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年景追昔

作者: 商益棠

導讀《榕城年景追昔》 過年須要在家鄉過才有味道。 羈旅凄涼,到了年下只有濃得化不開的鄉愁與綿綿無盡的悵惘,哪還能有普天同慶的歡樂心情?於是,最好避開所有過年的熱鬧氛圍,仿佛尚未長好不該去揭的瘡疤須要避開陽光與空氣。 家鄉遠在天邊,徒縈夢想,孩童時過年的年景,尚可追憶一二。 年關在邇,首先發端於祭灶。外婆忙著把錫香爐、錫蠟簽、脫胎漆器的大 ...

《榕城年景追昔》



過年須要在家鄉過才有味道。

羈旅凄涼,到了年下只有濃得化不開的鄉愁與綿綿無盡的悵惘,哪還能有普天同慶的歡樂心情?於是,最好避開所有過年的熱鬧氛圍,仿佛尚未長好不該去揭的瘡疤須要避開陽光與空氣。

家鄉遠在天邊,徒縈夢想,孩童時過年的年景,尚可追憶一二。

年關在邇,首先發端於祭灶。外婆忙著把錫香爐、錫蠟簽、脫胎漆器的大紅果盤茶具,從盤絲洞般蛛網塵封的藤箱裡取出來,做年終總結似的大擦洗。拜祭灶王爺的干果蜜餞湊齊十全十美,盛在花花綠綠的瓷碗銀盤中,一張色彩艷俗的木版畫,中間是白白胖胖笑容可掬富家翁樣的灶王爺,傍大款的是面團團滿月般極盡富態的灶王奶奶,邊上那副對聯耳熟能詳,叫做“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外婆的審美標准就是期冀滿堂子孫都肥胖得跟灶王爺似的,可惜調皮的我精瘦如猴,外婆便長吁短嘆嚇唬我長大後娶不到像灶王奶奶這般富態的妻子,弄得我很是郁悶。後來真的娶骨感美女為妻,也算是對已作古的老人家先知先覺的報答。

當年頑童們都對灶王爺灶王奶奶印像頗佳,面容慈祥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祭灶用的年糖年餅已足足望穿秋水了一整年:芝麻糖做的“老鼠子”“老鼠母”、酸甜鹹集大成者“老鼠屎”、甘之若飴的“紅紙包”。花色品種足以讓頑童如痴如醉,魅力遠比年關供養的凌波仙子--水仙花大得多。

磨漿做馃也是這時誘惑饞蟲的年景。推石磨的體力活責無旁貸是黑壯漢舅舅,添水下糯米掌握米漿濃稠的重任則由外婆親自主理。從繞著石磨歡快地轉圈開始,米漿經一晝夜壓榨成形,再調制紅豆沙、蘿蔔絲干、甜糯米飯、地瓜等各種餡,分別包成腰鼓狀,用筷子蘸點朱砂印後蒸熟,壘成寶塔狀,能保存許久。要吃時或煎或蒸或炭火烤,別有一番風味。

這種馃名叫“著掖”,屬閩越古音,是普通話所不具備的發音方法。取諧音“著掖”是我獨創的得意之作,因為惟妙惟肖刻畫馃的特點:外形完全一致,內裡藏著掖著口味截然不同的餡,根本無法分辨。

我嗜好甜蘿蔔絲干餡兒,卻常常“中招”錯拿地瓜餡,巨郁悶。最疼愛我的外婆卻能火眼金睛為我一拿一個准,讓我慶幸不已。長大後才明白外婆用心良苦,在其中作了毫不起眼誰也發現不了的手腳。每每想到這,我眼圈就潮了。

榕城古有“紙糊一條街”之稱,東斜西堵的薄木板房鱗次櫛比,常需斜加木頭柱子當房子的“拐杖”,否則真的會“令人傾倒”。年關了,家家戶戶無一例外將木板房裡裡外外洗刷一新,木板上的樹輪紋路青筋暴起,如同浮雕,隨便拿張宣紙就能拓出木版畫來。各家婆婆們總懷疑小媳婦偷懶,便拿我們這些最賣力刷木板的孩童當正面教材苦口婆心。

其實我們醉翁之意不在酒,拿出吃奶的力氣刷木板,為的是獲取油炸年貨的代理權。油炸年貨也是年關逼近前要及早備辦的。

食用油靠定量供應的年代,家家戶戶都視油炸年貨為年終工作重點、重中之重。包括油炸荔枝肉、紅糟魚、炸豆腐、炸線面等,各種香型的香氣交織在一起,氤氳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過年氣氛來。

為清潔大業出過力流過汗的頑童這時就有資格圍著灶台打下手,眼神卻似偷嘴的貓,趁大人不備就飛快往嘴裡偷塞香食。這時大人就像發善心的交警裝作沒看見,只有不小心被剛炸好的荔枝肉燙得呲牙咧嘴時大人才佯怒輕拍油乎乎的小手,嘴邊卻洋溢著盎然笑容。

祭灶算牛刀小試的話,過小年就該算彩排了。

廿九小年,殺雞宰鴨是高潮之一。那年頭沒有土雞土鴨之說法,因為激素雞化學鴨尚未橫空出世。

半野生的雞鴨每根肉絲纖維都凝縮著生存競爭歷練出的精華,那等鮮美是新新人類們所無法體驗的。

早年外婆在郊外還養著豬,殺雞宰鴨時樂呵呵地手把手教我,殺豬則雇屠夫下手,自己拉著我躲得遠遠的,還順帶把我小耳朵捂起來。長大後才明白,外婆害怕的是朝夕相處的黑豬的哀嚎影響歡天喜地的過年氣氛,頗有掩耳盜鈴的搞笑效果。

用池塘蔓生的水豬菜養畜的黑豬,身軀是玲瓏飽滿的,細瘦而不干癟,豐腴而不臃腫,真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那樣的秾纖合度。即使是白花花的豬板油,也透著雅致的甘甜味。那美味,是吃慣了瘦肉精豬的現代人無可理喻,一定以為我這是白發三千丈式的文學誇張。

小年祭祀土地爺與宅神,豐盛固然豐盛,外婆燒菜時並不拿出渾身解數,關鍵的拿手好菜都留待年夜飯。即便如此,榕城名小吃“肉包肉”的肉燕與“魚包肉”的魚丸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是早就在醉仙樓訂制好了的,用舊報紙糊的紙袋裝,伙計能包得見棱見角,儼然折紙藝術。

有的年景好,外婆自己動手打魚丸肉燕,驕傲地冠以“全真”二字定語,以示與紙芯燕皮或摻粉魚丸的區別。不過並不是說那年頭就時興假冒偽劣,而是時世艱難,童叟無欺的店家不得不出此下策。

我打小嘴刁,能立判真偽。外婆就等著我的“全真”評語,臉上用熨鬥都熨不平的皺紋綻開成一幅鐵路線最發達的地圖。我想成竹在胸的獵人困逐一只野兔時,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

我便結結實實吃得跟青蛙肚一樣,同時對翌日的年夜飯展開美好的綺思。

自家釀造的青紅酒這時也揭開泥封的酒甕口,擔任重要的角色。酒甕碩大,外婆總利用虹吸現像原理,用細長的膠管導出瓊漿來。膠管吸酒的重任也總是交給我,據外婆說聰慧的孩子口清,不會把酒弄酸。就這樣,我從4歲記事之初就開始飲酒,覺得濃而芳洌。每每深憋一口氣長長吸足後,才放嘴讓膠管實現虹吸現像。

母親大人便告誡說小孩不能喝酒,外婆卻慈祥地袒護著,笑呵呵地說能打小鯨吸者今後必有大出息。現如今雖還沒看到大出息的任何吉兆,不過至少酒海縱橫所向披靡,倒也印證了外婆的預言。

廿九小年之夜雖也有斷續鞭炮聲,但大多隱忍不發,與大年夜形成反襯。鯨吸過後的我飄飄然醺醺然興奮地睡不著,寢聽著外邊青石板鋪成的老巷被木屐敲擊出的悅耳的交響曲。踢噠、踢噠的響,很清脆也很有節奏,幻化成我畢生的鄉愁背景音樂。長大後讀到在同一地方寓居過的冰心的同樣感受,在雲南麗江又看到久違了的青石板路,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聽同鄉說三坊七巷正在復舊,鋼筋鐵骨水泥路要翻修成原來的青石板路,要下血本打造三坊七巷旅游品牌。好事固然是好事,但木屐碰撞環佩玎珰呢?著蘭色印花布衣汲踏木屐的丁香般的女子呢?那曲美妙的人間天籟呢?

大年三十,懵懵懂懂地跟著大人祭祖先。祖先的畫像懸掛在廳堂正中,碳墨畫的眼睛很傳神,在香煙繚繞之中也能跟定人轉來轉去。我便心存忌憚怕平素調皮搗蛋的醜事被先祖看穿,趕忙裝孝子賢孫磕頭如雞啄米。大人們忙的是上供、拈香、點燭、磕頭,緊接著是整治年夜飯,來不及對我的頑皮慎終追遠。

吃是大年三十的主要節目,“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是最精辟的概括。

那年頭年菜是標准化了的,幾乎家家一律。印像深刻的一是“土佛跳牆”最是經濟。將雞鴨豬的下水與啃不動的蔬菜老根、再加入自己采摘的野茴香、山八角等嚴嚴實實封在閩江老酒壇裡,利用灶台余火文燉,不讓它沸騰,涼了再燉燉了再涼,反復數日乃成。味道豐腴厚重、美不勝收,那湯是越喝越渴的,至今不解。

二是“芋鴨”。全番土鴨燉檳榔芋,細而不膩酥而不爛,糯香撲鼻,至今還是榕城鄉土菜的代表。

三是芋泥。檳榔芋拌豬板油拌白糖做成泥糊狀,要趁熱才好吃。每年吃這道菜,必重復講述林則徐與洋人之間冰淇淋與芋泥鬥法的民間故事。

四是瓜鯗與鰻鯗。家鄉天然盛產大黃魚,偶有大家伙入網,便天日曬干,風味獨佳。大海鰻也是曬鯗的主角,均屬高檔菜,只有過年才能享用。

五是油炸糟鰻。家鄉另一特產是海鰻。用海鰻打制的魚丸是最高等級,即便是現在也是最奢侈的美食。海鰻片用青紅酒糟淺釀後,裹粉油炸。根根肉絲纖維纖毫畢現,天然甘甜醇美,並無絲毫魚腥味。現在,家鄉優質海鰻幾乎全部出口,日文海鰻的發音就是照搬照抄我的家鄉古音。這是題外話。

除了這些,還有必不可少的荔枝肉、醉排骨、太平燕、魚丸、八寶飯、蟹青、魚凍兒等等鄉土菜。倆字:管夠!一年望穿秋水就盼著這倆字,不吃倒胃口決不罷休。

初一不動刀,初五前不開市,年菜非諸多大臉盆囤積不可,頓頓大魚大肉直把人吃得瞠目結舌。這種填鴨式教學方法頗有道理,可以使人長期不敢再對大魚大肉妄動食指,直等到淡忘之後明年再說。

除夕之夜期待已久的是大人給的壓歲錢。數目不等,但一定是扎新剛出爐的票面。另一賞心悅目事是大年初一要穿的新衣新鞋新襪,或土布或的確良,總要上下一新。

伴隨此起彼伏徹夜不絕打擂似的鞭炮聲“一枕黑甜”甜甜睡去,第二天就是一年復始萬像更新的新正了。眼睛一睜開必是先看到“福吉”(榕城橘子簡稱“福吉”,雖不好吃,卻因名字吉祥當年行銷全國),這天不准說喪氣話,見面要作揖打恭道新禧。牆上有破洞的地方貼上新的年畫,除“肥豬拱門”“國恩家慶”外大都是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的氣吞山河,可以收補璧之效。

孩子們玩花炮是沒有膩的。衝天炮、二踢腿、摔炮、拉炮、衛星上天,互相比試著較勁著,有羨慕有驕傲。

大姑娘小媳婦搽脂抹粉的全出動了,頭上還插一朵顫巍巍的紅絨花。凡是有大姑娘小媳婦出動的地方就有更多的毛頭小伙亂擠亂鑽。於是大街上擠得水泄不通,磕頭碰腦盡是昂然闊步滿面春風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樣子。

唱閩劇的、說評話的、捏泥人的、演武耍雜的,人頭攢動絡繹不絕。麥芽糖、冰糖葫蘆、棉花糖、糖炒栗子、爆米花炮筒旁圍著一匝匝新衣新帽卻依然拖著兩條綠鼻涕的頑童。市聲鼎沸,裡三層外三層,都是人擠人人看人的局面。

燈會是正月十五的正台。不過,性急的人初一就開始整治賣弄。禁賭令這時也形同虛設,大人們幾乎家家開賭,打四色、推牌九、狀元紅、呼么喝六,老少鹹宜。

正月歡玩是要到十五元宵燈會才畫上休止符。榕城燈會那是燈的世界燈的海洋。鬧起花燈來熱鬧非凡。

我想孩童時過年的幸福境界是不可以述諸文字的,也不是可以讀得懂的。一說到讀便牽涉到文章詞句,便要透過思想的程序,而孩童時過年幸福之美妙處,在於透過五官直通通訴諸人的心靈。

往事如煙。孩童時的終極幸福依然依稀仿佛,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終極幸福感哪裡去了?

過年時嫌煩囂、怕應酬,年過完又另有一番冷落空虛之感。一年又一年快得讓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過年的終極幸福感也蕩然無存。對過年喪失幸福感,我很慚愧“沒有法子”。 “沒有法子”一語常被外國人引用做為國人懶惰隱忍國民性的代表。我並不懶惰,也一向樂觀積極,可還是沒有法子。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現在獨在異鄉為異客地只想躲年,幻想著除夕夜“夜半待客客不至,閑敲棋子落燈花”的天涯孤獨境界。


精選遊記: 福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