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子—青城3月游記

作者: zddm

導讀一、閬中 — 街子以前幾次玩得精彩的自助游,都不是和老公去的,因為兩個人的旅游習慣不同,所以寧可自己和女友出去玩。但是自從印度回來,忽然覺得沒有老公的自助游還是有點遺憾,於是說好今年要一起出去玩玩,但是在真正出行之前,我們要一起短途旅行一次,磨合磨合…..於是選擇了一個兩人都有興趣的地方—閬中,講好3月初的周末去,那個時候工作壓力比較� ...

一、閬中 — 街子以前幾次玩得精彩的自助游,都不是和老公去的,因為兩個人的旅游習慣不同,所以寧可自己和女友出去玩。但是自從印度回來,忽然覺得沒有老公的自助游還是有點遺憾,於是說好今年要一起出去玩玩,但是在真正出行之前,我們要一起短途旅行一次,磨合磨合…..於是選擇了一個兩人都有興趣的地方—閬中,講好3月初的周末去,那個時候工作壓力比較輕松,又是初春,正好出去踏青。我原本說干脆不開車,背上包包直接去新南門旅游車站坐車的,被老公直接否定了,我也就沒再堅持。

曾經上網查過資料,跟傳說中的差不多,也沒仔細看。

周五晚上,兩個人興興頭頭的收拾東西,我把載有閬中介紹的旅游雜志拿出來再看一遍,才發現成都到閬中做大巴車程要7個小時,緊急電話問了老家在閬中的同事,聽說自己開車也要5個小時。頓時大急:周末兩天,如果在路上耽誤了兩個大半天,就沒什麼好玩了,只能在那裡住一晚。(而且我還孝心一動,邀請了爸媽,這麼長的車程,怕他們受不了)

經過理性分析後,決定改地方,老公不干了,說都醞釀這麼久了:我還一直保證說這次出去絕對本著相互磨合的原則,決不亂發脾氣;而且他也沒有邀請其他同事朋友,現在臨時要改地方,他也不想去別的地方了。

我只好緊急上網,東查西查,終於找到街子古鎮的介紹,就在崇州,離成都很近,而且以前還看過朋友拍的照片,好像不錯,於是開始游說老公,把網上看來的東西說得天花亂墜,又一再保證不亂發脾氣,老公終於勉強同意。不過這次出行已經不再是兩個人的浪漫旅行,而是帶上爸媽的溫馨全家行了。

二、出發:找不到路既然不用去閬中,第二天也就沒起大早,兩個人磨磨蹭蹭的在外面吃了一頓不算早的早餐,再從城南開車到城北,接上爸媽,正式出發已經11點了。

因為我記錯方向,告訴老公從城北走,結果是不對;後來打電話問人,才知道應從城西出城,終於跑對了方向。一路上風和日麗,心情甚好,我便拿出相機東拍西拍,這是在印度落下的毛病 — 喜歡坐在車上拍窗外的風景。

下了高速公路,一路上都有指路牌告訴我們去街子古鎮的方向,到了元通鎮,不知道該怎麼走了,問路人:一說往前要經過懷遠鎮;一說從一條新路過去更近。我倒是滿贊成去懷遠的,因為從小知道“懷遠三絕”是著名的吃食:凍糕、葉兒粑、豆腐簾子,前兩樣我都吃過,因為老早就普及到成都了;唯獨豆腐簾子,從來沒有看見過,小時候聽說是豆腐上長了霉,毛毛很長像簾子一樣,想來都不敢吃,但很想親眼看看。

不過老公選擇了近路,卻也不近,足足開了半個小時,簡直令我懷疑是不是走錯了;還好路邊油菜花黃燦燦的開得茂盛,兩旁的柳樹心發出柔軟的枝條,隨風飄拂,一派春光明媚,我也就樂得欣賞風景。這條路綿綿長長的好像沒有盡頭,突然到了鎮尾入口,倒顯得幾棟房子的突兀。中午強烈的日頭底下,各種機動車引起塵土飛揚,讓我有些失望。

三、好吃的東西停好車,慢慢的往古鎮裡頭走,也就是一條主街,和黃龍很像。老公大概是餓了,被街口的一家“迎賓小吃”吸引住了,蒸籠上堆的全是凍糕和葉兒粑、包子。我極力反對,不想以、一上來就被面食撐抱肚子,但是反對無效。最後我們每樣要了點,還很好吃,很香。爸媽總結說是因為他們的用料很新鮮。

我出去旅游常常是為了某樣當地的吃食,凍糕是我很喜歡的一樣東西。第一次吃凍糕是在念初中的時候,那時要上早自習,早得來不及在家吃早餐,總是到學校附近去買。通常是些包子饅頭花卷之類的。突然有一天,一個同學說街口開了一家懷遠三絕,早上賣的香油凍糕如何如何好吃。那時正是冬天,我奇怪凍糕不是冷東西麼,怎麼可以吃得下去? 同學笑說是熱的,至於為什麼叫凍糕就不得而知了。我更加好奇,於是第二天一早特地去買來吃,果然是熱氣騰騰的,用一張玉米葉包成一個蒸出來的,我記得是2毛錢一個,很大。我捧了那麼燙手的一只糕,邊走邊吃,覺得口感和我們常吃的發糕一樣,但是沒有那麼甜,卻更香,現在知道是摻了豬油在裡面的緣故。

後來長大,離家去外地讀了大學,又回來工作,但感覺這東西好像慢慢在成都絕了跡;最近幾年在超市裡看到有賣的, 買回去吃過,總是太甜,有時還有放太久了發酵的味道。慢慢的不再吃它。今次終於在發源地附近吃到,而且感覺和當年一樣好吃,還是覺得很幸福。 於是走的時候買了一大包,要帶回去吃。

又去在街子鎮上一家叫古井的餐館吃了午飯,據說很有名,上了成都的電視台,有幾樣自創的特色菜,我倒覺得沒有“迎賓小吃”的凍糕給我印像深刻。

古鎮上有兩樣東西最多,一是蘭花,很大盆的那種,花葉俱大,不復心目中那種豐神秀骨的形像,心想原來蘭花也可以這樣粗枝大葉的;另一個是竹編大鳥籠,裡面養的鳥體型都很大,以鷯哥和黃老哇居多,聽主人說個個都會講話,可是沒一個肯講兩句來聽聽…….

四、上古寺、下古寺在鎮上消磨了一會兒,也就轉完了,出發去附近的鳳鳴山,看上下古寺。據說是明朝皇子在這裡避禍出家,曾經還有一位肉身菩薩。又說在寺裡住上一晚,聽聽暮鼓晨鐘,吃吃早上的稀飯泡菜,據說很好吃。

順著山路上去,拐了好幾個急彎,到了一個叫梅花寨的地方,是一處賓館,但是因為是冬天剛過,游客稀少。可以把車停在那裡。一位周大爺帶我們從梅花寨的後門出去,可以直接進到寺裡,省了不少腳力。可是正值寺裡大興土木,路也不好走。進去以後才明白,大興土木的地方是原來的舊址,又叫上古寺遺址,可惜毀於大火,只看得出一座燒黑的殘壁,上面的千手觀音都被熏黑了,上覆一方紅幔,照樣接受香火。前面是有一小塊地還看得出來是排列整齊的方磚,看來曾經是個觀音殿。

斷壁後面正在大興土木,好像是要重建。再往上有座石塔,據說是以前供奉肉身菩薩的靈塔,但是在文革時被毀壞了。

我們不再往上走,而是順著山勢往下,因為下面就是下古寺,有齊整的殿宇。進去以後照例的要拜拜,每重殿外都有一張桌子,桌上堆了很多小冊子,都是免費發放的。有居士在幫助照看,也有寫功德的。

我曾經去過的寺廟不少,但這裡給我感覺很特別的是這些居士或僧人都很和善,樣貌也以清矍瘦削為多。這裡的建築風格也很特別,連接上下兩重殿宇的外廊上有幾根石砌大柱子,好像是西式的。除了游人以外,這裡更多的是當地人和居士,很祥和的感覺。

五、街子—青城山下午5點過,我們參觀完了所有地方,准備離開。原來想順原路走,後來發現另一個方向就是去青城山了,於是便去了。

結果兩個地方非常近,只經過了一個高爾夫山莊,就到青城山了。我跟老公辦有年卡,爸媽都有老年證,所以我們決定不要辜負了免門票的待遇,找個地方住下,准備第二天一早去爬山。我要住客棧老公要住賓館,最後他贏了。晚飯是去都江堰吃的,在什麼市場對面的河邊,有一家樂山黃燜魚很有名,食客眾多,我們沒等到位子,只好去了隔壁一家。味道一般。晚上爸媽去看一位朋友,我和老公便有一個小時自由活動時間:老公要去坐咖啡館,我說吃的太飽拉著他陪我去拍服裝店的櫥窗,還很得意說國外時尚服飾就是這樣被盜版的。

第二天一早去青城山,我們都是少於鍛煉的人,所以根本爬不到山頂。走到天師洞便歇了:我要繼續爬山,老公要在壩子上喝茶曬太陽看報紙。我坐了一會,不耐煩便自己四處逛逛。這裡和下古寺一樣很多游人,但不一樣的是很多從成都跑過來爬山喝茶曬太陽的,人聲鼎沸,所以這裡更充滿了世俗氣息;而下古寺更加祥和安寧。

我拿起相機東拍西拍,有老太太坐在太陽底下繡鞋底;中年道姑和小道姑圍著桌子鬥牌,旁邊還有男道友觀戰;轉到後面一個更偏僻的殿堂,有一年輕人在守字畫攤,壁上柱上都掛滿了字畫,大抵都是他的作品。我不懂畫的好壞,但有一幅荷花圖,覺得很是靈動活波, 但又不敢問價錢,留戀了一會兒,便走掉了。回去看老公還在看書,便去拍石柱頭上的石雕:是圓雕的小佛像, 一個個渾身長滿了青苔,有的還缺頭少胳膊,但完整的那幾個都活靈活現,笑眯眯的,我很喜歡。回來作了電腦的桌面。

中午下山,返回成都。雖然這次出游感覺完全違背初衷:我跟老公在吃什麼,住哪裡,怎麼玩諸多方面還是存在巨大分歧,沒有達到磨合的目的;但是感覺還是蠻開心的,也不知道在高興些什麼…..

(古鎮上)

(下古寺)



(西洋的窗格)



(青城山天師洞)



(天師洞的道姑)



(天師洞隨處可見的小石像)



(古鎮上的黃老鴉)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