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西藏的約會(二十二,樟木軼事[下])

作者: jeepboy1109

導讀下午5點多鐘,大玩兒來敲我們的房們,說他叔叔已經打電話來,要我們去一連駐地,晚上一起吃飯。 終於見到了大玩兒的叔叔,一個壯實的中年軍官。閑談中他問起了我們住在哪裡?禾大壯隨口達道:“在歸國藏胞接待中心。” 大玩兒的叔叔笑著問“你們怎麼想起住在哪裡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大玩兒有點莫名其妙地問他叔叔。“那兒可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哩! ...

下午5點多鐘,大玩兒來敲我們的房們,說他叔叔已經打電話來,要我們去一連駐地,晚上一起吃飯。

終於見到了大玩兒的叔叔,一個壯實的中年軍官。閑談中他問起了我們住在哪裡?禾大壯隨口達道:“在歸國藏胞接待中心。” 大玩兒的叔叔笑著問“你們怎麼想起住在哪裡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大玩兒有點莫名其妙地問他叔叔。“那兒可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哩!這個接待站是個情報中心,最初的時候是又中聯部為了方便工作建造的,可以通過回國的藏胞了解一些情報,同時做統戰工作。就相當於國民黨的中統。後來隨著邊貿的發展,印度和達賴集團的人也滲透進來,還有一些無國籍的情報販子也利用這個地方交換情報,就形成一個特殊的情報中心。各個方面都是心照不宣,誰也不把身份挑明,就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隨行的軍分區副參謀長問:“你們注意過沒有,在接待中心的門口可以發現一個藏族中年婦女?”我們極力回憶這兩天的情況,終於想起了是有這麼個人經常在附近活動。“那就是個情報販子,通過交換情報獲得一些收入。因為不是重要情報,所以價格在幾十員到數百元不等。比如,一連每天要買什麼菜?買多少斤菜?有什麼車輛進出營區?車牌號等等情況。在樟木這個小小的鎮子裡,除了軍事情報機關還有安全部,外經貿部等等部門的情報人員,從軍事、外交到經濟貿易無所不包,熱鬧的很!” 大玩兒的叔叔又補充道:“對面山上就有一個達賴集團建立的一個觀察站,24小時不間斷地監視這邊的活動。等會兒你們上到營房的樓頂,用望遠鏡能夠清楚的看到。我們今天來這裡檢查工作就會被當成一條重要情報彙報上去。與尼泊爾接壤的邊境地區的形勢還不算很復雜和緊張的。在與印度接壤的地區連級規模的部隊調動都會引起對方的戒備。有一次這邊的道班工人放炮修路,印度人居然動用了一架直升飛機來偵察,搞的我們也跟著緊張了一陣子。”

出了營房去到一家火鍋魚店去吃飯,飯店的老板是原來一連的一個連長。飯店也是一個軍方的聯絡站,老板和手下的一干人和這些到訪的高級軍官熟悉得可以算稱兄道弟,上來就是個熊抱。看來剛才的說法不虛,小小的鎮子裡情報機構林立。落座後,幾個軍官問起我們今天在尼泊爾玩的怎麼樣。大玩兒苦著臉說:“武警的介紹信沒什麼用,尼泊爾人好像不怎麼買帳!” 副參謀長聽罷,便開始罵了起來“武警那幫家伙就是沒什麼用!像狗一樣地跟在我們邊防部隊的後面,只知道狐假虎威。我們沒有駐軍的地方,他們也不敢去設檢查站和哨所。在西藏十幾年了,就沒見過他們能獨立管理一個地區的。有一年在XX地方自己單獨進駐,不到3個月,因為和地方藏族群眾和政府搞不好關系,被人家給趕走了。到頭來還是要我們去!” 大玩兒的叔叔點頭稱是,同時說他們明天也想過去看看,一定幫我們解決問題,然後對著老板耳語了幾句。老板立刻起身出了包間。不到一袋煙的工夫,一個年輕人就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小伙子的打扮在樟木鎮上應當說相當的與眾不同,小分頭梳的油光锃亮,穿著一件花花公子的襯衣,下面是一條帶條紋的黑色西褲,一雙皮鞋也擦得和他的頭發一樣光亮。他要我們把身份證都交給他,然後嘿嘿的一笑,說:“包你們沒問題!那邊邊防警察的頭子前兩天過來泡中國妞還是我給他找的呢!那些家伙時不常要過來玩玩。巴爾比斯城裡有個妓院,不過因為打仗,剛剛關了。不然你們可以去看看西洋景!”禾大壯和我聽得面面相覷,問在座的軍官們,是否雙方的邊防合作還包括提供越境泡妞的便利?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

飯還沒有吃完,小伙子就回來了,從口袋裡拿出一個信封。裡面是我們的四個身份證和一封信。紙上用英語赫然寫著:茲有四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需要過境到巴爾比斯公干。請求沿途尼泊爾政府海關、警察協助,予以通行便利雲雲。落款是政府外辦的簽字和公章。我們四個搖身一變成了政府官員。幾個軍官也把信傳看了一遍,然後肯定地告訴我們絕無問題。大玩兒的叔叔對小伙子說,“你明天親自把他們幾個帶過去,然後找一輛車負責往返的交通。”小伙子點點頭,和我們約定了時間和地點就離開了。

揣著那封介紹信回到接待中心,我們眼中的所有人似乎都變的不那麼正常了。門口接待登記的藏族大嬸,為我們送開水的服務員,對面房間裡的尼泊爾老頭… … 每個人都有了特務的嫌疑,禾大壯在屋裡煞有介事地開始分析那些人都可以干什麼諜報工作。都是晚上和那些兵的聊天留下的後遺症。



(達賴集團的觀察站)



(觀察站的全景)



(英姿颯爽的德國女車手-從德國騎摩托車到樟木)



(尼泊爾人的商店)


精選遊記: 日喀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