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春節澳洲9日游(第五天、1月31日布裡斯本/黃金海岸)

作者: 風舞清荷

導讀第五天、1月31日 布裡斯本/黃金海岸布裡斯本城市風貌早上4點半,Morning Call把還在沉睡中的我們叫醒,帶上賓館准備的盒裝早點,我們告別悉尼,乘早班機前往艷陽之都布裡斯本。布裡斯本是昆士蘭州的首府,也是澳洲的第三大城市。約有400多萬人口的昆士蘭州位於Australia的東部,而布裡斯本則是緊臨南太平洋的一個沿海城市,尤以黃金海岸聞名世界。從在機場開往市區的沿� ...

第五天、1月31日 布裡斯本/黃金海岸布裡斯本城市風貌早上4點半,Morning Call把還在沉睡中的我們叫醒,帶上賓館准備的盒裝早點,我們告別悉尼,乘早班機前往艷陽之都布裡斯本。布裡斯本是昆士蘭州的首府,也是澳洲的第三大城市。約有400多萬人口的昆士蘭州位於Australia的東部,而布裡斯本則是緊臨南太平洋的一個沿海城市,尤以黃金海岸聞名世界。從在機場開往市區的沿途,我們看到道路兩邊有許多漂亮的房屋。導游介紹說,這些都是極富當地特色的傳統建築,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房子都是架空的,可以任意搬遷到其它地方。它們看上去有點像我國傣家人的竹樓,不同的是,一個是用竹子搭建而成的,而另一個則用的是桉樹。導游說,這些房子之所以建造成這樣,主要是因為當地人喜歡自由的生活方式,他們不願意一生老死在一個地方,因此會常常心隨所願地把家搬遷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如此就有了這樣的、可以搬走的“家”。這和我們中國人追求安寧穩定的生活理念有著截然相反的差距……想來,搬家會連同整個房子一齊帶走,真的是很有趣的事情呢。更加有趣的是,我們看到了當地最大的啤酒廠。就在路邊高聳似煙囪般的建築物上極為醒目地、呈縱向標著四個大紅色的XXXX——這便是當地大名鼎鼎的“4X”啤酒廠。聽導游說,這家酒廠的創始人在創建工廠之初,因文化太低而不知給酒廠起什麼名字好,幾番苦思冥想後,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先用四個“X”做代號吧,卻沒料到在多年後這個不倫不類的名字,竟然成為一方名牌……那個生在香港長在新加坡後來移民澳洲的導游,在車上老練地打趣著他的“客人”們:“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拍照傻笑、回家什麼都不知道”。如此體切又生動的比喻,引得一車人哄然大笑起來,早起趕路的疲憊也隨之減輕不少。在市區,我們觀光的第一站是布裡斯本曾經的市政大樓,它建於1930年目前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然而同行的許多人對它似乎沒有什麼興趣,有些干脆等在門外,所以基本沒用多長時間就直奔下一站——南岸公園了。這是1988年澳洲舉辦世博會的舊址,位於昆士蘭河邊上,呈S形的布裡斯本河蜿蜒流過市區,一邊是高樓林立,現代化的立交橋上車水馬龍;另一岸是花香四溢,綠樹成蔭的南岸公園。天空湛藍、陽光明媚,鳥兒自由飛翔,行人悠然漫步……更有像我們一樣的觀光客,忙著拍照留影。隨後的袋鼠角和故事橋,就只是在車上從導游的嘴中“袋鼠角裡沒袋鼠,故事橋上沒故事”被一帶而過了。不知道是我們到達太早,還是這個城市實在小得再沒有其它內容可看,導游後來加送了一個景點叫庫塔莎山,登上山頂可以遠眺布裡斯班市全景。然而這裡留在我記憶中的卻是超好吃的冰淇淋!香糯柔滑、甘甜爽口,澳洲的冰淇淋——絕對好吃!午餐是在市區的唐人街上一家中國餐廳吃的,坐在這家極富本國特色的餐廳裡,望著四周醒目的大紅中國結和國畫,人會恍如身處國內一般,滋生出親切而踏實的感覺來。中國菜就是對中國胃!這一餐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美味,但總算是可口。飯後悠然漫步在唐人街,中國人像征吉慶的大紅燈籠沿街高掛,醒目的中國字招牌隨處可見……幾天來第一次在異國他鄉感受到傳統佳節的氣息,但似乎來得太遲、陌生而又遙遠;暮然間,我那顆向往流浪、喜歡游走的心感到隱隱作痛,像任性而遠行的孩子般開始懷念起曾經熟悉卻漠視的過往……那一刻,我體會到一種情感叫思鄉!跟團最大的壞處就是走馬觀花。這種趕場式的游走讓許多人徒生疲於奔命的勞累感,加上午餐後的條件反射,多數人上車後便開始暈暈欲睡,導游於是也提早結束觀光活動,帶大家到了當地的酒店。(汗!,又忘記酒店的名字了!)酒店裝修的風格非常卡通,應該是孩子樂於停留的地方。內部硬件設施比悉尼那個好了許多,於是同行中有人開始感慨說:“這裡才看上去像個星級酒店的樣兒,在悉尼住的簡直就是招待所……”中國人出門大多是規矩而膽怯的,通常如果不是遇到過份的事情,都會遵循老祖宗的教導“凡事忍為先”。最多也就是如此這般私語一番,以解心中不快罷了。我們按導游的要求各自在房間裡沐浴、休息兩小時後,換上特別的服裝(泳裝、拖鞋)帶著對上次在邦迪海灘未能完成的心願(下海游泳),來到了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黃金海岸。然而導游卻說:這裡以浪潮洶湧而名揚天下,被譽為衝浪者的天堂。為了安全起見,禁令下海!如此,我們此行澳洲下海戲水的夢想徹底破碎。無可奈何,遠道而來的我們在此只能看看海景,吹吹海風,感受一下海水的清涼和沙子的細軟,抱憾而歸。黃金海岸黃金海岸一年中有300天陽光普照,70公裡延綿的海灘鋪滿金黃色的細紗,蔚藍的天空和海水連成一片,在陽光的照耀下,燦爛生輝,閃耀出金子般的光芒,這裡因此獲得了黃金海岸的美稱。而我們到達之時,已是下午五點多,烈日變成了夕陽,氣溫也隨之下降了許多,長長的海岸上顯得蒼茫而空曠,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沙灘已漸漸褪去了陽光下的熠熠生輝,只有一望無際的大海洶湧著、一層層的海浪衝擊著海灘、翻滾不息…… 這裡的沙子細極了,幾乎沒有雜質。我脫掉鞋子,光著腳丫踩在輕柔的細滑、冰涼的沙灘上,幾次試著用力去踩踏看似堅固的小石頭,但始終不會有被硌痛劃傷的感覺,細沙如金綿延百裡,整個黃金海岸都是這樣的沙灘。一望無際,天地合一,一排排巨浪、排山倒海、非常壯觀、震憾人心。仿佛這裡才是真正的天之崖、海之角。赤腳站在海邊,眼前是一浪高過一浪的波濤翻滾。大浪洶湧而來時,腳下的沙便隨之向四處散去,人會突然有種天旋地轉的眩暈,隨時倒下的感覺……這是來自浪潮的威力!那一刻,我體驗到在人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微弱,而生命卻又是何等的堅強和勇敢!不信嗎?就請看看那些搏擊巨浪的弄潮兒矯健的身影吧!海邊——當老外遇到“老外”當我獨自在海岸邊拍攝時,突然有一男一女兩個40來歲的老外來到我面前,面帶笑容地問我是不是日本人? 我告訴他們,我不是小日本,我來自偉大的中國。這已經是我短暫澳洲游之中第二次被誤認成小日本了(吐血!),難道我長得像日本人嗎?後來才知道,據說,黃金海岸的旅游資源還是小日本最先開發的,日本人曾在這裡買下了80%的房產。因此曾有許多日本人來到這裡,使得當地人一見到東方的面孔就聯想到日本人。聽說我來自中國,兩個老外似乎格外開心,一起對著我…%$%&*#·@…如同這海浪般衝過來,我暈倒!一個一個地說,還在全力以付呢,竟然兩個一起說!當我本地人?過份!不過,沒關系,我深知在此地咱是“老外”。於是我面帶微笑、神態自若地告訴他們:抱歉,因為我的口語“VERY POOR”,請放慢語速…%$%&*#·@…(臉不紅心不跳,心理素質嘎好呀)。老外,夠聰明!一點就透,馬上放慢了語速極為耐心地繼續和我“交流”(暈倒,曉得啥叫“老外逼你開口說話”了吧!)當然,如果一個一個說慢點的話,我還是可以對付的。嘻當他們知道我是中國人時,又問我從中國什麼地方來?是不是來自北京?我告訴他們,我來自上海。其中一個老外,聽到上海馬上熱情洋溢地說了一大通贊美上海的話…%$%&*#·@…我被他們的熱情所感染,也非常熱情地,想要贊美一番美麗的Australia……然而,如鯁在喉,沒理曲卻詞窮,汗!沒關系,不會說我會笑!笑就是友好的表現、笑就是贊賞的表達,此時無聲勝有聲(自我安慰得多麼到位!)於是超級傻笑秀開始了……不知道,是我的傻笑充分表達了“國際友好”,還是這兩個老外平時可能沒怎麼見過來自東方的“老外”,竟然意無視我的尷尬,擺足了要和我“神侃”的架勢(什麼叫“老外逼你開口說話”?那就是不管你說的多麼“VERY POOR”,都無所謂,反正聊定你!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老外,指著沙灘上的游人們問我,這些人是不是都和你一樣從上海來?我說是的、是的……老外於是又熱情洋溢地、大大地表示了一番對來自中國*上海的游客們的熱烈歡迎……我也不得不主動代表那幫美滋滋戲浪的同胞們,熱情熱情洋溢地、大大地表示了一番對澳洲人民的由衷感謝……(哪有空想什麼語法、句式!說吧,反正讓老外們聽懂就算我大家了。)自此,西方人熱情奔放我算是領教了。不過,如果長期呆在國外,那我們的口語水平估計想不進步都難。晚飯之後我們中部分人自費參加了導游強烈推薦的“夜游”自費項目。80澳幣/每人,內容如下:1)參觀澳洲中產階級家庭;2)暢游Nara River;3)吃宵夜。據說澳洲人既三大夢想,房子、車子、游艇之後,又多了一個夢想,那就是直升飛機。房、車兩大件在澳洲已很普遍,尤其是汽車的普遍率在大城市已達到每2人一台。但游船就不一定容易擁有,因為一艘游船每年的停泊位都要4萬澳元以上(折合人民幣約20萬元以上)。而且有游船的最好是近海邊的房子,但近海邊的房子起碼需要100萬澳元以上。況且澳洲人和我們中國人不一樣,中國人喜歡群居、熱鬧,而他們則喜歡休閑、寧靜、喜歡往大自然中享受人生。(怎麼在中國土生土長的我的生活習慣會和他們人一樣?!)所以,在黃金海岸那些像征著身份與地位的私人游艇和直升飛機;以及海岸對面的綠樹叢花中隱藏著一座座的渡假別墅和以範思哲名字命名的六星級超豪華酒店等等,都在無言之中告訴所有人一個不爭的事實——黃金海岸是富人的天堂。為什麼外國的富人好像都在渡假、玩水;而中國的富人好像都在工作呀工作?是不是外國富人的生活方式就等於是我們老祖宗所說的那種“敗家子”的行為?!夜游:參觀當地中產階級家庭/乘豪華私人游艇由於Australia政府對教育這一產業十分重視,為吸引外國優秀的學生進來,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動員一些本地的家庭敞開讓中國人參觀,通過家庭窗口讓中國人對澳人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政府采用自願報名的方式,選擇願意游客到自己家參觀的住戶。但要事先征求鄰居的意見,如果鄰居沒意見,政府就可以批准。而被選中的住戶政府每年會給補貼。(在中國,需要補貼的人家都是特困戶,還什麼中產階級。)我們和一撥來自江蘇的游客共乘一輛大巴,穿過黑夜來到一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僻靜的街道,然後其中一半人換乘一輛中巴,大約行駛有七、八分鐘進了一片住宅區。通常這種“夜游”活動的導游,多是些在當地的中國留學生,她們風趣地把自己稱為“昏導”——意為黃昏時分的導游。一路上,我們“昏導”游滔滔不絕地介紹當地的歷史、文化、教育等情況以及自己留學的親身經歷。當然不會忘記交代:走路要輕點,因為天晚了(晚9點左右),不要大聲說話等注意事項。

我們參觀的這家房子的主人是老兩口,年齡60左右,男主人原來是汽車司機,女的是家庭主婦。據說,澳洲的中產是稅後年平均收入5萬到6萬澳元的樣子。主人的房子700多平方米,二層樓,地上鋪著澳洲產純羊地氈(這種容易寄生螨蟲的玩意兒,老外怎麼那麼喜歡?)裝修得並不豪華,但簡潔、明亮、舒適。一層有兩個客廳,大人與孩子各有一個客廳。二樓有兩間房,可供外國學生寄宿。選擇進入家庭寄宿的外國學生,與主人同吃同住,但不能自己“開伙”(估計是因為老外受不了中國的油煙),每星期的費用大概在180澳元左右。

兼職導游現身說法講述著寄宿的優點和不足,好處是能很快融入當地人的生活,同時有一個語言環境,使學生盡快地學會英語或是當地語言。壞處就是,大多數學生都無法忍受當地人單調的飲食。那種天天吃漢堡、喝冰牛奶的一成不變的生活,如何讓我們的“天之驕子”——父母的心肝兒寶貝們承受?!看來“洋插隊”這個詞兒,不是憑空想出來的。簡短的不到半小時的參觀過程,對我們留下的感覺是,在澳洲中產階層的概念似乎和我們的有所不同。當地所謂的中產階級論收入和生活水平,如果在上海應該算下中階級才對。團友們普遍認為太一般了,來自江蘇的一位婦女說:“我們家比他們家好多了!”。想想或許我們的房子比他們的好,甚至我們掙的錢也不比他們少,但是我們沒有他們的那種醫療、養老福利呀!我們還要上養老、下養小……在澳洲,小孩子只要到滿18周歲都會離開父母單獨生活,而國內同齡的“寶貝兒們”,哪個不還是偎父母懷中的“嬌兒”呢?在Nara River的一個碼頭,我們一行人又分成三組。一組登上了一艘價值80萬澳元的豪華私人游船;另一組登上了一艘1917年制造的復古木船;剩下一組呆在碼頭等著換乘……復古木船分上下兩層,上層是觀光平台,下層是機房和機艙。機艙裡有順著船身的四排座位,尾部有一個小桌子,桌子上擺著六個竹籃子,每個籃子裡放了不一樣的東西,有茶葉包、糖包、鮮奶包、咖啡包和一種非常好吃的小點心,桌子後面有電動熱水器,幾打一次性口杯。游客們吃著小點心,導游開始介紹了Nara River兩岸的地價和,那百萬、千萬的身價不是一般人購置得起的……其實面對著黑夜中影影綽綽的輪廓和燈火,任她怎麼表述,那些豪宅也只能停留我們在的想像裡。木船行至中途,全班人馬調換到豪華私人游艇上。價值80萬澳幣的游艇,看上去和香港電視劇中,那些“財主們”玩的差不多。它的上層是個敞開的平台,駕駛室在前部,視野比復古木船開闊許多,下層是密閉的,有一間臥室,放上一張大床就再也沒有多余的空間;側面有個小衛生間;有一間小臥室;兩間臥室之間是一個廳,一個長沙發,一個小廚房,樓梯通向上層。游艇的行駛速度自然比木船快許多,載著我們乘風在夜色中穿行……澳洲的夜晚是不能和上海相比的。看慣了繁華如晝般夜景的上海人,對眼前的漆黑一片和點點燈火的景色不免感慨:這樣的夜景怎麼和上海比哦!從游艇上下來,大巴將我們送至Top One,宵夜十點開始。每人一份清蒸生豪和一碗泥蟹粥(粥可以再添),一盤椒鹽鵪鶉,一盤洋蔥炒袋鼠肉,外加幾樣普通菜。一行人不知是玩累了還是為付出的美金所不值,各個如狼似虎大吃特吃,泥蟹粥一添再添。我不吃生豪、不吃鵪鶉、不吃袋鼠肉……就只剩下喝粥的份了。如此,價值80元澳幣的夜游,最終給人的感覺是多少有些不值的。



(布裡斯本的傳統建築——可以搬遷的房子)



(布裡斯本最大的啤酒廠——XXXX啤酒廠)



(布裡斯班城市風貌)



(布裡斯本的唐人街)



(舉世聞名的黃金海岸)


精選遊記: 布裡斯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