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余姚醉如仙

作者: wyw12

導讀因為工作的機緣第一次出差余姚,從家裡出發,4:26下了出租忽就想坐火車試試,賊仡順,4:35排到寧波站窗口買了票,坐4:50的火車。上了車,剛落座就碰到鄰座一農婦買票上當的事,列車員正苦口婆心在勸導她,原來票販子黑了她100多元,她說這些錢夠她娃一個月的零食,我不禁生出些吝憫,念起祥林嫂那句名言:春天了怎麼還會有狼呢?那無望和落寞的眼神仿佛也長在� ...

因為工作的機緣第一次出差余姚,從家裡出發,4:26下了出租忽就想坐火車試試,賊仡順,4:35排到寧波站窗口買了票,坐4:50的火車。上了車,剛落座就碰到鄰座一農婦買票上當的事,列車員正苦口婆心在勸導她,原來票販子黑了她100多元,她說這些錢夠她娃一個月的零食,我不禁生出些吝憫,念起祥林嫂那句名言:春天了怎麼還會有狼呢?那無望和落寞的眼神仿佛也長在這位婦女的眼睛裡,難怪中國古人愛用章回小說演義社會和人生,人生這坐舞台的劇本其實都差不多,只是每出劇的演員面孔相異也,此般想著就將眼光移向了窗外,田陌交通,綠色蕩漾,尤其黃色的油菜花成鏃成片,儼然這個季節的標志物,醒目而不耀仰,舒目且不疲憊。列車很快掠過慈城,貼舜水行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出了站坐一匹川工拉的三輪進到市中心,好歹尋了家店住下,竟也還是川人開的,房間還淨爽,砍了價100多點。漱洗畢,夜幕似,食必勝客,大啖至腹漲,出門巡弋三輪去看電影-----久違的活動,遺憾的是,電影還不錯,可已開演半個多點了,胡亂轉吧!過城中姚江古橋,訪順水閣,檐下東望,沿河岸矗著一溜明清古舊店鋪,古舊的木雕愈顯得深沉,西北不遠就是有名的龍泉山,龍泉寺就落在山腳,霓虹燈交相閃爍,出家人絕無清淨可言,也許與民同樂正歡呢!第二日忙完工作,約了二友登龍泉山,她太不高了,其實更像踏山。在陽明亭午憩約一刻,游到此山得名之所在----龍泉井,據銘志介紹此山原名陳山,據說宋高宗償游此山,翁此井水十數帶回品嘗。。。。。井頗淺,約五米,有木桶繩之,自己提水上來飲過然後洗面,頗覺清爽怡口,當此日頭高照之際,感受猶特。泉旁陳列著與要四大先賢:嚴子陵、王陽明、黃梨洲、朱舜水,憑此四賢,足以另人對余姚小城肅然起敬。龍泉山日日目送舜水姚江門前流過,可謂山不在高,有賢則靈,水不在深,由余則明。下了山不時回望,山水之靈氣布繞環城,是個風水寶坻呀。看看還有時間,3:40我們三人打了車奔了河姆渡,到了才發現,其實河姆渡離寧波更近[余姚距寧波38公裡,河姆渡距余姚25公裡]。此處遺址緊鄰姚江,很廣柔的一塊稻田被用籬笆圍起來,立牌指示是先民原生態保護區,不許隨意進入耕種或捕魚,7千年高腳樓的殘樁杵在那裡,黑楚楚的,因為是在河姆渡,我知道那時史跡文物,假如換一處,那是什麼?IDONT KNOW ,沒有其他游人,周圍飄過農村特有的味道,各種草、花、樹和稻子摻在一起,那種柔柔的,仿佛包含生命基因的氛圍,河邊渡工人家飼養的雞們在一張席子旁散步,上面晾塞著干癟扭曲的筍干,家裡三個人在等過河的人,一個躺在溫暖的夕下的陽光裡,他們不會是河姆渡先民的後裔吧,我這樣想著,就不願離開。脫了襪子,赤腳深進江水裡,浸入骨髓的凜涼,江水很清澈,江中心不時有魚躍起,運沙船幾乎淹進水裡,突突突駛過,河對岸高速路車水馬龍,劃破了這裡的寧靜,惟有清清一江春水滔滔流過眼前,在這一段時光裡,我輕輕感受著,仿佛村裡的遺民,在陽光明媚的一個春天,坐在岸邊,看著生命化在辰光裡,靜靜流走,順著姚江,仿佛要用這片刻閑暇,體味7千年的變遷,這裡既沒有滄海卻仍舊桑田,不變的姚江流過7千年的河姆渡村旁,不可思議。我坐在村旁的河邊,無語以對,姚江載過先民的小舟,曾與先民的眼神默默相對,我此刻只想也默默與姚江相視,時間變得如此蒼老,我不過是一只會記憶的石頭罷了,不比岸沿的某一顆鵝卵石幸福,他們清晰的記錄了波濤的每一次擁抱,而我此時卻只能把腳深在江水裡感受一下,若干年後我這具蛋白質之軀煙消灰滅之際,仍要化做物質的常態------石頭或樹木,因此我要默默在此守侯這一刻生命的印像。

終於忍不住上了那艘孤獨的渡船,擺到對岸,一座殘破的小石橋,一幢破敗衰草遮就的農舍,凝視著,忽然就看到獨木舟樣的小舢依著岸沿駛著,上有兩人,前者執一電簍撈魚,後者搖櫓,依稀仿佛河姆渡村民的影子晃動。。。依依不舍起身返回,回味著河姆渡桂樹散漫的桂香,人說金秋桂香,河姆渡四月己散漫著桂香了。


精選遊記: 余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