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游終極版

作者: 揚基佬

導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愛看鳳凰衛視的人大概都知道,這是“大紅鷹世紀大講堂”節目的開頭語,但我敢相信,沒有幾個人知道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贊美家鄉婺源的詩句: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今年春節去了被新西蘭人路易·艾黎稱為“中國最美小鎮”的福建長汀,對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地方的�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愛看鳳凰衛視的人大概都知道,這是“大紅鷹世紀大講堂”節目的開頭語,但我敢相信,沒有幾個人知道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贊美家鄉婺源的詩句: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今年春節去了被新西蘭人路易·艾黎稱為“中國最美小鎮”的福建長汀,對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地方的向往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五一長假,我們決定去探尋被譽為“中國最美的農村”的婺源。為避免五一旅游高峰,我們特意請了二天假,4月28日晚提前出發,5月2日結束婺源之行,經黃山(屯溪)回南京父母家,以彌補春節未能回家的欠帳。

【線路問題】

游婺源通常有兩條線路,分別為:

東線:李坑--汪口-江灣-下曉起-上曉起-江嶺風光-段莘水庫(高山平湖)-慶源-官坑

北線:思溪-延村-清華(彩虹橋)-理坑-虹關-嶺腳

我們決定選擇把婺源的精華北線與東線連接起來的行法,這樣做的好處是沒有回頭路,其中安排了從虹關嶺腳翻山穿越至官坑一段徒步,更可以直接融入自然美景中。不足之處是需要徙步十幾公裡的山路,三小時以內。如不能接受者,無法安排。

【行程安排】

D1:深圳—景德鎮

4月28日下班後,我們直接前往深圳寶安機場,搭乘19:25深圳起飛的ZH9721航班(六折票,600元/人),於20:50抵達景德鎮,入住良友賓館(150元/標准間)。

D2:景德鎮—清華—大鄣山—靈岩洞—叢溪漂流—思溪—清華(宿吳老師驢友驛站)

4月29日一早,我們趕往景德鎮裡村車站打算坐前往清華的中巴車,但到時車已開走,下一班要到下午。這要怪ELLE早上一貫喜好的磨蹭。正在焦急時,另一輛空的中巴車的老板讓我們上他的車帶著我們去追,經過在景德鎮街頭的一番“生死時速”,我們終於趕上了去清華的中巴車(19元/人)。在經過前一個小時平穩,後一個小時的顛簸之後,到達婺源縣清華鎮。

唐朝婺源建縣時縣治就在清華鎮,如果要為整個婺源找一個標志性建築,大概非彩虹橋莫屬,因此清華也成為了所有來婺源旅游的人的必到之處,清華鎮上隨處可見背著厚重行囊的驢友和車隊,也不乏浩浩蕩蕩的旅行團。

中巴駛入清華時,有乘客不斷下車,每次停車時都有人在車窗外打招呼,有個平頭小伙問我們去哪裡?我說找吳老師驢友驛站,他說到終點站後打摩的即到。車到終點站後,隨便一問路邊的“的哥”都認識吳老師,摩的帶我們找到了位於清華鎮東源村的吳老師驢友驛站。剛才那個平頭小伙已在等候,門口還停著一輛桑塔納。小伙子熱情遞上名片:“洪啟彬,桑塔納出租,13870327772”。

我們決定先“入住為安”,一問最貴的標准間(帶空調,彩電,電腦,衛生間)才60元/間,真是平到笑。沒想到,這竟是整個婺源行程中唯一能享受到的帶衛生間的標准間。

我們在等待開飯的時候,同小洪對著地圖研究好包車事宜:29日下午、30日上午若干景點,30日下午3點鐘送至虹關嶺腳,一共300元。

中午三菜一湯:腊肉炒辣椒,炒青菜、荷包紅鯉魚、絲瓜雞蛋湯。

荷包紅鯉魚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美味,不過肉質還算鮮嫩,大約是烹調上的問題吧,不能對農家的烹調水平要求太高。臨走時還不忘順帶灌了一大壺茶水。

12點鐘,我們准時出發去江南奇谷大鄣山

大鄣山,亦稱“三天子鄣”,地處皖贛邊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屬黃山余脈 。清代詩人汪循《登大鄣山》詩雲:“清風嶺上豁雙眸,擂鼓峰前數九州,蟠踞徽饒三百裡,平分吳楚兩源頭。”這裡也是“吳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陽湖水系樂安江與錢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嶺。這裡群山環抱,山峰林立,森林覆蓋率高達90.7%,山峰標高800—1600米,主峰擂鼓尖海拔1629.8米,巍峨雄偉,俯瞰平川,是縣內最高的山峰。現以開發的鄣山大峽谷一一臥龍谷,是一處景觀價值獨特,完全原始風貌的高山峽谷景區,是一處剛被發現的人間仙境 ,超塵淨地。

我們坐大障山景區內的游覽車直達水庫,然後沿著臥龍谷向下走。

臥龍谷,號稱“江南第一奇谷”,它以雄、險、奇、秀而著稱。雄:峽峽谷長3公裡,天然落差730米,急流洶湧,轟鳴震谷;險:峽谷深切,切割度300---1000米,最大坡度達80多度,峽谷幽深,危崖峭壁;奇:谷內瀑布眾多,千丈瀑從落差193米高處的懸崖絕壁凌空傾瀉,屬“國內第一高瀑”; 如果去的季節適宜,落差可以到730多米,絕對能感覺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魄!不過很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水流不大,流速也不快,但周圍的景色也很吸引人!秀:奔瀉的清泉,穿行於岩石間,懸垂流蝕,形甩深瘴、彩池,宛若銀線串珠,陽光照 射,七彩交織,水動石變,相應成輝,怪石嶙峋,奇石兀立。不過這裡的游人不是很多,而且這裡還沒有完全開發好,但正因為這樣才顯得出大自然的神秘,沒有太多的人工痕跡,更加能回歸自然的擁抱!其實這裡挺像廬山的上三疊泉的一路風景,不過比它更加險一些。

我們還在那裡走了木索橋,遙遙晃晃,橋下是岩石布滿的小溪!驚險無比!而且最讓我稱贊的是,它掛在每棵樹的介紹牌全都是用樹木塊做的,渾然一體,絕對不是別的景點那些牌牌!有創意!而且這裡的樹木的姿態都千奇百怪!有一棵樹從石壁上長出,橫亙地擋住了去路,樹上的牌子寫著“風景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我們欣然彎腰通過。

還有就是八十二衝,因為從山頂流下來形成82條瀑布而得名。而且在這裡要自己爬用木頭作成的樓梯上去,很陡成90度!我只敢爬上去照張相罷了。

山谷裡濕度很大,不時還下起陣雨,空氣清新得可以把肺洗了一遍,完全是一座天然制氧機。

我們在大樟山逗留了2個半小時,真的有流連忘返的感覺,而且這裡也謀殺了我們好多膠卷!

下大障山後,我們驅車前往靈岩洞,沿途景色極棒,感覺婺源的溪、河特別多,在溪、河邊上不時散落著古樸的村莊,體現了依水而居的人文觀。

經過大概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靈岩洞。看了一下掛在售票處牆上的導游圖,發覺這裡實在是沒有什麼看的,雖說有幾十個岩洞,可是就對外開放了連華,涵虛洞!一問門票要20元,想到除了桂林蘆笛岩外,天下的岩洞都差不多,裡面景色一般,而且說那些岩石形狀也有點牽強!於是決定不在這裡浪費時間。小洪說可以改去玩從溪漂流。

還記得《閃閃的紅星》潘冬子跟隨宋爺爺乘上“小小竹排”———“江中游”,耳邊傳來李雙江演唱的“巍巍群山兩岸走,雄鷹展翅飛,哪怕風雨驟。革命重擔挑肩上,黨的教導記心頭”的畫面嗎?這簡直是我們這一代的集體記憶。

這個地方的拍攝點就是婺源的叢溪漂流所在地秋口鎮叢溪村。這裡溪流縱橫,河水清澈如鏡。瀑布、飛泉、急流、碧波、深潭,襯以舟渡、石堰、小橋,再鑲上一座座梯形電站和星羅棋布的人工蓄水庫……這“百裡婺水、百裡畫廊”,將婺源點綴得如此嬌柔。漂流可以乘竹筏,也可坐皮筏。我們選擇了坐皮筏漂流,漂流全程4.5公裡,時間約為1.5小時(50元/人)。

沿途山環水繞,九曲十彎,雲霧繚繞,清涼怡人.漂流直下,一路漂過梅花燦爛的梅花灘、滿山遍野的杜鵑灘、鴛鴦戲水的鴛鴦潭、白鷺游弋的白鷺灘、形似牛角的牛角灣......。叢溪水的清澈晶瑩,山鳥啾鳴,魚蝦歡躍,與兩岸古樸、善良、勤勞耕作的農民組成一幅美妙的山野圖畫,恍若步入人間仙境,讓我們真正領略那"蕩舟清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上岸後,我們驅車前往思溪。應我們的要求,小洪同意帶我們抄小道入村逃門票,但要求將省下的門票費用一半給他作為報酬。

思溪建於南宋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村落背山面水,嵌於錦峰繡嶺、清溪碧河的自然風光之中,房屋群落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山水互為點綴,如詩如畫,意境神美。村口明代“通濟橋”和“如來佛柱”,是古時村落水口組合建築的孑遺;村中清代商家住宅“振源堂”、“承裕堂”、“承德堂”、“孝友兼隆廳”等。“三雕”(磚雕、石雕、木雕)工藝精湛,充分體現了徽派民居的建築特色,清代“銀庫”屋,當世現已少見;“敬序堂”花廳,一派古色古香,為品茶對弈、吟詩作畫理想之地;俞氏客館格扇門上,陽刻96個不同字體的“壽”字組成的“百壽圖”,堪稱“木雕精品”。1987年,福建電視台曾選擇這裡拍攝電視連續劇《聊齋》。

漫步思溪村中,村裡很多閑人,都在村口的小橋上閑坐著。橋下村婦在洗衣,一切都顯得那麼平靜悠閑!這裡的狗也真夠幸福的,街道上、院落旁,到處可以看到睡大覺的狗。這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狗不能奢望的清閑。狗都如此,況乎人。

看到街道上有村婦在挑揀從山上現采摘來的竹筍,當即秤了5元,由小洪拎著,准備晚飯享用。

小洪說車無法從正道開往延村,建議我們徒步前往,他開車去延村等我們。

延村距思溪1華裡。從思溪徒步走向延村,一路蛙聲不斷,麥浪層層,油菜飄飄,禾苗青青,美不勝收。村口很美,水田倒映著古屋。延村原名“延川”,明初金姓自本縣沱川遷入後改今名。歷史上以商賈聞名的延村,現有房屋多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建築,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最興旺時全村有四座祠堂,一百余棟大宅,村人如遇雨雪天氣,由村頭走到村尾,可穿堂入室而衣裳不濕,足見“群屋一體”的規模。現僅剩古民居56棟。民居建築風格大同小異,多為一層至三層穿鬥式木構架,四周風火山牆圍起,大門為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後堂、廚房,前後均有淺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徜徉其間,令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

入到一戶人家裡,見主人帶著小孩在剝蠶豆,一問也是田頭的時鮮貨,當即將已剝好的蠶豆搜刮而去,丟下5元人民幣。Elle笑我成了農產品收購員。

小洪機靈地給我們介紹晚上吃飯的地方。我讓他要店老板將走地母雞現在就燉上。小洪馬上打電話執行。

我們在村裡漫無目的地閑逛了一個鐘頭,在這裡可以隨便走進平常人家,東看西摸像作賊一樣,可主人並不介意,仿佛天下無賊。

我最喜歡做的是在八仙桌旁的長板凳上一坐,與老鄉聊起家常:

“日子過得怎麼樣啊”,“全年收入有多少?”,“黨的政策落實得怎麼樣?”

被問者一一作答。

看到有些貧窮的家庭,我往往會飽含深情地對Elle說:“解放這麼多年了,老鄉們的日子還是很苦啊!”

車啟動離開延村的時候,突然間人煙稀少的延村裡湧出了這麼多鄉親,依依不舍地向我招手、鼓掌。

我坐在車上不斷回頭看,也讓Elle回頭看。

Elle說我得了嚴重的臆想症。

回清華的路上,中途還下車觀看了長灘景色。經過東源村胡氏宗祠時,小洪說原來的縣衙門就在此,現在這個衙門早已蕩然無存了,但婺源建縣的標志:一棵1300多年的苦櫧樹仍然在這裡。

用不了半小時就回到了清華鎮。到了飯店才知道老母雞並沒有准備好,主要是只剩最後一只下蛋母雞,重達4斤,老板怕我們嫌太大。真是民風樸實,但也略感遺憾。

晚飯也是三菜一湯:腊肉炒鮮竹筍、清炒蠶豆、韭菜炒雞蛋、鰱魚頭燉豆腐。因為玩了一個下午,我們已飢腸碌碌,狼吞虎咽一番。

晚飯後我們自己步行回驛站。婺源的村民熱情好客,隔著一條小河,還主動為我們指路,讓人感動不已。鑽進小巷,踏上光滑的青石板路,經過一間間民居古宅,周圍雞鳴犬吠,這種感覺雖是第一次感受,卻似曾相識,仿佛把我帶回了兒時的弄堂生活,悠閑的,靜逸的,也是歡樂和難忘的。

D3:清華(彩虹橋) ---理坑----虹關---嶺腳----翻山穿越至官坑—段莘水庫—慶源(宿攝影師之家)

30日早上我醒來後推開窗戶,才發覺我們住的這棟樓房位於村邊緣,是村裡的最高點,在樓頂上可以看到全村,而那棵千年苦櫧樹距離這不足100米,在樓頂上可以直接看見。遠處是郁郁的青山和山下的一條清澈的河流。

在這裡,夜晚可以聽到遠處田間的蛙鳴,早晨可以看到山上的雲霧,村莊裡裊裊的炊煙,天剛亮就可以聽到樹上的鳥鳴,農家的雞鳴狗叫。一副農村的生活氣息。

小洪八點鐘准時到驛站接我們,我們付過房費,帶上行裝鑽入桑塔納。小洪先帶我們去吃早飯。早飯只吃了米粉、茶葉蛋.,包喲?誆桓頁浴?

早飯後,驅車前往彩虹橋,一問門票20元/人,覺得太宰人:再有觀賞性畢竟也就是一座橋,憑什麼要收這麼多錢,於是決定不如遠觀留個影到此一游拉到。

我們選了一個最佳地點遠眺彩虹橋,曾經無數次在照片中見過彩虹橋,眼前的彩虹橋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不過還是被她的精致和美麗所震驚。讓人驚嘆的是這座南宋建造的木結構廊橋竟能屹立800年仍安然無恙,五個巨型石墩800年來歷經無數次的洪水暴雨衝刷洗禮,依然巍然聳立。

彩虹橋是座廊橋,真不知有沒有發生過《廊橋遺夢》裡的浪漫事。

彩虹橋的上游,本來有一座幾塊木頭搭成的小橋,但小洪說前幾天這座小橋突然塌了,想必是游人走得太多了。

於是我們更加覺得不上彩虹橋是對的,一是給自己節省了銀子,二是延長了彩虹橋的壽命。“游”完彩虹橋後,驅車前往理坑。

這一路不大好走,是鄉級公路,就是石頭+泥土的那種路,旅行團永遠都不可能去的。絕對要作好心理准備!身體差點的,肯定吐個痛快,身體也快散架!但此段風景很美,昨天下了雨,雖然路上泥濘,但整個山谷中的空氣被洗過一般清新,一路上一側是起伏的山巒,一側是涓涓的溪水,時不時還會經過無名的瀑布、山顛流淌下的清泉,原來最美的風景就在旅途之中。泥濘的山路比起昨天來更不好走,但我們的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於山間的風景,早已忘卻了屁股下如狂牛般上下顛簸的車。小洪說換在晴天,這一路上是漫天塵土,人都快成了吸塵機,真有點黃土高坡的味道!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理坑。

理坑原名理源,位於婺源縣城56公裡的沱川鄉。建村於北宋末年,村人好讀成風,崇尚“讀朱子之節,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被文人學者贊為“理學淵源”。幾百年來這偏僻山村,秉承勤學苦讀之風,人才輩出,先後出過尚書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啟元,司馬余維樞,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進士16人,文人學士92人,可見理坑昔日的輝煌。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有明代崇禎年間廣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廳”,明代天啟年間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萬歷年間戶部右侍郎、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尚書第”,清代順治年間司馬余維樞的“司馬第”,清代道光年間茶商余顯輝的“詒裕堂”,還有花園式的“雲溪別墅”,園林式建築“花廳”,頗具傳奇色彩的“金家井”。這些古建築粉牆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工藝精湛,布局科學、合理、冬暖夏涼。

在理坑村頭,我們買票(20元/人)時,因為聽說理坑像迷宮,怕走不出來耽誤時間。還請了一個導游小余(20元),小洪只能在外面等著。

進村不遠處,有一座“百子橋”,當地村民說,從橋上走過的新娘就能生兒子,Elle興致勃勃地一走為快。

事實上理坑除了一兩座古宅建於宋代之外,基本上都是明清時期建築。理坑是按八卦陣的原理構建的,村裡小巷四通八達,阡陌交通,難怪說像迷宮。

我們參觀了雲溪別墅。主人余新源是見過世面的人,很好客,細言慢語,滿肚子故事。年輕時不務農業,搞古玩掙了錢,在1979年時花了2300元買了這棟上下加起來有300平米的雲溪別墅,別墅有200多年的歷史了,雕梁畫棟還清楚可見。天井很寬敞,采光良好,種花養魚,是驢友們喜愛的落腳地。

據小余介紹,著名的紅鯉魚本來是京城的觀賞魚,由在京做官的理坑人帶回培育成食用魚。沒想到我們昨天吃的竟然是金魚的後代,感覺不爽,此後旅程中放棄食用。

出理坑後,我們前往虹關。閑聊中才知道小洪也是第一次去虹關,也是第一次聽我們說可以由虹關嶺腳越山前往官坑至東線。這要感謝網絡資訊的力量,讓我們比當地人更當地人。

在虹關停車,便有人上來拉客吃飯,其中有詹大有飯店(0793-7240053)的老板娘,網上驢友們推薦過。當即便決定在她家飯店吃飯,先點了幾個菜。老板娘說先准備,並要她兒子帶著我們在村中逛一逛,也倒還有幾個值得去的地方。

婺源縣城北去50公裡的浙源鄉虹關村建於南宋,有“吳楚鎖鑰無雙地,徽饒古道第一關”之稱。是明清時代享譽全國的“徽墨”產地,至今許多著名墨師的宅第保存完好。村頭溪畔,兀然屹立著一棵古樟,樹齡有1000余年,樹高26.1米,直徑3.4米,據說需要八個人才能合抱。冠幅達三畝,氣勢非凡。有雲“下根磅礡達九淵,上枝搖蕩凌雲煙”,被譽為“江南第一樟”。 香味飄到一裡以外,怪不得叫香樟。古樟樹底,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古驛道蜿蜒遠去。我們和千年古樟合影。

我們又去詹家看了看,聽他講了講詹家的輝煌歷史,看了看詹家先人的老照片。老板娘兒子還告知昨晚有一伙驢友住宿他家,今早也翻山前往官坑。不大會兒就轉完村子,午飯也准備好了。

中午四菜:炒小公雞、梅干菜燒肉、炒莧菜、清炒蠶豆(百吃不厭)。老板娘的手藝一級棒,只是梅干菜燒肉變成了梅干菜炒肉,梅干菜硬硬的沒有吸夠油水,我們只動了幾筷,留給老板娘當晚餐了。沒要湯,怕路上麻煩。

吃飯時,詹家兒子已幫我聯系上慶源詹老師,要他找台車在官坑接我們前往慶源。

飯後背包前往岺腳。走了快一公裡,詹老板娘拿著一張紙片氣喘呼呼趕上,原來寫著慶源的詹老師聯系好的車輛號碼,約好下午5點在官坑等我們。在向導的帶領下,先穿過水稻田中的青石板路再繞上大路,經岺腳東至岺腳西,在雜貨店休整後,從村邊徽饒古道,沿著青石板路翻山前往官坑。

向導負責領路及背我們45升的大登山包(內有手提電腦及各款充電器等重量級物品)至山頂,費用是50元。我和ELLE各背一個小號的背囊(內裡主要是細軟)。一路風光秀麗、鳥鳴山幽,山上梯田、平湖層疊而上。最讓人舒心的是,沿途毫無污染,但是上山路有些挺陡的,絕對要作好心理准備。漫漫20裡山路剛走幾步就開始覺得疲憊,像我體力差的,真的走的氣喘吁吁,陽光雖不熱辣但長時間肆無忌憚地照射還是讓人渾身冒汗。長期缺乏鍛煉的小腿開始發脹發酸,讓人不由得擔心起接下來的漫長路程。不過相互攙扶一下,忍忍就過去了,貴在堅持!ELLE表現不錯,沒有掉隊。向導的腳步實在太快,縱使扛著我們45升的登山包,依然健步如飛。我幾次三番希望他慢些慢些,他仍然沒有減速的跡像。

登上山頂,回看群山懷抱中,大片油菜花擁簇著那白牆黑瓦的小小村落, 美!!謀殺膠卷。

下山的時候我們本打算不要向導,但此時體力已經到了極限。正好剛才見到的從官坑送驢客至岺腳的官坑人汪旺生(13576317639)返回,我們於是又雇了他帶路,並負責背運所有三只包,費用也是50元。汪旺生麻利地用隨身攜帶的砍刀砍下一段樹干作為扁擔,挑起三只包就走。

下山路背陽,平緩,比起上山要好走得多,加上卸掉了包袱,一身輕松。正值黃昏,夕陽西下,金燦燦的陽光灑滿整個山谷,讓人目眩,眺望山坳中官坑宛如黑白相間的一小塊,懷疑這便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上山下山的道上不時還有古亭供路人休憩(說是亭子,我倒覺得像正經的房子,三面有完整的牆壁)。一般來說,古亭都在驛道的右側,但如果把這當作是一條規律,那就可能有生命危險了。下山時,我們在一座中途的古亭下休息,亭左側照例有一條石板道伸向遠方。奇怪的是,這個亭有兩側是沒牆的。這時從另一側走過來一驢友,焦急地問汪旺生有無見到他的同伴,原來他們就是今早從詹大有家出發的那些背包客。這個小伙子走得快,已到了官坑多時還不見同伴,便從原道找回。原來他的同伴恰恰是從這亭的左側和他走散了(他們誰都沒有意識到在這亭的另一側還有一條路,而那條才是真正通往官坑的)。汪旺生說左道直通往安徽,沿路很艱險,有野狼。一旦天黑了就麻煩了。聽汪旺生這麼一說,小伙子更焦急了。汪旺生連忙安慰,表示送我們到官坑後,再返回幫助尋找,並要小伙子在古亭等著。

一路上我們的聯通手機都無信號,這愈發對我們手上深度被套的聯通A股捏了一把汗。

經3個多小時的徒步跋涉,8公裡的路程(上5,下3),終於看到那個坐落於大山懷抱中的村落——官坑!標志著我們勝利地從北線穿越到了東線!(注:北線到東線只能是徒步穿越,車是不行的。車只能從北線原路返回到婺源紫陽鎮,再走東線)

官坑地理位置不大好,較為封閉落後。但這裡的風光卻別有不同,家家鄰水而居,用木頭在門前的水面上方搭成平台,或勞動或休息,倒也有趣。這裡的村民好像不太注重環保,溪水裡飄著垃圾,可惜了這一方好水土。

我們在汪旺生家買了二瓶水,稍事休息。找到了詹老師聯系好的司機汪丙炎(13576321759),正常去慶源應該80元就夠了,但司機說時間太晚,路面不好走,硬要100元,我們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我們坐的是一汽紅塔小貨車。經過段莘水庫,汪丙炎叫我們下車觀景。原來這就是著名的高山平湖了,靜謐悠遠、長河落日、彩霞滿天,湖面上孤舟泛影,分不清哪是湖哪是天,水天一色。像是到了世外桃源一般。只可惜我們時間太倉促了,只好匆匆而過,留下深深的遺憾。

繼續向慶源古村行進。到慶源的路況都是石子泥路,非常的顛簸。一上車我們就非常慶幸沒有坐摩的,否則這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真不知道怎麼走。

一過七點,車窗外突然雷電交加,下起了磅礡大雨。天也黑得很快,伸手不見五指。小貨車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著。這時遇到一處陡坡,小貨車衝了好幾次都車輪打滑著上不去,汪丙炎說正常車上要載700斤貨才夠附著力。他要我們坐到車鬥去。由於車鬥是敞開式的,我們一下就成了“落湯雞”。一次、兩次,車還是爬不上去,而且在滑下來的時候差點都要掉入路旁的萬丈深淵。就在幾乎失望之時,道上來了一個老鄉,汪丙炎上前遞了一根煙,把他也當作了貨物扔上了車,這次終於成功了。Elle說車子衝坡的時候,她的骨頭都要被抖散架了。

車再爬坡上行5公裡來到慶源古村。車到慶源已晚上八點,村頭售票處的人早已下班,二人又省下了40元,雖然路途驚心動魄,卻也值。

進村後直奔詹老師家,只見滿屋都是正在吃晚飯的背包客。詹老師遺憾地告訴我已沒房了,但會安排到分號。於是領我們去了另一處客棧攝影師之家,老板是詹師母的表弟。到了後,老板不在,我們和詹老師聊了一會兒天,才發覺詹老師是帶動全村人致富。凡是有電話訂房,一律說有房,來了後,先安排自己客棧(13576330486),滿了再安排到其他客棧,但標准不降低,有點連鎖酒店的味道,愈加佩服。據說詹師母有一道拿手菜叫“曲徑通幽”,是乘黎明時分,村裡殺豬之時,取大腸的七寸到2尺半中間一端,最干淨,最不油膩的部分,再經過6個小時的細心烹飪才端上桌的。但這天的“曲徑通幽”已被人定完了。

正說著,老板拎著幾條小魚進了門,說是從水庫裡打來的。於是准備晚飯,野生小魚自然成了我們的盤中餐。

當天晚飯三個菜:芹菜炒腊肉、炒土雞蛋、干燒小魚。腊肉是自制的,有點臭烘烘的,我說這才叫正宗, ELLE 卻說不怎麼樣。

吃飯時聽老板說,詹老師和村裡十戶人家合伙從山上引山泉水到村裡蓄水池,再修建自來水管道,整整花了4年時間。從此他們有了“自來山泉水”。我們奢侈到了洗澡都用山泉水。洗了後皮膚滑滑的,潤潤的。哇,怎一個爽字了得!城裡的自來水完全沒法比。

D4:慶源——江嶺——曉起——李坑

5月1日早晨起來,窗外下著小雨。

早飯是泡飯、農家酸菜、煎雞蛋。

正吃早飯的時候,老板問我們現在有車去曉起,可捎我們前往,價格便宜。但考慮到慶源還沒逛呢,便斷然拒絕,表示下午包車前往。

吃完早飯,問老板借了一把油紙傘,便沒入在慶源古村的小巷裡。

我真是覺得戴望舒的《雨巷》就是應該在這裡寫的: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千年古村慶源是詹天佑的祖籍所在,保存的很好,幾乎沒有被破壞,整個村子呈船型。小河穿村而過,河邊有了別處沒有的風雨棚和美人靠(雖然很簡陋),倚著美人靠,和雜貨店的老板聊聊天,喝喝茶,抽抽煙,看長滿雜草的石拱橋,望被歲月所雕琢的老屋,恍如世外桃源。這裡過去出過很多官宦人家,因逃難或避世才到這裡。所以這裡詩書香濃,很多人戴眼鏡呢,挺富裕的。古樸的慶源還沒有被開發,民居古宅都保留得很好,游客也不多,原汁原味的山村風貌。只有背包客和攝影愛好者才能來到這裡。據說電視劇《秋千》也是在此拍攝的。初春時漫山的油菜花點綴著徽派的白房,桃花夾著溪水穿過小橋。

慶源的小溪是最漂亮的,不斷有大大小小的瀑布,嘩嘩的溪水聲不絕於耳,當然,還有農婦洗衣時的搓洗聲。還有一棵銀杏樹,慶源人視她為神樹供奉起來,但願她也能保佑庇護我們的旅行。

逛了兩個多小時,雨停了,還出了太陽。回到客棧。Elle說難得見到太陽,要把衣服洗洗帶走。我便一會在院子裡坐坐,一會兒跑到屋頂天台看Elle晾衣服,從屋頂天台望後山上望去,雲霧繚繞、景致很好,謀殺膠卷。女主人在廚房忙著,也算是過了幾個小時的農家生活。

早上,我已經在院裡看好了一只發育良好的妙齡走地小母雞,於是中午之前它便遭了殃。

午飯三菜一湯:糊南瓜、清炒農家芹菜(沒放腊肉)、粉蒸排骨、清燉土雞

母雞是用高壓鍋燉的,肉太爛了,味如肉食雞,大打折扣。當即向女主人指出今後要用柴禾慢火燉若干鐘頭。否則,各地慕名而來的“好雞者”們吃不到真髓。

正吃著午飯,有包車(江鈴小客)送了一幫廣東妹子來到客棧,我趕緊與司機講價,正好司機要回縣城紫陽鎮,順路送我們到曉起,50元搞定。

等司機也吃完飯,我們趕緊上路,路經江嶺,我們下車觀景。

江嶺風光無限好,拾堤田而上,嵐氣升騰,重巒疊翠,溪水碧澄,粉牆黛瓦時隱時現,油菜花綠茶連綿成片,田舍風光,平和恬淡。可惜花期已過,油菜花早已凋零,只好在腦海中想像一下眼前緩緩鋪開的梯田裡滿滿都是金黃色油菜花的情景。

車繼續向曉起駛去,道路開始平坦起來。

剛到曉起,便被眼前洪水般的人流嚇住了,放眼望去到處是游人,耳邊南昌話、上海話、廣東話、北京話交織參雜在一起,街頭巷尾,拉客聲此起彼伏,濃郁的商業氣氛讓人感到惡心和恐懼,才想起今天已是五一黃金周的頭一天:人看人的時候到了。

曉起村始建於公元787年,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幾十幢,風格鮮明,氣勢非凡。買票進村(20元/人)之後,同樣是徽州民居,原本是群山環繞中的“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的曉起卻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三四個解說員拿著擴音器大吼大叫讓人反感,原本就狹小的小巷中擠滿了各地的游客,屋內更是擁擠不堪。農村裡安逸恬靜的氣氛不知道哪裡去了。

一水橫亙的下曉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築,風格各具特色。其中“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官宅氣派堂皇,前後天井,廳堂寬敞深進,大門口三級高階和門樓精美的磚雕圖案,炫耀著主人高貴的身份。

在曉起村旁的大榕樹下小憩,繼續去往上曉起。在去上曉起的路上,我們看到江上青希望小學就建在路旁,江上青是江總書記的養父,祖籍婺源。

上曉起的游客要少了許多。進門之後另有一道原來只為達官顯貴敞開的大門,如今對每一個游人開放。來婺源看了這麼多相同風格的徽派民居,還是第一次爬上樓看到小姐的閨房。在昏暗狹窄的樓梯上每跨一步,腳下木頭都會發出低沉的嘎吱聲。數百年前的某一天,小姐就是這樣被抱上樓,然後長年在樓上生活,再也不下來。

問起屋裡的村民,曾經在這屋裡居住的大官、富商便是他們的祖宗。想當年這些一品大員、大司馬、士大夫或許權傾朝野,他們的子孫卻仍然無法守住基業。

一線下來,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倒像是走進了一個開發良好的古文化生態村大公園。

我對曉起印像最深的還是腳下的延伸向遠方的千年青石板路,中間有一道深深的凹坑,那是經年累月推著獨輪木車的茶商留下的。上次在梅關古道的青石板路上見到馬蹄印時也很感動。這是歲月留下的印記,無法抹滅。

來曉起的車上已與司機講好,再加20元,他送我們去李坑。出曉起後,我們找到了江鈴小客,繼續前往李坑。由於開發的緣故,曉起到李坑一路上都是平整的柏油路,幾天來走慣了顛簸的山路的我們反而有些不習慣。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縣城12公裡。李坑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賈達百人,村裡的文人留下傳世著作達29部,南宋年間出了一位武狀元,名叫李知誠。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裡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蒼漳依山而立,粉牆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築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精品線上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我在車上給李曉紅家打了一個電話,訂好了房間。李曉紅的女婿,一個清秀而勤勞的小伙子來路口接我們,可惜與門衛交涉了很長時間也未能逃票進去(30元/人)。

李坑果然不愧是小橋流水人家,有江南水鄉的感覺!唯一的缺點是李坑是一個婺源開發比較早的地方,旅行團特別多,到處都是人。但我個人挺喜歡這個地方。頗有點烏鎮周莊的味道!一條小溪貫穿整個村子,兩旁的民居掛滿了燈籠。特別有氣氛,很值得一去,強烈推薦!而且很應該在這裡住一晚,欣賞一下早上的景色,很漂亮的!

安排入住後,暮色將至,李坑的游客漸漸退去,街道上重現了往日的面貌。我們爬上了李坑旁的一座小山包,這裡可以俯瞰全李坑的風景。民居已經看得很多,覺得索然無味,倒是小溪上的幾條漁船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可惜我們去的時候船家已經打烊未能如願。

明天即將踏上歸程,我們格外興奮。是夜,吃過糊豆腐、筍干炒肉、糊野菜、炒青菜。ELLE還討價還價地買了些農家自采自炒的毛尖准備回去做手信。回到李家臨河的農家客棧裡(0793-7262891),洗個熱水澡,舒舒坦坦的鑽進被窩,伴著窗下的潺潺水聲睡去,夜裡嘩嘩的流水聲幾次讓我錯以為外面下著大雨。

D5:李坑——江灣(偉人故裡)——黃山(屯溪)——南京

5月2日早晨起來,在路口截了一輛去黃山(屯溪)的大巴(38元/人)

去黃山(屯溪)的大巴經過江灣,但不建議大家去江灣,聽說景點門票是所有景點最貴的,裡面沒什麼東西,大部分都後期人造的,只是因為是江澤民故裡,才讓當地建造的。

二個多小時後,11點左右大巴抵達黃山(屯溪)汽車站,一下車,便有人上來兜售去南京的汽車票。12點發車,稱只售70元,比在站裡買便宜7元, 我們當即中招。

在汽車站周圍的飯館吃了個午飯:燉刀魚、燒茄子、清炒生菜、肉絲青菜面條.。極鹹,味道一般。

12點,開往南京的班車准時發車,經績溪、涇縣、蕪湖、馬鞍山,於17:30抵達南京。

18點,推開家門,鹽水鴨的香味飄然而出。

【總結】

在去黃山(屯溪)的路上,同車的一位上海游客抱怨這是一次糟糕的旅程,吃了這麼多苦,卻沒到什麼好玩的地方,她覺得出門旅游是去享受的,來婺源簡直是花錢買罪受。

我和ELLE樂了,出門旅行並不是享受,而是用身體上的疲憊和困頓,有時甚至是自虐來換取精神上的放松和宣泄。短短五天的旅程我們翻山越嶺,也經歷過滂沱大雨,人變得黝黑精瘦,雖然極其艱苦,但我們欣賞了徽派的古宅,征服了巍峨的高山,領略了壯觀的瀑布,體驗了顛簸的卡車,享受了農家的美味,流連於山谷,嬉戲在河邊,我們都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快樂老家。

婺源是中國最美麗的農村,這話一點也不假,但婺源不比黃山、九寨溝,她的美是含蓄的,內斂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到,而需要用心去體會和感受。當在車上隔著雲霧看到山坳中的小村,當打著油紙傘走在小巷裡聽到雨滴掉落在青石板上的嘀嗒聲,當純樸的村民熱情地向你指路,當走在山路上看周圍的山青水秀,你會發現,婺源的美無處不在。

聘請向導負重,這是我們本次旅行的一處敗筆,違背了背包客自助的宗旨。由於我們在春節期間跨州過省,成功地翻越了梅關古驛道,從廣東到江西,而低估了這次翻越的艱難。梅嶺山頂(即梅關所在地)是幾乎所有的旅游者都能到達的地方,然後順著驛道向下走即可到達江西境內。可嶺腳、官坑一線卻幾乎除了一些苦行僧似的背包客外,無人涉足的險峻之地。歸根到底,還是怪我們平時缺乏鍛煉,未能進行足夠的體能儲備。值得反思。

我覺得這種順道游的方法是一舉兩得,值得提倡。如從深圳去南京,打折的機票應該都在800元左右。而我選擇了深圳——景德鎮(600)——婺源(19)——黃山(38)——南京(70)這條線,不含婺源景區內的交通費用,一共才727元。既回家盡了孝心,又不耽誤游山玩水,何樂而不為。

整個行程(包括在婺源景區)都不走重復路,尤其是靠徒步翻山打通了東線和北線,效率極高。可媲美春節的環粵贛閩三省的紅色加懷舊之旅:深圳—韶關—珠磯巷—梅關古道—贛州—瑞金—長汀—漳州(土樓)—汕頭—深圳。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