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周莊

作者: steliao

導讀沒去周莊之前,聽朋友的談論倒是不少。有說周莊沒什麼看頭,不值一去,還不如烏鎮來得好;有說去看看嘛也還可以。總之評價不過爾爾。這個國慶終於花了一天去那裡,得以親眼所見這中國第一水鄉。說來也是機緣巧合!我與好友原本打算去大家都推崇的烏鎮,且將鬧鐘調到8點半,准備乘9點半的車去。沒想到鬧鐘居然不響,倒是9點半的時候被手機鈴聲叫醒。去到對面的� ...

沒去周莊之前,聽朋友的談論倒是不少。有說周莊沒什麼看頭,不值一去,還不如烏鎮來得好;有說去看看嘛也還可以。總之評價不過爾爾。這個國慶終於花了一天去那裡,得以親眼所見這中國第一水鄉。說來也是機緣巧合!我與好友原本打算去大家都推崇的烏鎮,且將鬧鐘調到8點半,准備乘9點半的車去。沒想到鬧鐘居然不響,倒是9點半的時候被手機鈴聲叫醒。去到對面的車站(旅游集散中心)已是10點過了。只見賣票處人頭攢動,各人極盡擁擠之能事。待到窗口時,居然被告知去烏鎮的票已售罄,澱山湖、大觀園的票也沒有了。再問周莊呢?售票小姐無不耐煩地纖手一揮“那邊窗口”。原來周莊的票也所剩無多,於是趕緊買票上車。如此這般,從出門到車開,前後僅用15分鐘。

一路上倒也心情愉快,企盼著快點看到美麗景色。一個半鐘頭之後,車子停在了周莊鎮上。步行數分鐘,便來到當地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在街角處買了份導游地圖,就開始了真正的周莊自助一日游,其時正午12點。

民以食為天,首先要解決的當然是肚子問題。這條商業街真正是車水馬龍(人力三輪車)、行人如織(外地游客),沿街的飯館鱗次櫛比,而且家家客滿、生意興隆。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一家規模頗大,尚余空位的餐館。在沒有服務生的帶領下,我門自覺地在二樓找到一張靠街的桌子,雖說桌上仍有前人留下的痕跡,但好過剛剛餓著肚皮在街上晃來晃去。怎知片刻休息之後仍不見端茶送水的小姐----只看到數位小妹(恐是童工)奔來跑去,忙得不亦樂乎。原來那邊廂有一大桌人客,正在觥籌交錯、嘻哈不已。相較之下,爾等又豈會在乎我們兩個勢單力薄的弱女子呢?哎!世態炎涼,盡現於此。終於,在幾番催促之下,小妹換上了干淨桌布,端來兩杯熱茶。點罷菜,一邊喝茶,一邊觀看樓下街市的熱鬧景像,肚皮雖餓,也還不以為意。第一道菜算是上得快,第二道、第三道也還可以,最後一個菜從此再沒出現過。原因無他,在左等右等,三催四請後,回答是材料沒了,且沒有絲毫歉意,連起碼的“對不起”都不說一聲。還未填飽肚皮的我們真是氣得七竅流血、八孔生煙。此時,鄰桌的客人因有兩道菜遲遲沒上也在與服務員爭執不下。忍無可忍並在我們強烈要求之下,飯館老板現身了。經過艱難的一番交涉,老板終於良知發現,道了欠,賠了款(少收9塊錢)。可笑的是離開時在飯館大門口碰到另一批客人正和店員吵架,拒不付款。看來這個老板今天有的忙了!雖然仍舊餓兮兮的,但並未破壞我們的興致。繼續在街上游蕩,找尋著好吃的。遠遠的,前面那家水果鋪的柚子香飄了過來。吃個柚子打發另一半胃也不錯呀!全當是飯後水果吧!而且還不貴哦,一個才4塊錢。啃著香甜的柚子,我們繼續向前。

過了古牌樓,開始進入真正的水鄉景色。聽路人講今天的游人並不算多。是嗎?但在我前面已經是絡繹不絕、摩肩接踵了。在人影中瞥見對面一座小橋,看看手中的地圖,原來叫青龍橋。旁邊有一石壁,曰“古鎮照壁”,壁的下方有以花草修剪之六個大字“中國第一水鄉”。游人多在此拍照留戀。放眼望去,果真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像,也難怪有人稱之“東方威尼斯”。

按照事先排好的路線,我們沿街向右走。一路觀看著河邊景色,一路吹著習習涼風,心情更是輕松又自在。不一會兒,過了一座福洪橋,這時面前的路有了分岔,幾條弄堂讓人有些困惑。行走間,迎面過來一老婆婆,說走錯路了,然後又主動指給我們一條正確的道路。感謝之余,不禁對周莊的民風大加贊揚。

走過貞豐弄,來到貞豐橋畔的迷樓。迷樓建於清光緒年間,原名德記酒店。早在20年代初,南社發起人柳亞子、陳去病曾四次在此痛飲酣歌,乘興賦詩,宣傳新文化,鼓吹民主革命。後將百余首詩篇彙集成《迷樓集》,流傳於世,迷樓名聲大揚。樓內有桌椅供游人休憩小坐,其中一間房專辟成蠟像館,柳亞子等人圍桌而坐,邊舉箸邊暢談著什麼。蠟像栩栩如生,仿若真人。從二樓的窗戶望出去,江南特有的青瓦白牆映著暖暖的午後陽光,愈發顯得小巧精致。

出了迷樓,往東走,幾步功夫便到了棋苑。棋苑,顧名思義,為各種棋類的展覽館。這裡彙聚了東西方、古現代的各類棋及棋譜。中堂一塊空地做成一個巨大的中國像棋棋盤,從樓上向下看,本該是一幅較為壯觀的畫面,可煞風景的是三三兩兩的游客提著大包小包坐在一粒粒棋子上休息。據說周莊棋苑是中國唯一的棋文化展覽館,於一九九五年從北京遷至此。

棋苑外面幾步之遙是建於宋代元佑年間的澄虛道院。這可算是周莊香火最盛的地方。跨過邊上的蜆園橋,再向前走便是國民黨元老葉楚倉故居。在這裡他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據旁一導游介紹,數九寒天他曾因無錢買紙筆,把夫人和自己的毛皮棉襖拿去當掉。現屋裡的玻璃櫥窗內還保存著這兩件歷史遺物與葉老先生的部分遺照、遺稿,供後人瞻仰。

周莊水鄉有個特別的景點----全福寺。說她特別,是因為和其他景色的玲瓏小巧相比,而顯得更加大氣磅礡。因此寺主人周迪功郎舍宅為寺,後古鎮依寺而築,才得周莊。廟宇前後四進,依湖傍水,氣勢恢弘,很有些北國寺廟的風貌。

看過全福寺,繼續順著水道向北行。忽聞水上踏歌聲。回頭一瞧,原來是一艘艘小船搖了過來,高吭的歌聲正是那撐船人所發。別看都是年歲不小的大媽、大叔,竟唱著響亮的調子,還能將載滿游客的小船駛得自自在在、穩穩當當。行人在河道兩旁邊走邊看邊聽,也同樣地悠哉游哉!就這樣不覺擠在人群中又逛了沈廳、張廳。所謂沈廳、張廳也即是當年沈姓、張姓人家的私宅。沈廳為元代中期江南巨富沈萬三後裔建造於清乾隆七年,七進五門樓,房屋百余間,占地兩千多平方米,為江南民居之最。而張廳則更妙了。跟著一隊游人,來到張廳的後院,導游指著一條窄窄的河道說,以前來張家的客人既可從前門進,亦可從後門入。後門便指這條河道了。謂之“轎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

此時某位導游的廣播高喊,預告著前面就是聞名遐爾的雙橋。雙橋,即世得橋、永安橋,建於明萬歷年間,因兩橋交叉相連,樣子很像古代的鑰匙,所以當地人又稱之為鑰匙橋。之所以出名,是因為1984年旅美畫家陳逸飛將其繪成油畫,題為《故鄉的回憶》。並於10月在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得. 哈默的畫廊中展出。同年11月,哈默訪問中國,將此油畫作為禮物,贈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此畫成為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從此雙橋便馳名中外。

踏過雙橋,不一會兒就回到了來時經過的古牌樓。也該准備回程的事宜了,比如說店子裡面隨便逛逛,買些什麼特色食品,謀殺掉最後的膠片。其實,從進入周莊伊始,便看見家家商店的櫥窗裡都擺放著一排排的豬蹄膀,黃燦燦、油亮亮的。據說是這裡最具特色的食品----萬三蹄。既然如此,那就勉強買一只吧。咦!對面的一座塔都沒有上去,一定是來的時候忘記了。看看地圖,叫全福塔。但哪裡是進口呢?正當我們問路旁一人力車夫時,邊上的門“咯吱”一聲打開,走出兩個游客後立刻又被關上了。我和朋友兩人急忙奔了過去,在好說歹說之下看門人終於答應讓我們進去。原來這個地方關門得早,才過五點便要清空游人。此時一位老奶奶已在塔內打掃起來了。我們匆匆上塔,觀景,再下來,出門時再三地道謝,然而心裡卻嘀咕著,游覽地居然真麼早關門,實在說不過去。

總算游覽完畢,可以打道回府了。酸酸的腿和腳卻不肯再向前一步,而周圍的人力車夫也趁機一哄而上,招攬生意。經過討價還價,以五塊錢成交,載我們去停車場。這位大伯手腳麻利地蹬著三輪車飛快向前行著,但周圍的路和來時怎麼越看越不像?難道他是抄近路嗎?當真正發現走錯路時,都已快出鎮了。在四周汽車喇叭的轟鳴聲,在大肚皮警察的吆喝聲中,人力車艱難的掉頭,往來時的方向駛去。還好,並沒花太多時間,把我們安全地送到了停車站。下車時,我和朋友一致同意多付車夫一塊錢----為他不辭辛勞的帶我們游了周莊的其他景色。

大巴士在我們上車時不幾分鐘後出發,於七點半左右到達上海,歷時約一個半小時。我的周莊之旅就此畫上圓滿的句號。


精選遊記: 周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