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情緣(上)

作者: cocoshen

導讀背著小山一樣的專業旅行包、帳篷、睡袋,外出九天……回到上海的家裡,洗了個熱水澡,接著,整整兩個小時洗掉五六盆衣褲鞋襪,最後終於可以坐下來,歇一口氣。 [引子] 空曠,寂靜,純粹而久遠……. 高原灼熱的陽光直直地映射在皚皚的白雪之巔,閃出爍爍的金色光芒。白得發亮的山體,襯著藍得深邃而純淨的天空,由近及遠,綿延千裡。不經意間,那邊山間忽地沉� ...

背著小山一樣的專業旅行包、帳篷、睡袋,外出九天……回到上海的家裡,洗了個熱水澡,接著,整整兩個小時洗掉五六盆衣褲鞋襪,最後終於可以坐下來,歇一口氣。

[引子]

空曠,寂靜,純粹而久遠…….

高原灼熱的陽光直直地映射在皚皚的白雪之巔,閃出爍爍的金色光芒。白得發亮的山體,襯著藍得深邃而純淨的天空,由近及遠,綿延千裡。不經意間,那邊山間忽地沉陷下去,伸展出一莞平整柔滑的青蔥峽谷,不一會兒,又在這邊高聳起來的高山草甸上瞥見一些可愛的影子——憨厚的犛牛、靈巧的山羊,還有健壯的川馬……

時間在這裡仿佛停滯,萬物亙古不變……

一、邂逅

我們開著一匹“老馬”,早上從資中出發,沿成渝高速公路向北行進,中午時分到達成都,穿越市區繁華擁擠的街道,好不容易上了通往都江堰的成灌高速。這個季節的四川盆地氣候干爽,陽光燦爛,到處可見成片黃燦燦的小麥齊攢攢地立在黃土坡地上,迎風搖擺;油菜花已經結了籽,長得有一人多高;一兩層樓的農家小院,清巧干淨,掩映在青松翠柏之間!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是很難相信,在西部這樣的海拔高度上,還能見到如此富庶溫良的土地!“天府之國”真是名不虛傳。這一切,不由得讓人驚嘆:在中國西部地區普遍干旱缺水的今天,到底是誰一直在默默滋潤而偏愛著這片土地呢?

在都江堰吃了午飯,下午一點朝汶川方向的山區進發。我們一直追蹤著川流不息的岷江直至小鎮白花,山路在此向左拐入了阿壩藏族自治州。車隨路轉,眼前忽然出現了一道美麗的青蔥翠谷,自然清新的芬芳迎面撲來,五六米寬的溪水奔騰穿梭在亂石林立的谷底。這裡應該就是臥龍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的故鄉,海拔約2000米。

越往谷裡走,山越險,地勢越高,谷道更為蜿蜒曲折。我們隨山勢而行,走幾公裡,路邊豎著的海拔標記便上升幾百米。正在擔心一路病病歪歪的“老馬”是否能安全過關,眼前忽地閃過一個潔白無暇的小尖頂,啊!那是雪山嗎?!只見重重無限的綠色生機,簇擁並掩映著極目遠眺處的那個“她”——靜靜的,繚繞著輕紗般的白雲,在蔚藍的天際下熠熠生輝!那是怎樣一個神秘、純淨、聖潔的,天堂般的世界啊!

在這樣的“她”面前,塵世的美麗相形見絀。只有感嘆、贊賞、敬畏和虔誠的頂禮膜拜!!她是如此超凡脫俗,而又純潔安詳。凡塵俗事,富貴榮華,恩怨情仇,在她面前,如同過眼雲煙,輕輕淡去,不留下一絲痕跡。

二、巴朗雪山

不知什麼時候起,小溪已經消失在密林深處,車隨山路不斷向上爬升,視野變得寬闊起來。拐過一個山道,眼前陡然矗立起一座高聳的褐色大山。窗外的空氣微寒,路邊有霜凍的痕跡。遠遠望去,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高山草甸和稀松的矮小灌木,盤山公路如同通天的階梯一般,一層疊著一層,一側是幾乎垂直的山體,另一側更是直壁懸崖,很多地段甚至都沒有護欄。車行在四五十度的陡坡上,一拐就是180度反方向的大轉彎,兩車交會,只能剎車慢行。就是這樣一條路,卻是從都江堰至日隆小鎮的必經之道。很難想像,半個多世紀以前,紅軍是怎樣一步一步開山拓路,翻過這座大雪山的,而我們當代的築路工人,又是經歷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夜以繼日,風餐露宿,才完成了這項高難度的宏偉工程。車行近一個小時後,下午三點多,我們越上了雪線,尚未融盡的積雪,零星四散著。

“老馬”到底是老了,過了海拔3000米,就開始直喘粗氣,動不動便熄火不干,風扇在關鍵時刻干脆罷工示威,水箱又無緣無故開始大量漏水,害得“老馬”干得嗓子冒煙,直喘粗氣,只得停車熄火。將車上僅有的飲水都喂了“老馬”,居然只能把“他”灌個半飽,真不知道靠“他”,什麼時候才能過得了雪山。正在萬般焦急無奈之時,碰到了幾個在山上放牧的藏民,在他們熱心地指引下,我們終於找到了源源不絕的山泉。那冰涼的雪水如同甘露一般注入了“老馬”的身體,也滋潤進我們的心裡。

人在旅途,必定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險境,這時候,得到同伴甚至路人們熱情的相幫扶襯,將顯得多麼的重要啊。離開文明的城市到粗獷的大自然裡來旅行,不就是為了身臨原始美景,感受自然的坦誠和博大,緊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淨化並潤澤我們久旱的心靈嗎?

“老馬”經過休整,終於一口氣衝上了海拔4523米的巴郎雪山頂峰。過埡口的時候,正是斜陽夕照時分,我們下車步行。兩腳踩著的已經是萬年不化的皚皚積雪,凜冽的山風撩起山體表層輕薄的冰雪肆意揮舞,將衣衫單薄的旅人們籠罩在陣陣冰涼刺骨的白色煙霧中。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通體雪白的山體,我這個南方平原長大的孩子,早已顧不得嚴寒,奔跑著衝向雪山,縱身躍入齊腰深的白雪中。真想躺在那兒啊!陷在雪堆裡,哪裡都不去!頭頂上是明朗而又湛藍的天空,還有那白得耀眼的山體,大自然最純淨的兩種色彩在這裡調和得如此明晰而柔和。美,在這裡,是一種永恆。親身觸到雪山的那一剎那,心是透明的、純淨的,浸洇著莫大的震撼和贊賞,感受著這個白雪世界的清靈。

參拜了路邊簡易石屋裡供奉的藏教佛祖,眺瞰遠方夕陽下金色的山巒。走兩步,忽然眼前發黑,一陣暈旋,喘得透不過氣來,看來這人間聖地也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可以久呆的啊。

三.達娃

過了埡口,一路向下,海拔逐漸降低。不出一個鐘頭,我們就到了小鎮日隆。這裡海拔有3000多米,行政上歸屬阿壩藏族自治區管轄,居民以藏族為主。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四姑娘山區就在日隆鎮附近的長坪溝東側,整個山區由四座山峰組成,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其中四姑娘山最高峻,也最秀麗,主峰達6250米。自1997年公路通車以來,為發展當地經濟,政府不斷加大旅游開發力度,設立了很多配套設施,例如專用登山器械的租用點,為緩解游客高山反應而設的氧吧,醫療站等。如今的日隆,賓館飯店林立,旅游業十分興旺。當地的藏民還將自家的小樓改造成旅館,取名“藏家樂”。不少藏民還站在路邊招攬游客入住。五一時分,正是旅游的黃金季節,我們趕到這裡的時候,條件較好的賓館不是沒有空余,就是囤積居奇。於是決定索性到“藏家樂”試試運氣。

正在沿街四處打探,一個藏族小伙子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家瞧瞧。小伙子中等個頭,二十歲左右年紀,曬得黑黑的。他說他家就在日隆西面不遠處,一個叫做沙壩的小村子,絕對干淨又便宜。看他一臉的忠厚老實,就決定跟他去看看。小伙子跳上車,介紹自己姓劉,叫金福,是這裡土生土長的藏族,依照祖宗的姓氏,藏族名字叫“達娃”。沿著公路下山,不過十來分鐘車程就到了他家。這是一座三層樓的小陽房,依山而建,門前就是公路。達娃家有熱水,淋浴,房間剛粉刷過,整潔明亮,一張床位40元,價錢也還可以,於是便決定住下來。

安頓好了以後,已是晚上八點了,可天色卻恍若五六點鐘光景。我正在暗自納悶,達娃上來招呼我們到外面去轉轉。穿過公路對面的民宅,看到屋後竟然有一條六七米寬的溪水,達娃說這是雪山融化彙流而成的,水流很急,仗著落差,發出轟隆隆的水聲,很有些聲勢,對岸是拔地而起的大山,郁郁蔥蔥。

小心走過溪上三棵光禿禿的大樹搭成的小橋,到了對岸層次分明的坡地,正在留意腳邊新種的莊稼,忽然聽的一聲吆喝,抬頭一看,嚇了一跳!山上樹叢中竄下來一條黑牛,呼哧呼哧的,正在找路狂奔,後面緊跟著爺孫兩個,手裡都攥著竹條。達娃見勢,急忙跑到我們前面,揮著胳膊一擋,吆喝了幾聲,那牛似乎受了警告,猶豫了一下,沒朝這邊奔來,轉而向另一側去了。達娃走在前面,一邊和趕牛的爺孫倆打招呼,一邊用抑揚頓挫的藏式普通話安慰我們:“沒事,有我呢!”是啊,真是虛驚一場哦!“白天放牛,就讓它在山上跑,天黑了,要趕它,它才肯回去呢!”原來這頭淘氣的小黑牛,也像孩子那樣玩瘋了呢!

那爺孫倆是傳統的藏民,爺爺呵呵笑著和我們打招呼,小孫子機靈得很,眼睛大大的,溜溜得直視我們,一點也不躲閃,小臉曬成紫漿色,像粒飽滿的紫葡萄,一看就知道是成天泡在山裡的孩子,野性而率直。爺孫倆忙著去追那頭瘋牛,說了幾句便快步消失在山路上。

達娃笑著說自己小時侯就是這樣度過的。“沙壩有自己的學校,孩子可以在那裡念完小學,。”說著,他指了指溪對岸一座歪歪斜斜立的院子,裡面豎著一座用木頭和石塊壘成的小樓,看上去搖搖欲墜。“可是讀中學很困難,要翻幾座大山,到外面去讀。”達娃也只讀到小學畢業。在他的言語間,卻一直在為自己的家鄉而感到驕傲。他還給我們講有關四姑娘山的傳說,有四位美麗動人的藏族少女因為不願被迫嫁給惡毒的土司,就一同偷偷離開了家鄉,她們跑啊跑啊,一直到了這裡,再也走不動了,於是四位姑娘化做了四座山峰,她們佩帶的哈達也化作了白雪,永遠地留在了這片清山麗水之間。原來,四姑娘山在藏族人民心中是一座如此美麗的聖山啊。

說話間,達娃帶著我們到了一戶藏式小屋前。這是一座完全由木頭和石塊砌成的屋子,灰色的牆,褐色的屋頂,泥地,木柵欄,只有窗戶和門上繪著紅、黃、綠三色構成的藏式圖案,濃重而鮮亮。這種強烈的色彩對比正好反映了藏族人民的性格,自然,樸實,熱情而狂野。

我們走進去,屋子裡點著蠟燭,卻是出奇得黑。仍舊是黑泥地,黃泥糊的牆壁,樹枝和油氈鋪的屋頂,靠牆的地上挖了一個長方形的火坑,坑的上方吊著幾只羊腿,幾塊大腊肉,一張歪桌子,兩條板凳,算是客廳裡全部的家當。這家的年輕少婦在廚房裡忙著下面,話不多,靦腆地笑著。看到這一切,我們忽然都默默無語,這也許才是真實的藏民生活啊。像達娃一家,應該是藏民中少數富裕的家庭之一。事實上,仍有很多藏民像這家一樣,生活在拮據的狀態,甚至更貧困。他們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就生活在山裡,這就是他們整個世界。

(未完待續)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