岊沙苗寨:特有的男妝風俗文化村

作者: 誰能代替你

導讀岊沙怎麼讀?嘿嘿,你要是真念巴沙,當地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地方,你必須念成(bia,第一聲)沙,才有人知道那是什麼地方。 岊沙在從江縣城北面的東山坳上,海拔550米,榕江-從江公路穿寨而過。因為距離距從江縣城僅5公裡,可以搭往榕江方向的中巴車1元上山,再自己溜達下來,岊沙苗寨充滿了野性的美,尤其是半大的小孩,個個赤著上身別把腰刀,不過都挺和善的。 � ...

岊沙怎麼讀?嘿嘿,你要是真念巴沙,當地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地方,你必須念成(bia,第一聲)沙,才有人知道那是什麼地方。

岊沙在從江縣城北面的東山坳上,海拔550米,榕江-從江公路穿寨而過。因為距離距從江縣城僅5公裡,可以搭往榕江方向的中巴車1元上山,再自己溜達下來,岊沙苗寨充滿了野性的美,尤其是半大的小孩,個個赤著上身別把腰刀,不過都挺和善的。

岊沙是個沒有其他民族雜居的苗族村寨,住房以“吊腳樓”為主。岊沙苗族的生活方式、服飾、發型保留著明顯的清代遺風。他們的服飾都是自紡自織自染而成,男人蓄長發,束辮,挽於頂,腰配長尖刀。這種男子蓄發的習俗祖傳至今。岊沙苗寨這種古老發式流行了數千年,男孩子從小要像女孩兒一樣蓄發,還要梳錐髻,只有在年滿16歲舉行成人禮之後,頭發的去留才可憑個人的意願而定。目前,在岊沙的成年男子中仍有一半人還保留著這種舊俗。

岊沙苗寨是黔東南苗寨中令人難忘的一個寨子,吊腳樓依山而築,密密匝匝地在幾座山坡上遙遙相望。吊腳樓用木柱支撐建樓,下層懸空,樓層前面為樓,後面落地或層層為木柱所支撐,這種獅特的干欄式樓居在防潮溫、避猛獸同有著特殊的功效。

岊沙苗寨的蘆笙堂在寨子後山山頂,是參天大樹圍成一塊圓形的平地,落葉遍地,光影斑駁, 據說蘆笙堂是天生一塊平地,周圍的大樹也是天生圍成這個形狀,每逢節日或重大事件,

全寨便在此集中,苗族慶祝節日的傳統方式“蘆笙踩堂”也是在這裡展開。平時上這裡並沒有什麼禁忌,只是男女不能在這裡談戀愛。

岊沙苗族在另一個山頭建有一紀念亭,是1977年毛主席去世後國家修建毛主席紀念堂時,岊沙人民敬獻的一棵香樟木所在處,這棵香樟木據說有千年之久,樹篼處直徑100釐米,尾木的直徑也有40釐米,是修建紀念堂的木料中最大的一棵。後來,縣裡便在香樟樹伐倒後所留樹根處建亭紀念。

如果有游客進寨,狗吠聲此起彼伏,村民都躲進屋裡,從“美人靠”上探出頭來,看看來者究竟何許人。岊沙全寨共400余戶,僅有十來戶漢人,有“張”“玉”兩姓,其余均為苗族,以

“滾”為大姓。岊沙苗族約有1000多人口,是外人所見的最不受現代文明侵梁的苗族分支,他們仍過著男獵女織、刀耕火種的生活,他們甚至連身上的每一片衣物都是自己新手織梁的,她們的衣飾花色不多,以方塊和線條為主要裝飾,並以黑色為主色調。岊沙男子均身穿左衽或對襟上衣,黑色無領,褲腿肥大僅及小腿三分之二處。頭頂一髻,四周剃光,勞動及生活均赤腳。婦女則穿對襟黑衣,百褶短裙,胸前掛有少量銀飾,配以色彩鮮艷的刺繡。岊沙的少婦女們純樸、不羈,渾身散發著青春野性和健美的氣息,留給游客很深的印像。

岊沙苗寨的中國苗族之最——最古老的中國苗族男裝,是從江岊沙一帶的苗族男子,兒時髡發,前額頭發剃光。留腦部頭發披於肩後,至成年時開始蓄發,漸漸綰髻於頭頂,額頭勒一條挑花布巾,此裝束至今不變。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