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首屆見證三峽民間藝術節》

作者: yaling

導讀周亞玲撰稿攝影 我是一個特別痴迷三峽民間文化的人,小的時候,被爸爸講的神秘的大巫山文化故事深深地吸引,如醉如痴的迷戀在其中。為了傳承和發展三峽民間藝術,開發特具三峽特色的三峽旅游紀念品,還自費創建了《三峽民俗旅游網》。作為一個介紹三峽民間藝術的窗口,希望讓三峽走向世界。 近日,作為三峽都市報特約嘉賓,隨巫山代表團赴萬,零距離直擊藝術� ...

周亞玲撰稿攝影

我是一個特別痴迷三峽民間文化的人,小的時候,被爸爸講的神秘的大巫山文化故事深深地吸引,如醉如痴的迷戀在其中。為了傳承和發展三峽民間藝術,開發特具三峽特色的三峽旅游紀念品,還自費創建了《三峽民俗旅游網》。作為一個介紹三峽民間藝術的窗口,希望讓三峽走向世界。

近日,作為三峽都市報特約嘉賓,隨巫山代表團赴萬,零距離直擊藝術節盛況。我被古樸淳真的三峽民間藝術所折服,更感慨藝術節濃濃的氛圍,呈現三峽庫區民間藝術的精華,展示的三峽民間藝術的瑰寶。這次藝術節主題是“繁榮三峽文化,推動產業發展,共創和諧三峽”。

□ 共創和諧三峽

這次盛會得到了三峽周邊地區的大力支持,來自萬州、開縣、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城口、梁平、湖北利川等縣市代表隊都有精彩的文藝節目、特色濃郁的旅游文化產品亮相。讓各個區縣市之間增進了友誼、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發展、齊心協力打造三峽旅游文化名片、發展文化產業、促進地方文化貿易交流、加快庫區經濟發展等方面,起著非常積極的正面影響和倡導作用。

□ 推動三峽文化產業化發展

50多位來自重慶萬州等地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參加了三峽文化發展論壇。領導的重視,媒體組織參與,是這次活動成功舉辦的關鍵。三峽都市報社內大廳,陳列了各個縣市大量的民間藝術展和地方特產,琳琅滿目,各領風騷。三峽都市報社內建起了三峽文化街,展示搶救回來的三峽珍稀植物、歷史文物、圖片資料。他帶動了三峽庫區搶救和振興三峽民間藝術,推動三峽文化產業化發展。這種責任感的做法,也為發展庫區文化產業起到示範性的作用。

□ 繁榮三峽民間文化市場

藝術節開幕式上,巫山代表隊的《巫面舞》以誦咒語、吶喊、狂舞的手段造成神秘怪誕恐怖的原始巫文化氣氛,是藝術節文藝節目的亮點。年富力強的大溪船工,吼出了剛勁豪放有力的《船工號子》,把觀眾帶到了驚濤駭浪的峽江中,這也是三峽工程建成後已成為絕唱的川江號子。還有巫山的《5句子山歌》、《山村喜謠》廣大觀眾的連連要求再來一個。還有年過8旬的大爺表演的土家絕活《肉連蕭》鄉音濃郁,歌聲蒼勁古樸。奉節的天坑歌王陳舟緒悠揚撩人的山歌吸引眾歌迷堵在台上不讓下來。接著開縣創作型歌手別有韻味地登場了。一幕幕反映三峽庫區原生態的地方民間文化,就像給觀眾帶來一杯甘冽的山泉一樣,輕輕地流淌在每有個聽眾的心裡。三峽人自古都是一個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歌舞的民族,古有“武王伐紂,巴人前歌後舞立赫赫戰功。”藝術節上我仿佛看見了古巴渝舞的重現,似乎聽到了遙遠的纖夫悠悠的喂嘆。被稱為歌舞之鄉的三峽民間文化在這裡濃縮,發展、繁榮。

□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三峽有志之士和廣大民眾的積極參與,離不開旅游需求的拉動,離不開組織者的精心策劃和關照。這次活動只是展示了民間藝術的瑰寶的皮毛,還有更豐富的富礦等待開發,承載著從遠古走來的大巫山文化積澱,古巴人熱愛生活,與自然相融的民風民俗,將會揚帆起航駛出長江,走向世界!


精選遊記: 長江三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