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出發石家莊-保定-北京七日自駕游(四)

作者: 霞客金

導讀5月3日,晴。早起後找店主一問(因那時因特網尚未普及),才知四陵中只有最後建成的崇陵即光緒陵曾被當地無知村民盜掘過,因此是西陵中唯一地宮被破壞和對外開放的,於是便驅車先到陵區最東頭的崇陵一游。到那兒時剛開門,游人稀少,西陵和東陵的建築形式一模一樣,金碧輝煌、氣勢恢弘,坐北面南,沿中軸線依次是碑亭、廣場、金水河、金水橋、陵大門、隆恩殿、 ...

5月3日,晴。早起後找店主一問(因那時因特網尚未普及),才知四陵中只有最後建成的崇陵即光緒陵曾被當地無知村民盜掘過,因此是西陵中唯一地宮被破壞和對外開放的,於是便驅車先到陵區最東頭的崇陵一游。到那兒時剛開門,游人稀少,西陵和東陵的建築形式一模一樣,金碧輝煌、氣勢恢弘,坐北面南,沿中軸線依次是碑亭、廣場、金水河、金水橋、陵大門、隆恩殿、左右廂房、琉璃門、石五供、方城,最後是寶城。寶城下面就是地宮,比漢墓好多了,共五進九券四道石門,全用光潔如鏡的大理石板鋪成,不過比起東陵的地宮還是遜色多了,顯得過於儉樸,由此可見當時國力這衰弱。最裡面是主墓室,放著光緒帝及其後妃的金絲楠木大棺,也稱梓宮,至於陪葬品麼早已散落海外。

出崇陵後我們又回去拜謁了泰陵,即雍正陵,他是西陵最大也是最早建成的陵園,可謂西陵的開山鼻祖,光從神道大碑旁走到陵子大門就有三華裡長。至於其他陵子也都大同小異。我倆便奔下一景點而去。

出西陵向西北行五十余裡便到紫荊關,那兒是個小村莊。我們在村中唯一的一條路上來回走了兩圈,才發現座落於大橋下拒馬河畔,掩蔽於亂石堆中的“紫荊關”城關。此處三面環山,北有拒馬河,確實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只可惜沒保護好,除城門上依晰可辯的“紫荊雄關”四個字外,怎麼看也難與長城“十大雄關”對上號。

走過城門一瞧,裡面還別有洞天,是個小村落,村裡不少人的房子都是依著城牆蓋的,真可謂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城牆蓋瓦房。

出紫荊關繼續北行,一路上有青山相隨,拒馬河為伴,倒也不寂寞,到達野三坡時已是中午。野三坡景區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為龍門峽,中為魚古洞,下為百裡峽景區。這們在魚古洞附近的小店吃了午飯,就直接去了百裡峽。

一路上風景如畫,左側是碧波蕩漾的拒馬河,右側則是巍巍青山,不時有游人停車路旁,不等到百裡峽就急著先下河嬉戲起來。這兒離北京近,道也好走,廣告宣傳到位,又曾是《三國演義》的外景基地,因此游人如潮,與清西陵的門庭冷落形成鮮明對比。

百裡峽內有三條峽谷,我們先走蠍子溝,此溝多怪石,陰深狹長,約有五六裡,到頭就是亂石堆,寫著“禁止通行”,須原路返回再進入另一條峽谷。谷底不寬,只容兩車勉強而過,地上多石卵,細沙,一到下大雨,這裡估計就成了“百裡溪”。峽谷挺長,走了有個把小時,又到了三岔路口,峽谷到這兒就一分為二,成了一南一北兩條小峽谷。游人多聚於此,邊歇息,邊商量,走還是不走,往哪裡走,因為每條峽谷都有十幾華裡長,我這才明白百裡峽的由來。此時我們早已兩腳發軟,身心俱乏,便打起了退堂鼓。回程途中,再細細體會,這百裡峽可不就是干涸後的小三峽,以步代筏罷了。

出野三坡向東,就是北京房山縣地界,在山中轉了一個小時後就進入了十渡景區。十渡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稱,兩岸是奇峰連綿、石壁峭立的山峰,下面是川流不息的拒馬河,只有一條兩車道的山路進出景區,需在拒馬河上來回擺渡十次,忽行河左岸,忽行河右岸,故名“十渡”。

由於景區管理乏力,沿河各村都各自為政,攔河築壩,蓄水開發水上游樂項目,使正處涸水期的拒馬河時斷時續。一路上騾馬橫行、臭不可聞,還有那不倫不類的苗村黎寨,星羅棋布,真是可惜了這錦秀河山。

本打算在此過夜,怎奈房價高的嚇人,條件又差,只能到前面去打尖過夜,出十渡沿108國道過雲居寺,周口店到房山縣城,天已黑了。隨便找個飯店吃點,順便打聽一下附近賓館情況,結果都爆棚,只能摸黑朝京城方向邊走邊找,誰知又走岔了道,正好歪打正著,在房山發電廠招待所找到了最後一間空房。(更多美景盡在我的博客http://q4d3.blog.***/)


(紫荊關)



(野三坡)


精選遊記: 保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