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游之三:早晨的周莊

作者: 老KK

導讀早上七點踏出客棧,准備去欣賞清晨的水鄉,天色還有點陰,我們向左轉,河邊小路上沒什麼人,只有幾位婦女洗著衣服,還有洗著子孫桶的。 不遠處有一個關卡,只是沒人看守,才七點呢;這條路可以一直通到公路,再走個幾步路,只見一牌坊上面寫著“沈萬三水塚”,後方有一小亭,有幾位婦人蹲在湖邊洗著衣服,真是一幅鄉村美景。 從金鉤客棧的二樓房間向外照的� ...

早上七點踏出客棧,准備去欣賞清晨的水鄉,天色還有點陰,我們向左轉,河邊小路上沒什麼人,只有幾位婦女洗著衣服,還有洗著子孫桶的。

不遠處有一個關卡,只是沒人看守,才七點呢;這條路可以一直通到公路,再走個幾步路,只見一牌坊上面寫著“沈萬三水塚”,後方有一小亭,有幾位婦人蹲在湖邊洗著衣服,真是一幅鄉村美景。



從金鉤客棧的二樓房間向外照的晨曦美景

我們沿來時路走回雙橋,往古鎮照壁方向逛去,一大早,觀光團的旅客還沒進鎮,你才能看見周莊的原始風情;一直走到福洪橋,穿過貞豐弄,隨興往右拐,往沒什麼人的地方走去,這邊兩旁的房子比雙橋中心來得舊,一片水塘中也比較凌亂,一般游客是不來這兒的,但我是來看「聚寶橋」的,因為從這裡可搭車去「同裡」。

我們又看到一個關卡,還沒到七點半,所以還沒人看管;出了關卡,有一些賣菜,賣肉的小販,還有賣鞋底的;旁邊就是聚寶橋了,只是一座好窄的破水泥橋,問了問當地人,大約還要走個十分鐘才能到公路,從那兒才能搭上去同裡的車。



人家盡枕河,水巷小橋多走回關卡,管理員已上班了,拿出票根方能入鎮,走沒多遠,到了全福寺;周莊在過去叫做“貞豐裡”,相傳是在北宋年間有一周姓人篤信佛教,舍宅而建了全福寺,同時將周圍幾百畝田地捐給了寺院,四周百姓感其恩德就將周圍這一大片田地叫做了周莊。這是一段很有意義的傳說,進去逛逛吧,好大的一片院子,有大堂、有鐘樓、鼓樓、水池,逛了十分鐘也就離開了。

走回西灣街,沿著河邊慢慢走,時間已近八點,河中有人搖著小船緩緩行駛著,想必是當地人自己的船,准備去沉廳載客游河的。遇見一些美術學校的學生,就坐在橋邊的地上,認真的畫著心目中最美的景色,希望有一天像陳逸飛一般,畫出一幅世界聞名的《故鄉的回憶》吧。



慵懶的周莊早晨

西灣街14號是一家沒招牌的小吃店,我們走到店門口的時候,店裡的蒸籠正冒著滾滾的熱氣,不禁停下了腳步,店裡頭也坐了好些人,想必好吃才是。

我們決定在此吃個早點,老婆想吃大米稀飯,2元,還免費送一小碟阿婆菜,是一道腌制的菜,和稀飯非常搭配;我點了一個小籠,8元,老婆又加點一碗牛肉細面,6元,味道很不錯,本來還想中午再來吃個中餐的,但未能成行。


吃飽了,也就有點困了,兩人沿著城隍埭走回雙橋,回到了客棧,小睡一下,十一點醒來,整理好行李,再度走入水鄉,到了雙橋,沿著北市街向北行,河邊的小店賣的一些炒栗子,白果勾引了老婆的胃,買了一些,沿途吃個不停,我們可不知道這白果性寒,不可多吃,後經人告知,才恍然大悟,但為時已晚;到了下午,我們兩人只覺得胃怪怪的,而不知是白果在作怪。

來到古戲台,得知下午一點半有戲曲表演,於是我們決定先吃個午飯,待會兒再來看吧,古戲台旁又有一個關卡,反正我們有票,穿過關卡,兩人一直走到全功橋,再沿河的西邊蜆江街走到廊橋酒樓,昨晚吃得味道不差,老婆決定今午再吃一回吧。

點了紅燒巴魚兩條,阿婆菜燒豆腐大蜆,一盤炒茼蒿,一碗雪菜肉絲面,共計70元。吃飯時,金鉤的老板娘來了,她總是笑口常開,十分的熱情,不但答應幫我們買了三斤的阿婆茶,110元,這是兩天來,金鉤老板一直免費提供給我們的飲料,這也是老婆特地為我買回去喝的;又代我們叫了一輛三輪車,講好兩點時到客棧門口,送我們去搭前往同裡的客運車。閑聊中,我稱贊她人很好,她說她不是,她很「秋」的,一時我聽不懂,問了之後才知道,這是當地的話,「秋」是很壞的意思,一席話讓我開懷大笑,與她相約說好下次我打電話來,就以「你好秋」做為密語。


吃完飯,我們去了古戲台,沒想到一大堆來自蘇州外語學校的小學生,擠滿了院子,跑來跑去,也不見有人制止,鬧哄哄的,表演者宣布休息半小時,我們也只好幸幸離去。



周莊古戲台

回到客棧,拿行李下樓,三輪車已在門口等著,兩人擠上車子,通過關卡左轉來到全功路,途經周莊牌坊,來到一座殘破的水泥橋,很陡,我們只好下車,付了10元,過了橋,還得一大段路才能到達公路,又坐了5元的三輪車,到了路口,只見一輛客運車,孤零零的停在那兒,司機在駕駛座上呼呼大睡,我半信半疑的問了旁邊的一位小姐,原來她就是車掌,她說這就是往同裡的車子,沒錯。坐上去等了十分鐘左右,車子就開了,再會了,周莊。


精選遊記: 周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