,我們看見許多僧人和信徒們,行五體投地禮上山朝拜,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這種對佛的虔誠,使我佩服。我想,世上最偉大的東西是什麼?就是信仰。有了信仰,就會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就會有美好的遐想和無盡的快樂,生活就會變得五光十色,燦爛輝煌。

站在螺黛頂,看台懷鎮,那高大的塔台正在整修,這就是著名的釋迦牟尼舍利塔(大白塔),整個塔高56.3米,比北京北海的白塔還高20.4米,這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標志,它坐落在塔院寺。在大白塔周圍,星羅棋布地分布著許多廟宇。

1956年底,五台山文管所作過一次調查,在台內、台外、台頂、台下,有124所寺廟,其中青廟99所,黃廟25所。如果沒有兩個月時間,要想游覽完全部寺院是不可能的。

五台山是中國唯一青廟與黃廟共存的地方,因漢傳佛教寺院裡的僧人多穿青衣服,而藏傳佛教寺廟裡的僧人則穿黃色或絳紫色衣服,故稱“青廟”和“黃廟”。顯通寺是青廟的領袖寺,菩薩頂是黃廟的領袖寺。

顯通寺建於東漢明帝時,是五台山最古、最大的一座寺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顯通寺給我們印像最深的是的銅殿。

顯通寺的銅殿,清萬歷年間造,是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銅殿寬4.7米,深4.5米,高8.3米,構造與北京金鑾殿相仿。銅殿共用了十萬斤銅。人稱“顯通,現通,十萬銅”,就是指這銅殿。相傳,銅殿的銅是妙峰祖師從全國一萬家化緣而來。銅殿雕花鏤空,光彩奪目,堪稱絕觀。每扇門窗上都鑄有花卉人物、飛禽走獸,其中二龍戲珠、魚躍龍門、丹鳳朝陽、喜鵲登梅、犀牛望月、牡丹出瓶、玉兔拜月、蓮下松鶴、老鼠盜葡萄、獅子滾繡球等,鑄工精巧,形像生動,是五台山雕鑄藝術的傑作。殿內供高約一米的銅質文殊騎獅像,周圍銅壁上鑄滿銅質小佛像,不多不少,正好是一萬尊,也取一個“萬”字。殿內的景泰藍供品,均為康熙皇帝朝山時所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座銅殿的鑄造藝術是空前的,其價值是無法評估的。我們被這優美的造型,巧妙的布局,多彩的圖案,完整的結構完全征服了,站在銅殿裡,默默地祈禱著,默默地品味著,久久的,久久的不願離去。

在顯通寺,我們還看到一張珍貴的照片,據說是林彪的衛士從空中拍攝的文殊菩薩顯身圖:在雷雨中,一個高大的身影,有頭有臉,有身有手,正目光炯炯地望著你。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到五台山給子女升學求簽、燒香、還願的特別多。

創建於北魏的菩薩頂,是五台山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雲集,雄偉壯觀。從山麓仰望,陽光下,飛檐鬥拱相托,紅牆黃頂輝映,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的菩薩頂,非常像拉薩的布達拉宮,所以,菩薩頂又有喇嘛宮之稱。

上菩薩頂的一百零八級石階,代表人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踏完這一百零八級石階,就等於把人世間的煩惱全部踩在腳下,成為沒有煩惱之人,然後進入“靈峰勝景”,來到菩薩頂。

《水滸傳》中,魯智深大鬧五台山,就是指這座寺院。魯達打死了鎮關西鄭屠,逃到代州,在趙員外的協助下,來此當和尚,取名智深。這座寺院當時是座青廟,1660年,順治皇帝朝禮菩薩頂,將青廟改為黃廟。

順治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關於他到五台山出家當和尚的傳說世上廣為流傳。傳說順治皇帝出家後,曾住過善財洞,在善財洞還有一首《順治皇帝歸山詞》寫在山牆上。這“歸山詞”讀讀倒還有點味兒,特將其摘抄如下:

順治皇帝歸山詞

天下叢林飯如山衣缽到處任君餐禹疏九河湯伐夏秦吞六國漢登基

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最難古來多少英雄將南北山上臥土泥

朕乃大帝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來時喜歡去時悲空在人間走一回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閑不如不來也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

悔恨當年一念差黃袍換去紫袈裟每日清閑自己知紅塵之事若相離

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口中吃的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五湖四海為上客逍遙佛殿任君棲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莫當出家容易得只緣累代種根基

兔走鳥飛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十八年來不自由征南戰北幾時休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裡乾坤一局棋我今撒手歸山去管甚千秋與萬秋

時在癸亥年二月書

相傳,當年康熙皇帝奉太皇太後之命,為尋找他的父親順治來到五台山,當時正是傍晚,又遇大霧,迷了路,這時,遇到一位銀須白發的老僧,身披袈裟,面帶笑容,手提紅燈籠,把康熙帶到吉祥寺,康熙隨引路的老僧走進文殊殿,老僧就不見了,康熙抬頭一看,見殿中提紅燈籠的文殊菩薩像,和剛才引路的老僧一模一樣,康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文殊菩薩來迎駕引路了。這類有關文殊菩薩顯身的故事,在五台山有許多許多。

塔院寺是五台山五大禪寺之一,有兩座塔,一座就是大白塔,另一座是文殊發塔,相傳文殊菩薩化成貧婦布施的頭發就藏在這座塔下。1848年4月8日,毛澤東、周恩來在進北京前,曾到過塔院寺,並且住了幾天,那著名的“8341”的傳聞,據說就發生在這裡。

五大禪寺之一的羅睺寺廟創建於唐朝,是座黃廟,寺中“開花現佛”很有特色。

我們還到了十方堂,那裡有十世班禪和十一世班禪住過的行宮。

從河北的隆興寺到五台山,我發現北方廟宇裡的菩薩,上身都比較短,長得敦厚壯實,不像南方的菩薩那樣魁梧高大,這跟河北、山西這些地區居民的身材有關系,還可能跟五胡十六國的存在,羌、鮮卑等民族的融入有關。

五台山的菩薩造型都很精致,而且年代久遠。佛堂都很神聖,保持著肅穆、虔誠的氛圍,有的地方不讓導游進入,有的地方要赤腳才能進去。有許多廟宇有法輪,據說,祈禱著,轉著法輪,順時針走三圈,會有好的報應。

從這個廟宇走到那個廟會,從這個殿堂穿到那個殿堂,廟宇相似,又不盡相同,殿堂相同而又各有特色。一個個慈眉善目的菩薩,一尊尊威風凜凜的金剛,一座座飄浮著馨香的殿堂,一只只充溢著瑞香的銅鼎,還有那眾多的披著青色、紫絳色袈裟的僧侶,那動聽的不絕的木魚、鐘鼓及和尚念經的聲音,都讓我們感受到佛的慈悲、佛的豁達、佛的神聖。我們的眼前浮動著金色的、紅色的、黃色的色彩,我們的心裡流動著甘甜的、平緩的、自在的清泉,我們似乎感到有許多收獲,好像有所悟,又覺得心裡空空的,什麼都沒有。但是我們覺得滿足,覺得踏實。我們似乎已昄依了佛教,進入了極樂世界,進入了天堂。

如果沒有街道兩旁眾多的商店,商店門口不絕的叫賣聲,如果沒有穿插在眾多僧侶中的幾個自稱是“布達拉宮僧侶”的冒牌和尚乞討旅費,我們還真以為已進入了極樂世界。

第一天我們朝拜了善財洞、黛螺頂、廣仁寺、羅睺寺、塔院寺、顯通寺、菩薩頂、十方堂八個寺院。

第二天怎麼玩?我們又去找張銀良司機,張師傅的確是位負責的熱心人,他給我們規劃了第二天的行程,還答應給我們找個好駕駛員。

第二天大清早,吃好早飯,7時半左右,我們包了一輛小面包車,向南台進發。費用是6人共300元。

五台山有五台,每個台都上,我們認為沒有必要,畢竟山上的景色大致相同,但一個台都不去,也不妥。千裡迢迢到五台山來,一個台都不上,說不過去。於是,我們選擇了南台。

小面包車開始在水泥路上盤旋,到2000米以上,水泥路變成了黃泥路。氣溫明顯下降,一團一團的雲霧不時向我們飄來,有時汽車開進雲層,前面霧茫茫的一片,什麼都看不清,不一會兒,汽車鑽出雲層,我們看見前面一片綠色,那是美麗的高原草地。

我們納悶,廣袤的五台山怎麼沒有森林,後來讀了有關材料,才知道原來是人為造成的。相傳,康熙皇帝喜歡游山玩水,但又害怕刺客。他游過五台山後,就看中了它,決定每隔兩三年必來一次。當他看見山上茂密的森林,便想起了刺客,於是下命令用箭四射,凡是箭到之處,樹木全部砍盡,使刺客沒有藏身之地。繼而,又將山上的森林也砍伐殆盡。於是五台山成了一個廣闊的山坡草地牧場。如果沒有這樣的愚蠢行為,現在的五台山不知會怎麼美,可惜啊,可惜。

山坡草地上有一群群放牧的牛,農閑時,農民就把它們放養在山上,晚上也不趕回家,讓它們成群結隊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野。

南台又名仙花山,金黃色的蒲公英、淺藍色的星星花、絳紫色的燈籠花,還有復瓣的金蓮花,漫山遍野爭奇鬥艷。高原的花雖然開得不大,但鮮艷,極有靈氣,它們在山風中輕輕搖曳著,就像一群剛出殼的小雞,讓人覺得特別柔嫩,特別親切,特別可愛。

汽車開了40分鐘,就到了南台頂,南台高2485米,距台懷鎮25公裡。

南台頂風大極了,氣溫也只有10度左右,要穿兩用衫、羊毛衫。邵建菁千裡迢迢帶來了兩用衫,等到要用的時候,卻放在山下旅館的旅行包裡,讓它失去了為主人立功的好機會。

南台頂有大雄寶殿、觀音堂,還有白塔。由於雲霧彌漫,山下什麼也看不清。邵建菁想拍山頂一朵極可愛的山花,但山頂風太大,雖然拍下了,後來印出來,效果不太理想。

在大風中,我們拍了幾張集體照,匆匆下山。

下山時,我們讓司機將車停在一處空曠的山坡旁,想拍些鮮嫩的高原山花。邵建菁提議,來一次“拍山花”的比賽,大家一致同意。每人挑選了最佳山花,選准角度,精心構思,都想露一手,拍出精彩的照片來。可是,事與願違,照片洗出來後,竟沒有一張值得贊賞的作品,可見,眼前的景色與成型的照片是有差距的,要拍出好的照片,不僅要有好的景色,而且要有獨特的審美理念,高超的攝影技巧。

下山時,我們順道游了金閣寺、龍泉寺、殊像寺和五爺廟。龍泉寺原為楊家將的家廟,後改為寺廟,龍泉寺的漢白玉雕牌坊,工藝之精致,構築之巧妙,世所罕見,是五台山的珍品之冠,寺前的照壁,中院的普濟塔,構圖嚴謹,雕藝超群,也是難得的珍品。

五爺廟就是龍王廟,據說,五爺喜歡聽戲,所以,廟裡有戲台。經常有各地的戲班子上台獻藝,有的是施主還願,有的是企業慶典,我們去時,剛好山西晉劇團在演出。在這裡,看戲是不要買票的。龍王和百姓一起看戲,龍王與百姓同樂,這也是五台山的一大樂事。

殊像寺的騎獅文殊菩薩,總高9.87米,是五台山寺廟中最高的一尊文殊像。五台山相傳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所以,人們認為到五台山,首先應該朝拜文殊菩薩,我們可來了個顛倒,最後才朝拜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您是智慧的像征,希望我們給您,也希望您給我們,都留下美好的難忘的印像。再見了,大智大慧的文殊菩薩。

下午二時,我們結束了五台山的旅游,乘汽車從北台到五台山市,北台是五台山最高的台,海拔3061米,是華北的最高峰,汽車過台頂時,大家感到耳朵被塞住了,聽別人講話,聲音很小,而且好像很遠,過了許多時候,才恢復正常。這就是高原反應。只有老馬,一點感覺都沒有,每個人對外界環境的適應程度都是不一樣的。

游五台山,有幾點感觸和收獲:

一.五台山不愧為四大佛山之首,它的廟宇之多、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都是首屈一指的。

二.較多的領略到藏傳佛教的風采,過去只在承德的小布達拉宮瞻仰過喇嘛寺,這次,參觀了不少黃廟,如羅睺寺、廣仁寺、菩薩頂、善財洞、十方堂等。

三.僧侶、信徒上山朝拜的虔誠使我感動。在五台山,我深感佛教的魅力,朝朝夕夕、年年月月、世世代代,佛教竟如此興旺,如此深入人心,而且還將傳之後代,乃至萬代。

2004年9月25日於杭州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