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仙山——武當

作者: 笠人

導讀武當山雖然不是以自然風光聞名的山岳,但更喜歡自然風光的我還是一直想去一趟,那是因為我心中一直有一個武當夢。我想這源於少年時的江湖夢,很多人小時都有這樣的夢,特別是那些讀著金庸的武俠小說長大的男孩子,就如《臥虎藏龍》裡面玉嬌龍對秘密教她武功的師傅說的,她給了她一個江湖夢,這個夢讓她在貴族家庭和江湖之間艱難地徘徊。這又讓我想起金庸第一� ...

武當山雖然不是以自然風光聞名的山岳,但更喜歡自然風光的我還是一直想去一趟,那是因為我心中一直有一個武當夢。我想這源於少年時的江湖夢,很多人小時都有這樣的夢,特別是那些讀著金庸的武俠小說長大的男孩子,就如《臥虎藏龍》裡面玉嬌龍對秘密教她武功的師傅說的,她給了她一個江湖夢,這個夢讓她在貴族家庭和江湖之間艱難地徘徊。這又讓我想起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裡的李莞芷,他們情況相似。在小說裡她們最後都選擇了江湖,我想那是小說,現實裡就能難說了。也許那是作者自己的江湖夢使然吧。這樣的夢當然未能最終真正吸引我走向江湖,但卻驅使我有一天走到了武當山。

武當山山門離山上有幾十公裡路,我們坐長途車下午四點到山腳下,轉坐景區的公車上到半山的南岩。八月的夏天,這裡卻已經相當陰涼了。找旅館住下後,天已經快黑了。傍晚山上飄起小雨,旅館窗戶對著大山,視野很好。空山新雨,水氣縹緲,滿山朦朧。

南岩這裡是游客集中的地方,人多,店多,有點給人小鎮的感覺。晚上想往山裡走,去看看本來下午想去但因為時間太晚沒去成的南岩宮,黑夜裡走了一小段山路,四周寂靜,想想宮裡的道士不知道晚上會在做什麼,也許不歡迎參觀,還不知道武當這樣的地方,是不是道士都身手不凡,平時在野外野營都不覺得怕的我突然有點怕了,於是回去睡覺。

第二天出發的遲了,早上九點鐘才開始爬山上金頂。沿著繞山的路先往下走,先穿過梅榔祠,這是沿山坡的一小排建築,裡面道士模樣的人招游人燒香。再經過一排小民居就開始往上爬。從南岩上金頂的路還是很長的,所以瓊台那邊修了索道上金頂,大部分的人都從那邊上下,爬山的人很少很少,路上沒碰到幾個。我想上山不爬山,就如沒來過,而且瓊台離南岩又遠,既然住這邊,還是要爬上去。越往上爬,路越陡,路上有些小景點。黃龍洞是削壁上的一個小山凹,有一小亭和一個小房間,擺著小神像。之後到了朝天宮,這裡在武當山是人界和仙界的分界點,人只能到這裡,再往上就是上天,而仙人也只能最多到這裡來,如果要到再低的地方,那就是下凡了。這個小道觀看起來很古舊,裡面有神泉,據說能醫病。喝了一口,水很清,很涼。這裡路分兩邊,右邊上去是經過三道天門,再到金頂。在武當山的建築布局和道教對武當山的理念中,上山就是上天,金頂的建築就是天上宮殿,上天要經過三道天門,那右邊的路當然是上天的正道,我們也選擇從那邊走。一路上去,小路在樹林包圍之中,霧氣越來越大,陰冷襲人。越往上人越少,有時只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和喘氣聲。經過千百年磨蝕的山徑石階在大霧中濕漉漉的。身側是高聳古木,頭上蔓藤垂掛,空山濃霧中,但聞腳步響,那時候感覺那霧氣就是仙氣了,真不知道仙人是否就隱身在霧中。

天門是很簡單的建築,但凝重,方形門樓,半橢圓門洞,上去前都要爬一段很陡的階梯,看來上天真的是不容易的。過了三天門已經是徹底到了“天庭”上了,再爬一小段路就到了武當山的主峰上。武當主峰金頂不僅在武當群峰中一拄擎天,而且四周眾峰萬仞來朝,為山顛所向,盡顯大自然王者之氣。金頂建築群主要是太和宮和紫金城,還有一些附屬建築。

真正的金頂是上面個很陡削的石峰,圍繞著山峰有一圈巨石築成的工整堅固的城牆。進門洞,再沿山壁的石階往上爬,終於來到真正的金頂上。金頂上建有紫金殿,整座是用銅鎦金做成,規模雖然不大,但歷經數百年的高山風刀霜劍,依然金光燦燦。小殿裡供著神像,殿門掛著布簾,空間雖然狹小,但裡面還坐著個年紀不大的道士,香客們在外面朝拜,不時有游客欣簾參觀,小道士不大樂意,總叫人放下,遲一點他還有點生氣。紫金殿建在這樣高聳的山頭上,氣勢不凡,不愧是皇家手筆。

到了金頂已經是中午,那時上面霧氣很大,能見度很低,不用說四周山谷,就是在太和殿往山上望,頭上也是白茫茫一片,紫金殿淹沒在雲霧之中。而紫金殿四周,冷風颼颼,霧氣飄渺,真是修道的好地方,可惜山峰上地方很小,游客擁擠,要不然在這裡坐坐,也讓自己體驗一下成仙或者在天上的感覺。

武當山的主神是真武大帝,每個道觀的主殿應該都是供奉他的,這裡當然也不例外。真武大帝是民間供奉很普遍的道教神,在很多地方見過,我們家鄉村口就有一個宮廟是供奉他的,一向對這些很模糊,以前不知道他是道教的人物,有時候還把他和玉皇大帝搞混,以為是同一個神,因為以為天上應該只有一個皇帝。中國農村裡的人們基本是見神就拜,不理會也不知道他的來龍去脈。我這平時不去拜的人就知道的更少了。

真武大帝,又稱玄武大帝、玄武神、玄天上帝,自古以來就是民間信仰的神。據介紹,玄 武 一 詞 , 原 是 二 十 八 宿 中 北 方 七 宿 的總稱 。玄 武 七 宿 之 形如龜蛇,後來玄武成了總管北方七宿的神,是龜蛇的合體,以應北方七宿之像。漢朝後他的地位在道教裡不斷提升,越來越高,特別是宋代皇帝,對其屢有加封。但一直到北宋時期,真武的形像仍是龜蛇,到了南宋,真武才被人格化。真武的塑像,披發仗劍,足踏龜蛇,神態威猛,到現或是在把龜蛇化為身旁兩將。

而道書記載玄武原為淨樂國王善勝皇後之子。皇後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道書記述和上面的說法並不吻合,這也許就是宗教和世俗看待世界之不同吧。

到了明代,玄天上帝被尊為鎮邦之神,對玄武的崇拜達到了鼎盛。傳說明太祖朱元璋起事時,有一次打了敗仗,他只身逃到武當山,發現一座廢棄之上帝公廟,他立刻撥開蜘蛛網,祈求玄天上帝保佑平安,撥開的蜘蛛網馬上復原,他遂度過難關。登基後,他為答神恩,把舊廟翻新,神像也重新塑造,並敕封"玄天上帝",御題"北極殿"廟額。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王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永樂十年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三十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成了皇室家廟,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不過,曾經看過有歷史學家說是宋代皇帝是假托天神顯靈,來實現自己的意願,從而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明朝統治者在歷史學家眼裡我看也逃脫不了假托玄武來維護自己政權合法性之嫌。

武當山那些道觀後面還大都建有供奉玄武父母的後殿,因為玄武成仙後他父母也隨他成仙。本來以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貶義詞,原來在道教裡並不是。

午後正要下金頂,霧氣開始飄散,在半山腰的路上,往下一望,眼前景色讓我驚叫,那是我從未見識過的美景,應該也是我心中最接近天上的景色,只見濃霧密雲中突然閃出了一塊空隙,而空隙裡有一個小山峰,山峰上是一棵小樹。與一般看到的雲霧籠罩山峰的一片朦朧景色不同,這時候的雲很濃很密,而出現的空隙卻幾乎一點雲霧都沒有,是那樣的清晰。那小山頭就如一只翠綠的清舟飄蕩在白色的雲海中,那更像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我手忙腳亂的掏出相機,想讓那一刻成為永恆,但相機剛拿出來,雲海就拉起他厚厚的帷幕。我不甘心,在那裡一等再等,但那雲幕再也不拉開,那仙景再也不再為我浮現,那永恆也只能留在我的腦海中了。雖然說武當山不以自然景色見長,但那一刻看到的景色卻是我看過的最美的自然景色之一,只是這樣的景色是可遇不可求的。

之後的武當山金頂四周雲霧開始變薄,飄散。兩邊山谷的雲往上湧,山峰時隱時沒,高聳的山峰有時候只看到一側,有時候只看到小山頭;有時是單獨一截山峰在一片雲霧中突兀而起,高聳接天,有時是雲霧中幾個山頭同時出現,時清晰,時朦朧。半山的太和宮時而籠罩在雲霧中,時而白雲繚繞,真的就像天山宮闕。放眼四望,群峰迷離,仙氣飄飄,朝那個方向都可看到一副飄逸、靈氣的中國山水畫。

雲霧散去後下了金頂,回頭望金頂和紫金城,更覺得它高築在山顛上,在削壁上建起一座如此堅固的城池,難度之大難以想像。

從另一路下山,這邊山路總的來說平緩一點,到了朝天宮走回原來上山的路,一路下來越走越慢,腿關節有點經受不住考驗。到了南岩已經下午四點。

南岩宮就在附近。走過一段高地起伏的石階路,來到了建在半山坡上的南岩宮。這個道觀一看就知道歷史悠長,歲月的河流在他身上留下很深的印記,石料都磨的很光滑甚至是風化剝落,很多建築都讓人感覺很滄桑,包括大殿都在大規模維修。道觀後面幾個小殿依懸崖而建,充分利用石壁的內凹處和縫隙,構思大膽,技術高超,外觀看頗有些驚險。遠看,就像是絕壁上的鳥巢。在裡面外望,前面是深谷,遠處群山莽莽,很有特色的。

回南岩的旅館取了行李,坐景區的公交車到了下面一點的紫霄宮。

紫霄宮是武當上最有代表性的道觀之一,依山勢而建,門前有一片開闊地,上面有水池。過了橋,爬上一段比較陡的台階,才到了山門。這裡和金頂的紫金城一樣,也是參觀要另收門票的。看我們在門口有點猶豫,守門的年輕道士讓我們進去,說不用門票了,還說一句什麼話,沒聽明白。這樣的事情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這個道觀裡面看到的道姑比道士還多。武當山這些大道觀的道士全身道士裝束,神態從容淡然,他們應該是真正修煉的出家人,而一些小道觀裡面有些頭上頂著道帽,上身穿著道袍,下身卻穿著西褲皮鞋的人,只要有游客進去參觀就拼命介紹廟裡供奉的神仙,動員人家燒香,抽簽問蔔,算命看相,一付俗相,我估計他們是假道士,有可能是當地山人或景點管理者之類的。

紫霄宮規模宏大,背靠大山,俯臨谷地,各個殿宇依山就勢逐級而上,左右偏殿基本對稱,建築古樸嚴整,氣勢逼人,完全是皇家建築的規制和氣勢,並非一般民間建築可比。

玄武大帝歷代不斷加封,已經成為三教祖師,三界總管,這裡大殿裡就有對聯對此進行褒揚。我覺得奇怪,本來一直以為道教裡面老子被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是地位最高的,那這樣玄武地位可不是高過他了嗎?到這裡看了介紹才知道,玄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想也是這樣的解釋才能自圓其說。其實這只是道教的說法,我想其他諸教肯定不同意的。

這個道觀除了大殿供奉真武大帝,還供奉不少傳奇性的道教人物,如呂洞賓,張三豐等。特別是張三豐,我想喜歡武俠的人沒有會不知道的。當然小說裡的人物真真假假和歷史上的真人是有一段距離的。到武當山旅游,有時真的會想,這裡的哪家道觀是張三豐住過的,哪個地方是他修煉和練武的地方。武當的人物和關於武當的傳說使這裡增加了傳奇色彩和神秘感。我想這也是很多人來武當的原因之一吧。

從這裡的介紹可知,張三豐不僅創立了太極拳而為一般人所知,其實他還是道教裡很有修為的人物,是一位大道,有很高的地位和影響。他自創一派,是一個隱者,遠離政治,更不附和權勢,代表中國傳統的隱士文化,明朝太祖和成祖多次召他不赴,還派人多次長時間尋訪,都找不到。他提出中國的三教互相接受和寬容,平息紛爭,這聽起來很有現代味道,可見他的見識不凡,是很有遠見的人。張三豐是歷史上傳奇人物,也是爭議人物,有人考證他是明朝初年宮廷政治鬥爭需要而被誇大神化了的人物,而太極拳更不是他所創。

但無論如何,現在一般的中國人都把太極拳當作武當內家拳之一,而且是張三豐所創。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一般武術無論形式上理念上都很不一樣。 它是不僅綜合、融會貫通了我國源遠流長的拳術、養生法、呼吸法、經絡學說,而且吸收了中國傳統哲學的精神,也可以說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太極哲理演化創造出來的。除了和其他武術一樣的建身防敵功能外,它對攻守,動靜,剛柔,先後的理解,其實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和哲學,對一般中國人也是影響很大的,已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部分甚至是精華。如果說武術是一種國粹,它就是國粹中的精髓。中國人沒學武術是一種遺憾,而以太極拳為甚。

晚上道觀裡各殿都要燒香拜神。我們在最後面一個小殿三清殿樓上參觀時,有個長胡子老道正在燒香,拜完後他一直在門口站著,一臉苦相,我忽然意識到他要關門了,一問,果然他在等我們走,不過他也沒有不耐煩的意思,我們也趕快看完下樓。走到下面,發現紫霄宮大門已經關了,也只剩下幾個游客。我們自個開側門出宮。那時候我才知道晚上這些道觀是要關門的,道士道姑都在一側的普通房間裡修煉,那是參觀者止步的地方。

出到山門外,暮色漸臨。空山寂寂,山林幽深,道教的信徒們就在一片寧靜中修煉求道,在這道士修煉,神仙居住的聖地,一片平靜中不知道又隱藏了多少我們這些俗世之人所不能知道的玄機。

空曠的門口沒幾個人,等了一會,六點多有景區班車路過,於是坐車離開武當山,到山門下天已經全黑了。


精選遊記: 武當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