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之- 鎮江行

作者: 雪菲菲

導讀在上海這座雍容卻無比繁忙的城市裡生活,終日往來於如罐頭般的公交車裡作著一尾遠離了海水,而形已干癟的沙丁魚,魚應知我之苦。又是一個異常炎熱的夏季,在遞交了辭職信後,人卻覺得無比的輕松,暫時不必去想五鬥米的事了,夏天麼飯也吃的少,少點米也沒啥。終於可以放飛下自己。呵呵,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籠裡的小鳥,一旦有放飛的機會就會無比的雀躍,哪怕終� ...

在上海這座雍容卻無比繁忙的城市裡生活,終日往來於如罐頭般的公交車裡作著一尾遠離了海水,而形已干癟的沙丁魚,魚應知我之苦。又是一個異常炎熱的夏季,在遞交了辭職信後,人卻覺得無比的輕松,暫時不必去想五鬥米的事了,夏天麼飯也吃的少,少點米也沒啥。終於可以放飛下自己。呵呵,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籠裡的小鳥,一旦有放飛的機會就會無比的雀躍,哪怕終究還得回歸這樊籠。可開心一時是一時呀!從中山公園坐輕軌至火車站已十時,所幸竟然買到10時15分開往鎮江的特快火車。提著行李飛奔入站台(寫到這不禁莞爾,似乎自己每次坐火車都是緊扣住鐘點的,幾次都是以學校時考50米快跑般氣喘吁吁飛奔入站台的。也真是難為了自己,畢業後已經多久沒再跑過步了啊!)坐位自然是別想了,滿滿的一車廂人,沒想到平日裡去外地旅游也有這麼多的人啊!不過這輛旅行列車到是非常干淨的,人站在裡面也覺得舒服。而且只停大站,總算偶也可以少站一會了,不過也一直站到常州才總算坐到個座位。偶坐下給朋友發短信,才知他已離開揚州到附近城市洽談業務去了,心裡自然十分難過,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卻也不願因此而回程了。(朋友短信裡還勸偶直接回上海了,555。。。 真是過分啊!)因此就有了偶這生中第一次的單人行。火車於12點30分准時到站,出了火車站旁邊就有直接到揚州的長途客車。大概15分鐘一班,交通還是十分方便的。也因朋友已離開揚州,我也不著急著趕去了。臨時改變了行程,下午就先游鎮江吧!鎮江火車站還是蠻干淨的,也不亂轟轟,基本上火車站給人的印像就是髒,亂,差。就這三點而言,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只是附近好像不大熱鬧,也沒啥吃飯的地方,或者吃當地小吃的餐館也沒見到。也可能是我走的方向不對吧,不過自己背了個大包,在三伏天實在也是不高興走那麼遠的路了。於是就是車站對面的拉面館吃了碗拉面,順便打聽了下市內的景點。得知焦山跟北固山離這稍微遠一點,最近的還是金山寺,因了芝姐的“新白娘子傳奇” 金山寺之名是如雷貫耳了。於是決定去金山寺了,坐了輛摩的,是個老伯開的,人還蠻熱情的,一路上也給我介紹各處景點,還推薦我去焦山,到了金山寺,他還說可以等我游完出來再送我去焦山,我說:好意心領了,只是我旅行比較細,走走看看最起碼也要2個來小時,還是不耽誤您老做生意了。(估計打車過去也就十來分鐘路程,因為回來時我是打車到火車站的,差不多一個起步費吧,鎮江的出租也不貴,呵呵,似乎比起上海的出租車費及交通狀況來講,外地的車費真的要便宜許多了。)金山原是屹立於長江江心的島嶼,曾被稱為“江中一朵芙蓉”。後來由於長江江水流變遷,逐漸與南岸相接,遂成為內陸山。如今,金山雄峙於長江南岸,景色壯麗,登臨俯視,但見長江浩蕩。《白蛇傳》中白蛇娘娘與法海和尚大戰,水漫金山,更使金山成為家喻戶曉的江南名山。金山寺的進口處修的很氣派,幾棟仿古的建築,進門後只見一條筆直的路向前伸展著,路兩邊放置了許多大水缸,裡面是六月仙子荷花,正粉紅妝面笑盈盈的迎接著四來的賓客。江蘇的好多園林都有著這樣的放置,瘦西湖也是如此,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綠化布置。旁邊的湖裡亦是綠色的蓮葉滿田田,時有蜻蜓飛在亭亭玉立的荷花上,非常之雅趣。順著大道大約步行5分鐘路,路盡頭,眼前出現“江天禪寺”四個大字。原先的金山寺已毀於火,此新建的大雄寶殿既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又保持了佛教寺廟的建築特色,飛椽鬥拱,雕梁畫棟,堅固莊嚴。紅色的廊柱,黃色琉璃瓦,特別是其精美的陶瓷彩繪,更是我在其他寺廟所不曾見到的。殿堂內外金碧輝煌,寺內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尊大佛,儀態尊嚴安詳,端坐在正中的蓮花座上;兩邊是十八羅漢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大佛背後是一幅巨大的海島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薩、護法諸天隱現其間。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島觀音獨占鰲頭,兩側侍立善財、龍女,法像莊嚴。寺內還有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華藏樓、枕江樓、觀瀾堂、永安堂、等主要殿堂。穿插一段金山寺的介紹: 金山寺始建於東晉,初建時又稱“澤心寺”。南北朝梁武帝特重佛教,曾於天監四年(505年),親自到金山寺參加水陸大會盛典,這是中國佛教舉行水陸法會開始,也是當時佛教中最大盛典。相傳法海和尚在此山中開山得金,繼而建的廟宇,故又稱: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時,給金山寺題寫了“江天禪寺”的匾額,盡管這塊匾額至今仍掛在寺的門楣上,但仍以金山寺名遠播還內外。它與寶光寺、文殊院、高旻寺並稱為長江流域四大禪宗叢林。 既然到了金山寺,就必須得登那立於見山之巔的慈壽塔。

慈壽塔高約30米,磚木結構,塔內樓梯回旋而上,甚為窄,兩人相對而行,必須有一人側身相讓,人生行路亦似於此,與人方便亦是與己方便!每級四面開門,每層有走廊和欄杆可憑欄遠眺,每層中間皆有眾佛菩薩像,余一一施禮,踏階而上,氣喘吁吁登至塔頂,倚闌干而立,迎面清風徐徐,盡掃先前悶熱燥煩。極目遠眺,真是風景如畫,見長江如巨龍般滾滾而行;南瞻,則都市高樓林立,盡顯繁華。頭上是蘭天白雲,浮生若夢;腳下是金山寺的雄偉的殿宇樓閣,香煙繚繞,佛號聲聲,佛門浩蕩!離塔不遠郁郁蔥蔥古樹間有一涼亭,因宜於賞雲望江,又稱為“留雲亭”、“吞海亭”;古人之秒筆足以生花:雲皆可留駐,海竟足以吞,何等氣勢啊!亭內立有一石碑,上刻有康熙親筆御書的“江天一覽”四個大字,故又名“江天一覽亭”,據說這是欣賞金山勝景,俯瞰鎮江全貌的最佳之處。 藏於山上的有幾處洞穴--法海洞,白龍洞、朝陽洞和仙人洞,共稱金山“四大名洞”皆有各自神奇的傳說。仙人洞傳說是呂洞賓窺視江面處;白龍洞據說可以通到杭州的西湖,自然與白蛇傳故事有關了。其中法海洞最為有名,洞中供奉著法海和尚的石像,神情肅穆,有人說他是在懺悔,在閉門思過;有人說他在悟道,悟佛。因為我們所知的法海和尚皆出自於白蛇傳,對於故事中把白蛇與許仙分開的冷酷的法海和尚自然痛恨無比;而實際上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時宰相裴休之子,更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初來金山時,見寺廟傾毀,雜草叢生,山間有一條白蟒蛇經常出來傷人,百姓不敢上山燒香。法海勇敢地與白蟒鬥法,將白蟒趕入江裡。為民除了一害。他又燃指一節,立志修復古剎。在僧徒和周圍群眾的支持下,法海修廟蓋屋重續香火,被稱為“開山裴祖”。法海圓寂後,弟子們在他坐的石洞裡雕了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 金山寺這座千年禪宗古剎,經過數次修整,寺貌煥然一新,吸引著海內外眾多的游客前來觀景拜佛,香火很是鼎盛。在寺內燒香拜佛,又登了塔,時間已晚,依依不舍拜別,往揚州行去!



(鎮江金山寺-慈壽塔)


精選遊記: 鎮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