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色彩――和我們秋天出發

作者: 擺渡一船月光

導讀甘南色彩――和我們秋天出發一位詩人曾經說,黃河是太陽和月亮降下的神女。 神女黃河從青海巴顏喀拉山發源,一路奔騰東下,在甘肅南部展身軀,舒廣袖,劃出了第一道優美的曲線,留下了著名的“九曲黃河第一彎”。長達433公裡的黃河首曲圍抱著一片綠色的高地,它就是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方沃土,它的勃勃生機,得益於江的滋養,河的浸潤 ...

甘南色彩――和我們秋天出發一位詩人曾經說,黃河是太陽和月亮降下的神女。 神女黃河從青海巴顏喀拉山發源,一路奔騰東下,在甘肅南部展身軀,舒廣袖,劃出了第一道優美的曲線,留下了著名的“九曲黃河第一彎”。長達433公裡的黃河首曲圍抱著一片綠色的高地,它就是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方沃土,它的勃勃生機,得益於江的滋養,河的浸潤。 在甘南州境內,河流縱橫,千壑萬流彙成了一江三河,除了黃河,還人其支流洮河與大夏河流過,屬於長江水系的 白龍江,就在這裡發源,是州內第三條大河。正是他們造就了這方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彙地帶中難得的濕潤空間。 如果說,與江河對話,你盡可以暢放心懷,那麼,與雪山邂逅,你更不必有所矜持。 青藏高原氣勢磅礡的造山運動,在甘南州境內雕鑿出巍峨的西傾山、迭山、岷山、太子山和阿尼瑪卿山等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峻山脈。其中的迭山主峰海拔4290米,是甘南州最高的山峰。位於瑪曲縣境內的阿尼瑪卿山,終年積雪,是聳立在藏族人心中的神山,仰望它會實實在在領略世界第三極的威嚴孤傲、冷峻高拔,感悟巍巍雪山所昭示的精神高度和英雄氣概。只要你有勇氣在甘南大地上跋涉,總有聳立的群山向你召喚,總有陡峭的峰頂向你致意,讓你在解讀高原的冥想中品味雪域的高潔,欣賞雄鷹的無畏。 或許正是這雪山高拔,草原遼闊,江河湖泊遍布,森林草甸密集的特色自然景觀和彼此間和諧自然的搭配呼應,構成了甘南大地如詩如畫的高原風光,為它贏得了人間仙境“香巴拉”的美譽,在歷史上,甘南州曾是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的重要交回點,境內至今留有眾多古文明的燦爛足跡。早期的吐蕃、羌、蒙等諸多部族都曾躍馬揚鞭,縱橫馳騁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留下了眾多的古城、驛站、關塞和烽火台。 走進甘南,你就走進了香巴拉這方人間淨土。走進甘南,你就走進了期待已久的夢中天堂。於是,甘南不再神秘,香巴拉並不遙遠。我們的旅行安排:◆九月三十日:蘭州集合,當晚自主游覽蘭州市,黃河風景帶,品嘗蘭州特色餐飲糊辣羊蹄和羊羔肉。(三十日住火車上,一日晚住蘭州酒店)◆十月二日:中國的“小麥加”臨夏回族自治州,沿途將看到上百座清真寺(二星住宿);中午進駐藏族地區----夏河縣,下午參觀拉不楞寺(這次沿途寺廟不少但是這做寺廟在藏族地區是非常知名的,也是我們主要觀看和研究的的對像)。拉不 楞寺是藏傳佛教最大的經學院,黃教六大主寺之一,住宿在拉不楞寺東側一公裡左右的地方。(雖是住標間,由於是到了藏族地區住宿條件要差一點)◆十月三日:按藏族的習慣清晨去轉經桶,拉不楞寺擁有藏傳佛教最長的轉經桶街,如果一次完正的轉下來,在佛教中相當於一次小朝拜。在其附近就是著名的桑科草原。(拍攝天下無賊的外景地)。中午上午九點我們離開這裡去往則岔自然保護區,下午游覽則岔神山,看滿山的神山使者“神鷹”沿格薩爾王戰鬥的足跡進入這片充滿美麗傳說的綠色明珠。(此地去年還不通任何方式的通訊信號,進駐前提前給家人打個電話)此地地處保護區內,住宿條件僅為干淨的森林木屋,無沐浴設施。◆十月四日:要一清早出發趕往中國唯一以母親河的名字命名的縣份---瑪曲(藏語黃河的意思)在甘肅公路海拔最高點我們下車,如果天氣好的話我們將看到九曲黃河的第一曲,眼前是浩瀚的牧場,遠方是著名的阿尼瑪卿雪山,黃河在這片山水間穿行,一路向東。。。。。。下山後我們參觀藏族地區唯一的宗教神跡“外相寺天然石現六字箴言”然後到位於城東兩公裡的黃河大橋邊的“黃河首曲”標志邊合影,在附近可以考察黃河上游草原生態,可以看到近年因放牧過度而出現的沙丘,還可以感受夏季高原花的色彩。縣城午餐。在純正的藏區我們可到藏餐館品嘗當地著名的藏包子、血腸、酸奶子,酥油茶,青稞酒等當地特色食品。下午赴郎木寺,自主參觀這個位於甘川交界處的小鎮街景,也可看看四川的寺廟或到白龍江峽谷走走。當晚住郎木寺三人標間(供應熱水時間為早9點至晚8點)

◆十月五日:早晨游覽郎目寺,觀山中壩子裊裊炊煙,跨過白龍江上游第一座橋,我們可以看到兩條源頭分別從四川和甘肅境內流出,在橋邊合成一股,不遠處的標志就是一腳跨兩省的界碑。緩緩上坡,我們在朗目寺前可以觀看盆地的全景。東面是仿佛美國大峽谷地貌的平頂山巒,北面是有一層層獨立建築構成的寺廟,廟後的山上是暗綠色的松柏,再往上的山頂就是天zang台,南面是村落屬四川管轄,村落裡既有日月標志的清真寺也有佛教的朗目下院,在村子東南的山岡上曾經有一座天主教堂。朗目寺就因為外國教士回國後寫的文章而馳名國際,據介紹每年來這裡的外國人的人數超過來這裡的中國人的人數。至今當年外國人留下的HUN血後代還生活在這裡。。。。。。午餐後,開車游覽尕海高原濕地保護區,晚到臨夏。住臨夏酒店◆十月六日:(在小麥加臨夏自由購買回族、藏族的手工藝品銀器,刀具、藥材、食品、佛教工藝品,(參照價格為內地的1/3或1/4)購買回族手工藝品。進住賓館,洗澡)午餐後回蘭州(當晚回家活次日返回,也可以選擇自己去別處旅行)報價:蘭州集合價:1880元/人 北京出發價:2680元/人(含往返火車)特別說明:A、十月最高氣溫22度左右(有陽光),最低夜裡在10度左右,考慮服裝選擇問題 B、當地飲食以牛羊肉食為主,蔬菜少且貴,做好思想及胃口的准備C、報價中不含飲食,我們的旅行就是把吃和玩的自由盡量給大家,想吃什麼吃什麼,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注:活動報名截止時間:2005年九月二十四日前。活動組織:風向標旅行者俱樂部聯 系 人:塵封 QQ:48023372 電話:13601193960甘南必看的部分風景:高原風光、森林、寺廟、湖泊1尕海:在碌曲縣境內海拔三千四百米的尕海草原上,在空曠的天宇下靜靜地躺著一個碧波蕩漾的湖泊,她就是尕海湖。尕海湖為甘南州第一大淡水湖,豐水季節湖面為一萬多畝,枯水季節為七千多畝,水最深處約五米。湖四周為優良的天然牧場,河流縱橫,植被良好。有各種珍禽異鳥棲息於湖畔。 藏族人常說:“懂得空靈,雪峰便屬於你;懂得靜謐,湖泊便屬於你。”在甘南大地的萬千物像中,高原湖泊稱得上是閃爍的亮點,是燦爛的華彩。位於碌曲縣境內的尕海湖,面積3.5平方公裡,海拔3500米,是甘肅省第一大高原淡水湖。湖面呈橢圓形的尕海,在茫茫草原的圍抱中,顯得格外秀麗清純。天遠歲長,原海湖曾為多少來自皚皚雪山的朝聖者洗去過風塵疲憊,又曾為多少走向草原深處的牧羊人捧出了生命活泉。其實,尕海對於世間萬物眾生都是一樣的慷慨。每每冰融雪化,大地回春,總有一群群黑頸鶴、天鵝、綠翅鴨等珍禽北徒在湖中。難怪有人把這時候的尕海比作“候鳥的王國”。待到暖陽熠熠春風拂過,放眼尕海,水也清清草也清清,滿湖碧波漾;鳥也依依人也依依,遍地黃花湧。今天,尕海湖已經成為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那自然天成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來自遠方的朋友。 與尕海同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還有碌曲縣境內的則岔石林,它是造山運動上升,經流水風雨侵蝕而形成的硅灰岩景觀,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上惟一一片大面積存在的天然石林。在全長22公裡、面積2萬公頃的石林景區裡,奇峰異石傲然屹立,神秘的組合,奇絕的造型,向游人講述著古老的歷史與傳說。其中的“峽壁蹄印”、“青天一線”等許多景點,都與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的主人公格薩爾東征西伐,馳騁疆場的不凡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置身石林,古生物學的奧秘和英雄史詩的神奇彌漫其間,亦真亦幻,把偌大的空間熏染得如同一本多彩的神話,一本厚重的史書,留給萬千游人去看,去讀。2郎目寺:(此地是目前藏族地區已知的唯一可參觀天ZANG的地方)郎目寺位於洮河源頭南部、白龍江發源地,甘、青、川三省接壤地帶。此地被稱為蓮花生大師降伏妖魔之地,今轄於碌曲縣郎目寺鎮。郎目寺為藏傳佛教寺院,創建於公元1748年。其創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參格桑,公元1747年,年屆七十歲的他應家鄉人民再三請求,經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裡弘揚佛法,即創建了郎目寺院。之後,郎目寺歷世活佛繼承弘揚第一世賽赤活佛的弘法大願,個個致力佛性修煉,學問通達,業績顯赫,在整個藏區乃至世界佛教界影響深遠。 郎目寺經過歷世活佛的創 建、擴建,現有聞思學院、續部學院、時輪學院、醫學院、印經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活佛的肉身靈塔,據說該靈體的頭發、指甲如新生長的一般;有以數萬兩黃金、白銀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歷世其他活佛的靈塔,以及70親座大小不一、制作各異的佛。郎目寺轄有十座屆寺和兩座靜修院,前後有七十任赤哇,1958年時僧人多達500余名,是安多地區聞名退還的大寺院之一。 郎目寺原名“達倉郎木”,藏語意為虎穴仙女。因該地有一石洞,洞中站立一尊婀娜如人形的鐘乳石,其名由此而得。相傳是蓮花生大師來此降妖馴服猛虎,並教化佛法,使猛虎成為善良的仙女化身。而今虎穴依舊, “郎木”身上搭滿各色哈達,恰如仙女身著衣裙翩翩起舞。在郎目寺西側 一高聳石壁上,有一巨型手印,傳說,從前石壁有一洞口,與大海相通,海水噴湧不止,村寨成為汪洋。一日來一高僧,見此情景上前猛擊一掌,洞口便被封住,從此滴水不漏。如今,那一米見方的掌印歷經悠悠歲月依然清晰可見。有山水洞壁為證,這一方風光寶地,更顯神秘空靈。3拉蔔楞寺:座落在夏河縣城以西的大夏河之濱的拉蔔楞寺。該寺由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創建於1710年,經歷代嘉木樣的興修、擴建,現己成為甘、青、川地區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宗主寺之一。該寺以其規模雄偉,收藏豐厚,歷史悠久,憎人眾多,而馳名中外,1982年該寺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拉蔔楞寺占地1234畝,建築面積82,3萬平方米,有6座經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樓房,30院佛宮,500余間經輪房,千余間僧舍。其建築風格獨特,藝術精湛,堪稱藏族建築之薈萃。拉蔔楞寺內藏有各類經卷6萬余冊,除佛經,還有大量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圖書,大凡有關藏族歷、文學、哲學、語言學、修辭學、醫藥學,以及天文歷算、大小因明、工藝美術、冶煉鑄造等知識的圖書,應有盡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絕本,是一個浩瀚的知識寶庫,也是人類文明的巨大財富。拉蔔楞寺設有顯宗聞思學院、密宗續部下院、續部上院、 喜金剛學院、時輪金剛學院,醫學院等六大學院,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學府,其嚴格的入學、教學、考試和畢業制度為藏區培養出了大量宗教人才。 拉蔔楞寺有各種各樣大小不一形態獨特的金箔、玉石、像牙、珍木所造的佛塔,以及各種制作精巧細膩、姿態逼真的佛像,大的高達十幾米,重達數噸;小的只有兩三釐米,輕不過二三兩。還有懸掛在室內牆壁、方柱上的唐卡畫、堆繡和彩繪,其工藝之精美,構思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 拉蔔楞寺終年香火旺盛,朝拜者絡繹不絕,尤其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四至十七日,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大法會以及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日的曬佛辯經活動期間,更是人聲鼎沸,傳教群眾和僧侶們從四面八方彙聚在此,參與和觀看各種法會法舞,古老的藏戲和南木特劇,色彩絢麗的酥油花。而那些不遠千萬裡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和藏文化學者、研究人員便會沉浸在一片獨特的藏族宗教文化的濃重氛圍之中,盡情領略。4地理奇觀與特異植被伴生的神奇保護區---則岔:碌曲縣拉仁關鄉境內的則岔溝,是一個具有獨特自。然風光的迷人景地。這裡山勢巍峨陡峭,石林屹立,流水清澈,林木蔥郁,有珍禽異獸棲息出沒,其景色之神奇秀麗令人嘆為觀止。1992年,這裡被列為我省重點自然保護區。其實,從碌曲縣城通往則岔的50公裡路,本身就是一道風景線。夏日,乘車行進在與洮河水相伴的公路上,你會看到山環水復,花紅柳綠;看見青山碧水間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和綠浪滾滾的青稞地,其色彩之濃艷厚重如西方油畫;你還可看見河畔古柏蒼松的濃蔭下三三兩兩的藏式板房,炊煙裊裊,民歌悠揚。景明人和,氣像萬千,令你一路賞心悅目。行至30公裡處,車要棄洮河而向南拐,這就是進入則岔溝的路。車路是近幾年鋪設的,溯迭宕婉蜒的則岔河而上,兩旁山高崖懸,松柏蒼翠。與公路平鋪的芳草綠茵,各色小野花探頭招手,星星點點的蘑菇點綴草叢中如白玉似珍珠子不由使你要下車采擷,目不暇接中,行程20多公裡,真正的目的地--則岔自然保護區就到了。則岔,藏語意為羚羊寓,又是部落名。佇立溝口,石林王國的門戶--石門就遙遙屹立在前。小心翼翼地扶壁穿越於百丈高深的石門棧道上,腳下是湍急洶湧的則岔河。抬頭仰視崖頂一線藍天上,雲飛鷹旋,如墜萬壑深淵,驚心動魄。進下石門,便走進了千奇百怪的石林世界,走進了著名的藏族史詩中。這裡每一個景物都印記著英雄格薩爾的故事。這些故事傳說與自然奇觀交相輝映,意趣奪人。 石門內地勢豁然開朗,各類形神兼備、千姿百態的石峰林立著,有的像一群仙女聯袂歌舞,有的離群獨立高聳入天,有的壁立如屏,羚羊也不能掛足。散落於青山碧水間的各種巨石有的像龜,伸頭引頸;有的像駱駝,駝峰畢現,還有的像天狗仰天而吠;有的像將軍在運籌帷幄,有的像身披袈沙的高僧盤坐於山隅歇息。傳說,這些像形怪石,都是格薩爾王點化而成的。傳說畢竟是傳說。科學地講,這些奇石怪峰是地造運動的結果。大約在兩億年前,這裡曾是汪洋大海,隨著印支期、喜馬拉雅期復雜的地質構造運動,褶皺斷裂,地殼上升,加之流水侵溶,風雨剝蝕,便形成了這奇特的地貌景觀。當然,石林中的各類形像不是人工雕琢的,不是固定的,它往往因觀賞位置的不同,曉霞暮靄的變化,尤其是因每個人的不同想像而變化的。漫步於這樣一個撲朔迷離神秘莫測的魔幻般的世界裡,不由你神思飛揚。浮想聯翩。除怪石奇峰外,這裡還有兩個洞穴妙不可言。一個是被當地藏民稱之為“德茂去乎奈”的仙人洞。此洞縱橫約六十米,洞壁上有光怪陸離的各種圖案,以及懸垂於洞壁上的傳說是白度母的華蓋、大像的肝肺等化石。另一處在一個巨大石壁下。據說這裡曾有一個和尚效法佛祖在這裡面壁坐禪,苦修正果。則岔自然保護區內最高峰海拔4300米,最低處海拔2900米,落差達1400余米,景區全長22公裡,面積達2萬多公頃。該區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氣候,形成了獨特的而又比較完整的原始植被垂直景觀:最低處是疏林灌木草地,再上是圓柏、冷杉、紫果雲杉林莽,再上又是溫性灌叢和亞高山灌叢草甸,再上就是寸草不生的冰封雪裹之頂。層層疊疊,多姿多彩,尤如一幅立體的自然風光圖。這裡,春草冬雪並存,森林與草場交錯。由於這些自然生態特點,這裡高山森林動物和草原動物同生共存,構成了山地森林草原動物群,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動植物研究基地



(尕海)



(則岔)



(拉不塄)



(色彩)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