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津口

作者: Darren111

導讀街津口。以她秀麗的山光水色和持有的赫哲漁村風情吸引中外游客。被譽為黑龍江的"邊陲名勝"。每到5-10月旅游旺季。到這裡觀光的人可謂"人山人海。赫哲老詩人趙汝昌有詩寫到: 街津口 街津山。 峰環三面水一灣。 應是地靈人傑處。 不亞塞北小江南。 關予"街津口"名稱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在很早以前。江邊住著一個叫街津口的老人。一年夏天。黑龍將所 ...

街津口。以她秀麗的山光水色和持有的赫哲漁村風情吸引中外游客。被譽為黑龍江的"邊陲名勝"。每到5-10月旅游旺季。到這裡觀光的人可謂"人山人海。赫哲老詩人趙汝昌有詩寫到:

街津口 街津山。

峰環三面水一灣。

應是地靈人傑處。

不亞塞北小江南。

關予"街津口"名稱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在很早以前。江邊住著一個叫街津口的老人。一年夏天。黑龍將所有的魚關押起來。不讓漁民捕撈。老人手持魚叉和黑龍撂鬥。扎斷了它的尾巴。黑龍求饒。放回了魚群。從此。老人總是守在江邊。天長日久。變成了石頭。後人將江邊老人站過的山叫街津口山。又叫老頭山。老人住過的地方。起名叫街津口。因為這個村落坐落在蓮花河入黑龍江的河口。美麗的傳說,寄托了赫哲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注和憧憬。 街津口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工作者曾經在這裡發現了石斧、骨箭頭等原始漁獵之物。這裡是東北古老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赫哲簡史》記載:"街津口村附近有一小吃名蓋金朝,它在金朝前稱赫赫後改赫金。金朝曾向此地求援兵。得到相助。如今。街津口是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的旅游漁村。這些年來。巳接侍了許多外國旅游者和本國游客。

來到街津口漁村。給人印像最深的就是魚。家家戶戶的住房東側。都有一個魚樓子。赫哲人"塌古通"。裡面拉的是魚坯子。腌的是魚籽、魚塊。還有一缸缸的魚毛(用鍋炒干的魚制食品)。屋前房後的木板圍牆上。掛滿了一塊塊閃光的絞絲網。

赫哲人過去穿的是魚皮。吃的是魚肉、住的是魚皮圍的撮羅(窩棚)。直到現在人們仍舊愛吃"生魚"。並用它來招待客人。

赫哲老人吳連貴曾經風趣地說:"我們從出生到過世都離不開魚!"嬰兒剛出生。家裡人用鮮美的魚籽和殺生魚招待鄉親。報告家庭繁衍興旺的喜訊。孩子剛五六歲就開始學叉魚、釣魚。到了十幾歲就跟父輩下江捕魚了。姑娘出嫁。挑女婿的條件也離不開魚。非得是捕魚能手、削烤魚杆的莫日不可。姑娘到婆家,坐的是魚船彩車,穿的是魚皮衣褲。親人去世,親友們帶著魚和酒吊唁,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讓勤勞了一生的打魚人死後也有魚、酒陪伴。這是對九泉之下的人最好的告慰。

街津口除了迷人的赫哲風俗外。風景秀麗。如詩如畫。出生在街津口的赫哲人。周江市文聯秘書長孫玉森熱情謳歌自己的家鄉。他在一首詩個贊美道:你像一條巨龍。盤臥在黑龍江邊。你像一條金色項鏈。裝點北疆秀美的畫卷。啊,街津口啊街津山。樺樹林裡的杜鵑為你歌唱。山項上的白雲為你留戀。你是三江大地的驕傲。你是中華民族的一員。

街津口有著名的旅游十景:

一是街津山。位於黑龍江邊。傳說是街津老人看守黑龍的所在地。這裡登高望遠,大江漁村,青山綠水,盡收眼底。人們贊頌這位街津老人的崇高氣節。有詩雲:臨江獨立巳千年,滿身風霜滿臉皺。敢與黑龍鬥高下,不叫黎民吃苦頭。

二是釣魚台。位於蓮花河口。台下水深流急。魚兒成群。釣魚者甚多。故名。詩雲:迎風鬥浪立邊陵。造福赫哲不知累。漁民過上舒心日,盈盈周樂喜拉眉。關於"釣魚台"的傳說很多。其中一說講的是:街津山下住著哥倆。弟弟為了攢金為哥哥娶妻,帶病釣魚。不幸落水身亡。哥哥到江邊悼念第弟。眼淚落進江裡,引來魚群在大石砬子下游來游去。此處成了釣魚勝地。從此。人們把這大石砬子取名為釣魚台。還有一則傳說講的是:這大石砬子是獨角龍頭變的。有一年獨角龍作怪。百灶無法安生。有位青年莫日很不怕艱辛。走到海邊從山峽神處求得神劍。回來後砍掉了獨角龍頭。掉入江中。變成巨石。

三是斬妖石。位予釣魚台旁。即傳說中的英雄斬龍之石。至今劍痕累累。詩雲:刀光劍影早逝。花紅草綠春滿園。珍惜今朝幸福日。不忘英雄美少年。

四是德勒氣。位於街津山東。臨江佇立的一塊數人高的巨石酷似一位老翁,人稱;德勒氣。石上方長著兩處青苔。宛如一對劍眉。傳說。早先有一位狩獵英雄。他飛箭能射雕。赤手能抓熊。後來年老了。精力衰退了。有一次,他攆一頭鹿,攆到江邊,鹿早巳游到對岸去了。老人氣得直跺腳。嘆息道:"人老了,不中用了,笨得像塊石頭模樣!"後來,老人變成一塊巨石。

五和六是貴龍山與寒蔥溝。位於街津口南。傳說古代有位莫日。為拯救部落。與害人的貴龍相搏。同歸於盡。青龍變成山,莫日化作寒蔥。世代看守貴龍。

七是望江亭。位於漸津山項。既可看黑龍江浩浩東去的雄姿。又可看街津口的全景。此名來歷。據傳說。有個獵手去江北狩獵。一去不歸,妻子在此望江盼夫歸來,故名。

八是通江橋。位於村北。站在橋頭。可觀日出日落。村頭綠樹環繞、清泉叮咚、鳥語聲脆。一派田園風光。

九是青松溝。在街津山東,青人參林立。景色幽雅。

十是湧金泉。位於青龍山市,這裡四季泉水長流。水中金沙閃爍,故有此名。相傳黑龍曾在此棲身,後搬江中,留下泉眼。

街津口是赫哲族民族鄉所在地。聽這裡的尤鄉長介紹。全鄉有赫哲族77戶,326人,主要從事漁業生產。鄉裡中小學校、醫院、文化場所一應俱全。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街津口出現了夫妻船、父子船、兄弟船、姐妹船。每戶年收入上萬元。另外。還出現了個體戶的商店、旅店和飯店。世代狩獵為生的赫哲人也開始學會了經商。

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際游客興致勃勃地游覽赫哲族村街津口後,曾翹起拇指稱贊說:"這裡的風光真美!"

諸君要有機會。不妨到街津口一游。親眼看一看這裡的風光風物。習俗異趣。我想一定會使你賞心悅目。留連忘返的!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