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古道,風雨徽杭(上)

作者: 67019819

導讀得知公司十一國慶放假9天,心情不錯,但接著就是尋找旅游的方向了。往年十一都因為害怕各個景點人滿為患、當地黑商溫柔一刀,所以都在家裡熬著。今年也不知道從那裡得知了徽杭古道這條也許只有“驢友”才知道的徒步線路,頓時很感興趣,大肆收集資料。收集的結果是令人迷茫的,雖然有不少的驢友都把自己的經驗無私的奉獻出來,有的還通過手繪甚至是GPS定位制作� ...

得知公司十一國慶放假9天,心情不錯,但接著就是尋找旅游的方向了。往年十一都因為害怕各個景點人滿為患、當地黑商溫柔一刀,所以都在家裡熬著。今年也不知道從那裡得知了徽杭古道這條也許只有“驢友”才知道的徒步線路,頓時很感興趣,大肆收集資料。收集的結果是令人迷茫的,雖然有不少的驢友都把自己的經驗無私的奉獻出來,有的還通過手繪甚至是GPS定位制作地圖,雖然號稱只有40華裡,雖然沿途山水被形容得如此美妙,但面對一條從來沒走過的道路,況且地圖無法令人放心,直到走上古道之前,心中仍然沒有把握不走錯路。不過,一個同事對此線路卻特別得來勁,我們商量決定,2號出發,3號徒步穿越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起點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伏嶺鎮魚龍川的地方,終點可以到達浙江省臨安市昌化縣馬嘯鄉的浙基田。據說,胡雪岩正是從這條路走到浙江,從而在杭州開辦了胡慶余堂的。績溪縣也是胡宗憲(是明朝嘉靖時期的一位兵部尚書,抗倭名臣)、胡適、胡錦濤的故鄉。

2號中午13:08,乘坐2182次火車,23:50到達了績溪縣。因為太晚,況且第二天要早起,所以就在火車站邊上的鐵路招待所睡了一夜。一直在關心績溪的天氣情況,看來3號的天氣還是很陰沉的,下雨的可能性不小,氣溫也會下降。起床、洗漱、早餐,7點20分,從績溪到伏嶺魚龍川的車出發了。雖然出發了,但心中忐忑依然,誰又會知道途中會發生什麼呢?我和同事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背包裡特別准備了餅干、巧克力等等以防萬一的東西。

長途車就停在了古道的入口處,說是古道的入口,其實是驢友前輩們做的標記,一個畫在牆上已經很淡的箭頭。隨後不斷的還有箭頭,帶領我們穿過魚龍川村,走上了田埂,沿著田埂望去,山就在不遠的眼前了。

走上了田埂,都不敢確定腳下的路是否就是正確的,不過,走了沒多久,就看見了石橋和古道飯店了。果然和攻略上說的一樣,在古道飯店稍作停留後,繼續前進,經過了一個小型的水電站以後,人類的痕跡就只有腳下的石板路和路邊的電線杆了。



(古道飯店)

沿著石板路拾級而上,山勢漸陡,沒轉幾個彎,就可以看到不遠的江南第一關了。天氣陰陰的,濕濕的,飄著些小雨,雲層壓得很低,周圍的群山,都在雲霧的籠罩之中,不時還有兩朵淘氣的雲帶,纏綿在山腰,可不一會就悄然散去,玩起了迷藏。因為在網上找攻略的時候看到過江南第一關的樣子,比起山海關等天下名關來,真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樸素得不能再樸素,也許是走過這條路的古人,也想領略下“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悲壯,而在一個這裡也杜撰出一個關來吧。不過,想來他們也是背井離鄉,到了一片新天地裡創造新的輝煌,也從而造就了徽商的興盛。還沒離開第一關,天氣也似乎想把我們的腳步緩一緩,雨下得大了起來,正好在徽商洞裡休整一下,再好好的領略一下綿繞著雲霧的山,真恨不得能化身成仙,漫飄在雲上,微步在山中。



(雲帶腰纏)

雨小了,繼續出發,還沒走多遠,雨又開始大了,幸而前方不遠就是茶亭,在避會兒雨吧。茶亭的梁上寫著民國建造的字樣,牆上有著許多驢友們的到此一游。無暇和挑工攀談,還是把心境融在這山裡,我想,這時候的發呆,才是最好的享受吧。

繼續我們的腳步,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古道上的第一個村子“黃茅培”。下雨已經耽擱了不少的時間,並沒有停留這個安靜的小村,只是抬頭和一個正在瞧我們的村民確認了這裡。黃茅培這裡的路可以說還是不錯的,基本上是平路。而且比較寬,走個農用拖拉機看來是沒什麼問題。可就是這條路,我看來確是有點問題,因為,和古道的概念相差太遠,而且接下來的標志物就是破屋和小木橋了,要是錯過,就要走到逍遙鄉了。路似乎變得漫長了,一有小岔路,我就在找小木橋,也不知道走了多久,還是在寬寬的路上,心裡不由開始打起鼓來,千萬別走錯了。

終於,前面看到人了,快步走上去看看,是賣野生獼猴桃的,據說自己在山上摘的,也很便宜,1元錢一碗。雖然獼猴桃不大,不過看來一碗也裝不了多少,但是就想嘗這個新鮮,反正也只有一塊錢,就買了兩碗。順便的,就問下面該怎麼走了。沒想到的是,他們身後就是小木橋了,果然和網上的照片一樣,心一下子就放下了。



(破屋和小木橋)

下了坡,心又吊了起來,小木橋真是太簡單了,五根大約15釐米直徑的圓木,把朝上的一面刨平,然後簡單並列鏈系在一起,橋面離水面大約有2米,因為天下過雨,橋面很濕滑,走起來要很當心。腳下的橋一晃一晃的,真是怕萬一不堪重負,被我中上這個頭彩……,中間一根似乎還比較結實,踩著它總算過了河。沿路碰上其他隊伍,就不斷地提醒他們當心,最好走中間那根木頭。

過了小木橋,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石板路沒有了,寬敞的土路也沒有了,“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眼前山路形成的原因,只有這麼解釋了。前面有了幾個小時的徒步,走上這段上坡山路,馬上就開始喘了。正好在這段路上碰上大概兩三個驢團,趁著給他們讓路的機會,休息了好幾次。幸好這段路不是非常長,經過幾個回轉,路又好走了起來,再過不久,就看到下雪堂的屋子了。路在下雪堂村口分叉,一條路通向上雪堂,另一條過橋了以後,就是下雪堂了。在橋邊,當地人建了一間房子,白牆上用紅字醒目的寫著“下雪堂”。房子門口,有水和食物可以買,還有人拉著我們去村子吃飯。看看時間才11點多,決定先到上雪堂。問當地人,離上雪堂還有多遠,20分鐘,好像的確不遠,可走起來才知道,我們這些平常運動比較少的人,和他們的腳力可不能比。20分鐘我們大概走了40多分鐘,還是多上坡路,好不容易到了上雪堂。累得不行,只有休息了。在路邊,我看見了一個叫雪堂的小變電站,原來,兩個雪堂就是這麼上下之分。



(上雪堂)

路也只是在上雪堂村邊劃過,勞累也讓我們不覺得飢餓。12點多一點,我們決定繼續前進,到徽杭人家再吃午飯。雨又開始下,腳下的路也越來越泥濘了,路上又碰上一隊剛從清涼峰下來的,和他們比較,我們的褲腿可干淨多了,而且背包也大很多。他們心裡是不是也有點蔑視我們這些FB游的呢?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背包使要小上不少,但不誇張地說我的體重也要重不少啊,我不也是靠我這兩條腿給走上來了嗎?走了不少時間了,還有多久?據說是800米,20分鐘,雖然不知道他們怎麼估算出來的,但20分鐘時他們的下坡路,我們正朝山上去呢。終於,眼前的路漸漸的平緩了,在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大門,大門邊居然還有一個售票處。


(逍遙鄉地圖)


精選遊記: 宣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