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

作者: 海硯

導讀2006.10.20小雨轉多雲(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安龍招堤,這是一個很有小說意味的名詞。據縣志記,安龍招堤是清代康熙三十三年,貴州總兵招國遴提議在安龍城修牌樓建石堤,用以保護這古老的名城安龍。故稱:招堤。安龍這個不大的古城,卻有一位皇帝在此生活稱帝十余年。並在這裡演義了一段復國忠君的歷史故事。我是在去興義的長途汽車上,聽當地人講起安 ...

2006.10.20小雨轉多雲(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安龍招堤,這是一個很有小說意味的名詞。據縣志記,安龍招堤是清代康熙三十三年,貴州總兵招國遴提議在安龍城修牌樓建石堤,用以保護這古老的名城安龍。故稱:招堤。安龍這個不大的古城,卻有一位皇帝在此生活稱帝十余年。並在這裡演義了一段復國忠君的歷史故事。我是在去興義的長途汽車上,聽當地人講起安龍古城的故事,才來到安龍尋找這些故事的草蛇灰線。據說,安龍以前叫安隆。在明朝被清軍攻陷後,明神宗的孫子,桂瑞王朱常贏的次子朱由榔,在明將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耘及舊臣呂大器,方以治,吳貞毓等人的擁戴下,於廣東肇慶稱“永歷”帝。後在清軍的打擊下,逃到貴州的安隆。在安隆建都十余年,並將安隆改安龍。朱由榔入黔後,在明舊臣和反清復明的許多仁人志士的擁戴下,一度很強大。以至,清朝廷曾想於之議和,讓其獨治貴州。李自成起義軍被清軍絞殺後,殘部的孫可望帶兵投奔朱由榔,並被委以兵權。而孫可望的日益強大,給弱小的明後主帶來了殺身之禍。導致南明政權內部的矛盾重重。當朱由榔感到尾大不掉時,密招十八位大臣來安龍,商議除孫之計。但事情敗露,孫可望帶兵來安龍以鋤奸護駕之名,將這十八位大臣一並抓進軍中。於公元一六五四年一月初八,在城外馬場壩,將這十八位誓死不從的忠明之臣斬首示眾。那天,天色晦暗,細雨蒙蒙。吳貞毓等十八位忠臣神色自若,面向明皇宮遙拜,並賦詩言志,慷慨就義。圍觀百姓無不垂淚佩服。孫可望後被廣西明將李國定所擒。永歷帝朱由榔為記念這十八位忠臣,在安龍馬場壩修十八先生墳。現在,這十八先生墳就坐落在安龍城最繁華的地方,已成為南明歷史博物館。我站在大殿的前面,駐足仔細端詳這十八先生的墓碑和高大的牌坊。走過月亮圓門是後人修建的“歸然千古”的牌坊,拾階而上,還有一個古老的小一些的牌坊,上寫:明十八先生墓。牌坊後有一石碑寫有:十八先生成仁之處。碑上詳細記載了十八先生的名子和生辰及遇難時的情景。一座圓形的墳,整潔素穆。我仔細看了,這十八位先生都不是當地人。他們為忠君報國死於異鄉。並受到當地人們的尊敬和愛護,甚至清朝朝廷都沒有將其墳塋損毀,還在此修安龍招堤。可見,歷代君主都把忠君報國看的比什麼都重要,那怕是他們的敵人。小雨過後的下午,我漫步在招堤上,初秋的十月,招堤右邊的萬畝荷塘已是荷殘蓬老。張之洞的《半山亭記》就刻在涵虛閣的石壁之上。再往後走就是烈士陵園。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山頂上。走在被雨水打的濕漉漉的石板路上,想著一代代的忠烈之士的精忠報國義舉,不禁感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



(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



(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



(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



(安龍招堤:忠魂何須裹屍還)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