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阿斯旺---游走在真跡與贗品之間

作者: 夏諾多吉

導讀"在一位旅行家的記憶中有四大景色使他終身難忘:君士坦丁堡的海上風光,月光下的古羅馬圓形劇場,維蘇威火山頂上看到的日出景像,以及晚霞映照下的費萊島."----R.R. 馬丹博士, 1827年大航海時代過去幾百年,這位19世紀的旅行家仍把眼光局限在地中海——土耳其,意大利,埃及。如果確實游走了世界,那他一定是一個歐洲中心主義者。然而,R.R.馬丹博士的“旅行箴言”卻讓我痛� ...

"在一位旅行家的記憶中有四大景色使他終身難忘:君士坦丁堡的海上風光,月光下的古羅馬圓形劇場,維蘇威火山頂上看到的日出景像,以及晚霞映照下的費萊島."----R.R. 馬丹博士, 1827年大航海時代過去幾百年,這位19世紀的旅行家仍把眼光局限在地中海——土耳其,意大利,埃及。如果確實游走了世界,那他一定是一個歐洲中心主義者。然而,R.R.馬丹博士的“旅行箴言”卻讓我痛並快樂著。除了剛剛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乘船觀看“君士坦丁堡的海上風光”,無論羅馬的圓形劇場還是那不勒斯的維蘇威火山,我都沒有按照箴言的指引在“月光”和“日出”中細細體味,只是匆匆一瞥罷了。至於文中提到的埃及阿斯旺“費萊島”,當我站在它的上面,內心卻輕聲地盤問:“我真的來過費萊島嗎?”公元前4世紀的托勒密王朝,朝聖者雲集費萊,祭祀他們的神母依希斯(ISIS)女神。依希斯是古埃及性愛、純潔之神,對她的崇拜後來遍及整個羅馬帝國,成為基督教興起後最主要的異端之神。有些學者甚至認為基督教對聖母瑪利亞的崇拜,就是為了把依希斯的崇拜者爭取過來。作為異教據點的費萊,直到公元550年才被關閉。19世紀末,阿斯旺水壩的建設成了費萊噩夢的開始。由於尼羅河水位上漲,費萊島一年中有六個月完全淹沒在水中,游客只能坐在船上透過半透明的綠色河水觀看水下的神廟立柱。1960年,由於無法抵御尼羅河泛濫的洪水,埃及政府決定修建更高更大的水壩。水壩給費萊帶來的卻是滅頂之災,一旦建成,費萊將永遠沉入水底。於是埃及人將每塊石頭拆下來搬到地勢較高的阿格立卡島上,按原樣搭建神廟,並重新布置了島上的風景,使它看起來和原來的費萊一模一樣。我踏上的是阿格立卡島。但伊希斯神妙的壁畫,石塊間的連接,以及島上的殘垣斷壁,哪裡像是從別處搬來的?與費萊命運相同的還有阿布辛貝神廟。這是埃及最偉大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為自己建造的扛鼎之作,在古埃及建築中的地位僅次於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1964年,原來的神廟被切割成2000多塊每塊重達22噸的大石頭,然後再在比原址高出212英尺的地方像拼圖游戲一樣重新組裝,到1968年,一模一樣的神廟又矗立在游人面前,而原來的位置則徹底沉沒在納賽爾湖的湖底。埃及人對待古跡的態度讓人欽佩。他們雖視歷史為商品,卻懂得維護與愛惜。沒走過三峽,不了解那裡古跡的復原情況,只希望和我看到的費萊和阿布辛貝一樣。在埃及的贗品中游走,更相信這是真跡。更多內容和照片請訪問個人博客 WALKING OUTDOORS http://amengchen.spaces.live.com/


精選遊記: 阿斯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