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孤兒院糧食

作者: 瑪卿

導讀有些平常我們習已為常的事,仔細想起來,不一定是正確的,就像我們對待糧食的態度。我的大多數同齡人都是獨生子女,成長時,父母百般呵護,天熱了,有冰鎮的綠豆湯,天氣轉冷時,又會有各種各樣滋補的熱湯喝,記憶中從來沒試過一頓飯跟別人搶著吃是什麼滋味,也沒有太多餓肚子的經驗,糧食,似乎是我們生活中一個不會缺失的基本物品,所以,可能你我也從來沒� ...

有些平常我們習已為常的事,仔細想起來,不一定是正確的,就像我們對待糧食的態度。我的大多數同齡人都是獨生子女,成長時,父母百般呵護,天熱了,有冰鎮的綠豆湯,天氣轉冷時,又會有各種各樣滋補的熱湯喝,記憶中從來沒試過一頓飯跟別人搶著吃是什麼滋味,也沒有太多餓肚子的經驗,糧食,似乎是我們生活中一個不會缺失的基本物品,所以,可能你我也從來沒太在意過。

去年秋天,我去了美麗的雲南麗江,在小巷裡閑逛時,無意中闖入了“麗江孤兒院”,那是一座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院落,麗江大地震幸存的孤兒們,就生活在這座清靜的院落裡。走進這個小小的四合院,門廊邊放滿了孩子們自己制作的手工藝品,旁邊有一個紅色的捐助箱,如果你喜歡某一件手工藝品,你可以在捐助箱中投入任意數額的鈔票,再拿走這件物品。

去的時候,正好趕上小班的孩子們開午飯,由於院落很小,幾個班的孩子午餐的時間進行了劃分,一群可愛極了的孩子嚷嚷著把自己的小紅凳從教室裡搬出來,在院子裡整齊的擺成一排,當天氣很好的時候,他們的餐廳就在院子裡,每個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座位,如果天氣不好,他們就只能站在門廊邊吃飯了。

這些平均年齡不到四歲的孩子們,挨個兒排成一支整齊的隊伍,拿著自己的一個鐵質的碗,有次序的打飯和菜。那天剛好是國慶節,小院裡掛著幾個紅燈籠,熱熱鬧鬧的,孩子們看起來十分開心,原來每到重要節日,孩子們的飯碗裡就會增加一道比較好的葷菜,今天增加的是紅燒肉,一個戴小紅帽的女孩兒開心的告訴我,她最愛吃的就是紅燒肉了。

我幫著老師給孩子們分配食物,每個孩子分到一勺紅燒肉,我挨著那個被我叫做“小紅帽”的女孩兒坐著,看著眼前這些孩子們,每一個都全神貫注的吃著碗中的食物,他們那麼認真,以致於院子裡除了吃飯的聲音再沒有其他聲響,幾乎每個孩子吃完飯都會端起碗,仰著頭把碗中的碎米、菜湯一一送入嘴裡。那天的菜除了紅燒肉,還有清炒白菜和土豆絲,這簡單的幾個菜,就是他們在節日時的盛宴了。

那一刻,我幾乎忘記了這是在二十世紀,不敢相信當我身邊的朋友都對紅燒肉之類的食物感到平淡無奇的時候,這群在麗江孤兒院的孩子們,如此嚴肅的對待屬於他們的這頓節日午餐。

走出孤兒院,天色已經很晚了,傳來遠處餐館區的喧嘩聲,不知道今晚又有多少食物會被浪費掉,這些浪費的食物,也許是麗江孤兒院幾十個孩子們一個星期、甚至幾個星期才能消耗掉的食物總量吧?

2003年11月,當“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再次於羅馬舉行時,人們發現,人類面臨的飢餓問題並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而緩解,仍有8億人口忍受飢餓的折磨,其中包括兩億多5歲以下兒童。糧食也許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基本物品,因為從來沒有缺少過,所以也不曾覺得珍貴,當你舉起碗,把一碗碗剩菜剩飯倒掉時,你有沒有想過,全世界8億多還在忍受飢餓的人?你有沒有想過,麗江孤兒院那些一年吃不了幾次紅燒肉的孩子們?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在國外尋找合適的土地,到海外租地種糧,以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時候,請你改變你對待糧食的態度吧,從自己做起,從一粒米、一顆菜做起,拿出你的實際行動來,減少糧食浪費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壓力,這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