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印像

作者: 懶貓yucky

導讀長沙的小吃第一次品嘗長沙的小吃,是從南門口的臭豆腐開始的。炸得酥脆的表皮,上面灑上火紅的辣椒醬,吃得滿口流油,真是暢快淋漓。正巧今天事兒不多,下班後打個的士來到了黃興路的商業步行街。之前已經做好功課,書本加上地圖,了解到著名的“火宮殿”應該就在附近的坡子街上。因為是周三,步行街上的行人不多,倒是兩旁店面的招牌晃的人眼花,大字的“雙� ...

長沙的小吃第一次品嘗長沙的小吃,是從南門口的臭豆腐開始的。炸得酥脆的表皮,上面灑上火紅的辣椒醬,吃得滿口流油,真是暢快淋漓。正巧今天事兒不多,下班後打個的士來到了黃興路的商業步行街。之前已經做好功課,書本加上地圖,了解到著名的“火宮殿”應該就在附近的坡子街上。因為是周三,步行街上的行人不多,倒是兩旁店面的招牌晃的人眼花,大字的“雙燕餛飩”、“過橋米線”、“四喜餃子”等招牌映在夜色中,對飢腸轆轆的肚子是一種考驗。好在從街尾快走到街頭的時候,終於看到淹沒在大樓中“火宮殿”的金字招牌了,還須步行百余米,趕忙拉著同事,直奔那小吃的王國。

“火宮殿”本為一座火神廟,是舊時城裡人們為消災祈福而建的,廟內不僅可以求神拜佛,還可看社戲、聽彈詞評書、逛廟會吃小吃。自始迄今,繼晝而夜,人無停止,香無斷日,香客如雲,熱鬧非凡。進門“火宮殿”,出門“乾元宮”,說的就是人們進了火宮殿,出門錢圓工(錢花光的意思)。可惜昔日的火宮殿已毀於一場大火,現在的火宮殿是後來重新修建而成,在建築規模上已是大不如前,不過這裡的小吃還是經久不衰,聲名遠揚。如今的火宮殿已成為長沙小吃的一個代名詞,大部份的湖南小吃在這裡都可以吃到,聰明的商家也把分店開到了城市的其它角落,讓小吃文化更深入長沙人的心中。既來之,則吃之。不過吃之前還是先逛逛火神廟吧,也不枉白走一趟。大門前是一個巨大的銅爐,爐內火焰雄雄,紅色的廟牆上是雕工精美的牌樓,“火宮殿”三個金色大字就在眼前,中間是一拱形大門,旁開有兩小門,黑色的門扇上均以的銅釘釘鑿,即莊重,又不失威嚴。大門對面就是供奉火神的廟宇了,當中紅臉的應該就是火神官吧,前面兩尊則是觀音和佛祖,看來這裡還是以火神居大了。

小吃是在廟宇旁邊“火宮殿”的一、二樓,三、四樓則是以吃湘菜為主。一樓已是人滿為患了,於是直上二樓。點了傳說中的臭豆腐、雞湯白粒丸、雙油燒麥、雙燕餛飩、紅燒豬腳、米豆腐、姐妹團子、清燉牛雜、龍脂豬血、糖油粑粑等名小吃,好在小吃的份量都不大,不然吃不了可要兜著走了。

據說火宮殿裡的臭豆腐是最正宗的,細細品味之下,發覺和南門口的臭豆腐差不多,不小心一口醬汁下去,辣得嗆人。白粒丸是以早稻米為原料,細細磨成米漿,蒸熟後用竹刮子刮出粉漿推成圓顆粒狀,再加上雞湯入鍋煮熟。粒粒入口滑嫩,糯糯的,帶著淡淡的米香,讓人不忍放下湯勺。雙油燒麥和紅燒豬腳感覺比較一般,和市井上買的沒有很大的區別。雙燕餛飩的湯汁清淡,餛飩的火候掌握的剛剛好,表皮爽滑,肉餡香醇,還未細細品味,碗底已空。清燉牛雜咬在嘴裡脆脆的,沒有很濃重的牛雜味,幾根火紅的辣椒點綴在湯裡,讓清淡的湯汁又帶上微微的辣味。姐妹團子一甜一鹹,一高一矮,高的餡鹹,矮的餡甜,味道倒也不錯。但給我印像最深的還是龍脂豬血和糖油粑粑。慢火熬制的骨頭湯,一塊塊豬血似浮似沉飄在湯中,用湯匙舀上一塊豬血,入口即化的那份感覺,讓人仿佛迷失在半睡半醒之間,只是待夢醒來,只見空空的碗底了。糖油粑粑是用糯米打成的,外面上裹著濃稠的焦糖,一口咬下去,是那糖的甜味,卻帶著一絲絲的焦香,粑粑嚼勁十足,應該是純手工打制而成的吧,讓人吃上一個又想著第二個,只恨是肚量有限,不能盡興。

從火宮殿出來,夜色已經籠罩了整個大地,只是坡子街這邊還是燈火通明,逛了一圈才發現這裡真是一個小吃的天堂。雙燕餛飩、熱鹵三合一、四埃姆美食、文記四合一等百年老店,都遍布在這條街上,還有數不清的聽說過或沒聽過的小吃店,長沙的小吃文化,在這裡可謂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趁著夜色,找到了地圖上標識的李富春和賈誼的故居,可惜大門緊閉,不得而入。楊裕興的面傍晚下班後,正愁晚餐如何解決呢,突然想起住處那邊有一家楊裕興的面館。於是一路上慢悠悠往回走,今天長沙的天氣突然熱了許多,背著雙肩包,背上已是微微冒汗,終於看到楊裕興的招牌,可以好好歇歇了。原以為只有北方人好面食,沒想到長沙人對面食也是熱情十足,長沙人的早餐基本以面、粉為主,如肉絲面、牛肉面、排骨面、酸辣面等等,配上火辣的湯汁,吃得人滿頭大汗,暢快淋漓。城市裡到處都可以看到面館,而且百年老店也不少。“楊裕興”也是一家百年老店,始創於清朝光緒十九年,取“富裕興盛”之意,冠名“楊裕興”。先在長沙市三興街立業,後拓展到青石橋(現解放路),經營湯面。尤以醬汁、酸辣碼著名。如今的楊裕興面館已是遍布長沙的各個角落,小店也是越開越火紅了。看到眾多的面食招牌,一時還真不知道吃那種,就點了一碗燉雞面。不一會兒,服務員就端著一大碗的湯面過來了,面條在碗裡擺成梳子形,上面點綴上幾根綠油油的青菜,再配上香噴噴的燉雞肉,不禁讓人食指大動。先喝上一口湯,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香醇,湯汁非常清甜,濃濃的湯汁流進肚子,渾身的舒坦。楊裕興的面有點干干脆脆的感覺,帶著一股濃濃的豬油香味(自我感覺),放在嘴裡,卻又多了那份嚼勁。一碗湯面,湯清、面脆、菜綠、碗大、油碼熱、面擺梳子形,道出了長沙湯面的特色。不過這裡的人吃面好像沒有用湯勺的習慣,俺也只好入鄉隨俗,把嘴放在碗沿大口大口地喝湯,不過好似也喝出了別樣的暢快感覺。岳麓山了解一個城市,首先就要從它的地圖開始。轉眼間又到了周末,翻開長沙的地圖好好地研究一下,發現正好有旅游1線車可以直達岳麓山,看來又是一次運動健身的好機會。上午在火車站坐1路車出發,行止岳麓山北車站下車,沒想到人算還是不如天算,從這裡就開始了上午漫長的水泥路之旅。本打算是從南大門進,參觀完後從東大門出,沒想到俺下車的地方竟然是東大門,到後來俺才曉得。繳了十五大洋門票,一條水泥大道在眼前蜿蜒盤旋,還有直接上山的纜車,不過這不是俺的風格,於是沿著水泥大道慢慢前行。山中的空氣是清冷的,風兒卷著一股寒氣吹在臉上,整個人仿佛也清醒了許多。濃霧一陣一陣地在眼前彌漫開來,前方的霧氣中點綴著一抹鮮紅,近了,才發覺是一樹的火紅小花,開滿整個樹梢,紅的耀眼。在細潤的春雨中,路旁的樹木也吐出了嫩綠的芽兒,一片、兩片,點綴在枝頭,春意盎然。前方的人影瞳瞳,是一伙伙年輕的學生,踏著早春的腳步,張揚著她們的青春。於是,一路上的歡聲笑語。水泥路不斷在地腳下延伸,趕超了一隊隊的學生,可還是沒有看到路的盡頭,心中好生詫異,怎麼大門和景區會離的這麼遠呢。還好山上的空氣清新,讓人心情仿佛也平和了許多,繼續前行,前方的人仿佛一下子多了起來,終於看到了景區的指示牌了,雲麓宮還在前方1公裡處。按著路標的指引,行止一小平台,遍尋不見雲麓宮的蹤跡,循著古老的石階,前方的樹林中隱約可見紅色的圍牆。順著圍牆轉至山門處,本想好好參觀一下被道教稱為“第二十三洞真虛福地”的雲麓宮,可是還需購票才能入內,於是心中好像少了那份興致,循著山門前的古老石徑下山,路上人跡罕止,一個人倒也走得逍遙自在。不一會兒,又回到公路邊。前方有幾位和尚走來,麓山寺應該就在前方吧。拐過幾道彎後,麓山寺赫然顯現在眼前,寺廟隱在青山中,紅牆碧瓦,四周的樹木郁郁蔥蔥,仿佛擁寺入懷。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遺跡,唐代時盛極一時,寺院規模宏大,氣勢磅礡。後來幾經戰火,又幾經重修,規模已是大不如前。為了不浪費口袋中的米米,就在寺門前晃了一下,過過眼癮。沿著前方濕漉漉的青石台階,下行一小段就到了愛晚亭。愛晚亭是中國的四大名亭之一,以古代詩人杜枚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聞名於世。舊時的愛晚亭早已毀去,一九五二年重修愛晚亭時,毛澤東親筆書寫“愛晚亭”三字。據說毛澤東的青年時代,常與好友聚於愛晚亭下,縱談時局,探求真理。春日裡,不見火紅的楓葉,倒是一旁未知名的樹上開了滿枝的白花,別有一番味道。亭前是一泓碧水,一陣清風吹過,卷起一片片落葉,灑在水面上,魚兒悠閑地在水中游來游去,並不因路人而停止它們的腳步。岳麓書院過了愛晚亭就是岳麓書院的後門,門票倒比岳麓山的門票貴了一倍,要花上三十大洋。不過岳麓書院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作為文化的價值,大概也值得多花點米米吧。本著省點腳步的想法,從後門開始游覽,不過怎麼走都感覺不對頭,還是回到前門,循序漸進吧。

整個書院按格局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重院落,第一重院落前面是赫曦台,取觀日之意。左右內壁寫有“福”、“壽”兩黃色大字,字高丈許,走筆如龍。不過“壽”字好像怎麼看都不太像,呵呵。繞過赫曦台就是岳麓書院的大門了,大門兩旁置有雙面浮雕的漢白玉抱鼓石,上面的獅子刻得栩栩如生。大門的正上方,懸掛宋真宗親賜的“岳麓書院”御匾。大門兩旁懸掛對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整個大門顯黑漆色,厚實的木門,宏偉肅穆,帶著一股濃重的文化氣息,不禁讓人有去推一推的衝動。

第二重院落前面是“二門”,二門原為禮殿,中間開三門,左右各辟過道通往“教學齋”和“半學齋”。穿過二門,就到達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整個講堂莊嚴肅穆,正中是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為古代老師傳業授道之用。講堂的南北兩壁嵌“忠、孝、廉、節”、“整、齊、嚴、肅”大字碑。大廳中央懸掛“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兩塊鎏金木匾,道盡了書院在傳播理學文化歷史上崇高地位。教學齋和半學齋是學生學習和住宿的地方,院落內綠樹成蔭,寂靜的午後陽光灑在地上,仿佛依稀可見古時學生樹下苦讀的情形。

第三重院落後方是御書樓,是古代藏書的地方,樓高三層,舊時的御書樓毀於戰火,現存仍後來重建而成,如今樓內仍珍藏著一些珍貴的古代書籍,只是大門緊閉,只能在樓前憑空暇想一番。院落的左邊是碑廊、時務軒和百泉軒。百泉軒乃山人(即書院院長)居住之所,屋前辟有一方池塘,池中紅鯉時隱時現,池邊的枝條探身入水,在清水的滋潤下,越來顯得青綠。院落右邊是崇道祠、六君子堂、船山祠、慎齋祠、濂溪祠、四箴亭等專祠,是祭祀先聖、先賢、先儒的地方,以達到勸誡規勵、見賢思齊的目的。

文廟原稱孔廟,位在書院的右方,自成一方院落,也可由書院半學齋的小門而入。進入文廟大門可見左右兩牌樓,南北相望,上有龍雕、麒麟吐玉書等雕飾,中間置孔子銅像,左右修兩廂房,中央置崇聖祠。孔廟的核心是大成殿,“大成”一詞取自“孔子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殿前尚存石蟠龍台階,只是龍首已損壞嚴重,不復舊貌。開福寺開福寺是一座千年古剎,最早修於唐明宗二年,歷代高僧輩出,至宋代融佛寺和園林一體,內有紫微山、碧浪湖等十六景,後幾經戰火,現在的建築為清乾隆年間所建。

開福寺位於開福區的開福寺路上,走在青石的路面上,兩旁開滿經營了香火、香燭的小店,當然也不乏蔔卦算命者,熱情地招呼來來往往的香客。 站在開福寺的大門前,可以感受到濃厚的佛教氣息。大門正上方是“古開福寺”的石匾,石匾周圍群龍纏繞,雕工精美。兩旁的小門上各寫著“回頭”、“是岸”兩字,警示著世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山門兩旁各有一對石獅、石像鎮守。其中母獅抱一小獅嬉戲,憨態可鞠。大門兩旁各寫著“紫微捿鳳”、“碧浪潛龍”、道出了佛寺當年的獨特風景。門眉上方雕有多尊羅漢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進了大門,過一石橋,面前是一尊漢白玉的觀世音菩薩聖像,面帶微笑,手執楊柳淨瓶,九龍擁立,莊重中透著祥和。人們從寺廟的工作人員那裡兌換了硬幣,紛紛投向觀音座下白龍的口中,希望得到觀音菩薩的庇護。左右兩邊建有鐘樓和鼓樓,只見小鳥們快樂地在屋檐下嬉戲,清脆的叫聲仿佛打破了寺廟的清淨。這裡鐘樓和鼓樓的屋檐比較有意思,是內凹形的,凹處垂下一盞盞古老的宮燈,很有古色古香的那種感覺。鐘樓大門緊閉,鼓樓則敞開著,供奉著紅臉關公的塑像,旁邊自然就是關平和周倉了。

前面又一座三孔石橋,橋下金魚、烏龜自由地游來游去,橋兩邊的水中央各有一座假山,不知這裡是否就是舊時的紫微湖了,只是滄海桑田,一切都已遠去。過了橋,寺廟的主體建築就顯現在眼前了,紅牆碧瓦,古老而又熟悉的感覺。

前殿是彌勒殿,當中的彌勒佛永遠是一副笑口常開的表情,大肚能容天下之物。靠牆的內壁立的是四大金剛,身材魁梧,怒目圓睜,盛勢逼人。善男信女們頂禮膜拜,乞求菩薩保佑生活的平安。寺廟也相應地推出了解簽和捐款的服務,每只簽收費五圓。穿過前殿,就到了大雄寶殿了,這裡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像,佛像頂上是繪有精美圖案的藻井,殿內上方懸掛著“如是我聞”的牌匾。佛祖寶相莊嚴、普渡天下參生。緊靠著釋迦牟尼佛背面,供奉著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雄寶殿外廊是一圈圓柱,均為花崗石整石鑿成,歷經了千百年的風雨洗禮,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大雄寶殿的後面是毗盧殿,供奉著毗盧遮那佛像,誠心的人們對著佛祖,默念著心中的願望。周圍是五百羅漢像,追隨著五百羅漢,慢慢地步入後堂,仿佛進入了另外一個空間,午後的陽光從高高的天窗灑落在地面上,昏暗的空間、古老而又略帶潮濕的空氣,仿佛連時間也在這一刻凝固了,於是放輕腳步,唯恐打破了那份寧靜。這裡供奉的是地藏菩薩,沒有熙熙攘攘的信徒膜拜,不過他仿佛也習慣了這裡的清淨。毗盧殿左邊是祖堂,整個堂裡彌漫著濃重的檀香味,人們在這裡求得藥簽,保佑健康平安。從祖堂下來就是念經堂了。剛進門時,就看到一位虔誠的信徒正獨自一人在朗誦經文,心無旁念。再下面就是禪堂和講堂了。禪堂裡,人們正在虔誠地膜拜,我輕輕地邁著腳步,恐怕打擾了他們的那份誠心。毗盧殿右邊是蓮池堂,可惜大門緊閉。蓮池堂旁邊有一個小門,進去後就可以看到藏經閣了,殿前是一方天井,進門是紫微堂,這裡供奉著一尊臥佛,可惜俺也不知道他是哪位菩薩。從蓮池堂下來就是摩尼所了,穿過小門,是一方天井,古老的木制閣樓,外面漆成紅色、二樓開著一兩個窗戶,空氣在這裡好像也寂靜了許多,估計是師傅清修的地方吧。從摩尼所下來就是齋堂和客堂了,齋堂可是師傅們吃飯的地方,售有觀音壽面,一碗3塊。客堂裡清靜的很,俺偷偷地走了進去,當中一方桌上放在“清規”的木制小牌,旁邊的牆面上掛著“梅、蘭、竹、菊”的圖畫。

佛殿左方開有素食館,右方是菩提殿,還在修建之中。天心閣燥熱的天氣終於過去了,回想昨天還在房間裡光著膀子,今天走在街上已是涼風習習,真可謂是風雲莫測啊!站在公交站台上,風卷起細碎的落葉,滿街飛舞,仿佛又回到了秋天。坐在901公交車上,風兒穿過車窗,輕輕地拂在臉上,突然間有種迷醉的感覺,真是天涼好個秋!

在天心閣站點下了車,天心公園就在面前,以18塊大洋購得門票後,得以入門。天心閣就在天心公園的裡面,公園門票2元,天心閣的門票16元,俺買的是通票。公園的清晨是一片熱鬧的景像,老人們正享受著安逸的生活,喝茶聊天、拉二胡、吹笛、喝歌跳舞、做健身操等等,看了真是好生羨慕,生活本就應該這麼過,忙忙碌碌的都市中,我們仿佛失去了些什麼。公園裡綠樹成蔭,慢慢地向公園深處走去,到了一青磚廣場,正前方是一青石牌坊,上書“崇烈祠”,一溜青石台階順勢而上,旁邊松柏常青,應該是為了紀念那些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人們吧。石階旁邊立著大大小小十余尊青石浮雕像,刻著湖南歷史的著名人物,讓人想不到的是,原來很多讓人耳讀能詳的人物就是出自湖南,或在湖南居住過,如杜甫、屈原、辛棄疾、歐陽洵等人,看來“惟楚有才”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沿著石階拾級而上,就是入勝亭了,看來是要漸入佳境了。過了入勝亭,就慢慢步入了古老的城牆,也許是很少游覽過城牆的緣故吧,眼前的一切,讓人有種驚嘆的感覺。首先給人印像深刻的是古老的城磚,用“巨大”一詞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踩在腳下的,雙手撫摸到的,都是巨大的青磚,城牆的堅固由此也可見一斑。走在歷經風雨的城樓上,讓人仿佛有種親近歷史的感覺,忍不住探身出外,透過高高的城牆,外面依然是繁華都市,一面城牆,隔斷了歷史和現代,讓人仿佛有種時空的錯位感。城牆上的旌旗,迎風獵獵飄揚,讓人仿佛看到了舊時士兵們豪氣千雲的英雄氣概,如今只有沉重的大炮,靜靜地躺在城樓上,是在回憶,亦或在悄悄地述說著古老的歷史。

天心閣位於主城樓的中央位置,閣高三層,三樓的檐上懸掛著“楚天一覽”的牌匾,“登臨可瞰全城,凝睇湘江”,楚天一覽,讓人不禁有登高一覽的欲望。一樓外側是一圈石欄,每根石柱頂上蹲著一頭石獅,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樓內如今已作為“百年長沙”史料陳列館,以百余幅珍貴圖片展示了長沙近百年的歷史變遷,二樓的牆壁上掛著銅版畫,繪著紅軍戰士英勇殺敵和周恩來視察長沙文夕大火的情形,沿著窄窄的台階,直上三樓,順著圍廊放眼望去,視野果然開闊了許多,只可惜昔日的高台,如今已淹沒在都市的高樓大廈中,不知古人看到這情形,會是何感想。天心閣兩旁建有兩座輔閣,均以游廊相連,北樓名曰“北拱”,樓內有“長沙大火”幻影成像展示廳,再現了七十多年前發生在長沙的那場驚世劫難——“文夕大火”的全過程,看了真讓人噓嘆不已。大火足足燒了五天五夜,整個城市成了一片廢墟,天心閣也是蕩然無存。北邊的游廊牆的青石上刻著關羽戰長沙的故事,故事裡的關羽和黃蓋,和小時候看的連環畫有點相像。南樓名曰“南屏”,一樓賣的是湖南漆器等特產,二樓是則是湘繡,昔日的古閣,如今已是商業之地,南邊的游廊牆則刻著中國現存的古城牆,有平遙古城、南京古城牆、襄陽古城牆、崇武古城牆等,有點意思,看來有機會還是要去看看的。

沿著古時士兵們上城的通道,下到內城的二層,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幾個拱形洞室順勢排開,室內尚存有幾尊大炮,均以生鐵鑄成,重約幾噸,以大將軍命名,如威德大將軍等等。巨大的炮口對著城外,可惜那古老的炮窗已用木欄遮擋,炮室內也是潮濕一片,昔日的威勢,已然淡忘在歷史的回憶中。炮室的牆上掛著一些介紹兵器文字和照片,可惜已經破舊不堪,看來它們不僅被遺忘在歷史中,也被遺忘在現代社會的文明中了。苔蘚地衣已漸漸爬上了城牆,在古老而潮濕的空氣中,煥發著生機。順著石階下到內城的底部,這裡也分布著一些洞室,估計是當年囤積軍糧和兵器所用,如今已是堆滿了雜物,無意中走進城池邊上的一個小洞室,裡面漆黑一片,空氣潮濕陰冷,仿佛隔離了外面的空間,心戚戚然,轉身調頭而出。昔日的小樹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郁郁蔥蔥的枝冠,已然超過的古老的城牆,站在城池底部,好像有種坐井觀天的感覺。一陣清風吹過,風馬銅鈴在高高的閣檐上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仿佛也在懷念過去的時光。

只有站在城牆腳下,才能感受的到整個城池的宏偉雄壯。城牆高約十幾米,城身上分布著上下兩層炮口,數量遠比我在城池裡面看到的多,看來還是有些洞室被很好的隱藏起來了。昔日太平軍西王蕭朝貴率部進攻長沙,與清軍鏖戰,就是不幸殉難於這些炮口下。春天翠綠的枝條,已然伸展到城牆的半高處,那城磚的縫隙中,綠色的生命也在努力地成長,綠油油的爬山虎,已經爬上了主城樓的大半面牆,遮蓋了城牆,仿佛也凝固了那段歷史。長沙的老街古潭街在地圖上找不到古潭街的蹤跡,只好打的過去,沒想到連開車師傅也不知道古潭街在哪裡,俺只好根據所掌握的資料,叫師傅把車開到人民西路與沿江風光帶交彙處。沒想到下車的地方正好就在古潭街的對面,也省得我一番好找。

青磚碧瓦、牌樓護欄、古樸石井、麻石巷道,這便是長沙首條特色復古街----古潭街。這句話很讓我心動,可是走在整齊劃一的石板街上,仿佛那份古老的韻味已淡淡地遠去。街上的車來車往,店裡炒菜的香味,櫥窗裡的漂亮衣服,喧囂吵雜的音樂,仿佛找不到想像中的那份感覺。小街旁邊的巷子很多,什麼新民裡、豆豉園巷、德厚裡、白鶴裡、倒是這些小巷依然是古老的麻石路面,只是巷內幽深,不知那端通向何方!從一個古井巷的巷子進去,可以看到一口古井,一位人家正在汲水洗菜,井蓋開兩方石眼,可供兩人同時提水,水質倒也清澈。從街頭閑步到了街尾,沒看到傳說中的古石牌坊,詢問路人才得知,原來古石坊位於西文廟坪的巷子裡。循著小巷往裡走,兩旁依然是青磚牆面,前方終於看到了古石牌坊。這裡的古石坊是目前長沙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石坊,也是舊時長沙最高學府――長沙府學宮的標志性建築。該石坊始建於明代,1866年重建,其整體為石結構,透雕工藝精美。觸目驚心是,從它滿是滄桑的身軀,還可以看出其歷盡戰火薰燒的痕跡。離開了古石坊,俺繼續在小巷裡晃悠,腳下是古老的麻石路面,一些歷經滄桑的民居也漸漸顯現在眼前。斑駁的牆面、剝落的青磚、熏得烏黑的木制窗格,仿佛已是慢慢地走進了從前。一些老屋的大門用大塊的青石砌成,雖然沒有精雕細鑿圖案,倒也顯得樸素大方。小巷不知不覺地在腳下延伸,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放學回家的兒童,也已是背著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了,不知那家窗戶飄出炒菜的香味,讓空空的肚子又咕咕地叫了起來。走著走著,仿佛迷失了自己,兩旁的老屋遮蔽了本不充足的光線,讓我原本極好的方向感產生的錯覺,待尋至路口,已在古街之外了。潮宗街潮宗街是長沙市僅存的4條麻石街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條麻石老街。以前長沙的西邊有四道門,從南到北依次為小西門、大西門、福星門、草潮門,潮宗街的大門就是草潮門,草潮門外是熱鬧非凡的草潮碼頭(現在習慣稱做黃泥碼頭)。長沙米市興盛之時,碼頭是稻米雲集之地。

走在潮宗街上,腳下是凹凸不平的麻石路面,這些產自丁字灣的麻石,在歲月的風雨洗禮下,變得圓潤光滑,如果是雨天,也許會變得更加水潤動人吧!街道兩旁是改造成明清風格的古民居,青磚碧瓦,木制門扇。有意思的是,連室外的一些空調、變電箱等東東,外面也用木格子包了起來,也許是為了保存那份古老的韻味吧。街邊有個潮宗亭,亭子底下就是抗日戰爭時的防空洞遺址,可惜洞口已被鋼筋牢牢焊接,裡面一片漆黑的,啥也看不著清。繼續前行,可看到一座耶穌教堂,整個建築為三層結構,純白潔淨的拱形窗戶,透著濃濃的西方建築風格,只是外牆的紅磚已經漸漸剝落,歲月總會在身上留下記憶的痕跡。很奇怪,在我國很多偏遠的地方,即使是農村,也總是能看到教堂的影子,西方的文化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我們的生活,也許是那些傳教士太執著的緣故,亦或是中國人寬大的胸懷容易包容外來的文化吧!1920年,毛澤東在潮宗街創辦了文化書社,只是舊址已被現代的樓房所替代,找不到一絲絲可供回憶的痕跡。拐進街邊的一條小巷,空氣裡仿佛寧靜了許多,巷裡的人們依舊過著平淡而又安逸的生活,像我這樣背包的過客,也許是少之又少吧,只是他們並未投來詫異的目光,於是我自由地穿梭,尋找想像中那份古老而又安靜的感覺。巷子裡隨處可見高大的樹木,開著滿枝的白花,仿佛帶著淡淡的憂傷,少見綠色,似乎春天還沒來到它們的身邊。

小街不長,可供參觀的古老的建築也很少,仿佛最讓人回味的也就那麻石路面吧!


精選遊記: 長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