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記8---來自朋友“芳蹤”

作者: wiwi2000

導讀雪域一瞥之八------邂逅桑耶相傳,蓮花生曾施魔法從手心變出寺院幻影,赤德松贊看後驚呼:“桑耶”(出 乎意料),遂以命名。 桑耶寺創建於公元762年,是藏傳佛教史上興建的第一座寺廟。桑耶寺位於被稱為“西藏的江南”的藏南河谷平原上,寺院南面濱臨寬闊湍急的雅魯藏布江,東,北,西面都橫恆著山巒。桑耶寺的格局,以圍牆外面荒涼的曠野代表芸芸眾生無邊的苦難� ...

雪域一瞥之八------邂逅桑耶相傳,蓮花生曾施魔法從手心變出寺院幻影,赤德松贊看後驚呼:“桑耶”(出

乎意料),遂以命名。 桑耶寺創建於公元762年,是藏傳佛教史上興建的第一座寺廟。桑耶寺位於被稱為“西藏的江南”的藏南河谷平原上,寺院南面濱臨寬闊湍急的雅魯藏布江,東,北,西面都橫恆著山巒。桑耶寺的格局,以圍牆外面荒涼的曠野代表芸芸眾生無邊的苦難;而裡面雄偉的寺院,完全按照佛經裡的理想世界布局。

我第一次見到玉澤時,他正手扶桑耶寺轉經廊的轉經筒准備轉動經輪。他長身玉立在烏策大殿和回廊之間,一屢和旬的陽光穿過彌漫宗教氣氛的烏策大殿中庭,投射在身著黃色襯衫肩頭披搭了一塊長長的降紅色藏衣的他身上,引人注目。

我們一見如故。當陽光在祥和寧靜的桑耶寺投下長長的光影,轉經廊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經輪都按佛的願望以順時針再次旋轉飛舞起來的時候,我和他並肩漫游在這坐古老的寺院中。桑耶寺被稱為“建築史上的佳作”。它的三層主殿分別由藏,漢和印度繒人設計,離開最下層典型藏式特點的轉經廊,穿過富有漢式經堂特色的二層和印度寺廟風格的第三層,登上頂樓遠眺藍天白雲,金頂彩繪,遠山村舍,自有另一種天地。

玉澤來自昌都,那是康巴藏族聚居的地方,他兼有藏族人的健康膚色和康巴人的高大外形。衣容整潔,帶著一股英氣的臉龐和頭上漂亮的咖啡色禮帽使他比周圍的藏人顯出幾分不同,他說話不多,但總是流露謙和的微笑,走在他身旁我覺得自己上路以來常常躁動不安的一顆心變得漸漸平靜下來。

主殿西南是充滿歷史氛圍的譯經場,當年這裡曾聚集了無數西藏和中外經文翻譯家,在此將佛教經典翻譯成藏文。譯經台兩側的壁畫展示著當時各國學者譯經的的盛況。往事已矣,現在作為桑耶寺的經學院,白天這裡是喇嘛們休息和辯經的地方。

從桑耶寺四角的分別代表藏傳佛教裡的四大天王的紅,白,綠和黑的佛塔出來,我們走到寺院草地休息,我一時興起要過他的帽子戴在頭上扮牛仔,他看著我的樣子微微笑著邊向我伸出手,以為他要握手便也伸手過去,卻被他牽住我的手,他的坦然率直出人意料又讓人難以拒絕,我便放任自己於這份意外的溫謦中。

漫步在寺廟後院闊大的草地上,觀看舉家而來參加兩天後的跳神節的人們搭帳篷鋪地毯擺出茶具真是件趣事。商人們推了小車忙著買賣;喇嘛們步履匆匆,有些忙著在主殿門外掛出藍白相間的巨幅帷曼;殿內傳出鼓聲,那是跳神表演者在加緊排練;幾個年老的喇嘛戴上老花眼睛正在縫紉機上熟練的縫制跳神穿的衣服,一件大有來頭的鐵制盔甲將是主角的舞衣,難以想像舞者穿上這重達幾十斤的鐵甲怎樣行動,惶論舞蹈了。一位手搖轉經筒的老婆婆叫住玉澤和他閑聊了好一會,玉澤彎下腰微笑著耐心的回答她。進藏後我發現,藏族之間講話是相當溫文而雅的,很少見他們急燥或者發脾氣,對佛教虔誠的信奉使他們對生活諸事顯得豁達和不易動縝。

黃昏是動人的,但也帶來了離別的惆悵。我,最終是屬於江邊最後一班渡輪的。玉澤送我搭上寺裡的順風車。車走遠了,他還沒有離去。回望他夾雜在一群紅衣喇嘛們中間,被夕陽染成金色的高大身影漸漸模糊不見了,桑耶寺那像征世界外圍的寺院圍牆也在視線中愈退愈遠,最後,只剩下鐵圍山外荒涼的曠野,無限的蒼茫和再次踏上前路的我。相信無緣再見,我和玉澤都沒有留下聯系地址。

第三天中午我游覽完澤當縣乘坐長途巴士回拉薩,車停桑耶寺渡口,看著走上車來的玉澤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沒有什麼比朋友重逢更令人驚喜,坐在我身旁的玉澤用藏族人天生的好歌喉唱起藏歌,他的歌聲感染了同車的藏族青年們,從西藏家喻戶曉的“向往神鷹”,“慈祥的母親”,“康巴漢子”到我最喜歡聽的古老藏族民歌,3個小時的車程竟第一次覺得太短暫。幸運的我在一路歌聲,一路歡笑中回到拉薩。在拉薩車站我和玉澤再次揮手告別。

也許命運之神特別喜歡給在聖地的人帶來驚喜吧,傍晚時分從八廓街如潮水般的轉經人群中,我驚訝地看著玉澤高高的身影第三次走到我身旁。。。。這天晚上,玉澤和我在布達拉宮廣場上的噴水池邊坐了許久,布達拉宮在如絲夜雨裡顯得柔和平靜,第二天清晨就將告別拉薩飛回南方的我不禁在雨中悵然若失。與這方淨土二十八天的短短聚會已在我心海泛起長長的漣漪。不知不覺,我深深的愛上了這塊土地,更愛上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此刻,離別的心情正如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錯在詩裡寫的:“壓根兒沒見最好,也省得情思縈繞;原來不熟也好,就不會這般神魂顛倒。。。。”

西藏,祝願你永遠如此美麗聖潔!


精選遊記: 山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