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印像(1)天下之中

作者: abdallah

導讀原文見: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showlog.asp?cat_id=32&log_id=115 托客戶的福,五一在甘南川北青海的旅行剛剛結束,我就馬不停蹄地殺到武漢,這座我未曾踏足的華中重鎮。(一)地當天下之中 從西寧回到上海已5點,於是選了晚上8點半的最晚一班航班,結果飛機在夜空中西飛了一個多小時,便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我11點就住進了香格裡拉。上海在東海之濱,這正說明了武漢在中� ...

原文見: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showlog.asp?cat_id=32&log_id=115

托客戶的福,五一在甘南川北青海的旅行剛剛結束,我就馬不停蹄地殺到武漢,這座我未曾踏足的華中重鎮。(一)地當天下之中

從西寧回到上海已5點,於是選了晚上8點半的最晚一班航班,結果飛機在夜空中西飛了一個多小時,便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我11點就住進了香格裡拉。上海在東海之濱,這正說明了武漢在中國的地理位置:它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與漢水交彙處,可謂國之腹地。其實,不僅是上海,武漢到北京、西安、成都、廣州、深圳的直線距離都差不多,約1000~1200公裡上下。如果算中國的幾何中心,那是在西北的蘭州,但考慮到實際上中國的經濟、人口的重心都偏東,所以,武漢,才是中國經濟地理區的中心。

武漢自身的地理條件亦十分優越,江漢平原本來就是殘丘性的河湖衝積平原,既有山丘大川,也有湖泊和平地。依山傍水,正好可以據險築城,可謂地居形勝;良田湖泊,則足以養活居民並有余盈輸出交易,為城之根本。故今天武漢市區最早的城池:東漢的卻月城就築於今漢陽的龜山下,其後孫權所築的夏口城則位於江水對岸的蛇山下。人們常說武漢三鎮,即武昌、漢口和漢陽,就為長江和漢水所隔開,江南武昌,江北漢西為漢陽,江北漢東則為漢口,故武漢也稱“江城”。武漢位於這江漢合流之處,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造就了其另一大也是最主要的優越之處:航運樞紐。首先,江面的寬闊和水流之平緩,使沿江兩岸擁有成為優良港口的本錢。其次,沃野千裡、河湖遍布的江漢平原作為城市的腹地,提供了豐富的物產支持。最後,翻開地圖,武漢的四面交通實在太為方便了。漢水的上游在秦嶺,關陝的商人順水東南而下要比出函谷再南折要便利得多;在這條線上,中原的商人也可沾沾光,他們可以在南陽先白河再漢水。巴蜀人要出川,那自是不用說了,沿長江出三峽即一片坦途。南邊,湘、沅二水在洞庭的注入,使得三湘的竹米有了出路,也是官軍南下進入苗疆的便道。而靈渠溝通了兩大水系,則使嶺南的商人也可幸福地進入長江流域。東面,入鄱陽進贛江就是江西,甚至可以再由此入閩。長江繼續向東,是為皖地,徽商的大本營。再東進,就是蝦米之鄉的江蘇以及大海。可見,藉水之利,從武漢出發,可以到達川、黔、湘、桂、贛、皖、豫、陝…,幾乎就是半個中國。因此,自古武漢就有“七省要道”、“九省通衢”之稱,有人說武漢是中國的腰眼,看來確實如此。

武漢城的前身,是東漢時所築的卻月城,屬江夏郡鄂縣,位於今漢陽的蛇山下。不過武漢地區最早的的古城市,是商代的盤龍城,在今武漢市區以北30多公裡的黃陂,故官方也據此說武漢的建城史有3500年。三國時,劉表遣黃祖守江夏,在此射死孫堅,結下了梁子。後來孫權復仇,殺黃祖,破卻月城,屠之,同時在江南的蛇山建夏口城。赤壁之戰後,三分之勢形成,呂蒙又奪荊州,孫權都鄂,“以武而昌”而改鄂縣為武昌。其後江南江北的兩城(武昌和漢陽)不斷發展,有雙城之稱。由於地利優越,以及晉室南渡之後南方得到開發,武漢愈顯重要,至唐宋時,已發展成商鋪林立、水運發達的商業都會了。明清時,因漢水改道,分漢陽城為二,漢水南仍稱漢陽,漢水北稱漢口,這時開始出現用武漢稱呼江南江北的三鎮。漢口繼續發展,終於成為華中地區的物資集散樞紐,與廣東佛山、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合稱為當時的天下四大名鎮,並列首位。即使在鴉片戰爭後,上海、天津因海運崛起,武漢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依然成為洋貨輸入內地、內地物產輸出沿海的重要商埠,列強在此辟租界、設領館,開銀行。接著,洋務運動興起,經過湖廣總督張之洞的經營,而蘆漢(即蘆溝橋到漢口的鐵路,後沿至北京,也稱平漢線)、粵漢鐵路又在此相接,使武漢進一步成為繁華的僅次於上海的近代工商業大都會和金融中心。國民政府北伐占領武漢後,曾定都於此,並三鎮為武漢市,這是統一建市的開始。隨後分分合合,至1949年後,三鎮合為武漢市至今。

按說,以武漢如此有利的地利、人氣和物力,應該說擁有成為國都的全部條件。《呂氏春秋》說“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同樣在長江邊上,南京龍盤虎踞,武漢也有龜蛇二山,風水應也不錯。可歷史上,除了孫吳和國民政府以外,以武漢為都的地方政權屈指可數,更不用說作為全中國的首都了,而南京卻是赫赫有名的六朝古都。這個現像並非偶然,蓋因武漢所處的荊楚之地,雖則四通八達,但成也交通,敗也交通。荊州古稱“四戰之地”,也就是說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可以方便地進入和出發,利於出擊,卻也易被攻擊。小時候看過一電影,說間諜們在餐館吃飯裡多數會選擇背靠牆角的座位,而不是居中,這樣就不會被人從後方攻擊,同時能眼觀六路,掌控全局。想想也是,歷史上成大事者,多有不會後院著火的穩定的根據地,如高祖之漢中、光武之河北…等等,這些地方的共同特點是,有天險且只有一兩個方向面臨對手,所以,更容易集聚力量。而荊楚四面臨敵的位置決定了它只適合做配角,配合別人以後才能錦上添花。諸葛的《隆中對》就說,要定天下,既要取荊州,也要入西川,如此方能兩路出擊,“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但荊州對蜀漢重要,對孫吳同樣如此,故關雲長丟掉荊州以後,事實上蜀漢的敗局已定,這點孔明自己十分清楚,故才會以攻為守,經略關隴,綿盡薄力。

時至今日,在不少主張中國遷都的人裡,武漢仍是他們的理想候選地之一,因今日之中國已全無軍閥混戰、群雄並起之局。歷史上中國都北方者,多數是為了對付游牧民族,如漢唐長安、明清北京;都中原者,則圖交通之便和經濟之利,如宋之汴梁。實際上,據說49年定都之時,老毛確實考慮過武漢,但因全面倒向東方陣營和為了貼近東北工業基地,才選擇了北京。而今的事實證明,北京作為首都,文化上沒有太大問題,然地理上和經濟上卻無法兼顧。規劃了幾十年現在急著上馬的南水北調證實了華北的水資源根本無法承載首都的容量,珠三角、長三角的崛起和東北的衰落則反映了北京經濟上影響力的有限。而武漢就不一樣,定都最基本的幾個資源要求:水、電、糧食、交通,武漢均可充分滿足。而其當天下之中的地利恰可成為連接東西的紐帶,從而拉動中西部發展。現今的西部大開發,急需東部的市場和資金,故二者的上下銜接相當重要,位居中部的武漢正好可以擔起這個強腰的作用而潛力無限。當然,事情非隨便說說那麼簡單,如遷都這樣舉國震動的事,牽涉面太多太廣,從鄰國韓國遷都最終不了了之的例子便可略見一斑。且武漢要成為首都,自身需做的事也還有太多。但的確,如若遷都,我以為,武漢,在地理上系極好之候選。

(未完)


精選遊記: 武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