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鶴鳴山求索之旅

作者: 天地經統

導讀2005年7月20日上午8時,在厚重的雲層縫隙中,一縷陽光射亮了半邊的天空,在炎熱的仲夏季節,能遇上這樣的天氣,真是出游的好日子,在四川省某局科研所所長H君的熱情邀請下,我陪同國家局理論研究的副主編、多年的旅友HP,由科研所司機小H駕車,離開成都太成賓館,馳上三環,接上成-綿-廣高速公路,就直奔鶴鳴山而去。沿途H所長介紹了四川許多風土人情、名特美食和 ...

2005年7月20日上午8時,在厚重的雲層縫隙中,一縷陽光射亮了半邊的天空,在炎熱的仲夏季節,能遇上這樣的天氣,真是出游的好日子,在四川省某局科研所所長H君的熱情邀請下,我陪同國家局理論研究的副主編、多年的旅友HP,由科研所司機小H駕車,離開成都太成賓館,馳上三環,接上成-綿-廣高速公路,就直奔鶴鳴山而去。沿途H所長介紹了四川許多風土人情、名特美食和山水風光。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熱愛生活,閱歷豐富和辦事干練的人,使得我們一路上了解到不少四川地方的趣聞軼事,近3小時的路程一點也沒覺得,轉眼就到了。11時整,到達距劍閣還有20余千米的金山關下了高速。劍閣縣局也姓H的漂亮女局長的車子,已經等候在收費站的出站口。在她車子的引導下,直奔老縣城而去。由於高速公路的建成,四川通往北方第一重鎮廣元市更加便捷。與寶成鐵路、108國道一起構成三條川陝通道。(陝西省部分的高速公路還沒有完全建成)劍閣縣為了便於溝通與省市和外界的聯系,將縣城搬到了高速公路的邊上,從長遠看這不抵是一個明智之舉。不過近期,由於新老縣城相距40余千米,各項配套設施還沒有完全建成,公務員們周一到新城上班,周五才許回家,暫時要過上一段夫妻分居的生活,這也算是為社會作一些犧牲。車子沿著公路很快地來到老縣城所在地,然後駛入山道盤旋而上,兩旁松柏交錯,綠樹成蔭,起先還是三等黑色路面,後來就變成四等砂石路面,隨著車子向上,路面上就完全被當地滿山遍野都是的海礫石板所取代,東一塊,西一塊的。這些海礫石是天然的混凝土,由大大小小的鵝卵石裹著砂土沉積而成。但是用來直接鋪作路面是不恰當的,年長日久,砂土逐漸磨損流失,留下的都是一顆顆大如鴨蛋的鵝卵石,光溜溜地躺在路面上,東一叢,西一堆的,車輪打滑,大大減少了抓地的摩擦力。司機小H技術很不錯,雖然一路上沒有一字半語,是一名合格的司機,此時的他,駕著車子左旋右轉地穩穩地行駛在盤山路上。我有過在盤山路上開車的經驗。那年在浙江仙居景星岩,差一點沒讓我這個才開了15天車的人精神崩潰。小H能夠在如此險惡的路況下開車,可見他的神經十分堅強。鶴鳴山,又名塔子山,位於川陝公路劍閣縣老縣城的城郊。相傳古代常有飛鶴棲鳴於此,道教創始人張陵在此跨鶴仙去而得名。現山上開辟了鶴鳴山公園,大門洞開著,我們一行人魚貫而入,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高聳入雲的白塔。名曰文峰塔,高21.7 米,六層八面,位於鶴鳴山山頂北端,原塔於清乾隆丁酉(1777年),為知州胡成所建。這次為2003年重建。與原塔狀如埃及金字塔相比,似乎瘦身減肥了不少,倒也顯得更加精神,與道風仙骨的道教理念相吻合。白塔為密桅式建築風格,由塔基、須彌座、塔身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在第一層塔的外牆柱上雕有蟠龍圖案。塔門左右有一對楹聯,曰:文峰直透五華秀,筆陣高分兩劍雄。橫批為“文峰”。文峰二字取自離白塔西約15米處的一塊摩崖石刻。刻幅高1米,廣1.96米,楷書陰刻,平鑿淺鐫。字大0.5米,系明人楊惟執手書。字刻清俊沉穩,秀穎舒和,氣勢豪放,行筆肅散。為墨中好書,有較高書法藝術價值,距今雖然已有430多年,風化甚重,不過字跡尚清晰。進入塔內,塔心中央水泥地上雕有太極八卦圖案,圖案是仿制原來的一塊青石的雕刻,因碎裂成五塊,被丟棄在塔內一個牆角。可以明顯地看出,仿制得何其粗劣,真是有失現代人的臉面。這塊青石倒是古董,雕刻精美,不可丟失了,這是川北唯一與道教有關的磚石混建塔。我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沿著石級盤旋而上,開始還可以勉強正著走,上到四五層以後,只能側身面壁而行。每層中心的空間也越發窄小。上到頂層也就只剩下可以站立一個人的塔尖了。塔內還沒有任何的神仙雕像供信徒們頂禮膜拜。出得塔外,我們沿著山道向下緩步而行。鶴鳴山這座“道國仙都”,漸漸在我們面前展現出迷人的風采。HP君對道教還頗有研究,他知道道教創建與四川,而非龍虎山,糾正了我的一個錯誤。迄今除三清山和齊雲山之外的五座道教四大名山,他亦都已經考察過了。這次選擇劍閣鶴鳴山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我們二人共同研究確認的。近年來有學者認為這裡是張陵開創五鬥米教的發祥地,是道教勝地中的魁首。至於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近蜀人亦知者甚少。究其原因有二:一是道教四大名山說法甚多,不似佛教四大名山沒有異議。據筆者收集的有代表性的四種說法如下:武當山、三清山、龍虎山、青城山(《中國旅游景觀概論》儲九志),龍虎山、青城山、武當山、嶗山(《中國旅游資源》中國地理學會地理頻道),武當山、龍虎山、齊雲山、(劍閣)鶴鳴山(《中國旅游知識》),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齊雲山(《中國航空旅游網》)等等,還有不同的組合。但是基本上集中在這七座道教仙山;二是四川當地名曰鶴鳴山的就有三座。距大邑縣城北15千米霧山鄉的鶴鳴山(《中國戶外資料網》),劍閣老縣城郊外的鶴鳴山(《四川總志》載:“漢張道陵初入蜀閬中,後鶴鳴山,煉丹修道”。閬中與劍閣自古相鄰,閬中周圍只有劍閣有鶴鳴山。),南充市東高坪區鶴鳴山(《四川農經網》)。有感於此,特附詩一首:蜀國鶴鳴有三洞, 大邑南充劍門關,鶴鳴福地人未曉, 只為名山有七巒。本土本根的道教四大名山遠不如佛教四大名山揚播海內外,究其原因就是道教自身沒有統一的說法,就無從廣為宣揚傳播了。鄙人為此朝覲了全部這七座道教名山,只因才疏學淺,又無道法根緣,只是憑借個人多年旅游的經驗,以及從對道教形成發展階段的重要性判斷。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中應該有劍閣鶴鳴山。理由有三:一是劍閣鶴鳴山是張陵開創五鬥米教的發祥地;二是劍閣鶴鳴山是張陵仙逝飛升之地;三是,劍閣鶴鳴山摩崖石刻造像,也是最重要證據和最有史料價值的寶貴財富。迄今道教發現的最早摩崖石刻造像是唐代。即綿陽西山觀唐代老子石刻像、青城山天師洞唐三皇石刻像和劍閣鶴鳴山摩崖石刻造像群。這三處唐代道教造像集中分布於四川的西北部,這個道教文化現像,對研究我國道教造像歷史、道教起源和文化發展有著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價值。而這個結論有可能被改寫,因為在劍閣鶴鳴山摩崖石刻造像群中,發現了比唐代更早期的摩崖石刻,經初步認定,在劍閣鶴鳴山摩崖石刻造像群中的第6至20號窟“表現出南北朝佛像特有的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藝術風格”(《半山石志》導言,蒲龍)作者根據“北魏時期,被道士冠謙之改造的北天師道已成為北魏的國教,”認為“一為北魏晚期、東魏早期造像”。(同上)如果確實經過考證,無論是南北朝,還是北魏、東魏時期的,劍閣鶴鳴山的摩崖石刻造像將成為道教最為早期的石窟造像。不但將改寫道教造像的歷史,向前延伸了二百年;並由此奠定了劍閣鶴鳴山在道教的歷史地位,有利於道教四大名山的統一。近來劍閣鶴鳴山復建了古代建築風格和現代藝術相結合的亭、台、樓、閣,成為川北一大名勝。 山頂處有唐、宋、元、明、清歷代石刻數10處,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劍州重陽亭銘並序》碑和《大唐中興頌》石刻,被公認為鶴鳴山石刻“三絕”。 古重陽亭,比鄰摩崖造像4-5號窟,為川北第一亭。始建於唐大中八年(854 年)。亭高4.5米,面積19平方米;青石台基,坐東面西,園柱八根立於覆盆式柱基之上,俊秀挺拔,卷脊頂,飛來椅。翼角凌空,碧瓦彤楹,朱欄霞明,雄冠山崖。《劍州重陽亭銘並序》碑,刻於建亭同年,碑高1.9米,寬85釐米,小篆刻題共415字,末行刻有“大中八年九月大學博士河內李商隱撰。”劍州重陽亭,自唐迄今,一千一百五十多年,時廢時興,至1982年劍閣縣人民政府撥款重建,復唐舊制,有十余次重建葺新。歷代名人志士“以表前賢遺跡,以助溪山之勝”,或勒石題記,或為賦吟詩,在重陽亭前留下多少翰墨至寶!在重陽亭側壁上,有“大唐中興頌”摩崖刻石,高3.12米,寬3.48米,為唐元結所撰文,顏真卿所書。這碑原刻存於湖南祁陽梧溪,南宋時翻刻於鶴鳴山,後蝕損。現看到的為明萬歷十年(1582年)劍州知州陳宗凱重刻,堪稱上品。道教造像石刻開鑿於唐宣宗年問,現存21龕,88個不同人物造像,現存80尊。第1-5窟,主雕“長生保命天尊”3座,浮雕4組。露天一軀“天尊”造像高1.91 米,肩寬45釐米,發髻高綰,戴蓮花冠,著道袍,登道履,面部飽滿,神態安祥,體現“長生不老”的意 境。其他“天尊”造像,線條簡練。各龕均有形像各異的“十二神將”浮雕,龕台下刻有花紋、青獅、麒麟等吉祥物。其中4、5號窟,之丁甲神所持雌雄陰陽魚,是道教“太極圖”的形像演繹。“天龍八部像”“六丁六甲像”也同樣是道教倫理思想的藝術再現。唐代道教造像石窟能保留至今,為難得的文物珍品,1986年,這裡的道教造像被選入《中國美術全集·四川石窟雕塑》卷,日本學者亦將這些造像編入《世界美術全集》裡,可見這些造像的文物藝術價值之高。9-20號窟14尊造像中,將道教內丹理論與內丹修煉法,得以形像化的闡釋和演化。如果其經考證確定為南北朝,或者是北魏與東魏時期的造像,其歷史價值更成道教至寶。 我們一行從原路返回,車子在外面侯著。由於我們車子直達山頂,省卻了數千級台階爬山之辛,享受到了現代文明的好處,同時,也失去了登山的樂趣。有得就有失,符合辯證法。

附:本文刊登在《四川省情》2005年第9期上。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