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地方:127天丹麥童話之旅——一個北大女孩在哥本哈根的生活與愛(56)(陝西師大出版社)

作者: victoria1110

導讀5月29日:丹麥的超市 ? 前兩天忙著旅行和聚會,晚上睡得太晚,今天在家好好休息了一天。? 因為沒事,就翻了翻家裡的廣告,我對丹麥人日常生活的很多了解都來自於這裡。每到周末,各大超市都會往各家各戶的郵箱裡塞一大疊“本周打折”的廣告,吸引大家去它那裡購物。丹麥的大型連鎖超市有Kcicky, Natto和Fekta,幾乎家家都有一大堆印著這些店標的塑料袋,一般被用來裝雜� ...

5月29日:丹麥的超市

?

前兩天忙著旅行和聚會,晚上睡得太晚,今天在家好好休息了一天。?

因為沒事,就翻了翻家裡的廣告,我對丹麥人日常生活的很多了解都來自於這裡。每到周末,各大超市都會往各家各戶的郵箱裡塞一大疊“本周打折”的廣告,吸引大家去它那裡購物。丹麥的大型連鎖超市有Kcicky, Natto和Fekta,幾乎家家都有一大堆印著這些店標的塑料袋,一般被用來裝雜物。其他的中型連鎖則有Super Budget和Super Best等等,和北京的“超市發”規模差不多。還有一家專賣化妝品的超市叫做Matas,隨處可見。

在眾多超市裡,最便宜的還是Natto,我上回看見Super Best的廣告上有減價蠟燭,一包5塊,本想去買,可Super Best離家太遠,為了幾塊小蠟燭跑那麼遠的路,有點不值得。Elizabeth建議我去Natto看看,“There always discount(那兒總在打折)”。Netto離家很近,步行5分鐘就到了,我天天放學都要路過。跑去一看,那種蠟燭果然也是5塊,從此愛上Natto。它那個黃色的標志特別醒目,而且大多開在火車站旁邊,從那以後,每當遇到了Netto,我總要進去逛一逛。?

Kvicky裡的東西比較貴,但它的面包房裡有售正宗的丹麥牛角小面包,5塊錢一個,極香,亦酥,我碰到了便會進去買兩個當零食吃。這種面包體積小,又松軟,即使在飯前吃,也不會影響到正餐的食欲。?

從火車站到家有兩條路,一條是小路,抄近道只需5分鐘即可走到,另一條是大路,約10分鐘路程,路邊開滿了各種商店,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連鎖超市,還有一個玩具連鎖店BR,裡面的玩具大都是Made in China。一般來說,我上學走小路,放學走大路,稍逛一逛,就走到家了。

丹麥最有檔次(說白了就是最貴的)商場是Magzin,剛來時我總是以為它是個賣雜志的書店,不然怎麼起了這麼個名兒呢。裡面不過是多了幾個名牌專賣罷了,超市裡的東西也少。不過,我喜歡哥本哈根的那個Magezin,因為它門口有賣花的小攤,鮮花時常打折。丹麥人喜歡鮮花,攤前永遠有人流連。通常一把全是花苞的玫瑰或郁金香可以賣到40-50克朗,第二天花苞稍稍打開一點,價格便降到30,再過幾天,花已經半開,店主便掛出“per stk,10kr(每束10克朗)”的牌子。這也和國內的習慣不一樣,中國人喜歡盛開的鮮花。要按我在國內時的思路,10克朗的花也正在耐看的時候。這裡則不同,花骨朵最貴,盛開的便宜。?

這裡家家都喜歡在花園裡侍弄花草。Elizabeth今天又買回來幾盆花,一回家就把它們移植到大花盆裡。她問我是否喜歡園藝,我告訴她我還沒有機會在花園裡侍弄過,只有參加集體勞動時和同學一起植過樹。我們發現大花盆裡的土不夠,Elizabeth說她明天再去買點兒就好了。我疑疑惑惑地問為什麼不從旁邊的森林裡挖一點兒,只挖1/5盆就行了,絕對談不上破壞森林,她微笑著告訴我:“It is illegal(這是違法的)。”我有點想不通了,為什麼我和Sophie去森林裡采花回來插瓶不違法,去挖點兒土就違法了呢?

?

5月30日:臨行前的復雜心情

?

找出在北京的首都機場就訂好了的機票,我開始在書桌前計算飛機抵達北京的具體時刻,因為有時差,又加又減,好容易才算清楚。我認識的歐洲人都不喜歡數學,難道我到了歐洲,數學也退步了。

這兩天在家休息,回國的心情急切起來,電視和小說都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不知為什麼,就是看不進去,最喜歡的簡·奧斯丁也覺得索然了。?

收拾行李時才發現,住了四個月,平白竟多出這麼些東西。主要的自然是書,來的時候為了輕裝,只帶了一本英漢辭典和一本董橋的小冊子的《這一代的事》,在這邊便忍不住買了許多書。左看右看,一本也不忍丟下。歐洲書貴,每拿起一本書,我都可以想起當時咬牙買下的那番情形。

此番歐洲之行,居然一件衣飾也未曾添置,這倒是在北京時沒有想到的。即使在巴黎這樣的時尚之都呆了5天,我卻連正經逛服裝店的時間都沒有。路上看到櫥窗裡精致的設計,總想著回頭再買,結果路上看見一本盧浮宮出的畫冊,不用說,衣服又變成了書。?

拿了本小說跑到屋前的草坪去。坐在秋千上,仰望藍天白雲,有一架飛機劃過天空,拖了兩條長長的尾巴。幾天之後,我也要乘著它飛過丹麥王國上空,飛過四個多月裡對這片土地的記憶和愛。

?

Sophie的好朋友Julia來玩,還帶來兩條狗,母的叫Anna,公的叫Albert,還是只上好的獵犬。兩個家伙極通人性,沒有允許絕不進屋,只乖乖在廚房裡呆著。Albert偶然在起居室門口探探腦袋想進屋,我朝它喊聲“Albere,nej(別進來)”,它就乖乖地搖搖尾巴,縮頭走了。?

歐洲人和狗的那份親熱我已目睹過不止一次。這兩條狗因為都是獵犬的胚子,所以很懂規矩,而曼青家的那條狗“日光”就不這麼乖了。用曼青的話說,她們家是“人吃啥狗吃啥,人睡哪狗睡哪”、“人和狗沒區別”。他們這種對待動物的平等態度固然是好的,但對於中國人尤其是我們這幫不能在宿舍裡養寵物的學生來說,平時不覺中養成的小潔癖就難免被它們觸犯。

?

剛來時Sophie曾問過我有關中國人吃狗肉的問題,嘉去她丹麥妹妹的學校演講時,底下的第一個提問者也拿這個問題問過她。看起來很簡單的一個文化差異,其實反映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過去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唯我獨尊”,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為人所取、盡人所用,區區貓狗之類更是如此,廣東人的“敢吃”就鮮明而直接地反映了這一點。而西方人講的是世間萬物皆平等,長期以來家家都有寵物。習慣了把它們當作家庭成員之一來看待,久而久之,對於自然環境也有一種與人平等的尊重與理解,所以歐洲的很多發達國家並沒有以犧牲環境作為發展經濟的代價,或者在大機器生產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之後人們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而加以注意和改進。做到這一點,除了有戰略規劃的因素影響之外,其實與這種根深蒂固的平等自由的觀念有很大關系。?母親在電話裡問我在“外國”生活的如何,我才恍然意識到自己原來是在“異國他鄉”。真的,除了語言之外,這裡的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那麼的熟識而親切:爬滿綠葉的院牆,隔壁陽台上的丹麥小國旗,還有那幢我們公寓樓每月聚餐的小白房子,第一次聚餐的時候我像個小女孩似的被伊麗莎白領著照顧著,第二次聚餐的時候我跟隔壁的一位女士聊天忘了時間,第三次聚餐的時候我教他們用中文寫自己的名字,後來有個鄰居每次見到Elizabeth都特意讓她向我“帶好兒”——剛才還歸心似箭,現在又戀戀不舍,人的感情真是世間最復雜的東西。?


精選遊記: 哥本哈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