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游記

作者: 天堂的農民

導讀(一) ?3月18日,杭城進入了春天,到處春光明媚,鶯歌燕語。垂柳絲絲弄輕柔,和煦的微風,撩動行人的發絲,便眼也迷離,景也朦朧了,“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上午在杭州吃過飯後,便一行20余人駕車直奔臨安而去。根據行程安排,今天下午先游太湖源頭,明天再游大明山。杭州至臨安並不太遠,駕車1個多小時便到了,一路上,景色倒也無奇特之處, ...

(一)

?3月18日,杭城進入了春天,到處春光明媚,鶯歌燕語。垂柳絲絲弄輕柔,和煦的微風,撩動行人的發絲,便眼也迷離,景也朦朧了,“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上午在杭州吃過飯後,便一行20余人駕車直奔臨安而去。根據行程安排,今天下午先游太湖源頭,明天再游大明山。杭州至臨安並不太遠,駕車1個多小時便到了,一路上,景色倒也無奇特之處,車到臨安,尋著導游,在導游的帶領下,車向太湖源頭行去。

??太湖源頭屬於神龍川風景區,一路行去,小路盤旋而上,右邊時而峭壁懸立,時而竹林如海,一片蒼翠,臨安產竹,其筍干也是當地特產,與安吉一樣,毛竹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左邊河道蜿蜒,只是還未到梅雨季節,河道干枯,石頭林立,偶爾也會發現有小溪潺潺,如逆流而上,可到一處水庫,水庫以高屋建翎之勢,居於大山之內,不難想像,當梅雨時季時,它是以怎麼的一種一瀉千裡的姿態奔騰而下。

??九曲十八彎後,終於到了太湖源頭的景區,景區的門口,橫臥一塊大石,上書“太湖源頭”四字,自此進入後,由小道而上,行至不遠,但見一蟾蜍臥於水池之內,細觀之,有三足,名三足蟾蜍。水池內硬幣眾多,旁立一石碑,言此三足蟾蜍如投硬幣入其口中,便會噴出水柱,可以預測人之福禍。同事取幣欲擲入其口中,但幾次不中,偶有一同事擲中,但並未噴出水來,便不由意興索然,倒是下山時,又有投中的,蟾蜍口中立是噴出水來,不由稱異。從三足蟾蜍景點往上,一路溪流不同,“清泉石上流”,兩旁山峰聳立,峭壁如削,行至一處,峭壁上大書“千仞崖”三字,崖高千仞,大字如懸,感覺大氣磅薄欲出。再往上行,有一處攀岩所在,可以徒手攀岩,也可以沿著雲梯直登崖頂,同事幾歲的孩子對此充滿了好奇,一定要攀登一回,全副武裝的登上雲遞,在搖晃的雲梯上拾級而上,倒讓人佩服他們的勇氣。

??從攀岩處再往上走,林中隱隱傳來寺廟的鐘聲,轉過幾個彎,便見一座寺廟,寺廟不大,白牆青瓦,香煙繚繞,偶爾傳來幾聲鐘聲,同行的同事紛紛進香拜佛,但燒香拜佛只能在寺外,不能進寺門,道煙霧會玷污了佛,這理論倒讓我大開眼界。寺外旁邊有一小亭,亭內懸一鐘,我拿起撞木,用力的撞在鐘上,鐘聲清越悠揚,遺憾的是這裡沒有梵唱佛音,便感覺少了一分祥和之氣,而多了一分人間俗氣。

??從寺廟處再往上,便再無甚景觀,景色也並無出奇之處,便返下山來,坐車行至住處,准備第二天的大明山之游。

(二)

第二天早7:30,自臨安向大明山進發。

??早晨的空氣很好,清新的空氣帶著絲絲的涼意沁入人的心脾,路旁的房屋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屋後的山林樹木,在晨風的輕拂下,枝葉搖曳,蕩漾著綠的曼妙的姿態,煙籠修竹,天地間一片空朦。

??大明山位於臨安西部順溪鎮,距安徽黃山70公裡,相傳朱元璋兵敗至此,在此招兵買馬,休整部隊,然後殺下山去,奪得大明江山,故此山名“大明”,這與江西的井崗山有點類似,故又有“明代的井崗山”之稱。自臨安出發,需2小時左右的車程,抵達大明山景區已是近10點。

??自景區門口進入,需坐15分鐘左右的景區內的小巴士,大明山垂直海拔1400多米,小巴士一路盤旋而上,路陡彎急,一彎連著一彎,在窄窄的山路上,小巴士一個90度轉彎,展現眼前的便是另一番景色,車愈往上,彎越急,從車內俯看山下景色,只見樹木蒼翠,山間雲氣聚集,山峰峭立,偶有一兩株樹木,從崖壁突兀的伸出,直指蒼穹,一條小路蜿蜒而上,如衣帶迤邐,繞山盤旋,隨著車的轉彎,人如坐過山車般,在座位上搖來晃去,仿佛要被甩出窗外。車外白雲悠悠,“蕩胸生雲層”,在經歷了80多個彎道後,車終於到了一處平台,我們將從此開始登山。

??從平台望去,遠處山峰靜臥,一層薄薄的雲霧籠罩其上,縹緲雲峰,讓人頓覺心曠神怡,精神為之一振,北方的山,大多是雄偉奇峻,而南方的山,大多是精致婉麗的。自平台上行,便到索道點,有同事不便登山,便坐索道而上。其余人便沿著石階繼續前行。很久沒有爬過山,沒幾步便感覺累,山道陡峭,有如泰山的緊十八盤與慢十八盤,出了一身汗,反倒覺得一身輕松,精神抖擻。山道旁便是懸崖,兩道青山相對出,“左看一馬平川,右看斷壁懸崖”,偶有山澗流水,“清泉水上流”,景色秀麗。行至一處,見一大石橫臥道旁,上書“朝天石”,相傳明朝開國大將徐達前往投奔朱元璋,行至此處,見西邊雲彩絢麗,百鳥雲集,知有天子出,便取隨身年糕做朝天笏,對西而拜,年糕墜地,竟化為大石。當然,這也只是野史,也無從考證了。

??越往上,山道便不再那麼陡,不時能聽到潺潺水聲從密密的枝葉中透出,水自十幾米高處而下,水花飛濺,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透亮,落至地面,化為清泉細流,無語而去。再往上,便至一岔道,左往大明湖,右往索道站。往左向大明湖方向行去,曲徑通幽,幾個轉折後,便見群山環繞中,一潭湖水靜靜地臥著,微風拂來,湖面便蕩起層層漣漪,陽光照射下,反射出萬道金光。湖並不大,景色也並無出奇之處,稍加逗留,便返身往索道站方向行去。

??往索道方向走,不遠便有一岩洞,據說是當時礦工開礦時開采出來的,長約萬米,岩洞內陰冷,但不太潮濕,洞內兩旁都裝有照明燈,燈光下,一切景物都顯得有點幽暗。洞內一處,往左拐有一線天,據說也是礦工開鑿,天光一線,自岩縫中透射而入,再往前,便是一觀景台,台外便是懸崖,台對面便是峭立的山峰,山峰插雲,遠處樹木蒼蒼,雲氣在陽光下顯得縹緲,變幻無測。

??自萬米岩洞出來,便至一處景觀,飛瀑自崖上直衝而下,旁邊崖壁上書“潛龍隱德”四字,可惜我不解其意。飛瀑至崖底,便彙成一汪清泉,沿著山谷靜靜地流下。沿此處向上,但見一吊橋飛架南北,橋下便是懸崖,水聲濤濤,飛瀑直下,這便是“龍門飛渡”。行在搖搖晃晃的橋上,放眼四望,山峰近在咫尺,遠處煙雲繚繞,一片空朦,頓覺“無限風光在險峰”。過龍門飛渡,至一平台,平望過去,見一片草原,芳草凄凄,綿延千裡,這就是“千畝草甸”,相傳朱元璋兵敗後,屯軍千畝甸,修整部隊,然後才有了大明的江山。千畝草甸再往上,便到了山頂,站在海拔1400多米的高度,“一覽眾山小”,近處峭壁如立,崖高千仞,林木蒼翠,遠處層巒疊嶂,遠山若黛,雲繚霧繞,不由感覺心曠神怡。

??下山感覺要輕松得多,景色與上山時並不多大差異,只是小橋流水便明顯多了許多。至一處,臥一石,石面平滑,石前流水潺潺,為“朱眠石”,相傳為當年朱元璋曾在此石臥過,因此得名。我斜臥於石上,想像著朱元璋臥在石上時,想的該是如何平天下、奪取江山吧?而今斯人已逝,一切成敗得失俱隨歲月煙消雲散,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可以緬懷和追憶的空間。雖然對於朱元璋其人,我並無好感,總覺得此人無甚義氣,這從他立國後便大肆誅殺他的開國功臣便可看出,“狡兔死,走狗烹”,而在金庸的小說裡,他更是將他出身的明教殺戮殆盡。然而,以歷史的角度來看,成王敗寇,朱元璋掃平天下,建立明朝,無疑是成功的。

??從朱眠石往下,便到龍門峽,在此等侯山上下來的小巴士,坐車返回山下。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