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到耦園喝茶

作者: shaokaizheng

導讀夏日三十七度的高溫,無事可做,只想找個清靜的地方乘乘涼發發呆,剛好在蘇州不遠處,便找車坐一小時到了蘇州,來到一個叫“耦園”的園林,在名為“雙照樓”的茶樓喝茶發呆。 從前閱歷淺,不怎麼喜歡蘇州園林,以為人工雕琢的東西,過於小巧玲瓏。現在卻覺得人工的精巧也極為不易,如夏日蘇州園林中所見的碗蓮,在碗中種荷花,培育出清香精巧的碗口蓮花,刻意� ...

夏日三十七度的高溫,無事可做,只想找個清靜的地方乘乘涼發發呆,剛好在蘇州不遠處,便找車坐一小時到了蘇州,來到一個叫“耦園”的園林,在名為“雙照樓”的茶樓喝茶發呆。 從前閱歷淺,不怎麼喜歡蘇州園林,以為人工雕琢的東西,過於小巧玲瓏。現在卻覺得人工的精巧也極為不易,如夏日蘇州園林中所見的碗蓮,在碗中種荷花,培育出清香精巧的碗口蓮花,刻意努力苦心追求才成就一種精致,終久給人極大的啟示。蘇州園林怎麼著也是精美雅致,充滿了畫情詩意,既適合家居,也適合入靜凝視及淡淡的抒情。

坐三輪車穿街走巷到耦園時,踏三輪車的說,我一定在門口等你出來,你進去十分鐘就會出來的,這兒實在沒什麼可看可玩的。我說你千萬別等,我不是來玩的。蘇州園林適合“品”,不是走馬觀花能領略的。進園門,工作人員正吃盒裝午飯,她們說此時園林清靜,不要嫌裡面冷清噢。我心中竊喜,現在熱鬧場合太多,游覽地總人聲鼎沸,冷清是最難得的。

走進耦園,亭台軒榭,綠樹碧水,清風徐來,蟬聲不驚。體會到造園者的匠心,在園裡營造山水,回歸自然,享受溫軟婉約的江南詩情。夏日的溽熱似乎蕩然無存了,人在寧靜的樓閣間自然涼意頓生。走到茶室,泡一杯十二元的碧羅春好茶,挑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是高大的樸樹和桂樹,綠意滲入室內。坐著,等待穿堂風由東到西,從兩面臨水三面是窗的樓裡穿過。風來,吹起茶桌上一本綠面閑書,書名為“蘇州園林楹聯欣賞”,一看頁數,正好關涉耦園。

你道耦園之“耦”是何意,原來意為“夫婦並耕”。清末時的園主夫妻有歸隱之願,相約“何當偕隱涼山麓,握月擔風好耦耕”。他們便在此三面是水的蘇州東郊築軒造園,“耕”是虛的,築這樣漂亮的私家花園,是“耕”詩趣情趣山水之趣。

仔細讀園內樓名匾額,有些是夫妻同讀同耕的寫照,如有軒叫“枕波軒”,額題“枕波雙隱”,是雙雙歸隱之意;有樓名為“雙照樓”,是兩人學道的地方;有載酒堂大廳聯曰“左壁觀圖右壁觀史,西澗種柳東澗種松”,左右東西亦成雙,看出園主的旨趣。在清末的喧囂塵世中,這對夫婦在此歸隱讀書,享受山水田園書趣詩趣實在難得。

我在此閑坐著,呆呆地看近處的樹遠處的水,看曲徑通幽處,讀匾額楹聯,一時恍惚,百多年前那園主,在這樣的夏日會做些什麼呢?他是不是也會在此雙照樓清讀喝茶,讀一陣,起身來到軒窗外,是否會脫口而出道“今日暑熱,芭蕉也曬得低頭了!”而女主人呢,該出口成句道:“有芭蕉清夢,待翠羽飛來啊。”

我這麼痴痴瞎想著,便覺隨便走在這樣的園林裡今人也是有福的。雖然園林本只是舊時士大夫歸隱居家之地,是閑適的後花園,本不值得大加吟頌,但文人的精思,巧匠的智慧,藝術家的追求,終為後人留下一份極難得的文化遺產。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不復再現的園林越來越珍貴,是歷史藝術的珍本,無怪乎如今園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人們也需要園林,在喧囂的熱鬧之中,在為生活事業奔忙之後,能來此小坐片刻,感受些自然的淡泊之氣,體味些甘冽的書卷之味,領略一點寧靜的田園之氛,也是極好的休閑,無意中還得了園林中文學美學宗教繪畫等的熏陶。

在耦園喝茶觀景,感覺真的特別。下午四點鐘,太陽向西了,我才出園門,此時終於背上耦園的幾付對聯,其中“城曲草堂”的一聯最美,是這樣生香的詞句:

“臥石聽濤,滿衫松色;開門看雨,一片蕉聲。”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