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貴陽印像2

作者: shhehe

導讀貴陽印像 貴州是一個被偏遠的位置和各種流言所遮蓋的神秘土地,與雲南相比,貴州不沿邊,很難滿足獵奇者對異域風情的愛好,與四川相比,貴州自古是少數民族所居,開發很晚,出的人才沒有那麼多,因此名聲也就不如四川大。加上不知什麼時候傳下來的那三句話“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竟然流傳四方,更把貴州的形像搞得灰頭土腦。其實,你如果拋開� ...

貴陽印像 貴州是一個被偏遠的位置和各種流言所遮蓋的神秘土地,與雲南相比,貴州不沿邊,很難滿足獵奇者對異域風情的愛好,與四川相比,貴州自古是少數民族所居,開發很晚,出的人才沒有那麼多,因此名聲也就不如四川大。加上不知什麼時候傳下來的那三句話“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竟然流傳四方,更把貴州的形像搞得灰頭土腦。其實,你如果拋開先入之見,你會發現貴州是一個風光無限的省份。沿京廣線南下,穿過山重水復的湘西,你就進入了這個山之國,從湖南進貴州,第一站是玉屏,在這個盛產簫笛的縣份,萬籟俱寂的夜晚,你聽著坐落在山谷中的縣城傳出的笛聲,會感到一種遠離了塵囂的寧靜;但如果你要觀風景,前面一站的鎮遠絕對值得一看,這是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青山峽谷中小橋清溪、亭台樓閣,與古樸秀麗的邊地風光融為一體,一派天然去雕飾的自然風貌,絕對不會亞於沈從文筆下詩意盎然的鳳凰小城。列車出了鎮遠,穿行於長長的隧道和橋梁之間,(也許貴州是中國鐵路隧道和橋梁最多的省份)撲面而來的永遠是無休止的一座座險峻的高山以及山谷間蜿蜒流淌的清澈河流,在河流與山谷之間,你會看到一片片別致的木結構的房屋,大概是因為雨水多的緣故,屋檐很長,屋頂是弧形的青瓦片,四壁是木版,這就是當地的村莊—寨子。貴州的寨子十分獨特,大多依山傍水而建,與北方那些整齊而呆板的鄉村相比,這些寨子並不講究方向,而更講究自然風水,背山面河又順著山勢的起伏而建,錯落有致,星星點點散布在谷地裡,與周圍雄奇而又清秀的自然風光顯得如此和諧,也許這才是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從這些依山回環的村寨中,你也會感到“地無三尺平”的含義。列車奔馳在貴州的崇山峻嶺中,鐵道的兩邊,常常蜿蜒著狹窄的鄉間公路。但汽車不多。黔無驢,你在貴州見不到驢子,卻可以看到馬車,貴州的馬車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特點,那就是馬車夫往往是雙腳叉開直立於車上,兩手握住韁繩趕馬,那樣子有點威風凜凜,也有點滑稽,據說,這是貴州一怪。貴州地勢起伏很大,築路不便,因此,公路等級不高,全省面積(17萬多平方公裡)比浙江(10萬平方公裡)幾乎大一倍,通車裡程卻比浙江少(浙江3萬6千公裡,貴州3萬3千公裡),但比江蘇(2萬7千公裡)多。如果比等級,貴州就有些慘了,全省現有的兩條高等級汽車專用公路(貴陽到黃果樹以及貴陽到遵義的公路),有一部分路段都是2級路。不過,與一般狹窄的柏油馬路相比,這些路段在貴州還是顯得十分寬闊,貴州幾乎所有的公路都是盤山路,它們在崇山峻嶺、峽谷江流間起伏,你如果乘汽車旅行,一路上都會是一種驚心動魄的歷險經歷,車稍不小心,就會翻墜到萬丈懸崖,跌得粉身碎骨,這類的車禍,在貴州也經常聽到。列車離貴陽越來越近,但周圍依然是高山峻嶺,除了那些分布在山上和鐵路邊上的越來越多的各種簡陋建築顯示了人口的逐漸密集之外,你幾乎很難想像到在這山溝中會藏有一座一百多萬人口的大城市。要知道,貴陽比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海口、南寧、拉薩、西寧、銀川、烏魯木齊等省會城市的人口都要多。進入貴陽車站,那簡陋的月台和周圍的景色仍然使你難以相信你已經來到了一座省會城市。舉目就可以見到亂石嶙峋的山。車站周圍亂糟糟、灰蒙蒙的各種建築也使人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像頗為不爽。但是,在貴陽呆了兩天之後,這種印像逐漸改觀,雖然凌亂的感覺並沒有消失,但很快你就會發現這種凌亂中也蘊涵著一種活力。這座群山環抱的城市面積不大,但是十分緊湊,從市中心步行到城市的邊緣地帶用不了多長時間。市區似乎有點擁擠,但處處透著一種繁華熱鬧,給人的感覺是無處不商,遵義路、瑞金路、中華路、延安路以及中山路等市區主要的干道,整日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其中尤以中華路的商業最盛。在這條大約四公裡長的商業大街上,高樓林立,寸土寸金,密布著大大小小的各種店鋪,幾乎找不到空隙,兩邊人行道上人頭攢動。大約是因為城區面積限制的緣故,貴陽人對城市空間做了充分的開發利用,新建的住宅樓房很少低於八層的,街道上不僅兩邊的店鋪密密麻麻,就連所有的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的設計都考慮了商業的用途,每個地下通道裡都是一座座的商場。在市中心,一座以有機玻璃築成牆體的環形過街天橋,外表非常美觀,裡面既可行人,又是一爿爿小店。還設有凳子,可供走累的人小憩。顯示著貴陽人的商業頭腦。貴州是一個城鄉差別十分明顯的省份,在貴陽街頭,鄉下人和城裡人幾乎一眼就能夠分辨出來。“土”的土得掉“渣渣”,“洋”的則緊跟最時髦的潮流。挑籮賣菜的農民,背著背簍的“川軍”(貴陽人稱四川民工為“川軍”,因為街上下“苦力”的多數民工都來自四川,所以推而廣之,把所有民工都稱為“川軍”)與留著最酷發型的酷哥,穿著時髦服裝的女郎一同混跡於熙熙攘攘的街頭。貴陽的女孩,有點像重慶女孩,一樣的干練、一樣的苗條。一樣的時髦,連說話的口音都非常相似,(對外人來說,要想分清貴州話與四川話的區別需要費點工夫。)入夜,貴陽燈火通明,霓虹燈閃耀,熱鬧非凡,一直到深夜一兩點鐘都有中巴穿行市區,城區交通十分方便。

貴陽人似乎一直有著經商的傳統。這種傳統可能是抗戰時期由大量外地難民從東南沿海地區帶來的,這種傳統在貧困年代得到了“發揚光大”,文革中貴陽曾與溫州一起被當作“資本主義”的典型受到批判,大概就是因為當時貴陽“投機倒把”活動盛行。改革開放以後,東部沿海得風氣之先,富了起來,許多有經商頭腦的貴州人紛紛東南飛,到廣東海南等地創業。不少人發了財,而留在貴陽的工薪階層也不甘寂寞,加入了經商一族。包括工人教師和公務人員等在內的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店鋪,公務繁忙就雇人照看,有的由此起家,開辦了公司,而大多數則借以彌補工資的不足。相對的貧困和經商的頭腦也使貴陽人常常想出一些讓人乍舌的歪主意,例如,鄧小平當年“南巡”後,貴陽的報刊上就討論把貴陽變成一個以旅游業和博彩業為主導產業的特區,理由是,解決貴州貧困,資源開發難以很快奏效,而氣候條件好,旅游資源豐富,是貴州的長項,加上貴州人好賭,地下的各種賭博活動很多,若順其自然,開個賭城,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增加地方稅收,一舉兩得,豈不妙哉?這種想法最後當然只是一相情願,難以成真。

貴陽人似乎特別喜歡追求享受,雖然收入不高,卻也不像北方人那樣省吃儉用。他們很少存款,而是把收入的大部分錢用來吃和玩,貴陽人的吃並不特別講究環境,街頭大排擋上的各種小吃都是他們大快朵頤的地方,即使半夜三點鐘,小吃攤也依然生意興隆。吃的東西很多,面食大米都被貴陽人做成各種花樣,我一位朋友早上從來不在家裡“過早”(貴陽人和武漢人都把吃早餐稱為“過早”),都在排擋上吃,據說吃三個月花樣都不會重復。不過,牛肉粉(即雲南人所說的米線)、腸旺面好像是“過早”最普遍的食物。還有各種我叫不上名字的玩意兒,什麼米豆腐,涼粉,碗耳糕、富油包、春卷、燒賣(我在北方好像從未吃到這麼好吃的春卷和燒賣)糍粑,二塊粑,黃粑等等,北方人常常吃的那些東西在這裡也到處都是,而且做得比許多北方的同類食品更精致。在貴陽街頭的小吃攤點上,一種叫做“戀愛豆腐果”的烤豆腐和被稱為“絲娃娃”的小吃好像特別普遍。各種亂七八糟的作料加在一起,味又辣又怪,但吃了幾次,我還上了癮,貴陽人嗜辣,人稱“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我還算不怕辣的人,但剛到貴陽,去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牛肉粉,沒想一碗面被辣椒染得紅紅的,吃得我毛孔噴張,嘴如火燒,面紅耳赤,實在吃不消,以後吸取教訓,每次點菜或吃東西,總不忘囑咐少放點辣椒。不過,貴陽的辣椒與四川辣椒相比,不僅辣,而且香,吃得人有大汗淋漓的快感,還留有滿口的余香,在貴陽聞到辣椒味就涎水直流。還有一種叫“折耳根”的野菜也是貴陽人最喜歡的家常菜,我開始時聞到折耳根的那股魚腥味兒就受不了,但看貴陽人吃得津津有味,也忍著試了幾次,還是沒有抵擋住那股怪味,敗下陣來。返回武漢的火車上,見一位仁兄用那種廣口瓶裝了兩大瓶折耳根,一個人飲著酒。大口消受這怪味佳肴,居然兩頓飯就吃得精光,我想他一定是貴陽人,一問,果然。後來在四川也見到有這東東,還做成袋裝菜在商店出售。於是,贊曰:“西南人、有點怪,草藥當成家常菜”。

一到春天踏青時節,貴陽的各大公園和省內的游覽區內,到處都是游玩的本地人。許多人帶上吃的喝的,在公園席地而坐,來點“辟克匿克”,倒是別有情趣。我第一次去黃果樹瀑布,正是寒假期間,春節剛過,旅游的人不多,但車上坐著許多農民,扶老攜幼,全家出游,在黃果樹到天星洞附近的景區周圍,到處都是這些農民。貴州農村的貧困全國聞名,進入農家可稱得上是家徒四壁,但被柴火熏得烏黑的房梁上,常常掛著大塊的腊肉,過年過節,農民不僅大吃,而且還如此這般的玩,卻似乎很少像其它地方的農民那樣為改變自己的生存處境而到處尋找機會。真是令人有點感慨系之。貴陽屬於喀斯特地區,有山有水有溶洞,各個公園景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市內最有名的公園是黔靈山。黔靈山就在市區,外面是熙熙攘攘的大街,裡面則是蒼松翠柏,高山峻嶺。黔靈公園的山與五岳名山固然無法相比,但比起濟南的千佛山、長沙的岳鹿山之類的“小名山”來,卻又遠勝一籌。山間樹林高大茂密,郁郁蔥蔥,沿棧道上山,路邊常常碰上放養的猴子在樹林中上竄下跳,山上的宏福寺隱藏在濃密的樹林間,有“深山古寺”的氣韻。山上的樹都有幾百年的樹齡,粗壯高大,有的要幾人才能合圍。登上瞰築亭,整個貴陽市盡收眼底。山下動物園旁的麒麟洞,據說曾經是國民黨用來關押張學良楊虎城的臨時監獄。黔靈山美,不僅是因為叢林深山藏古寺,而且更因為叢林深山有湖澤,黔靈湖畔是整個景區的精華所在,湖並不大,大約只有北京北海的一半,但在四圍蒼翠茂密的山林映襯下,一泓清澈的湖水與湖邊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卻自有一番雄奇俊秀的韻致。花溪是貴陽又一著名景區,位於距貴陽市區17公裡的花溪小鎮,公共汽車間隔幾分鐘發一趟,還有不少中巴車穿梭往來,一直開行到很晚,記得一晚我在位於花溪的貴州大學一位朋友家聊天,深怕沒有返城汽車,頻頻看表,朋友告訴我不必擔心,即使晚上兩點鐘也有中巴開往貴陽,當晚聊到近一點,出了貴大大門已一點十分,卻正好碰上一輛返城的中巴車,當時非常感慨,沒想到貴陽交通如此方便。花溪鎮在貴陽的地位有點像重慶的北碚,是當地幾所高校的所在地。花溪景區沒有大家閨秀的儀態萬方,卻有小家碧玉的質樸平易,顯得清秀而澄淨,毫不招搖,一條小河穿城而過,蜿蜒在青山綠樹間,四野田疇開闊,碧山如黛,一片小橋流水的氣像。越往深處走,越給人以真山真水的感覺,花溪鎮周圍有不少苗族布依族,也常在青山碧水間對歌。除了黔靈山和花溪之外,甲秀樓、地下公園、天河潭、森林公園等都是貴陽值得一游的特色景點。

貴陽沒有沿海地區發財的條件,貴陽人也不像溫州人那種肯吃苦耐勞,更不屑於作苦力,(貴陽街頭的大多數民工都來自四川,而貴州本地農民出來的卻要少得多),因此,他們的商業意識往往演化為一種投機取巧的心理,常常對“碰運氣”情有獨鐘,從而導致了各種變相的賭博活動的泛濫。打麻將在貴陽是最為普遍的娛樂形式,結識新朋友,麻將往往一個重要的媒介。到別人家裡去,常常進門就發現一群人在打麻將,每打必賭,“開鍋”一次三元左右也就是所謂“衛生麻將”了。這種“賭”的心態,也滲透在一些貴陽人的人生態度中,能撈一把撈一把,能“燙”(騙)一回“燙”一回,所以,貴陽的偷和騙犯罪比較普遍,我在貴陽車站下車後,拖著行李往前走,突然覺得行李被什麼東西咯了一下,一個家伙拉住我,說我壓著他的腳了,我道歉之後,他仍不放過,一會兒就有一伙人圍上來找茬。幸好我當時有幾個貴陽同學接站,看到了這事,才解了我的圍,使我免過一劫。

不管怎樣,我覺得在眾多的城市中,貴陽仍然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城市,它氣候溫和,冬天不冷(很少出現零下的氣溫),夏天不熱(很少30度以上),景點眾多,城市繁華,避暑避寒都是好去處。值得一游。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