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游

作者: 夢想千山我獨行

導讀金山游 來到金山寺,進入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入雲的七層八面的慈壽塔,它像一位巨人聳立在金山之上,它又像一個得道高僧披著紅色的袈裟,口中還念著凡人無法理解的經文。金黃色的佛寺依山而建,黃牆綠葉,丹輝碧映,煞是迷人。 “一點青螺百浪中,全依水府與天通。晴江萬裡雲飛盡,鰲背參差日氣紅。”唐朝竇庠的一首《金山寺》,把一個真實的金山� ...

金山游

來到金山寺,進入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入雲的七層八面的慈壽塔,它像一位巨人聳立在金山之上,它又像一個得道高僧披著紅色的袈裟,口中還念著凡人無法理解的經文。金黃色的佛寺依山而建,黃牆綠葉,丹輝碧映,煞是迷人。

“一點青螺百浪中,全依水府與天通。晴江萬裡雲飛盡,鰲背參差日氣紅。”唐朝竇庠的一首《金山寺》,把一個真實的金山描述得淋漓盡致。“萬川東注,一島中立”,有江心一朵“芙蓉”之美稱。又因寺廟依山而造,殿宇廳堂幢幢相銜,亭台樓閣層層相接,一座座樓台將金山密集地包裹起來,山與寺渾然一體,整個金山就像一座宏偉壯麗的寺廟,構成一組椽摩棟接、丹輝碧映的古建築群,形成了一種金碧輝煌“寺裹山”的奇特風格,集中體現了唐、宋、元、明、清各朝建築的藝術精華,被稱之為“絕勝的金山”。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神話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許多人正是從“水漫金山”開始,認識金山、了解鎮江的。金山位於長江邊上,江天大禪寺依山而造,殿堂樓台層層相接,從江中遠望金山,只見寺廟不見山,素有“金山寺裹山”的說法。

白龍洞原名龍洞,俗稱蟒洞。傳說,金山背後有一蟒洞,洞內白蟒經常吐出像雲煙一般的毒氣,無人敢至。唐開元十年(722年),有一位高僧叫靈坦(武則天侄孫),來金山後在這個洞裡打坐參禪,蟒蛇就避走了。洞旁塑有兩個女石像,一是白娘娘,一是小青青。洞壁刻有篆書“白龍洞”,此洞與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的《白蛇傳》故事有密切關聯。相傳,許仙被法海騙上金山,白娘娘、小青青脫鞋拋江為舟,引東海之水,決心水漫金山寺與法海鬥法,法海急忙脫下袈裟成一條長堤,把波濤萬頃的海水攔在堤外。白娘娘鬥法失敗,只好收兵,退回杭州西子湖畔,待機報仇。

法海洞在公園的西北角頭陡岩上,慈壽塔下西邊。法海洞內石壁上刻有“浮玉山”三字。法海姓裴,人稱裴頭陀,是唐宰相裴休之子。頭陀生而胎素,穎異不群,先在江西廬山出家,後至金山修行。傳說,有一天他無意中在一片菜地挖出若干鎰黃金,便大興土木,建成一個中外聞名的禪宗寺廟,起名金山寺。宋朝的張商英有詩贊道:“中間石室安禪地,善世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龍歸海去,岩中留下老頭陀。”

走到大路盡頭,就是“江天禪寺”。一進“江天禪寺”,第一個看見的就是鼎鼎有名的彌勒佛,他正嘻嘻哈哈笑個不停。你看,他笑起來就出現了兩個深深的酒窩。一個大肚皮大得離奇,因為肉太多了就重疊了起來,變成了兩層。瞧他那圓溜溜的肚臍眼真逗人,這可以稱為彌勒佛的第三只眼了。彌勒佛的旁邊有一幅對聯,這幅對聯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這幅對聯可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座右銘。它時刻提醒人們千萬別做可笑之人,要是讓彌勒佛看見了,他一定笑得更歡。

我們進入大雄寶殿,正面是三尊大佛。這三尊大佛外形幾乎一樣,穿著金色的袈紗,神情一樣,都給人一種可親的感覺,動作一樣,眼睛都俯視著,好像是注視著我們,又好像是在洞察人間的一切。三尊佛像四周坐滿了十八羅漢,他們的姿態不一,有的在睡覺、有的在念經,出於對佛的尊重,我們沒有把菩薩拍下來。

站在“江天一覽”石碑前抬頭望,就可以更清楚地看慈壽塔了。金山寺塔玲瓏、秀麗、挺拔,矗立於金山之巔,塔高30米。塔為磚木結構,七級八面,內有旋式木梯,供游人登塔遠眺。每層四面有門,走廊相連,面面有景,風光各異,它是鎮江城的重要標志之一。

登上了慈壽塔頂往下看,金山的景色盡收眼底。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朵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她們亭亭玉立。一陣愜意的涼風吹來,我整個人都陶醉在金山的美景之中,忍不住贊道:“好美的風景”。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