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周莊

作者: icanwin20

導讀我沒有到過水城威尼斯,但以“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為自然特點的周莊,是不是已經具備了威尼斯的風貌?不同的是威尼斯的建築具有濃郁的西歐風格。而周莊,則以明清宅院的古樸向流逝的歲月講述著小橋流水人家的典雅。周莊四面環水。古鎮以河為界。在鎮工流出一個井字。狹窄的青石板街道兩側面錯落有致的是明清時代留下來的民居。雙橋、富� ...

我沒有到過水城威尼斯,但以“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為自然特點的周莊,是不是已經具備了威尼斯的風貌?不同的是威尼斯的建築具有濃郁的西歐風格。而周莊,則以明清宅院的古樸向流逝的歲月講述著小橋流水人家的典雅。周莊四面環水。古鎮以河為界。在鎮工流出一個井字。狹窄的青石板街道兩側面錯落有致的是明清時代留下來的民居。雙橋、富安橋、貞豐橋等古橋將老鎮連為一體。徜洋在明清的街頭。疑是時光倒流。檐下的燈籠,臨河的格窗。水上的小舟。岸邊的女子。漸漸在我的眼前彌漫成一幅水默長卷。

整體保存如此完好的明清古鎮江南罕見。僅就周莊的石橋而言。它不及紹興的拱橋,但周莊在咫尺之間,集河、橋、樓、高廟於一體,從建築、商業、宗教、文藝諸方面都有出色的體現。是極為難得的。著名畫家吳冠中以“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將黃山與周莊從不同角度並列贊譽。可見周莊的不同凡響。

在周莊的宅群中。沈廳是較有代表性的一座。沈廳由江南巨富沈萬三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也就是公元 1742 年建成,原名警業堂,到清末又改為松茂堂。整個建築風格集中體現了江南水鄉的特點。前為水牆門,河埠;中為牆門樓、茶廳、正廳;後為大、小堂樓與後廳屋,形成典型的前廳後堂格局。前後樓屋之間均由過街樓和過道閣相連,呈一大的“走馬樓”,據說這樣的設計在同類建築物中是較為罕見的。沈廳的梁桂相當粗大。上刻蟒龍、麒麟、飛鶴、舞鳳,朝正廳的磚雕門樓高六米,上覆磚飛檐。下承磚鬥拱,兩側垂花蓮。刻有西廂記、狀元騎白馬的戲文浮雕。更奇的是在一塊長不盈尺的磚板上鐫有前、中、遠、三景,刻藝之精湛,構思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

出沈廳,沿河而行,可見酒館茶樓比比皆是。一旗迎風而舞。書“三毛茶樓”。一問,三毛果然到過周莊。是在 1998 年的春天,又是細雨霏霏,周望而卻步的景致比我現在看見的肯定要詩意得多。可惜三毛從撒哈拉走到周莊。卻再也不肯繼續在人間漫游,撇下她曾經熱愛與歌唱的世界。到另一個世界游蕩去了。

貞豐橋畔有一樓,玲瓏剔透,喚作迷樓。比三毛早 69 年。也是一位文人名柳亞子到了周莊,邀周莊南社社友陳去病諸人聚會迷樓,賓客設酒臨風。窗外是波光橋影。舟楫穿梭。習燕在軒窗外呢喃。正是慶了桂上的一付對子:“酒不醉人人自醉。風景宜人亦迷人”。杯酒之歡,觥籌交錯,詩人們寫成律詩數首,加上後來的群賢集撰。共收詩詞百余首。印成一本文采斐然的《迷樓集》。令迷樓聲名遠播迷樓最先的店主有一美貌千金,叫阿金。柳亞子在他的詩中有“疏狂名士兵凌雲氣。窈窕佳人勸酒緣。輸與長陵老孫子,江南羞見李娘妍。”之句,詩裡的佳人,李娘指的就是李姓店主的千金阿金。迷樓不大,卻有兩梯上下,踩梯上樓,可見蠟像再現當年文人雅士聚集迷樓飲酒吟詩的情致。也可臨軒望去,是小橋下的流水。流水邊的騎樓。

我在前面說過,周莊的橋無論是造型還是規模都不及紹興,但這些石橋在周莊的河上一擱,就顯出它的價值來。其實,在我沒有到過周莊之前,我已經在很多作品中領略過周莊的迷人景致,如《阮玲玉》、《周璇》、《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新亂世佳人》等。而真正讓周莊的橋與風景能體現藝術與經濟價值的。 1984 年,陳逸飛以周莊雙橋為素材,創作了一幅題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連同他的多幅作品在紐約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陳逸飛運用油畫和傳統的中國水曼畫手法創作的作品描繪了姑蘇的小橋流水 . 江南的田無風光 . 引起了美國觀眾極大的興趣。《藝術新聞》雜志發表題為《向西方潮流大膽挑戰》的評論。介紹了陳逸飛和他的作品。至此,周莊還只凝固在一幅畫裡,而且過錯在美國。當年 11 月,機遇終於降臨到了周莊,阿曼德·哈默訪問中國時,將陳逸飛的《故鄉的回憶》高價購下,作為禮物,送給了鄧小平。次年,這幅油畫又成為當年世界聯合國協會的首日封。從此,周莊在恬靜地沉睡了九百年以後。開始以優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陳逸飛後來拍過一部電影叫《上海往事》,有意思的是片中的女主角始終是以背影出現在鏡頭前的,朦朦朧朧之中中不積壓是否融入了作為傑出畫家陳逸飛的擊周莊情結。

也許是周莊的水土育人,在歷史上,小一個周莊出過進士、舉人等二十多人,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有名的張翰、周迪功郎、葉楚愴等。但在民間影響最大的當數沈萬三。

沈萬三的父親是浙江湖州南潯人,到了得朝中葉才遷徙至周莊。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作為巨富的沈萬三助築都城達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兩個兒子的官,還在南京建造了“廊廡 1654 楹,酒樓 4 座……”遺憾的是沈萬三幫助朱元璋築了都城,結果卻是被朱元璋發配充軍去了雲南,在邊陲度過了他的殘生。周莊是沈萬三的立業之地,即使在午到朱元璋的封賞後也不願離開周莊。有關沈萬三如何成為江南巨富。無論是清朝的《周莊鎮志》,還是後來人的學術研究。都有比較可信的記載與探索。比較集中的說法一為墾殖;二為分財;三為通番,三個因素密切相關。沈萬三從“躬稼起家”,即墾殖,有了立業之本;繼爾得到吳江汾湖陸氏的巨資,即分財,加上他的治才有方,是致富的本錢和關鍵所在;在此基礎上,沈萬三把商品運往海外貿易,即通番,使他一躍而成為江南豪富。周莊從一個小小村落辟為鎮,沈家是有功的。可惜沈家太富了。富得連朱元璋都眼紅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重打擊,沈家落得個滿門抄斬,苦心經營的巨大家業急劇衰落的悲慘結局。

我躑躅在周莊的小河邊,石橋上,想起死去的朱元璋、沈萬三、柳亞子、三毛和活著的陳逸飛,聯想起了一個極其淺顯的道理:當政治、經濟與文化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時,就政通人和,風調雨順。而一時統治者的思想發生扭曲而顯畸形時,人要遭殃,自然景觀也要遭殃。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殺了沈萬三的家人,是因為沈家的富。當代的文革破壞了沈家後裔建造的沈廳,又是因為什麼呢?現在我看到的沈廳是後來陸續修復的。幸運的是歷經滄桑,周莊的大部分建築包括全福講寺和澄虛道院比較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這大約與周莊四面皆湖的地理環境有關。湖水浩蕩,以它們的溫柔捍衛著祖傳的家業。這是我們這些遲到者的福份。

我在周莊街頭買了一只青瓷燒制的筆筒,上書《蘭亭集序》,當然不是王羲之的字跡。而是正規的揩書。從呈破碎狀筒壁的《蘭亭集序》。我聯想起另一位唐朝的皇帝唐太宗。他因愛《蘭亭集序》而干脆在死後將《蘭亭集序》的真跡往地下一埋了之。就連歷史也奈何不得。權力沒有制約。經濟與文化真是不堪一擊。

扯遠了。

我在周莊逗留的時間太短,只來得及匆匆一瞥,已經給我留下抹不去的印像了。我一定會再去周莊的,走在槳聲燈影的周莊街頭,我相信我可以走到明朝的早晨和清初的黃昏,一直走到清末的迷樓。倘若迷樓的李娘還在,討一杯茶喝,可否?


精選遊記: 昆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