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在尼泊爾]之五夢想照進現實徒步實錄1

作者: 雪中蓮

導讀 (沿途的村莊) Feb 25, 2007 ---- > Mar. 1, 2007 徒步Annapurna第一天--第二天的關鍵字:流血事件、特殊待遇、徒步技巧、茶行天下差不多10年前,某旅行雜志的上的一張照片,讓我映像極為深刻:有一個穿印度服裝的女孩騎著自行車,閑情逸致地路過湖邊的露天咖啡館,絢麗的沙麗在風中飄揚,照片的背景是翠綠的湖水、幾艘小船飄在泛著銀光的湖面上,遠端是巍峨的雪山矗立在湛� ...



(沿途的村莊)

Feb 25, 2007 ---- > Mar. 1, 2007 徒步Annapurna第一天--第二天的關鍵字:流血事件、特殊待遇、徒步技巧、茶行天下差不多10年前,某旅行雜志的上的一張照片,讓我映像極為深刻:有一個穿印度服裝的女孩騎著自行車,閑情逸致地路過湖邊的露天咖啡館,絢麗的沙麗在風中飄揚,照片的背景是翠綠的湖水、幾艘小船飄在泛著銀光的湖面上,遠端是巍峨的雪山矗立在湛藍的天空下。從此我知道了在喜馬拉雅山的另一邊,有一個叫Pokhara的地方。

如今我終於來到了這Fawa 湖邊的美麗小鎮! 在Pokhara的日子占了整個尼泊爾行程的三分之二。當天晚上,酒店的經理幫我們安排徒步安娜普納的事宜,根據事先做的功課,我們計劃第二天一早坐雪山飛機去Jomson,然後再往Pokhara一路走下來,這樣除了徒步穿越之外,還能俯瞰整個雪山群,只可惜機票已經售完;只能退而求其次,選則走5天的小環線。這是一條成熟的徒步路線,也稱Tea house 路線,因為沿途每隔1-2小時,就有供游客喝茶歇腳的地方,適合初級徒步者。之前我的徒步經歷也只是從淮海路的太平洋走到百盛,從中虎跳到上虎跳,從賈登嶼到禾木而已,雖然走過全程的黃山,但也是6年前的事情了。如今能不能走這麼長的路,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經過兩輪堅苦地磋談和砍價,最終我們聘請了一名向導和兩位背夫,8人的“登山”隊計劃笠日上午開拔。

出發前,還是以我們一貫的作風,不緊不慢的忙著各類事情:添置裝配和衣服、行李打包和寄存、兌換尼幣、辦理登山證,lily和我還插空去延期了機票,這在我們的旅行經歷中還是頭一回,才在一個地方呆了五天,就已經讓我們舍不得走了。接下來的5日,我每天基本上只要做4件事情:走路、吃飯、喝茶、睡覺。過著沒有手機信號、到點吃飯、日出而走、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

今年全球的天氣都很特別,尼泊爾的雨季到的格外早,我們就是在傾盆大雨中開始行走的。山路雖然平緩,但是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也是體力上的一大考驗,好在第一天的路途上,Tea House 的數量很多,我們基本上每隔一個小時就要停下來,用15分鐘喝一次茶。沿途的小茶亭,基本上個個都有位置極佳的觀景台,簡單干淨的桌椅,外牆都刷著鮮亮的油漆,院子裡開滿了各色鮮花,就同愛麗思夢游仙境裡的小房子一模一樣。在這樣的亭子裡,無論是引用、還是等待一壺熱騰騰的尼泊爾奶茶,都是一次至高無上的享受。記得在電影《求求你表揚我》裡面,有段經典的片斷,主角一直在問幸福是什麼?我想此時的幸福就是在泥濘的山路上徒步,然後圍坐在火爐邊,擦干臉上的雨水和汗水,喝上一杯加姜的奶茶,聊聊天南海北足以。就這樣,我們頻繁地光顧沿途的茶亭,輪番的品嘗奶茶、紅茶、檸檬茶、姜茶……,一路享受著如此簡單的幸福。

山裡的客棧同之前我們在Chiwan住的完全不同,可以說是真正的Guest House。作為客人,我們寄宿在當地人的家裡,雖說經過這麼多年來經營,客棧的服務也日益專業化,有專門提供給游客的簡單房間和浴室,客棧的主人還是就如同自己的朋友一般,熱情地款待我們。大家被邀請在主人的起居室裡用餐、烤火、聊天,於是在山裡的第一個晚上,我們擁有了各自的尼泊爾名字。禾禾的名字最為特別,“吐魯摩斯”寓意聰明和狡黠的人。因為他一路很篤定的控制著走路的節奏,緊緊地跟隨著向導的腳步,不像我們時快時慢,有體力的時候走的猛,沒力氣的時候就拖在最後。

就在在一頓飯的功夫,大家很快就熟絡了,主人一直熱情的為我們加水添飯,以至於後來我們向主人試探性的提出了一個“非典型”的請求:“我們能不能睡在這間有火爐的房間裡?”木制的客房實在是太冷了,單薄的木板根本擋不住颼颼的寒風,何況山裡的潮濕比上海冬天的陰冷還難受。

“啊?這麼沒有床,怎麼睡?”女主人好奇的看著我們。

我們掃視了整個房間,這是一個大概20平米的屋子,中間有一個將近4米長的桌子,長桌下面有一個電爐,一圈寬凳子環繞在旁邊。角落裡,有兩張行軍床,平時有一值班的人睡其中的一張床。

“兩女孩可以一人睡半張桌子。”我和Lily就開始策劃了,“一個男孩可以睡行軍床,還有一個可以睡在寬凳子上”

主人們對我們的突如其來的主意,感到好笑,一直念叨著,“太不可思議了,從來沒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要求。”於是,他們破天荒的滿足了這個特殊的要求。我們興高采烈的把房間裡的床墊子一一搬到溫暖的起居室,當起了烤乳豬。在那個寒冷潮濕的夜裡,溫暖我的不僅僅是來自爐火的熱度,而是尼泊爾人純樸的熱情。

第二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走台階路,傳說中最考驗人的3800多級台階,陡峭狹窄,沒有歇腳點,讓我想起了黃山的那次健行,當時沒有坐索道,從後山上,前山下,全程走下來,感覺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回到家後休息了整整一周。其實看似平坦的山路或是好走的台階,真正走起來也一本學問,剛開始大家還是按照平時逛街的速度和姿勢走路,總是低著頭,專心地看腳下的路,沒走多少時間,就覺得腳步重了,脖子開始酸了,而且呼吸也變的急促,後來,才發現我們的背夫們,每個人都背著2個50升的大包,卻能如履平地、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往返於隊伍之間,除了有過人的體力之外,走路的方式也不一般呢!他們無論是在平路上,還是走台階上,都是以“Z”字型的線路行走的,這樣每條腿的肌肉和膝蓋所承受的壓力就會小很多,於是我們就依葫蘆畫瓢,果然越走越輕松,漸入佳境,加上我平時有健身的習慣,所以幾天走下來,腿腳的肌肉一點也沒有酸痛,使得我對自己將來能走更長的路充滿信心。

經過無數次的上山和下山,我們已經翻越了好多山頭,天氣一直在變幻莫測,雨水、陽光、冰雹、霧氣、雪花總是交替地出來迎接我們,所以一天下來,衣服和行頭總是要脫下、換上好多回。隨著海拔的越來越高,雲霧漸漸地墊在了我們的腳下,如同雲中漫步一般;離雪山也越來越近了,經常能在埡口看到遠處若隱若現的Annapurnal South山峰( 海拔7219米);沿途的植被也在一點一點的發生著變化,漸漸地路上出現了積雪,我們已經走在第一天出發時那個曾經被我們遠眺和仰視中的雪山裡了。剛開始我還特興奮的故意踩在雪地裡,拍了幾張徒步雪山的照片,殊不知後面有整片的雪山等待著我,讓我一次走個夠!

傍晚時分,終於到達了Ghorapani小鎮,海拔2750米。其實我根本記不清楚沿途經過的村子的名字,之所以能記住這個地兒,就是因為這裡是上Poon Hill 看270度雪山群日出的落腳點。整個村莊以藍色房子和白色雪為主,咋一看還以為是聖托裡尼島的海市蜃樓呢!村子裡沒有燈光,上禮拜的一場大雪,壓斷了電線,對於沒有電的夜晚,我們早就習以為常了,掌握了在微弱的燭光中的享用晚餐的技能。山裡的菜單,每家都一樣,不是炒面,就是炒飯,要麼就是尼泊爾特色套餐;配菜以卷心菜和土豆為主,葷菜基本是咖喱雞,價格都是經過登山管理局統一監制,所以也杜絕了無序的競爭,唯一不同的就是每家的烹調手藝罷了。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大家決定要殺只活雞,燉一鍋有中國特色的雞湯補充體能,Lily自告奮勇的承擔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當我就著微弱的燭光洗澡的時候,Lily正在廚房裡向尼泊爾婦女們展示中國的精湛廚藝呢!聽說當雞湯的濃濃香味從高壓鍋裡飄出來的時候,把大家的饞蟲都給勾起來了,無數雙仰慕的眼光投向她。然後Lily就決定趁勝追擊,再展示一下中國的刀功,切絲卷心菜,拌炒鹿肉干。當我滿懷期盼地從浴室裡出來的時候,聽到了她對我說“Janet, 我受傷啦!流了好多血~” 此時她的食指包著紗布,桌上的那塊紗布也已經濕透了,可想而知傷口有多深。根據她事後的回憶,可能是因為高原反映,導致腦子比手慢,以至於切到了手指。所以提醒要上在高原的人,除了不宜洗澡時間過長以外,更不宜動刀,容易造成流血事件。

客棧的每一個人都對中國式的雞湯贊不絕口,連我們的向導喝完後都神采奕奕,自從上山到現在,他一直少言寡語,只是默默地走在前面開路。原來他在上山的前一天剛帶了了一批人下山,當天晚上客人們盛宴款待他們,為了感謝他的專業服務,結果把他給灌醉了,導致他第二天嗓子發炎了。當時我們還踅摸著,前面那批是哪裡人,怎麼這麼能喝?沒想到這個謎底在我回國後,竟然會意外的被揭開:之前一直同我聯絡去尼泊爾之行的北京網友Nick,在看了我的網絡相冊後說“這向導也是他們的向導!”他們的徒步時間正好比我們早5天,就在我們到達博卡拉的那一晚,還互通短信關於轉山的注意事項,當時的我們在Fawa湖邊的餐廳吃魚宴;他們在Pohkara著名的尼泊爾歌舞餐廳慶祝轉山成功,結果把向導灌醉。他們團隊裡另有兩個成員也住在Blue Heaven,而這一切的巧合,在當時我們都不知道。

飯後,大家圍坐在火爐邊聊天,一直擔心霧氣彌漫的天氣,會不會影響明天日出的效果。停電的小鎮,並沒有看到有路人上走動,也沒有看到其他的客棧有燭光,整個客棧除了我們8人和主人一家之外,還有一對日本人。一直很奇怪沿途的歇腳處遇到的那些人都去了哪裡?突然,向導猶如先知一般,通知大家明天凌晨5點上山,因為此時已經雲開霧散,皎潔的月光,在雪地的反射下,照亮了整個山谷。於是我帶著對日照金山的無限向往進入了夢鄉……

後面的路: 日照金山、徒步林海雪原、意外摔傷、痛苦的邊緣……(待續)寫於2007-4-8 Janet Zhan 上海


(漂亮的茶亭)



(跋山涉水)



(山裡的村莊)


精選遊記: 博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