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青藏線上

作者: 00188512

導讀http://travel.cn.tom.com/cgishell/activity/springdetail.pl?IDD=3486 征文名稱:青藏線上 作者:zhongjia 發表時間:2000.04.28 青 藏 線 上 鐘 嘉 青藏線指109國道西寧至拉薩那一段,尤其指格爾木到拉薩的1000多公裡。這是我們國家其它省區通往西藏四條公路中唯一可以保持四季通車的一條,西藏所需的物資,80%從這條公路運過去,歷來被稱作西藏的“生命線”。記者最近走了一趟這條路� ...

http://travel.cn.tom.com/cgishell/activity/springdetail.pl?IDD=3486

征文名稱:青藏線上

作者:zhongjia

發表時間:2000.04.28

青 藏 線 上

鐘 嘉

青藏線指109國道西寧至拉薩那一段,尤其指格爾木到拉薩的1000多公裡。這是我們國家其它省區通往西藏四條公路中唯一可以保持四季通車的一條,西藏所需的物資,80%從這條公路運過去,歷來被稱作西藏的“生命線”。記者最近走了一趟這條路——從柴達木盆地邊緣的戈壁新城格爾木,到高原日光城拉薩,沿途一些小見聞隨手記下,錄於此與讀者共享。

方向錯位

平時我們看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感很明確。在語言中,也常常把向北走說成“上”,把往南行說成“下”。比如“北上抗日”、“上延安”、“下江南”、“南下”等等。但這種方位習慣到青藏線上就得顛倒過來。雖說拉薩在南,西寧、格爾木在北,可青海和西藏的人,包括從內地去那裡當兵的人,都把去拉薩說成“上去”,把去西寧、格爾木說成“下去”。原因很簡單,西寧海拔2200多米,格爾木海拔2800多米,拉薩海拔3600多米,從格爾木往拉薩走,一路幾乎都是往上爬,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最高的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走這條線的實際感覺,當然是“上拉薩”,“下西寧”了。

道理雖然明白,可我在青藏線上只走了兩三天,“上”和“下”的概念一時扭不過來,和汽車兵聊天,總有方向錯位感。

隆重迎送

從每年三月下旬到九月,幾乎每天都有部隊的卡車車隊滿載貨物從格爾木出發去拉薩。每次車隊出發時,部隊都要在營區大門口敲鑼打鼓為他們送行。每個車隊有上百台車,團首長送行時要揮上百次手;每個車隊有200多戰士,團首長迎接他們回來時,要握200多次手。每次車隊回來時,團首長還要到30公裡外去迎接。拉薩那邊也同樣有部隊首長迎出30公裡。所以這樣隆重,因為走這一趟太辛苦。

從格爾木到拉薩,大車隊的行程是兩頭兩個半天,中間三個整天,途中住四宿。上百台車光出發就得一個小時,上路後每小時平均只開40公裡,一切為了安全。碰上修路、堵車、雨雪,半夜十一二點到兵站是常事。高原反應、嚴寒飢餓也經常襲擾汽車兵們。

因為修路,我們記者團的小車那晚10點才到沱沱河兵站,天又下起雨來。我躺在床上想起上午就超過的那個大車隊,不知他們幾點能到。第二天一早推窗,只見樓下上百台大車整整齊齊排在細雨中。

美景不再

在青藏線上旅行,視野特別開闊,老遠的雪山都能看見。遠處下雨,烏雲一絲絲扯到地面,而我們的頭頂艷陽一片。不知這裡電台的天氣預報怎麼播,因為一天可有冬夏,陰晴雨雪交替,十裡八裡不同天,山上山下不同季,夠讓氣像台為難的。

那天清早我們從長江源頭沱沱河沿的兵站出發,當時下著小雨。上路不久雨已是雪,滿目皆白。幾個記者都去摸相機,駕駛員說前面唐古拉山雪一定更大,沒有停車。可只幾分鐘功夫,雪住了,景也沒了,大家好遺憾。

突然路的左前方天空出現半道彩虹,也許因為近,很粗,一端接地,一端被鉛一般的雲壓斷。這回駕駛員趕緊停車讓我們拍照,只怕美景不再。

想吃面條

青藏線沿途有許多兵站,專門負責接待上下行汽車團的官兵停車吃飯、住宿。兵站是營級單位,可往往只有三四十人,幾乎全部工作就是做飯。他們每天做幾百上千人的飯,一頓飯分好幾撥開,標准是六菜一湯,任務實在不輕。由於海拔四五千米,水燒到70攝氏度就滾,兵站都用高壓鍋煮飯。那高壓鍋像一口口小缸。

汽車兵有句順口溜:“吃面條,過大橋,裹著棉大衣睡懶覺。”這三樣是他們認為比較幸福的事。能睡懶覺當然好,平坦的大橋上開車是痛快,而人在高原不開胃,就饞家常的熱面條。可上千人吃的面條用大高壓鍋煮,老斷成一節節的,也煮不過來。所以,兵站的主食就是米飯饅頭,早晨的稀飯有一股堿味兒。

我們記者到兵站,總是不知深淺地提出吃面條。每每端上來的都挺可口,面條也長長的。這是小灶的緣故。在當雄兵站,我眼見炊事員把壓力閥蓋上,才講兩句話,他就把面條撈出來了,熟而不斷,軟硬適中。這炊事員當兵前就是廚師,在高原開宴席也搞得漂漂亮亮,何況煮面條。

保證暢通

由於地處高寒地帶,青藏公路特別容易損壞,小的毛病靠養路工修修補補,大的問題就得在路旁辟出便道,車輛繞行。今年修這段,明年修那段,每次行車都得走幾段便道。便道有時起伏很大,又沒有堅硬的路基,逢上雨雪,幾輛大車一過,碾得溝是溝,嶺是嶺,後面的小車叫苦不迭。如果有個把車誤在泥裡打不上來,就會堵車一大串。我們記者團乘坐的是面包車,據說是青藏線上事故率最低的車型。可碰上壕塹似的便道,有時不得不下車推。

此行我們碰上一次堵車。一輛大卡車因貨物重心太高而翻在便道邊的水裡。低窪的便道雖重新整過,但南來北往只能容一車慢慢通過。看那陣勢,我們的面包車要想爬過去很懸。路邊一塊小小的牌子上寫著“保證暢通”四個字,這牌子說話算數嗎?疑惑間,負責修路的武警部隊幾個戰士維持好了秩序,調來自己的車把我們的面包車拖過了泥坑。

拉薩購物

青藏線上汽車團的官兵,每人每年總要開車跑十幾趟拉薩,冬天還要往拉薩送一次凍肉。可他們許多人服役七八年,也沒去過布達拉宮,因為紀律不允許。拉薩兵站在挺遠的郊外,連市裡的出租車司機一般都不知道那地方。部隊規定,只有每年秋天最後一次出車到拉薩,才允許戰士上街買東西,好讓他們在冬天探親時,能給家人帶點稀罕物。

我沒去過拉薩,問那些汽車兵拉薩有什麼東西好買,他們說香水、化妝盒是外國產的,還有這藥那藥什麼的,治病特別靈。一聽就知道,他們喜歡買這些東西,是為了送給妻子,孝敬父母。

到了拉薩一上街,我眼花繚亂得暈了頭,一時不知該買什麼好。那麼多工藝古樸又造型奇絕的飾物、法器、擺設、掛件,藏區風格的銅壺、燭台、佩刀、鼻煙壺、香包、什物盒,還有羚羊角、犛牛尾……汽車兵怎麼一樣也沒跟我提?

返回游記頁面

--------------------------------------------------------------------------------

華夏旅游網絡有限公司 1999-2000版權所有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