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隨筆

作者: F99

導讀杭州隨筆杭州,中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座落在祖國東海杭州灣內,是我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之一,是歷史文化名城。杭州近郊良渚文化的發現,證明了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們的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從而孕育了豐富燦爛的文化。杭州即有璀璨無比的文化遺產,又以其天堂般美麗的自然風景著稱於世,是全國重點風景旅游區。 江南本就是山水秀麗,杭州一帶更是平原沃土,� ...

杭州隨筆杭州,中國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座落在祖國東海杭州灣內,是我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之一,是歷史文化名城。杭州近郊良渚文化的發現,證明了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們的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從而孕育了豐富燦爛的文化。杭州即有璀璨無比的文化遺產,又以其天堂般美麗的自然風景著稱於世,是全國重點風景旅游區。

江南本就是山水秀麗,杭州一帶更是平原沃土,物產豐富,養就了一方人。數千年的文化積累,特別是隋朝開鑿出京杭大運河,更加速了杭州的繁榮。此後,至五代十國,吳越立國都於杭州,從而使杭州成為當時中國東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經濟的發展,帶動杭州的文化有了更大的發展,成為文人薈萃之地。

南宋立杭州為國都歷達一百五十年之多,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無論從那一方面來講,都更繁榮,其戶口即有三十萬,足見杭城之繁盛。

杭州之名盛,莫不以西湖為最,杭州也以西湖而更聞名於天下。人們提起杭州,必提西湖。西湖現今的面貌與唐宋兩個朝代的兩位大文學家是分不開的,一是唐時的白居易,一是宋時的蘇東坡。白居易為官杭州時,在西湖上修了一道堤,後人稱之為白堤。蘇東坡官任杭州知州時,為疏浚西湖,奏請皇上,發二十萬民工,開挖西湖淤泥,並用淤泥從南至北,在西湖上築起另一條大堤,後人稱之為蘇堤。這兩位大文學家當時在杭州任上,修築這兩條大堤,不是為了給西湖添一二景致,不是為了風雅,而是為當地人民興修水利,是為了解決當地人民的生活問題。然卻也為西湖平添了又一美景。不知蘇東坡當時是否知道這一點,但這位大文學家對西湖的美是深知無疑的。如他曾寫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用古時美女西施來比喻西湖之美,可謂擬人之最了。而且這兩條長堤要較西湖其他風景名園更自然,也更實用。白堤上至今仍可行車,有時,開車在路上,怕北山路不好走,便走白堤繞一下,其實也並不多走路,而且能看兩邊的湖光水色。蘇堤上禁止行車,是出於保護的原因。

沿著兩座名堤,是西湖風景區的許多著名景點。如人們所說的一堤擔二景,即是指白堤兩旁的斷橋殘雪和平湖秋月。北山的寶石留霞,孤山的西泠印社,皇家藏書樓文瀾閣,岳王廟,省博物館,還有紀念“梅妻鶴子”的林和靖先生的梅亭。沿蘇堤則有曲院風荷,阮墩環碧,蘇堤春曉,三潭印月,花港觀魚,雷峰夕照(現已不存,據說有計劃要修復這一景點)。

蘇堤兩邊遍植桃柳樹。春天來時,剛剛泛出嫩嫩綠色的細細的柳枝隨風輕擺。人行其下,猶如在淡淡的綠煙飄渺之中。桃紅柳綠,人們說在晨霧中漫步橋上,看西湖在晨霧中慢慢醒過來,春風撲面,新柳如煙,是為蘇堤春曉。我常在月夜下,步踏蘇堤,看月搖曳水上之影,聽水輕拍沙岸之聲。望著湖面上縹渺的光影,吸納著清新而略帶涼意的空氣,此時,腦際空空,世間一切事物仿佛都已不知所往了。不分良辰,只有美景。

素來也看過不少水了,大的有尼亞加拉大瀑布的水,而且是乘船直至瀑水落下處,那氣勢,真的過於天之將傾。仰視著轟鳴而下的滔滔綠水,只覺一種震撼,一種滌蕩心靈的震撼。我茫然了,面對大自然無與倫比的偉大壯觀,我們又是何等的渺小。在貴州黃果樹瀑布下,也是如此,我佇立在那瀑布旁邊,任憑水霧擊濕衣裳,體驗那種震撼,忘卻了一切。如今,在秀美的西子湖畔,這柔柔的,靜靜的湖水,同樣也給我一種震撼,她伴和著微風,輕輕地,默默地浸入我的心房。

夜是如此的靜,風是如此的柔。我倘佯著,驀然一驚,這西湖果是如此有魅力,引的無數文人墨客在這裡吟風弄月,修身養性,消磨時光,且又引的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莫不或吟誦前人的詩句,或雕琢自己的詞賦。那位不思國事,只顧後庭花的君王,不就是在桃紅柳綠,歌舞美人中亡了他的國家的嗎?

夜仍是如此的靜,風仍是如此的柔。或許,時日久了,真的會被吹沒了思想,吹沒了志向,最後連骨頭都要被軟化了,酥掉了?這月夜湖風會比那凄風殘月更能把人吹迷搖碎,而且,痕跡都不留?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