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隨筆:菜市場、文廟及其他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一座城市不能沒有新,因為新是這個城市的現在和未來。同樣一座城市更不能沒來舊,舊是這個城市的過去和歷史,是一種不能割舍的經脈,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凝固的記憶。 -題記 提起泉州,知道的不多。大多的印像是座古老的小城。說起廈門,地球人都知道。就連晉江、石獅都是耳熟能詳。其實泉州曾經就叫晉江地區,廈門、晉江、石獅、金門都是她的轄區,是閩南沿� ...

一座城市不能沒有新,因為新是這個城市的現在和未來。同樣一座城市更不能沒來舊,舊是這個城市的過去和歷史,是一種不能割舍的經脈,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凝固的記憶。

-題記



提起泉州,知道的不多。大多的印像是座古老的小城。說起廈門,地球人都知道。就連晉江、石獅都是耳熟能詳。其實泉州曾經就叫晉江地區,廈門、晉江、石獅、金門都是她的轄區,是閩南沿海的中心。她的閩南方言傳播最廣,在台灣、新加坡和南洋一帶極為普及,被譽為:語言的活化石。

泉州的歷史是從晉末五胡內亂,中原大批士大夫為逃避戰亂,衣冠南渡開始的。先人來到泉州這蠻荒之地,帶來中原的先進的生產工具,開墾生機。現在的遺跡遍地可拾:泉州的母親河叫:晉江,中原的洛陽、少林寺、武當山泉州地界都能尋找到它們的痕跡。各個家族為了記住自己的來處,但凡起房子,都要把家族的名號刻上,走在街上或鄉間古厝都能見到:九牧傳芳、蘆山衍派、太原衍派等等。

泉州還是一方地傑人靈的故土,一曲《愛拼才會贏》道出了“泉州人個個猛”的強悍品格。在歷史舞台上也出現了不少泉州人的身影,如同安的蘇頌、城南的李贄、北門的歐陽詹、晉江衙口的施琅、南安石井的鄭成功、南安英都的洪承疇、安溪湖頭的李光地等,就說現代的葉飛、陳伯達,一文一武的泉州人,同樣活躍在共和國的政壇之上。

這幾年,泉州這座古城隨著南音和黃奕缺老先生的提線木偶而聞名海內外,經濟實力也躍居了全省首位,可是在保護與開發並存的時代,一些涵含古城歷史的街區,湮沒在高樓大廈之下,舊城改造不但沒有保護,反而破壞的現像比比皆是,出於對泉州的感情,我記錄下了我所感觸到的泉州古城,以饗來過和沒有來過泉州的人。

來泉州的人,不能不去走一走中山路。以前的泉州老城,就一條路兩條街和雙塔。在老城的中山中路(民國前叫:希賢路)和塗門街相鄰地帶,有一處叫泮宮牌樓的地方,靠中山路這邊有間泮宮百貨公司,因只有九間平房店面,俗稱:九間。走過殘存的牌樓門洞,是一座繁雜的菜市場,坊間叫做“中菜市”。只要是過年過節,或重大喜慶節日,大家都會來這裡采辦菜肴,拐過市場北門是少年宮,就是現在華僑大廈的南面。沿著八卦溝前行,是著名的祖師宮,說著名是因為泉州都知道,這裡的“聽香”很靈驗。所謂“聽香”是一種閩南習俗,每逢八月十五中秋夜,你如果有事,拿不定主意,或需要預測、決策,只要請根香,站在祖師宮附近,聽第一個路過行人們的談話,便可參破玄機。其實祖師宮供奉的是“楊家將”中,在五台山出家的楊五郎,狹窄的宮門立著一副對聯:祖師有巷由宮起,江夏封侯傳說來。橫批:崇正大禪師。

多年以後,“中菜市”被拆,才明白這些範圍都是泉州府文廟的地界,包括華僑大廈。十年浩劫期間,孔老夫子的靈魂成了被批判的對像,他所居住的宮殿全毀了,只留下一座少年宮辦公場所-大成殿,當時也只是一個空殼,還曾被當作商店或倉庫使用。我記事的時候,連開元寺都是菜市場,居然在寺裡賣肉,還好當時的王市長下令,把寺內的寶殿用木板或水泥封存,才留住了這幾千年前的文物。而文廟則沒有這麼幸運,如今在廢墟中重建的文廟,除了添置了一座牌坊和重塑大成殿裡的孔子像外,全拆作廣場。泮宮和百源路周圍,恢復了幾處古民居,包括莊際昌的狀元故居。

改造後的文廟廣場,成了附近居民的修閑納涼的場所,以前保留下來和新種上去的榕樹,煥發新姿。每年的新學期開學之際,都會舉辦祭拜孔子的活動,學生們拜完後還能分得幾顆紅蛋。

在欞星門遺址邊搭建了一座戲台,每天晚上或重大節日,都能欣賞到號稱:御前清音的南音。南音、提線木偶、高甲戲、梨園戲是目前泉州著力搶救的民間藝術。尤其是南音,據說南音的祖師-郎君是南唐皇帝孟昶,在文廟裡的經綸堂設有他的牌位,學南音的人都要先去祭拜這位祖師爺。

文廟廣場正面是塗門街,據說是為建造東西塔而堆集的土台,後來演變為一條彙集眾多寺廟的廟街,這裡有香火旺盛的關帝廟(俗稱:關岳廟,因為不但有關老爺,同時還祭祀了岳飛,關岳廟的門聯很有意思: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詭詐奸刁到廟傾誠何益);還有號稱中國十大名寺的清淨寺(一座伊斯蘭教的聖殿);錫蘭王子避難的世家堂;吳姓家廟的東觀西台等。而橫在塗門街與文廟之間的是一條八卦溝,這是以前停靠泉州港的商人們,進城的必經水路。他們從水門巷的古代“海關”報關後,坐小船順著水路,進入泉州四通八達的街市。由於城市的變遷,及後來的建設擠壓,舊時的水路,如今成了一條水溝。經過文廟的八卦溝上有座洙泗橋,從這裡開始就是現在的文廟廣場,在橋邊有兩攤捏面人的民間藝人,在泉州稱之為:妝糕人,妝糕人以前往往彙集在廟會或學校周圍。每當農歷的七月鬼節,泉州城有“普度”的習俗,泉州人認為:戰爭或流浪病死異鄉的孤魂野鬼,因無主認領香火祭祀,長期飄蕩在外怪可憐的,所以全城分各個角落,進行“普度”(俗稱:普市),歷時一個月,是全城最熱鬧的節日,這時妝糕人就會出現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之間。後來因泉州人在這個月的熱鬧中,你來我往地互請,加上好飲成性,醉後的打架鬥毆事件層出不窮,政府出面禁止“普度”,而延續千年的習俗,豈是一紙官文禁止的了的?於是人們改成秘密地,或者說半公開地進行,一直保存到現在,就是全國大亂的文革期間,也不能改變泉州人的習慣。如今遺憾的是,妝糕人和兒時的“磨剪子,銼菜刀”、“綁蒸籠”、“酒干倘賣無”、“敲糖甲”等行當一起,逐漸地退出了歷史舞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已很難覓尋他們的蹤跡了,只能成為一段甜美的記憶。2006年6月1日偶成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