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二日(續)

作者: 50511702

導讀佛山祖廟,供奉道教北方真武玄天大帝(傳說中的北方水神),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宋元以來這裡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眾議事場所,當地習稱為祖廟(門票20元)。進門左行,有刻陶印的,佛山可是陶瓷之鄉,一時興起,選一個求刻,可惜是用砂輪機夾著鐵釘打出來的,想想要求他用刀刻出來大概幾無可能。隨意走在青石上,鬥拱飛檐中到處是鮮活的石雕、磚雕、木雕、陶塑 ...

佛山祖廟,供奉道教北方真武玄天大帝(傳說中的北方水神),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宋元以來這裡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眾議事場所,當地習稱為祖廟(門票20元)。進門左行,有刻陶印的,佛山可是陶瓷之鄉,一時興起,選一個求刻,可惜是用砂輪機夾著鐵釘打出來的,想想要求他用刀刻出來大概幾無可能。隨意走在青石上,鬥拱飛檐中到處是鮮活的石雕、磚雕、木雕、陶塑、灰塑等,無愧嶺南建築三大瑰寶之一的稱號。在前殿神台,看到了佛山著名的金漆木雕“李元霸伏龍圖”,正殿兩側則有佛山狀元的介紹。廣東狀元,多出佛山(唐宋以來九位廣東狀元,五位出於佛山),禪城狀元,有文有武(三文二武)。正看著武狀元的介紹,忽聽的一陣陣鑼鼓喧天,循聲而去,只見一塊空地上有舞獅演員在訓練,看著只有十來歲的二個小伙,腳踩木樁,閃展騰挪,步穩身健,矯若龍蛇,雖然只是不帶道具的訓練,也可窺嶺南獅藝之真面目。練了二十來分鐘,其中還練了一把“采青”,一般人才收隊走了,扛著一面旗,“飛鴻”大旗。懊,是了,這裡是黃飛鴻的故鄉,這裡有黃飛鴻的紀念館,這裡有黃飛鴻的電影,這裡還有黃飛鴻的傳人。缺失這樣的傳承,我們的民族會少多少血性筋骨!有了黃飛鴻,才有香港功夫片的長盛不衰;有了李小龍,才有中國功夫的名揚天下。黃飛鴻,生於佛山南海西樵。李小龍,祖籍佛山順德均安,詠春葉氏門下桃李。葉問,佛山人,詠春拳之光大者。葉問堂就設在祖廟內,與黃飛鴻紀念館為鄰。粵劇源自佛山,祖廟萬福台,從清順治十五年延續至今,孕育了無數粵劇名家。據說整個戲台采用拱形結構,演員唱戲時,聲音攏聚一處,渾厚悠遠,無論站在哪個角落,聽到的音量基本相同。但今天沒的耳福。不過無須太貪喲。折轉而出,就見佛山圖書城。大,選了幾張唱片。已是華燈初上,有些餓了。不辯方向地走不多遠,發現了“應記小吃”。應記雲吞面,中華名小吃,4元1 碗,雲吞皮薄,鮮蝦入味,面條爽勁,有些渴了,疑惑的是這面湯為何淡而無味,匝巴著滋味好像與廣州西關街邊3元的雲吞面未分高下。走幾步,瞧見了“大可以”的連鎖,花1塊錢買1個油炸鬼包,外脆裡嫩,好吃的很吶!十一月十七日,周四,晴,太陽早早升起酒店用的自助早餐,中西合璧,一般般。昨晚回來時已經看好了行車路線,所以一出門就跳上街邊的137路公共汽車,已經8點半了,車空,有座,半個小時,到終點-石灣南風古灶。佛山石灣,南國陶都;南風古灶,中華陶源的代表。據介紹,古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不斷,是我國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且延續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龍窯。因窯建在山坡上,且窯身很長,猶如巨龍從天而降一般,故稱“龍窯”。又因窯口朝南,窯尾榕樹成蔭,每到夏天涼風習習,故又稱“南風灶”。買了15元的票進了窯子。首先入眼的是長長的台階和一個獨立的小亭子,這是龍身與龍首嗎?走在順坡而砌的台階上,它的兩側就是古窯,一邊是五百年的南風灶,另一邊是四百年的高灶,二者相伴相呼。先往上走,由近萬塊碎陶片組成的壁畫“瑞龍獻寶”橫臥眼前,梅文鼎大師的作品;最高處是“雲湧亭”,傳說中是為了紀念一位替窯灶開口方位確定取向的老者張雲湧而建,看來貌似平常卻是風水之亭。一個煙囪矗立著,不知道是不是古物?五百年不熄的火還在嗎?沿著蜿蜒的泥土路轉進古窯,灰蒙蒙的,灶口處堆著些待燒的柴火,幾個樸素的窯工在一條長長的脊背上涼著陶瓦,除了一個大型的鼓風機在吹,其余的場景是不是恍若五百年前?走到灶的側後,一棵枝繁葉茂盤根錯節的古榕,就是被視作風水神樹的“古灶榕風”。火灶上頭生古樹,奇不奇?根據古老的說法,這裡暗合了中國古老的五行學說,值得玩味。“有榕乃大”的標牌,只是讓我會心一笑。窯後是一片明清嶺南古民居,現在作為陶藝的工作室;窯側是古寮場,制陶的工場,可以見識從古車拉坯、注漿倒模至上釉一整套的制陶過程。窯前則是一個現代化的陶藝廳,制陶表演或DIY的場所。可惜孤身一人,少了獵奇或湊熱鬧的興趣,緩步掠過即可。出了古灶,三五步就到有名的公仔街。公仔,玩偶的意思。不過石灣公仔可與南風古灶無關,南風古灶以柴燒制作園林陶罐為主,而石灣公仔則以氣燒為主。雖說公仔姿態萬千,可不懂的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似乎千篇一律,瞧著十點了,趕快上137路回頭去梁園。車悠悠的走著,看過了清暉園的大與文靜,看過了祖廟的鬧與繁復,小小的梁園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驚奇?梁園小,可還要10元的進門費呢。梁園小,自小門始,常見的青磚、素瓦、木門、磚雕,三步兩步的似乎就走完了這個小康之家。尋思著是不是要往回撤了,又見一個不起眼的小門洞,疾步穿過,豁然開朗,面前一汪綠色盎然的湖水,走幾步,湖面顯得更開闊,湖心豎著一塊嶙峋峻峭的大石,環顧四周,沿堤散布著形狀各異的湖石,石邊流水潺潺,湖面波光粼粼,水中紅紅的鯉魚時隱時現。且慢,這是什麼聲音?一陣管弦之聲浹著裊裊清音緩緩飄來,順著小徑且行且看,果然,湖對岸一座石舫內,一支粵劇團在演唱;佇足觀看,沒有其他觀眾,也聽不懂唱念的是什麼,一對男女聲情並茂,三五伴奏的當中竟然還有大提琴和薩克斯管,是否這樣的清音才配繞梁三日?聆聽一曲足已,跨橋沿岸堤折回至門口。中國園林,是詩書之園、文化之園。逛之前總要略知一二,否則索然無味。不過平素進了園林,養成了先看實地再看介紹的習慣。這不,門口的“刺史家廟”該是榮耀家史的場所。進了廳門,怪了,裡面竟然是玻璃展廳,展出的文物詩書被這些耀眼的玻璃分割包圍著,玻璃屋似乎也是憑空鑲嵌在屋子裡。感覺很怪,雖然敬佩這個整舊如新的設計者的勇氣,可還是覺得怪。如果只是出於一種保護舊物或者便於參觀,怕是得不償失。歷史是越老越好,法乎自然為上,自然而然的磨損本身就是歷史價值堆積的一個部分,至於對參觀者而言,與其為他准備空調,不如提供一把文氣的扇子更切合環境。走在暖暖的大街上,梁園還在身後不遠處,卻意外地見到“豬肉榮”的店招,趕緊進去叫了碗豬紅湯,花1元錢就熱騰騰地端上來。說起“豬肉榮”的開門掌櫃,是黃飛鴻兩大高徒之一的林世榮,豬肉販、市井徒、武林高手、鮮豬紅、青蔥花,一古腦兒下去,清心潤肺。時候不早了,趕緊回店收拾一下,退了房間。上街右拐是“大可以”,要了最有名的及第粥(4元),一勺起,米粥裡有豬腰、粉腸、豬肉丸,好吃,這滋養出佛山文武狀元的好粥。再加一碗純牛腩(因為禽流感也不敢再叫別的了),飽了。還有一些時間,去了對面的仁壽寺,只剩孤塔一座,七層八角如意寶塔,班駁老矣。其余的還在修繕中。這裡還是佛山民間藝術社的工場,剪紙的女工們還在午休閑聊。寺院門口有龍眼古樹,入口處擺放著廣結善緣的佛經小冊,順手取一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算是了結了這一段禪城之旅。下午2點,佛山汽車站旁鴻運賓館下購票,一小時後,廣州白雲機場,取票,購物,侯機,晚6點30分,飛機離開地面,往上海。再見,寶林的魚和齋飯、清暉園的羊城八景、祖廟的舞獅和蒙童開筆、古灶的五百年窯火以及梁園的玻璃清音。二○○五年十一月三十日記以下圖片來自網絡



(南風古灶)



(梁園中的玻璃屋)



(祖廟萬福台)


精選遊記: 佛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