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漫游

作者: wenbo50

導讀英格蘭漫游 很早便聽過“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的千古佳話,因此當准備走出倫敦時,第一站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著名的溫莎城堡。曾入選英國七大奇觀的溫莎城堡已經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他不僅以其規模和歷來作為英國王室的居地而著稱,更因愛德華八世為愛情而放棄王位,攜愛妻在此終老而蠻聲天下。在一個乍雨還晴的上午,我們如願地領略了溫莎城堡的雄姿。由 ...

英格蘭漫游

很早便聽過“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的千古佳話,因此當准備走出倫敦時,第一站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著名的溫莎城堡。曾入選英國七大奇觀的溫莎城堡已經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他不僅以其規模和歷來作為英國王室的居地而著稱,更因愛德華八世為愛情而放棄王位,攜愛妻在此終老而蠻聲天下。在一個乍雨還晴的上午,我們如願地領略了溫莎城堡的雄姿。由於在圖冊上早已與之相識,其偉岸的外形倒沒有帶給我們多少驚喜,但當我們進入城堡內部時,其無所不在的皇家氣派卻在我們的心頭激起了陣陣漣漪。雖然瑪麗女王的娃娃屋並沒有原來想像得那麼精彩,但女王每年都會在這裡舉行授勛儀式的聖喬治禮拜堂的氣勢讓我們完全折服了。站在富麗堂皇的大廳中央,觀看著女王授勛及在此接待約旦王子的錄像,想像著當時的那份熱鬧和奢華,想不為之動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這裡除了同頭一天在白金漢宮看到的同樣精美的眾多家具、工藝品及肖像畫以外,給我印像非常深刻的還有那些制作異常精美的刀劍和槍械。劍柄或槍柄上都鑲嵌著各種色彩瑰麗的寶石,工藝之精致令你馬上會想到什麼才稱得上叫“巧奪天工”!城堡之外是綠色無邊的田園風光。極目望去,令人心曠神怡。城堡的前面是一座教堂,規模不是很大,內部裝修也很簡潔,卻很有味道,是王室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

參觀完溫莎城堡之後,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巴斯,一座同樣歷史悠久,美麗迷人的英國小城市。巴斯這個名字起的可真是名副其實-----BATH,中文即洗澡。而這個城市的興盛正是因為這裡有英國最好的溫泉,當年統治英國的羅馬人便在這裡興建超大型的洗浴地而起。而除了皇家劇院、皇家馬戲場和被譽為英國最美的田園風光之外,這個城市中已經申報世界遺產的羅馬人當年建立的洗浴地遺址也正是這裡最大的看點之一。參觀巴斯留給我印像最深的正是英國人對世界遺產保護的認真和精細。意大利人建於一千七八百年以前的這些浴池,其規模之宏大,構思之巧妙,建築之奢華,已經叫人贊嘆不已了,而歷經一千多年的人間戰亂和自然侵蝕,英國人能將這些遺跡的片磚碎瓦都一點一點地收集和恢復起來,再假手於現代電腦技術,給與必要的圖像復原和說明,方便游客在參觀的過程中建立聯想和進行思考。其具體做法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我們有如此眾多的歷史遺產,如果也能開發和保護到這種水平,會是一件多麼有益於中國和世界的事情。

這一天的游覽中另一次高潮是參觀享譽世界的巨石陣(Stonehenge)。在很多旅游刊物和書籍中,你都可以發現巨石陣的雄姿:在陽光下、在晨霞中、在夜色裡,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季節裡,它都是那麼神秘迷人,發人遐想。而至今仍然未能解開的人類之謎中,巨石陣仍然是其中最令人迷茫的一個。茫茫原野上,沒有山丘,沒有溝壑,卻突兀出現了一堆排列有序,渾然壯觀的巨石群,其如何能在史前那樣的條件下搬運到這裡?這種擺放方式意味著什麼?是誰,為什麼,如何完成了這一傑作並為後代留下了這一千古之謎?多少年來無數的人文學家和自然科學家杜試圖解開其中的奧秘,卻至今都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人們還在苦苦地思索,在探究。。。。這也許正是它成為英國最熱門的旅游景點之一的緣故吧。當我站在偉岸的巨石陣的面前時,當我圍著它一圈又一圈地行走時,但我環視著千百年來與巨石陣朝夕相伴的天空和大地時,我同樣贊嘆,同樣迷茫,同樣為之震撼和感動!

在到英國的第四天,我們在上午游覽了倫敦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之後,下午離開倫敦乘大巴赴英國最大的工業城市曼徹斯特,在高速公路上疾馳五個小時之後,我們在傍晚時分到達曼城。因為外甥女楠楠在這裡的Salford University上學,一來去看看她的住地,二來也讓兒子對留學生活有一個感性認識。 我們當晚便住在楠楠那裡。這是一個有四間臥室的單元房,由從國內來的四個女孩子分享。廚房、浴室是共用的。她們分別在這裡攻讀學士、碩士和博士。另一個年齡大一些的則是專職打工。這裡的一切都令我再次回憶起我十五年前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生活。那種在異國他鄉生活的艱辛和感慨一下子又回到了現實中來。看著這幫小留學生在為生活和事業而拼搏的身影,我也加倍地思念正在澳洲過著同樣生活的女兒。曼城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城市,沒有多少可看的東西,因此在次日上午簡單地瀏覽了一下市容和冒雨看了一下Salford University和曼徹斯特大學之後,便親自動手給她們做了一頓香噴噴的山西拉面,連帶也好好慰勞一下我和兒子已經被連日的西餐折磨了好幾天的胃腸。午後我們便乘火車奔向我們的真正目的地-----蘇格蘭首都愛丁堡。

這幾天行程下來還給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啟迪是,到國外來旅游一是要提前計劃,提前預訂酒店、車票,二是要有國際通用的像VISA卡、MASTER卡之類的帶一張在身邊。提前計劃和在網上預訂會有好多意想不到的優惠和驚喜,如房價往往會比你臨時預定便宜好幾成,車票同樣如此,如這次從倫敦到曼城,買得早大巴還有一英鎊的價格,在網上訂票七、八英鎊就夠了,而你要現場去買就得十幾英鎊了,差別就是這麼大。而你要在網上訂房訂票沒有國際通用的信用卡是不行的。因此在這一次行程中楠楠就幾次提到這次旅行太虧了,幾乎全是現訂房現訂票,要不起碼費用可以省下來三分之一。此外當地發的對學生、青年、老人的優惠證也很有用。比如楠楠有青年學生證,她從曼城到愛丁堡的往返票只要28英鎊,比我從曼城到愛丁堡的單程票35英鎊還要便宜一些。另一個經驗是一定要利用因特網這個工具,來獲取充分的信息。在來英前我還真查到由從倫敦到愛丁堡附近一個機場的飛機票只要幾英鎊,只是因為行程未定而不敢預定(一般會要求你提前半個月預訂)。

23號我和兒子從愛丁堡返回倫敦之後,還於24號接著拜訪了傾慕已久的牛津大學城和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特城(Stratford)。

牛津離倫敦其實很近,也就一個小時的車程,城市也不很大,也許為了避免游人打破學子的安靜吧,這裡的學校區是禁止汽車進入的。我們與同車的游客(大多是美國人)一起遠遠地下了車,懷著一種莫名的仰慕心情開始了牛津之旅。我們先進入的是創立於1438年的萬靈學院(All Soul College),看上去就極有歷史感的大門、古色古香的建築、綠草盈盈的庭院、略感沉重的學生餐廳,這裡的一切似乎都顯示著一種典雅、幽靜和神秘,渲染著一種濃濃的學習氣氛。學院的對面是創立於1602年,號稱世界上最古老的博德萊安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在被鐵欄杆圍起來的一片綠地中央,一座怎麼看都更像教堂的建築居然是圖書館!那石砌的外牆和拱門,那巴洛克式的園屋頂和精致的雕塑,世間的學問原來也可以在這般優雅的地方來做,怪不得天下學子都對牛津大學趨之若鶩呢!在一個多小時的牛津之旅中,這種仰慕之感一直揮之不去。也難怪啊,有九百多年歷史的世界名校,其歷代產生的名人,真可謂是群星閃爍,舉不勝舉。據有心人統計,僅基督教堂學院一家之中,在一百年內就出了五屆英國首相!這次雖然由於時間關系沒有能到同樣在倫敦附近的劍橋大學一游,去體會一下徐志摩先生再別康橋的那份意境,但也可以算不虛此行了。

斯特拉福特城位於埃文河畔,因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劇作家和詩人莎士比亞的出生地而成為來英國旅游的人不能不去的旅游勝地。城市不大卻風景迷人,置身其中,才似乎更能理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含義。莎翁的出生地位於市中心,是一棟並不很大的兩層小樓。屋後有一個種滿各種花草樹木的小花園。難得的是英國人能在每年有150多萬游客到訪的條件下能把莎翁故居保護得這麼好,而我們每一位來訪者都可以循序進入莎翁故居內親身探望莎翁出生的小屋,感受莎翁童年時代在此生活的情景。在這裡的短暫行程中另一個必去的地方是安妮.哈瑟維的茅舍(Anne Hathaway’s Cottage)這是莎翁的妻子安妮.哈瑟維的出生地。除了保護良好的屋內讓你能充分領略幾百年前英國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俗外,那滿院的各色鮮花,特別是那別有韻味的茅舍外型和厚厚的茅草屋頂,格外吸引人們的眼球,因而已經成為代表英國田園風光的標志性建築了。我們還去了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即莎翁死後安葬的地方。在那裡我們看到了莎翁的出生證明,瞻仰了莎翁的墓地。在此的行程是以在霍爾園(Hall’s Croft)喝英國茶而結束的。霍爾園是莎翁的大女兒蘇珊珊婚後居住的一棟美麗的伊麗莎白時代的建築。其室內各種陳設都布置的和四百多年以前一樣,同兒子在那裡喝著典型的英國茶,品嘗著英式茶點,體味著當年英國人在這種環境中的那份生活情趣,還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

在從牛津到斯特拉福特城的途中,我們路經同樣負有盛名的科茨沃爾德山區(Cotswolds Hills),這裡丘陵起伏、綠草萋萋、牛羊點點,“人”字頂的石頭房屋與遠處密林覆蓋的山川交相輝映,一派迷人的英格蘭田園風光。更可人的是我們中午用餐休息的一個記不起名字的英格蘭小鎮,一道小河穿鎮而過,河兩岸垂柳依依,一座座各具姿色的英式建築依河而立,人們散落其中,或悠閑地散步,或悠閑地喝著咖啡,一切都是那麼優美、和諧,猶如置身桃花源中,令人頓生“樂不思蜀”之感。中午用餐的那個英格蘭小餐館,面積不大,卻韻味十足,那頓英式午餐也是我這次英國之行中感覺最好的一次英國餐。

在結束這篇英格蘭漫游時,我還想特別提一下英國的導游。原來幾次出國旅游,大都是隨團走,接觸的導游也都是華人,雖然其中也不乏優秀者,但同我這次在英格蘭旅行中接觸過的這兩位相比還是有明顯差距的。特別是帶我們到牛津和斯特拉斯特的那位導游先生,五十歲左右,花白頭發,雖然腿有點不大靈便,但兩眼分外有神,紳士風度十足,對沿途景點了如指掌,始終表現的是那麼熱情、優雅、幽默、細心,非常善於把握分寸和調節氣氛。特別是在我們結束行程回到倫敦時,正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同車的一位日本女孩下車後懼於車流,好半天不敢過馬路,已經上車的他看到這一幕時,立刻招呼已經起步的旅游車停下來,他大步下車,跑到馬路中央,面帶微笑朝兩邊的車流誇張地做著手勢示意停車,直到護送那個女孩過了馬路,才又滿意地笑著回到車上來。這一幕給我的印像很深,以致我一回想起來,他的音容笑貌總是那麼清晰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重新發此文是為了彌補上次未注明出游目的地的遺憾,以便對有興趣的朋友們方便能檢索到從而有所幫助)


精選遊記: 牛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