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陵的石像生和皇陵碑

作者: fang_fz

導讀明皇陵的石像生和皇陵碑作者 神游天下 從歷史上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親自寫過一個皇陵碑文,敘述自己的身世,但從未見過。前不久到安徽時專程去尋訪了明皇陵。明皇陵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尊追其父、其母為淳皇帝、皇後的墓,位於鳳陽縣城西7公裡處,據鳳陽縣文物局的研究人員介紹皇陵占地25平方公裡,原有三道城牆,外城為土城,二道城為磚城,內城為皇城。� ...

明皇陵的石像生和皇陵碑作者 神游天下

從歷史上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親自寫過一個皇陵碑文,敘述自己的身世,但從未見過。前不久到安徽時專程去尋訪了明皇陵。明皇陵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尊追其父、其母為淳皇帝、皇後的墓,位於鳳陽縣城西7公裡處,據鳳陽縣文物局的研究人員介紹皇陵占地25平方公裡,原有三道城牆,外城為土城,二道城為磚城,內城為皇城。原建時按歷代興建皇陵禮制,應有的陵門、神道、明樓、膳廚、鼓房、碑亭、皇堂正殿等等全部不少。它在規模上可謂是超過明十三陵、明孝陵的一座宏大建築群,成為明陵之最了。這個建築群在眀末張獻忠率農民軍打到鳳陽時燒毀了皇堂正殿及殿宇數百間,燒掉樹木20余萬株。清初康熙年間鳳陽災荒,民不聊生,當地官員允許百姓扒拆皇陵的磚木變賣謀生,到乾隆年間皇陵的地上建築已經損毀殆盡。幸運的是神道上的石像生和那塊皇陵碑,隨遭歷次劫難(包括文革時的破壞)和歷經600年風雨剝蝕卻保存下來了,由於這兩項重要文物的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使明皇陵遺址今天成為一處頗具游覽價值的人文景觀。

來到明皇陵先看到的是一段皇陵內城牆,約百米寛,中間一座城樓,左中右三個城門。雖是近年來按原貌復建的,但也足以感受出當年明皇陵的雄大、肅穆。進了內城是一條約300米的神道,兩旁是或臥或立的石像生,由北向南依次排開有:麒麟,取避邪除穢之意;獅子,取意威震四方;望柱(華表),用意在取民心、得民意,天下太平;石馬、馬官,馬是交通工具,又取意馬上得天下;石虎,獸中之王,取威嚴之意;石羊,"羔羊跪乳"孝順也;文臣武將,取意武定禍亂,文治天下;宦官,按事死如事生的禮制,他們還要為皇帝、皇後司香火、起居灑掃。座座石像生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那個倚劍而立的武官,連劍柄上小小的魚鱗紋都可以摸出微微凸起的手感。細細觀看,頗有美不勝收之感。一邊走一邊數,石像生總共32對。知道北京的十三陵石像生為18對,清東陵、西陵也各為18對,連唐盛世建造的乾陵前"儀衛"的石像生也只是18對,為什麼朱元璋老子一個沒有當過實職皇帝的陵墓確如此氣派呢?對於這個問題,走到皇陵碑前,鳳陽縣文物局研究人員給了一個解答:他告之這裡的石刻是中國皇家陵園中數量最多的,為什麼要32對?查無文字記載,但碑文中有一句"皇考終於六十有四",六十四乃三十二對,朱元璋是個孝子,推測其意可能是以父皇壽數為據建造,以表達追思之切,可更好昭示後世。

椐史書記載朱元璋一登基稱帝即下令修皇陵,數年以後年又重修,重修時親自寫了碑文,認為原有碑文"皆儒臣粉飾之言,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碑刻雖遭過破壞,但大部分可以辨認。文中記述了朱元璋幼時"天災流行",父母及兄相繼而亡,無法安葬,幸虧田主伊兄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莫何肴漿"。之後好心的鄰居汪母"為我籌量,譴子相送",隨當了和尚"出入僧房"。不久"寺主封倉,眾各為計",朱元璋只好過起流浪生活,"西風鶴唳,俄淅瀝以飛霜,身如蓬逐風而不止,心滾滾乎沸湯,一浮雲乎三載"。後來便跟著紅巾軍起義,不久因起義軍內部將領不和,朱元璋怕關系難處,於是拉出隊伍自立山頭,以後打下和州,東渡長江,占領建業(南京)。以此為根據地親自掛帥,征戰荊楚湖湘,直到少數民族雲貴三苗之地和廣東、廣西沿海一帶納入版圖,又譴大將東平吳、越、齊、魯之地,西取伊、洛、崤、函,進而拿下元大都北京,於是"依金陵而定鼎"在南京建立了眀王朝。朱元璋當了皇帝本想重新厚葬父母,陰陽先生告他不行,這裡地氣好,扒開墳墓靈氣就跑掉了。於是,朱元璋只將墳墓培土,修建了地上皇陵建築。立碑作文"淚筆以述難,諭嗣以撫昌",教育後代知道創業來之不易,以固其朱氏江山。此文共一千零五個字,讀起來似文非文,似白非白,四六排句,有聲有韻,一氣呵成,看來朱元璋作此文時是由衷而發,頗動感情的。

歷代皇帝書碑、立碑者也不乏其人。見過武則天的無字碑,也見過乾隆地宮裡豪華的經文碑。但一個皇帝如此坦誠地披露自己卑微身世,痛述從乞丐到皇帝的人生歷史還是第一回,這恐怕也是為什麼有的政治人物特別喜歡研究明史的原因吧。


精選遊記: 蚌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