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宗喀巴的家園——七月水晶

作者: Elaine_Hula

導讀我一直認為,世界的盡頭就在青藏高原,而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是去西寧,隨著一群朝聖者到塔爾寺尋訪宗喀巴的家園。 剛下火車,凜冽的寒風吹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青藏高原的空氣太稀薄,對我這個離開西部十年早已經習慣了季風氣候的人來說,想要呼吸都覺的很困難,我知道這是高原反映。在西寧火車站一家老字號清真面館靠窗的位置坐下來,一位戴淺雪青色� ...

我一直認為,世界的盡頭就在青藏高原,而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的土地,是去西寧,隨著一群朝聖者到塔爾寺尋訪宗喀巴的家園。 剛下火車,凜冽的寒風吹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青藏高原的空氣太稀薄,對我這個離開西部十年早已經習慣了季風氣候的人來說,想要呼吸都覺的很困難,我知道這是高原反映。在西寧火車站一家老字號清真面館靠窗的位置坐下來,一位戴淺雪青色紗巾蓋頭的回族女子端來三泡台的蓋碗茶。隨後送上來的是拉面,八寸的藍邊粗陶大海碗,滿滿當當,韭葉子的寬面油白而均勻,上面鋪著幾厚片肥嫩的牛肉、幾塊白蘿蔔,還有幾段切成一寸來長白綠相間的蒜苗,和一大匙讓人嗅著就出汗的紅黃晶亮的油潑辣子。

青藏高原清晨的風刺骨的寒冷,青海的天空也只是一如既往地藍著,我不過是個遠道而來的朝聖者罷了。窗外不遠處雨後泥濘的路上,一個身著藏袍的男子,五體投地,一路一拜地向塔爾寺行進,滿臉滿身的淤泥,遮不住他靈魂裡的虔誠。

一想到就要去的塔爾寺,便忍不住要想到西藏的布達拉宮、西湖的靈隱、溪口的雪竇寺等等……那裡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傳說中的宗喀巴,又會是怎樣一位高僧?……

不多的光景,我就看到了讓自己滿心疑惑和仰慕的這座建築——我不知道天堂的寺院是不是真的在我眼前了:塔爾寺結構不像內地的宮殿寺院那樣追求對稱平衡,而是依山而建。遠遠望去,雍容而又華貴,神聖不可侵犯。沿著山坡向上,路兩側的石欄上有石刻蓮花、雙魚、菱形等各式的吉祥圖案,左側山嶺上樹木郁郁蔥蔥,隱約能看見有三兩戶人家。寺院與外界並沒有高牆相隔,似乎昭示著宗喀巴所在的黃教並不用森規戒律切斷教徒與世俗紅塵的絲脈相通。

走到大殿門口撲面而來的是非常濃烈的酥油味,迎面可以看得見點綴在殿內五顏六色的酥油花。背後仍然是藍藍的天空,面前昏暗的酥油燈下卻似乎已經蘊藏著無限藏傳佛教的悠遠秘密。正殿裡香煙繚繞,奇異而且神秘的味道。有幾個紫袍的僧人盤腿坐在前殿誦經、敲鼓、擊鈸,可是誰也聽不清僧人嘴裡默默念的究竟是什麼。左右懸著四個碩大的法輪,用手一推,轟隆轟隆的就轉了起來。法輪多漆成大紅色,和塔爾寺大院裡隨處可見的白色的丁香花相互輝映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西側殿門環上纏繞著很多白色、黃色、綠色的哈達,殿中三盞酥油燈,周圍的牆上都有壁畫,但是裡面光線很暗,只能隱約看見黑色磚牆上嵌著的藍綠紅花的圖案。

再往後走是花兒寺,說是寺,不如說是個小小的庭院,牆上隱約繪有藍色的暗花,院子裡種著菩提樹,讓人不禁聯想到盛夏時節的白花滿枝頭。中間有平台,台上是一塊怪石,據說這就是宗喀巴的母親背水時累了靠著休息的地方——我從來都相信聖人和常人一樣都不能割舍天倫,我甚至相信這世間沒有一個人能毫無牽掛地了卻塵緣。

……

順著供游人參觀的路走馬觀花地逛了很久,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只是漫無目的地一直走著,直到我邁出了一道窄窄的小門時,才發現眼前突然豁然開朗。刺眼的陽光裡,許多游人在合影留念,大殿金頂熠熠生輝,殿角的鈴鐺晃得人睜不開眼睛。也有不少游客饒有興致地在轉動一排排法輪,一時間法輪鈴鐺呼應著的的聲響縈繞在整座建築上空。

低頭看看手表,已是正午時分,門口的石欄上三三兩兩地坐著些僧人和游客,我在石欄一角緩緩坐下來,前面十來步遠的地方,一位滿臉刻著深深歲月痕跡的老婦人跪在塔爾寺的門前祈福。我蜷起身體,把臉深深埋進自己的頭發和雙臂之中,把自己緊緊的包裹在暖暖的陽光裡,忘了自己身在何處。

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

如果漂泊流浪一定需要原因的話,我想我是希望有一天能告訴自己天堂的方向

——七月水晶


精選遊記: 西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