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家大院到平遙古城2004-10-23

作者: youhuan003

導讀這次旅行預謀已久卻從未成行,直到看到肥鴨和小郭在那邊拍的一堆很經典的照片後,終於決定出發了。每次旅行的代價都是從翹課開始的。 這是我第一次和LY一起出去,,說實話,他不是最佳旅伴,但是很貼心。 先到王家大院,老遠就能看見朱鎔基的題詞“華夏民居第一宅”,因為心存對這個前總理的莫名信任,所以一下子就對這裡充滿了期待。兩座大院依山而建,很有氣� ...

這次旅行預謀已久卻從未成行,直到看到肥鴨和小郭在那邊拍的一堆很經典的照片後,終於決定出發了。每次旅行的代價都是從翹課開始的。 這是我第一次和LY一起出去,,說實話,他不是最佳旅伴,但是很貼心。

先到王家大院,老遠就能看見朱鎔基的題詞“華夏民居第一宅”,因為心存對這個前總理的莫名信任,所以一下子就對這裡充滿了期待。兩座大院依山而建,很有氣勢,中間以石橋相連,西片叫紅門堡,東片稱高家崖。其實用大院來稱呼這裡實在有點委屈,至少可以稱得上是兩個封閉式的小城堡。

我們先進了高家崖,剛好遇上幾個干部模樣的人,他們請了一個導游,我們就順便一起蹭聽,他們看出來我們都是學生的模樣,倒是很熱情地招呼我們一起走。嘿嘿,竊喜!天氣不是很好,陰冷的樣子,偶爾還飄一點小雪粒,配合大院的肅穆氛圍,倒是很合拍。王家大院最大的特點是院子套院子,據說總計26個院落,處處是精美的木雕、石雕,而且寓意深刻,但是我對這些不是很懂,只是覺得好看,從專業角度來看的話應該很有價值,因為旁邊有一女孩拿著DV對准了每一個細節進行拍攝,估計是要回去研究。

紅門堡那邊的院落看得就不是很仔細了,因為前邊看得太多了,就出現視覺疲憊了,而且那邊受文革破壞比較嚴重,相對也沒有東邊的精彩,倒是院子裡慘敗的柿子樹很應景。另外值得推薦的是城牆。四四方方的城牆環繞四周,從城門仰視整座大院,一條縱街和三條橫巷相交,一個大而明顯的“王”字!因為我姓王,所以看著眼前的一切特別有感覺。但是再俯瞰四周的山西民居,一個個簡陋的窯洞,實在令人感嘆貧富的懸殊。

離開王家大院就直奔平遙,一踏進古城,感覺挺意外的,夜宿古城內的一個客棧,我已經不記得那個客棧的名字,只記得非常實惠,50元/間,房間內有一個大炕,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炕,所以特別興奮,炕上一個茶幾,具備了楚河漢界的功能。晚上我倆對著茶幾,啃著平遙牛肉,別有風味。

第二天在古城內活動,買了套票,大大小小似乎有十幾個景點,根本看不完,我們就挑了幾個看,日升昌,鏢局,縣衙,文廟,城隍廟,彙源當,雷履泰故居,大都是走馬觀花,印像比較深刻的有地下藏金庫,我專門順著石壁溜下去滿足了下好奇,還有那些紫檀木的家具,大都價值連城,精美異常,還有縣衙裡明朝的大槐樹,比起這些灰蒙蒙的建築,老槐樹看起來倒顯得格外年輕。縣衙的表演倒也生動,日升昌的解釋倒顯得空洞,還不如拿本書自個兒研究呢。明清一條街的感覺和書院門很像,但是商業化味道太重,不過那些推光漆器倒是很有看頭,紅旗手鐲,鑲貝首飾盒制作很精美,價格也還公道,至今遺憾當時沒有買下。剩下的時間,我們幾乎就花在城牆上了,我在上面留了一張照片,據說動作很經典,笑容很經典,看起來和當年亞運會的吉祥物熊貓盼盼有一拼。在城牆根兒,我們看到了很多當地居民的小院子,破敗但是生活氣息很濃,LY忙著告訴我北方各種常見樹木的名字,看不出他對植物還蠻有研究呢。

離開的時候,鑒於在平遙古城內沒吃上一頓熱飯(價格太高並且沒有時間),我們決定到新城內腐敗一下。ly挑了一家裝潢很不錯的飯店,我摸摸兜,膽怯了,怕得把自個兒賣了,ly硬是把我扯進去了,結果花了不到40元,吃了三菜一湯,還贈送了一果盤,並且還是包廂服務!有道小吃很特別叫烤油姥姥,頭一回聽說,好像是薄面皮卷成卷,蒸好後油炸而成,蘸著醬油吃,別有一番情趣,不過吃多了就有點膩了。

回去的路上遇到一個50歲了但是還很有激情的導游,帶的是德國團,和他聊了幾句,很開心,算是這次旅游的額外收獲,也為這次旅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當然也有遺憾,比如說一直想去的晉祠和常家莊園因為時間和經費問題沒去,不過正因為有遺憾,才為下次造訪提供了借口呢。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