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心--------舟山行之感受篇

作者: popoland

導讀不管出發去哪裡,旅行之於我都是一種放松心靈的有氧運動。人家說遛貓遛狗,把散步叫遛腿,我就再進一步把旅行叫做“遛心”.把心牽出去遛遛,以免它被禁錮在鋼筋水泥的框框裡習以為常了,在需要自由發揮的時候已經木然的不知所措.把心牽出去遛遛,讓它完全徹底的感受大自然,我們每天生活在一個格子裡,工作在另一個格子裡,坐在一個可以移動的格子裡以使自己能穿梭於� ...

不管出發去哪裡,旅行之於我都是一種放松心靈的有氧運動。人家說遛貓遛狗,把散步叫遛腿,我就再進一步把旅行叫做“遛心”.把心牽出去遛遛,以免它被禁錮在鋼筋水泥的框框裡習以為常了,在需要自由發揮的時候已經木然的不知所措.把心牽出去遛遛,讓它完全徹底的感受大自然,我們每天生活在一個格子裡,工作在另一個格子裡,坐在一個可以移動的格子裡以使自己能穿梭於在生活和工作的兩個格子之間,去遛遛,只是希望它離開一個固定的軌道,去感受另外一種生活.離開

10月28日清晨,上海下著毛毛細雨,整個城市朧在一片薄霧中,這霧些許遮掩了這個城市銳氣,高樓大廈不再顯得高不可攀或者直入雲霄;這霧也給整個城市平添了幾分浪漫,高樓裡星星點點的燈光透過玻璃窗子從霧裡射出來也變的很柔和。平日裡車水馬龍的馬路,這時候也還稀稀拉拉的只有不多的車輛。就在這樣的霧、這樣的雨中我告別了平日上班和工作的上海,告別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告別了天天擠的二號線,在平日還沒起床的時間踏上了一段旅途。

此行主要去了三個島,就按順序寫寫在這幾個地方的見聞和感受吧

普陀山

普陀山是個小島,其面積(12.5平方公裡)之小遠遠小於它的名聲,跟娥眉山、九華山、五台山並列稱為全國佛教四大名山。島上一共有4500個人左右,互相都認識,所以外來人上島一眼就能被認出來,聽說島上居民的親戚也要辦年卡才能上島。十幾年以前島上居民大多以捕魚為生,偶而種點糧食作物等等。自從政府發展旅游業以來,全島的居民便以旅游為生(政府全征了他們的地,統一蓋成了賓館和村莊,然後再把村莊的房子分給居民們),因此島上居民有的搞家庭旅館,有的搞餐館,有的去公務機構上班。島上的水、電都是通過海底從寧波輸送過來的。吃穿用度也大多都是從別的地方輸送而來。因此在島上吃飯比較貴。島上寺院林立,香火旺盛,最高的寺院是“慧濟寺”,最大的是“普濟寺”,最古老的是“不肯去觀音廟”。還有“紫竹林禪院”、“法雨寺”、“西方苑”等,各個寺院所供奉的菩薩和佛像大同小異,而且建築風格也很相似。只有“不肯去觀音廟”這個景點我最喜歡了,這裡不像別的寺院那麼喧鬧,又靠海,所以另有一番感覺。相傳唐鹹通年間,日本僧人慧鍔從五台山請得觀音佛歸國 ,途經普陀蓮花洋,遇風受阻,慧鍔頓悟:觀音不肯去日本,於是他由潮音洞旁登岸,當地張姓居民空出自家茅屋供奉這尊觀音佛像,這就是“不肯去觀音院”的由來。因此也就有了普陀山最早的寺院,後來歷朝經過改建擴建,文革時曾被毀壞,後又重建,就基本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因為它靠海,海、島、天、佛、一體,所以比別的寺院多了幾分靈異碧透的感覺,也比別的地方多了一層虛無,也多了幾分縹緲的仙味。從這裡往下有“潮音洞”這個景點,其實就是一個海邊聽潮的地方,但有很多歷史傳說和故事,所以給它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多了幾分撲朔迷離之感。拋開這些,我覺得這裡聽潮不及桃花寨的“碧海潮生”聲音美妙,也不及那裡的海水藍。穿行於各寺院之間也免不了燒幾柱香拜拜佛,在普濟寺燒完香,BF問:“你許了什麼願?”我說:“那哪能告訴你?”然後問“你許了什麼願?”他說“心無雜念,並不因為我給她燒了幾柱香我就向她要求什麼”,好像有點禪意,就把它也寫在這裡。在紫竹林禪院時,看到幾個藏傳佛教的喇嘛,他們或走三步或走五步一叩頭,先跪在地上,而後身體整個向前完全趴在地上,聽說這個姿勢叫做“五體投地”勢。他們不像我們漢族的朝拜者,燒幾柱香,擠到佛像面前去跪拜一下或者鞠幾個躬就算是完成拜佛了,其實我也是這樣的。他們的膜拜不一定在佛像前,在寺廟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樣的,即使遇到台階也不例外。我看到有個喇嘛他的膜拜的路線剛好經過一尊佛像,當時正有很多人在佛像前的蒲團上跪拜,他就走在旁邊找了塊沒人的空地,做了一個五體投地,然後又繼續前行了,跟在沒有佛像時得跪拜一樣。或許在他們心裡佛無處不在,有佛像和無佛像是一樣的,或許佛像也只是佛家文化的一個有形的載體,佛像塑成這樣和塑成那樣在他們心裡都是一樣的?我佩服他們這種精神,他們所信奉的應該是藏傳佛教,兩者雖都是佛教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教義的差別我大概說不出來,但就供奉的菩薩和佛像的塑造來說,我們漢族的佛像比較慈祥,而他們的佛像則比較威武,有點像我們這裡的將軍或者武士的裝扮。我開始看到的時候覺得挺吃驚,佛像居然佩戴武器。話題繞的有點遠了,繼續回到這幾個喇嘛的主題來,我敬佩他們這種佛法無邊的境界,這大概就是真正的佛家精神了:寬大,慈悲,沒有種族、沒有疆域的差別。很巧的是我到南海觀音像跟前的時候又看到了他們幾個人,他們一行共三個人,一個人雙盤腿坐在地上高聲用藏語念著經,另一個人面對著菩薩像在以“五體投地”姿勢不斷的進行膜拜,還有一個人斜靠著欄杆站立著,口中默念著什麼。當時這個廣場很多游人,由於當天是觀音文化節,上午在這個廣場舉行開幕式和紀念活動,只有vip才能來這兒,因此下午的時候就湧來了很多游人。廣場上也因為上午的活動有搭的表演台,在演出結束後正在由工作人員拆掉,還有一些別的裝飾品正在被拆卸。我到廣場的感覺是鬧哄哄的,也很雜亂。而他們居然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心無旁騖的干自己的事情,使我對他們又增加了一層敬佩!他們來普陀山拜佛念經,我本來以為他們會跟我們漢族的和尚交流,在跟其中一個喇嘛聊了之後才知道,沒有。他們完全是自己參拜,甚至連一柱香也不曾在菩薩面前燒過,唯有一顆虔誠的心,而這便是最為珍貴的。而這個也許對做任何事情都很珍貴。這大概也是我此行所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了。這一景像使我想起了早上在普濟寺看到的情形,參觀完普濟寺快要出門的時候看到普濟寺的大門口好像有個法事,很多和尚走了出來。就站著看了一會,可是這一看大大減少了我對普陀山和尚的正面感覺。其實他們的法事我亦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法事,只看到有很多和尚排成一排在正殿門口的廣場上跟著隊伍走幾圈,很多人心不在焉,有的人在盯著別處發呆,有的人不斷打量著圍觀的游人,有的人跟別的和尚擠眉弄眼的打招呼,有的不想走了就在這麼多游人注視之下公然插隊,有的人居然往隊列外的游人一側吐痰。這種感覺糟透頂,整個一個隊伍走的松松垮垮,比個打了敗仗的士兵還沒精神。我在想或許,寺院本不該把這法事安排在這麼多游人出入的喧鬧的早上,這樣不利於他們做淨心法事。又或許淨心研究佛法的本就無幾人,只這樣隨便走個過程,大家都容易糊弄過去,搞的那麼嚴肅反而大家都別扭?在少林寺看到的和尚作法事也大同小異,只印像裡沒有這麼誇張罷了,大概我們的寺院除了彌漫著濃濃的香火味已別無它物?樂哉,悲哉?這一情景也令我想起來2001年秋季的一次因為出差而去參觀的甘肅甘南的拉不楞寺(是個藏傳佛教的寺院),他們一般只對游客開放半個寺院,另外半個作為他們內部講經布道用。隔幾天調換一次。這樣他們便總是擁有一半的空間作為工作用。門票也很便宜大概20~30元左右吧,沒有燒香的味道。如果去看佛我推薦去藏傳佛教的寺院。朱家尖

在朱家尖,就去了一個景點即南沙國際沙雕廣場。南沙靠海,有一片很大的沙灘,沙子取之不盡,因此在這兒舉行沙雕展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稍往內陸一點有一片樹林和一個很大的廣場,廣場兩旁一邊靠山,一邊是一片海濱酒店。樹林也是長在沙土中的。沙雕展就分布在沙灘和樹林裡,沙灘上是一些大型主題的作品,樹林裡是沙雕童話,用沙雕的形式講述了三個童話:有漁夫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海的女兒。在林中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走著,時不時碰到一個沙雕描述童話的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情節,仿佛一邊走一邊聽收音機裡播放的“小喇叭開始廣播了”的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學漁夫的故事時的情形。漁夫一家甚至他家的狗,美人魚救起沉船的王子,白雪公主嫁給了的白馬王子,一個個栩栩如生,形像逼真。沙雕藝術家讓我看到了童話中的白馬王子和他的駿馬。

沙灘上的沙雕,有一個以很大的主題為主的沙雕群:鄭和下西洋。分別以不同的場景描繪鄭和七次偉大的航海史,有鄭和航海所經之國並與其進行民間貿易的,有鄭和會見當地國王的等等。場面宏大,又有幾分異域風情。除了這個大的主題以外,還有一些小主題,比如維納斯誕生,海洋生物,因沉船而飄零在孤島的水手,加拿大的河流等等。這些雕刻家來自世界各地,但所表現的主題中大都或多或少的有海或者河流。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尊沙雕是正面一個女神和一個海豚和睦相處,神情怡然,而背面卻是暗潮湧動,又一個巨大的鯊魚再向它逼近。這大概就是海給人的感覺,平靜的海面下面不知道蘊藏了多少未知的力量,這也是我乘船來的時候所想到的,想起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想起了“泰塔尼克號”,也是我對這幅作品印像深刻的原因。我喜歡童話,也就覺得樹林裡的沙雕比沙灘上的沙雕有趣,多了幾分生動活潑,少了幾分抽像。

桃花島

桃花島去了兩個景點,射雕城和桃花寨。假如讓我推薦景點,我會首推桃花寨。這裡是完全自然的風景,可以看到碧藍的大海,可以傾聽海浪拍打岩洞的聲音,拋開普陀山的潮音閣的歷史傳說和佛的淵源不談,這裡的潮聲就更加美妙動聽.景點叫"碧海潮生",金庸提的四個大字從上到下寫在岩洞旁邊的岩石上.整個岩洞呈窄長型,由三面很陡峭而且很高的岩石組成,洞底是海浪帶上來的大大小小的石子兒,就是因為這些小石子兒,使得這裡的潮聲與眾不同.海浪衝上來時,好像舉大海之力推一個大浪拍打岩壁,由於岩洞很深,因此有很大回音,海浪上岩洞的聲音深沉而渾厚,似乎海浪跟岩石有著前世的冤仇,它怒吼著拍打著岩洞壁,而洞臂則像尊寬容的大佛,除了有海浪聲音回響以外沒有的回應,只留著海浪無力的慢慢退了回去.海浪退回去的時候被無數小石子兒調皮地分成了無數很小股的水流,嘩啦啦流了下去,聽起來好像響起了無數掌聲,聲音清脆響亮,好像小石子兒們為自己成功平息了海浪的怒氣而擊掌歡呼.一撥海浪退回去了,海的家族派另一撥又出來,重復著同樣的聲音,就這樣周而復始,不斷演奏著這大自然最優美的音樂,亙古不變.我非常喜歡這個景點,如果讓我給這個景點取名,我會把它叫掌聲閣,或者叫"一笑泯恩仇",給這景點增加幾分快樂的感覺。將來,等我名聲蓋過金庸了,一定把這名給改了!桃花寨還有一處景觀我也覺得很美,叫桃花潭。這裡有淺淺的一湖水,湖裡有小小的荷葉緊貼著湖面,還有含苞待放和淡黃色的荷花。湖邊垂柳依依,四面環山,因此沒有風。旁邊有個茶館,坐在這湖邊,喝幾杯茶,人如在畫中。聽著鳥兒的歌聲,聞著濃濃的桂花花香,欣賞湖光山色,再品著茶,就更是愜意了!在這裡可以感受到“人間十月桂花謝,山寺桂花始盛開”的詩意。在去桃花寨的路上就正好能看到塔彎金沙這個景點,藍色的海水,金色的沙灘,兩旁是濃綠的小島,如果是夏天,在這裡游泳一定不錯.再說說射雕城吧,李亞鵬、周迅版的射雕就是在這裡拍攝的.這版的射雕不及83版,而這裡比起大觀園,便顯的粗糙,雖然都是書中景色的再造.射雕城不及大觀圓,大觀圓不及蘇州園林,因為蘇州園林多了一些人生活的氣息.而射雕城裡除了有一些拍攝道具和建築風格很相似的建築之外好像沒別什麼了.倒是去射雕城的路上看到剛剛染上黃色的桔子,從樹葉間探出個腦袋來,好像等待著人們將他們從壓彎了的枝頭卸下來。黃橙橙的橘子點綴著濃綠濃綠的樹,這就是春花秋實的沉甸甸的感覺了。

尾聲

寫下這些,就是在我記憶河流之濱的沙灘上留下幾個美麗的腳印……留下一串笑聲…… 不過遛了心腦,累了腿腳

照片請參見http://***/members/ipopoland/PersonalSpace.aspx?_c01_blogpart=myspace&_c02_owner=1&_c=blogpart


精選遊記: 舟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