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烏鎮

作者: 天曉得*我形我塑

導讀去烏鎮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了,可惜的是二月江南下雪之時,正好去了武義……這次借助於參加“三星”外拍活動終於成行,心中不免欣喜萬分。 到了烏鎮已是中午時分,先在景區外的飯店裡吃了午飯,然後和同伴一起踏進烏鎮開始了外拍之旅。順著鎮中的河道邊的青石板路慢慢朝前走著,河岸邊的垂柳是那麼綠,斜斜地伸展出去垂向河面……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從一家的牆頭 ...

去烏鎮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了,可惜的是二月江南下雪之時,正好去了武義……這次借助於參加“三星”外拍活動終於成行,心中不免欣喜萬分。

到了烏鎮已是中午時分,先在景區外的飯店裡吃了午飯,然後和同伴一起踏進烏鎮開始了外拍之旅。順著鎮中的河道邊的青石板路慢慢朝前走著,河岸邊的垂柳是那麼綠,斜斜地伸展出去垂向河面……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從一家的牆頭穿出順牆而下,兩扇魚形的門扉不知是被誰打開了,隱隱地從裡面傳出了大人呵斥小孩的聲音;對岸有戶枕水人家的窗沿下擺放著幾個開口和未開口的酒壇,或許這家人是以賣酒為業的吧!

烏鎮不算很大,因為目前僅僅開放了東柵,而且主要景觀都集中在沿河的東大街和觀前街,河的兩岸由架在河上的幾座橋溝通,最為有名的是景區入口附近、財神灣畔的“逢源雙橋”。逢源雙橋為兩座聯體橋構成,取“左右逢源”之意,左橋為“升官”橋、右橋為“發財”橋。

來烏鎮不能不去看看兒時電影《林家鋪子》中的林家鋪子,雖然記憶中的林家鋪子已經很模糊,但還是想去看看今日林家鋪子是否依然有林老板在?今日的林家鋪子除了那個匾額上依然有著“林家鋪子”那四個字,其余的部分已經大不一樣了,不僅店堂富麗堂皇了許多,就連貨品也是琳琅滿目的……說到林家鋪子,不能不說說《林家鋪子》的作者茅盾先生;茅盾先生的故居其實就在林家鋪子的對面不遠處,只是目前正在裝修,未能進去一覽。不過後來去了“皮影戲館”才發現,這裡暫時“三合一”了……前面是表演“皮影戲”的皮影戲館,據介紹這裡是用羊皮做的道具,而在海寧觀看時記得道具是用牛皮做的,並且這裡的皮影戲還有對白,而海寧的卻沒有;中間是茅盾先生的生平展覽,從他的出生、離家求學,乃至走上文學的道路,被任命為新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長直至逝世都有詳細的介紹;後面是“翰林第”,原以為要從另外一個門才能進入,現在才知原來和前面的皮影戲館是相通的,只是地方狹小,並不如感覺中的那麼寬敞……

雖然烏鎮地屬浙江北部,但與浙北很多地方出產黃酒不同,聞名遐邇的卻是“三白酒”。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據說舊時烏鎮釀酒業十分發達,而現在僅存的高公生糟坊,便始建於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慶典時,浙江巡撫高仲越選中烏鎮高公生糟坊生產的三白酒列為貢品,進貢皇室享用。糟坊為前店後坊格局,店堂約90平方米,酒作坊占地1300多平方米。主要生產三個產品,分別為55℃的三白酒、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這三種酒都是采用傳統工藝,經手工釀制而成的。

與高公生糟坊毗鄰的是宏源泰染坊,始創於宋元年間,原址在南柵,清光緒年間遷址於此,系藍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藍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藍印花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歷史,以其價廉物美而一直流行於民間。以前江南一帶的農村家家戶戶都使用藍印花布,窗簾、頭巾、圍裙、包袱、被子、台布等都可用它來做。染坊西側的藍印花布收藏館中就展出了許多藍印花布制品。至今藍印花布的印染還遵循著祖輩留下的工藝,從紋樣設計、花稿刻制、塗花版、拷花、染色、曬干等,以其純天然、無污染的特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愛。

游走街上,不知不覺天已暗淡下來,鎮上如潮的人流在逐漸退去,一些店鋪也紛紛上了鋪板……當街邊的燈悉數亮起的時候,我要離開烏鎮了,今日一別雖不知何時才能重逢,但我注定還要回來,回來品味這古鎮的那份清幽和纏綿……



(烏鎮宏源泰染坊——《似水年華》外景之一)


精選遊記: 烏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