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隨筆:過年啦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閩南隨筆:過年啦 題記: 孩童愛“年兜”,大人亂糟糟。 -閩南俚語 日子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到來,又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人們只有在胡子一大把了,才會感嘆歲月的無情,也是這個時候,才老愛回憶起那些逝去的往事。年少時卻盼著一天天快點長大。想想還是孩童時候是最幸福的,每天的陽光總是燦爛的。只須抬頭看看父母慈祥的眼光,心裡就能無憂無慮,踏踏實實地 ...

閩南隨筆:過年啦

題記:

孩童愛“年兜”,大人亂糟糟。

-閩南俚語

日子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到來,又總是在不經意間溜走。人們只有在胡子一大把了,才會感嘆歲月的無情,也是這個時候,才老愛回憶起那些逝去的往事。年少時卻盼著一天天快點長大。想想還是孩童時候是最幸福的,每天的陽光總是燦爛的。只須抬頭看看父母慈祥的眼光,心裡就能無憂無慮,踏踏實實地去玩,瘋到肚子餓了就回家吃飯。天黑了就回家睡覺,也有睡不著的時候,那就是過大年的前夜。

每當過節或是婚喪喜慶,尤其是孩子們的天堂。記憶中,閩南的節日特別多。除了春節外,清明的“麥籽粿”、端午的“粽子”、七月半的“大餐”、中秋的“月餅”、立冬的“進補”、冬至的“糯米糖丸”,還有當地的各種“佛生日”、“普度”、及每月二次的敬“土地公”,能記住這些節日的原因,就是有好吃的。其實這是當時貧乏生活的一種盼頭,閩南人用這些節日,來驅趕生活中的陰霾,同時也成了改善伙食的藉口。這也從側面回答了,為什麼現在的年味和氣氛,沒有了過去濃郁的原因。

生活的富足,衝淡了年節的期盼。豐富的供給,快餐式的節奏,也剝奪了人們自己動手的樂趣。日子過起來反倒沒有了貧乏時的喜悅,於是“洋節”及“洋節經濟”應運而生。等到自己的傳統節日,被鄰國申報“非物質世遺”時,才倒過來疾呼這是我們的節日,但是節日已經“名存實亡”了,猶如中國的“古代足球”,爭來何益!

一、尾牙

俗話說,“尾牙打牙祭,老板請伙記”。在閩南,過年的氛圍始於“尾牙”,從這一天起,勞作了一年的人們開始休息,准備過年。那麼“尾牙”是一個什麼樣的習俗呢?

每個月的農歷初二、十六,是閩南一帶(後來傳播到了台灣及南洋一帶)祭拜土地公(或稱:福德正神)的日子,俗稱“做牙”。每年的二月初二是第一個“做牙”日,叫做“頭牙”;而腊月十六是“做牙”的最後一次,所以叫“尾牙”。這一天,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紙”以祭“福德正神”,祭拜時在門前擺上長凳(或案幾),供上“五味碗”。由此到二月初二,“土地公”是不上班的,回天庭述職度假。凡間的各單位、商號也是在這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一年來的辛勞。據說,這場“尾牙宴”中的諸如魚頭、雞頭等,伙計一般是不能動的,因為這暗喻“吃頭”,會引起老板的忌諱。如果老板對某位員工有意見,要解聘他,宴席上會請他吃一道魷魚炒青椒(好吃的海鮮),意味著要他卷鋪蓋走人。這也就是“炒魷魚”的由來。

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全家人也要聚集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菜”和“肉刈包”。“潤餅菜”是以薄如紙張的潤餅皮卷包炒好的豆芽菜、筍絲、豆干、蒜頭、蛋、虎苔、花生末、番茄醬等;“肉刈包”(又稱肉夾包),包內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干、香菜、花生等。

二、送神

有道是:“送神風、接神雨”。這句閩南諺語說的是,腊月廿三家家戶戶要恭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這天的天氣會有風,也許這就是“一路順風”的典故吧。

灶王爺是每家每戶灶台上的守護神,由於“吃”的問題關系民生,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更不能馬虎。所以來年的日子是否保持“紅紅火火”,就要靠灶王爺的保佑。據說,這位“灶君司命”是大名鼎鼎的西周名相姜尚(姜子牙)。在《封神榜》中,因為“大公無私”地封禪諸神,到後來忘了自己的“名額”,只好“屈居”在百姓家中的灶台,繼續掌管著民間的煙火。也許是人們離不開灶王爺,也許這位“灶君司命”太夠“敬業”,正月初四又開始“上班”了。在人們迎接灶王爺下凡的這一天一般會有小雨,昭示著來年風調雨順。有關灶王爺的諺語、歇後語的還有許多,我現在能記起的只有這些。比如“送神遲、接神早”、形容一個人無精打采的,就說他像腊月廿四-無神。

送完灶王爺的這一天,在閩南就叫做過小年。年節的序幕正式掀開,家家戶戶開始忙碌了起來,買年貨、做年糕、“炸油棗”、“蒸碗糕”和置辦新衣裳……

三、祭祀

操辦好年夜飯前,在大年三十這天,泉州人還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祭祀禮儀,我姑且稱之為“敬天公、拜關公、祭祖公”。

在閩南人眼裡,“天公”是最大的,掌管著人間一切,猶如凡間的“皇帝”。在過去“靠天吃飯”的農耕文明中,上天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主宰。所以“敬天公”的儀式,就顯得尤其隆重。一般人家都要有“三牲、五果、六齋”,大戶人家就會多了“二牲”,改“三牲”為“五牲”。以前家家戶戶都在自家露天的地方,用方椅高高墊起“八仙桌”,擺上供品選個吉時“開敬”,一家老小在“家長”的率領下跪拜,焚香禱告,祈求來年的安寧康樂。現在的人圖省事,帶上速成的供品,到位於東街觀東巷的元妙觀去敬拜。

元妙觀俗稱“天公蓋”,號稱-“八閩第一道觀”。據《泉州府志》記載:晉太康中為“白雲廟”,唐神龍元年改建為觀,名“中興觀”,未幾改“龍興”,開元中改為“開元”,而以“老君祠”為“龍興觀”。宋祥符年間改“天慶”。後改“玄妙”並“開元觀”入焉。清康熙年間避皇帝諱,改“玄”為“元”至今。全觀占地六千余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三清殿、玉皇殿及左右配殿與回廊,是泉州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毀於上世紀的“文化大革命”,淪為社辦工廠的用地,1995年才開始重修復建。

在泉州香火最旺的寺廟,當屬“關帝廟”。位於塗門街鬧市的“關帝廟”,其實應該叫做“關岳廟”,廟裡供奉的是兩位備受泉州百姓敬仰的英雄-關羽和岳飛,也許是出自泉州人從小就對這兩位歷史人物的迷信,深入骨髓,所以這座百年古廟得以幸存。一走到廟門迎面的那副膾炙人口的對聯,即使煙薰火燎,歲月蒼桑,依然是那麼的清晰: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詭詐奸刁到廟傾誠何益。

至於泉州人過年為何要“拜關公”?這個習俗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無從稽考,我更願意相信人們是出於對“關公”式義氣和精忠報國的敬仰,而不是什麼武財神的傳說(就算武財神也應該是《封神榜》裡的趙公明)。

以前拜關公,都要在除夕之夜過後,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由於人們不約而同地湧向“關岳廟”,寬闊的殿堂隨即被擠得水泄不通。不斷的鞭炮聲、火旺的金爐、薰人的香火,雖然空氣稀薄得實在令人落淚、窒息,卻連外來人也被渲染了進來,可見泉州人的信仰是多麼的虔誠。如今的人們就沒有老輩人的執著,學會了變通地避開高峰的“客流”,提前來完成這一泉州特色的祭拜“功課”。

接下來的才是“祭祖公”,祭祖儀式大同小異,主要是在我們過著幸福美滿生活的時候,別忘了自己的先人。同時也是對孩童從小進行祖宗“起源”和“孝道”的教育,灌輸著傳宗接代的“香火”觀念。因此在閩南一帶的“重男輕女”現像尤為突出,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類的東西特別根深蒂固。

四、守歲

除夕這天,一家人不論相隔多遠,都要趕回家團聚。老人們都喜歡兒孫滿堂地圍在一起,吃頓像征團圓的年夜飯。我還記得小時候,年夜飯之後,就可以穿上新衣裳。夜幕降臨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燃起“火圈”守歲,小孩子的“娛樂節目”就是燃放煙花、炮竹。老人們則講起了上古的傳說,年青人圍在一起,談起了一年來的收獲和困惑。女人們則抓緊洗涮鍋碗瓢盤和衣物,因為“開正”後是忌諱洗滌的,那是會“一貧如洗”的。

過年的守歲,舊時又稱過“年關”。聽我奶奶說,很久以前有一種“怪獸”叫做“夕”,趁著凡間諸神上天之時,在年終前出來禍害人間。人們為了生存,聚集在一起,燒“火圈”、燃爆竹來驅趕“夕”,所以這一天就是後來的大年三十-“除夕”日。

另一種關於“除夕”來歷的說法大同小異:據說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狠的怪獸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人們談“年”色變。由於“年”總是在天黑以後活動,人們便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希望平安地度過這一夜。人們通過守歲祈盼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後來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並留傳開來,成了普天同慶的節日。

正月初一的鐘聲敲響,神州大地一片歡騰。已是“禁炮”城市的泉州,頓時“萬炮齊鳴”、“硝煙迷漫”,此起彼伏,我們才開始後悔。此刻的人們,紛紛拿起電話拜年。我還記得兒時,守歲後的我們,跪在長輩前,恭賀新禧!大人們紛紛掏出准備好的“壓歲錢”。然後皆大歡喜地入睡,早上起床走家串戶地去拜年。見面第一句話還用古老的賀詞和標准的作揖:恭喜!恭喜!後來慢慢地改為:新年好!直至消亡為電話、短訊拜年!守歲也成了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年夜飯也變為了上酒店吃去,據說這一天泉州城內連街頭的大擺檔都被訂滿。

五、上元

作為過年的“壓軸戲”,以“上元”作為尾聲。泉州有句土話:“吃下上元丸,親像安心丸”,說的就是只有過了上元,人們過年的心境才能安定下來,重新開始一年的勞作。

上元是農歷正月十五,通稱元宵節,是個賞燈的節日。在這一天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燈籠,男女老幼出門觀燈賞景。小時候讓我記憶猶新的除了香甜滑潤的“上元丸”(亦稱元宵丸)外,就是那些制作精美的會跑動的“走馬燈”。以至於多年以後,回憶起孩提時的過年往事,宛如“走馬燈”轉動的瞬間,過去了的,永遠無法回來。徒生的,只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的感傷。

尾聲

正月初二,我們離開喜慶、喧鬧的城市,去往山清水秀的閩北。路上收到

了一條短訊:

年是肩上的擔子。過年是人生的一次換肩,一次盤點,一次歇腳;一頭挑著過去,一

頭擔著未來;願你挑著過去回味,在忙碌中充實;願你擔著未來憧憬,在期盼中開始……

2007年2月18日初稿2007年3月3日修改


精選遊記: 泉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