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記

作者: 09293222

導讀今年的十一月,我和表姐兩人終於踏上了去西安的旅途,這也是我們兩人很久以來的夢想。11月8日我們搭乘T138次特快火車來到了西安,除了旅途上的小插曲外,我們很順利的遇到了來接我們的導游,一位年青的西安女孩,和一幫與我們同游西安的游客,這樣我們就不必擔心了… 11月9日一早我們這一幫人就開始了為期三天的西安之旅,我們乘坐的三菱面包車飛駛著出了火車站� ...

今年的十一月,我和表姐兩人終於踏上了去西安的旅途,這也是我們兩人很久以來的夢想。11月8日我們搭乘T138次特快火車來到了西安,除了旅途上的小插曲外,我們很順利的遇到了來接我們的導游,一位年青的西安女孩,和一幫與我們同游西安的游客,這樣我們就不必擔心了…

11月9日一早我們這一幫人就開始了為期三天的西安之旅,我們乘坐的三菱面包車飛駛著出了火車站。“哇,前面有城牆!”不知誰高呼了一聲。“那是明城牆”,導游應聲答道:“各位來自上海的朋友,現在我們所經過的是西安市中心,…,在西安東南西北有不同的問候語,東邊:你下崗了沒有(國有大型企業較多),南邊:你考上了沒有(大學較多),西邊:你吃了沒有(眾多小吃),北邊:你出來了沒有(因為那有監獄,不過我們也不能老遇見在外晃犯人,老問他:“你出來了沒有。”)今天我們所要參觀的是東線,第一站:半坡遺址。”一下車,我發覺西安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冷,但總覺得空氣中灰蒙蒙的(後來才知道空氣中含土量較高),“可能是霧”,表姐說。邊說邊走近了古代半坡遺址陳列室,看著一件件距我們6000年前,古人所制作的生產工具(主要用石、骨兩種材料做成),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器形有缽、盆、碗、壺、甕、罐和瓶等。按用途不同分為飲食器、水器、炊器、儲藏器等)和藝術品(骨麓、石璜、獸牙、石珠、陶環和各種佩飾等)。半坡先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和總結經驗,創造性地發明了利用蒸汽的陶甑、孔石斧、有倒刺的魚鉤和魚叉,應用重心原理的尖底瓶,懂得了等邊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有了形和數的概念。這些都充分表明了勞動出智慧,實踐出科學的真理。參觀完了第一、二展廳,接著便走到了遺址大廳。遺址大廳是就地發現、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區的一部分,面積約三千平方米。“這真是6000年前古人的遺址?”表姐在我看得聚精會神時問道。“絕對沒問題”,導游祝小姐說道:“在居住區的東邊,是燒制陶器的窯場,現在保存了一座橫穴窯,它是由火堂和窯室兩部份構成,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陶窯遺址之一。”我想我們現在看到的僅是其中的一小段,這個巨大的工程能由以石器為主要工具的半坡先民來完成,不得不承認這是歷史上的奇跡。“這邊是墓葬區…”。啊!有古屍,快去瞧瞧,當我們飛奔過去的時候,那兒已經圍著許多人了,喔,老外也對這感興趣,不管這些了,還是先聽導游小姐的講解,“在埋葬習俗方面,半坡先民原公共墓地在遺址的北部,其葬式主要有單人仰身直肢葬,還有俯身葬、一次合葬、二次葬和曲肢葬、即將小孩屍體裝入一個大型夾砂陶甕裡,口上蓋一陶體,陶甕的最上部有三小洞是為了讓靈魂自由出入,成群的或單獨的埋在住房近旁,一搬無隨葬品。日前能看到的僅是其中幾例。”聽了導游的講解,我們基本了解到半坡先民在原始社會氏族公社時期的生活的一般情景。出了博物館我們在郭沐若題寫的“半坡遺趾”(趾:代表一步一步走過來)四個字下拍照留念。忽聞耳旁響起了一陣樂鳴聲,隨著樂聲追去,原來有人在吹奏一種叫“塤”的古代樂器。我也試著想吹一下,但是不管我怎麼吹也不響,再次感嘆古人的智慧。

離開了半坡,我們來到了位於臨潼區(縣)驪山北麓華清宮故址,一近華清池的大門,就看到堤半壁間九龍戲水,接著便是參觀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所沐浴的“海棠湯”也就是“貴妃池”因它的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狀而得名。始建於公元747年,是唐玄宗作為愛情禮物專為楊貴妃沐浴所修的。聽導游說,明代四大名畫家之一的仇英的《貴妃出浴圖》是最美的,我想在配上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撟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是不是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位於“海棠湯”東南方,是專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唐時也稱“御湯九龍殿”。池內遺留的一對蓮花底座,像征玄宗與貴妃“同浴蓮池水,永做並蒂蓮”,隨後有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星辰湯”,太子沐浴的“太子湯”,和尚食局官員沐浴的“尚食湯”。看了那麼多的湯,我們也想做一做貴妃,享受一下,但是導游說時間不允許,不過這兒有溫泉可以洗手,那就洗一下吧,總比什麼都沒有強。洗完溫泉以後,發覺我的手是那麼的滑,又一次感嘆,怪不得人家楊貴妃,那麼美。

飯後我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佣,它位於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1.5公裡處,是一組由三個兵馬佣坑組成的大型陪葬坑。首先,我們步入的是一號坑,坑內六千多個與真人真馬等身的陶人陶馬組合排列成長方形軍陳,規模宏偉,它再現了當年秦始皇率領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壯觀場面。接著是二號坑,二號坑是1994年春開始挖掘的,也是三個坑中挖掘最晚的。可是我們在二號坑中卻沒有看到一個兵馬佣,而他們都被一層土覆蓋著,因為在兵馬佣剛剛挖掘出來的時候是五彩的,但一碰到空氣就變成現在這種灰土色了,我想是為了讓它和空氣隔絕才這樣的吧。三號坑面積最小,只有250平方米,導游說三號坑是一個指揮機構,正對門道的是一個馬車房,兩側分別為南北兩個廂房,南廂房為議事廳,北廂房為禱戰房。秦佣的“永久藝術魅力”在於它塑造了成千上萬個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感情的秦軍將士的逼真形像。出了兵馬佣坑,我們迫不及待的去買明信片,為了能讓自己留個記念。“今天我們最後一個景點是‘仿秦始皇陵’,大家必須快一些了。”我心裡琢磨著,“咳,這仿的有什麼好看的,又不是真的。”去了才知道並不是我想像中的。(因為那是仿制的所以我在這裡就不多敘述了。)“那為什麼不把秦始皇開挖出來呢?”我們帶著共同的疑惑問導游,“1,是因為陵墓太大,要開挖的話,必須搭建一個很大的棚,但是我們現在還不具備這個條件。2,是陵墓太深,大約深處50米。3,太毒,居勘測泥土中含汞量很高,在《史書》中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所以就這三點近百年內是不會挖掘的。太遺憾了,這輩子我就看不到了,真不知道是不是和《史書》中所寫的一樣。

隨著夜幕的降臨,我們驅車來到了我們所要下塌的唐城賓館,導游說:“那是一家四星級涉外賓館,很豪華的。”到那兒才發覺並沒有想像中的這麼豪華,出門在外,也就不必那麼講究了。

經過了一夜的休息,第二天我們又開始西安之旅西線游,經過了在黃土高坡的一路顛簸,終於來到了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位於陝西乾縣城北六公裡的梁山上。遠遠望去,宛如一尊龐大無比的睡美人塑像,不僅造型奇特,更為歷代帝陵之冠。在我們眼前的便是石階路,石階路的平台有18座,像征著唐代帝王在陝西關中渭北的18座陵墓。我們爬上了第一道坡的34級台階(像征唐高宗李治在位執政34年) ,接著第二道坡的21級台階 (像征武則天 執政21年) ,走過了數道坡後,來到了一處有石人 (又稱甕仲) 的坡道,石人頭帶冠 (一人無冠) ,腰束帶,寬袍大袖,身材魁梧,雙手握劍,並足恭立,莊重嚴肅,氣宇森然,神態名異,栩栩如生位於甕仲北面的是聖述記碑,又名七節碑,其數取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意為七曜,暗喻李治“文治武功”光耀天下。和述聖碑相對,為一完整巨石雕成,高大雄渾,聞名於世,無字碑初立時無字,史書中也找不到有關此事的記載,後人對其用意多有猜測和爭論。具有代表性的說法一是“功德之高難以用文字形容”;二是“武則天曾遺言‘已之功過,讓後人評說’”。此外還有多種不同的觀點,試圖解開這誘人的千古之迷,也更增添了無字碑的神秘色彩。看,這裡有無頭人像。“這是六十一王賓,又稱蕃臣石像,分東西四行站立,東邊二十九尊,西邊三十二尊,皆圓雕。再走下去就是梁山了,他是關中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墓。如果挖掘出來那裡面肯定有琳琅滿目,精美絕倫的珍品,叫世人嘆為觀止。我們帶著一種遺憾離開了乾陵。

導游高呼了一聲讓我們和她一起去蘋果園摘蘋果,對於一直吃蘋果的我們來說摘蘋果一定非常有趣,我們興匆匆的跟隨祝小姐來到了果園。一排排矮矮的果樹上,掛著許多小蘋果,“這能吃嗎?”“這是陝西的蘋果,別看它小,很甜,很脆。”小祝笑道。我們一下子摘了4斤,當我們得知只有5毛一斤,我們都懷疑是否聽錯了,可得到的答案是肯定,我們第一反映是太便宜了,接著就覺得那兒的生活水平比較低。就在我們拎著一袋沉澱澱的蘋果往回走的時候,路邊一個女孩叫住了我們,問我們窯洞看不看。“窯洞,好呀,為什麼不看呢?”說著我們跟著這個女孩走近了一戶人家,“真的和電視中看到的一樣,看,門口還掛著紅辣椒和玉米,這兒還有許多布藝小老虎,我們買一些吧。”經不起表姐的慫恿,我們紛紛掏錢出來,買了一大堆的小玩藝。出了窯洞後我還留戀不舍,真想在這住上幾天,雖不如大城市的繁華和喧鬧,但這兒有我們所想望的寧靜。

“快,下一景點永泰公主陵墓,是已經開挖出來的。”一聽是已開挖出來的我用來勁了。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顯與韋皇後之女(即,武則天的孫女) ,她的墓發掘於1960年。墓道全長87.5米,寬3.9米。有天井6個,過洞5個,小龕8個、出土文物800多件。就在我們走到第5個天井的時候,導游指著牆上說:“這是一個盜洞。”經我們仔細看來的確與周圍牆磚的顏色不同。“這肯定是後來補上去的,”我暗自想,“盜墓的人,他們算得到也挺准的,不過干這個一來犯法,二來實在太可怕了。”“看,前面的壁畫實在太美了”。表姐高呼道。“你能不能小聲點,小心吵醒裡面安息的靈魂,我們這樣是不是有點像在演‘古墓麗影’或‘木乃伊’”。聽我這麼一說,表姐的臉色都變了,嘻嘻,我只不過嚇嚇她。在這400平方米的壁畫中,尤以前墓室東西壁上繪的《宮女圖》最為著名。看了這幅畫後,不由的想讓我們將它拍下來,回去慢慢欣賞。當我們拍完這壁畫時,發覺這墓室中只剩我們兩人,一向膽大的我突然都覺得四周充滿著陰森恐怖,感覺有什麼東西在背後,所以就拔腿飛奔出了墓室,當重新見陽光的一剎那,仿佛又回到人間了。經過上午的“拔山涉水”後,我的肚子早就唱空城計了,對於飯菜也沒什麼講究了,咦,這是什麼,到像我們的羌餅,一口咬下去,哎喲,差點崩掉大牙,什麼玩藝兒,那麼硬,對了,這不是鍋盔嗎?都是我上午在車上打瞌睡沒好好聽導游講解,著道了不是。吃飽了,喝足了之後,我們游覽了世界上唯一珍藏佛主釋迦牟尼舍利的法門寺,還去了法門寺地宮,說實在的舍利我真的是沒有看到,因為我只注意看四周的壁畫了。

11月11日,這天也是我們在西安逗留的最後一天,上午導游讓我們自由活動。所以我們決定來西安不能不看陝西歷史博物館,深灰色琉璃大屋頂,高大挺闊的白色牆面,典型的仿唐式風光建築,古樸大方。但因為時間很緊,我們只能走馬觀花的瀏覽了一下。從公元前11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距我們最近的清朝。時間的腳步輕輕一跨,就是悠悠千年,黃河水仍滔滔不息地流過這片土地。陝西,孕育了璀璨的中華遠古文明,更不用說“歷盡周秦與漢唐”了,但時間之流卻淹沒了那些燦爛輝煌過的文化,而經過千年歲月磨洗,留下來的這一分分的美麗。

參觀完了陝西歷史博物館,一看表時間還比較充余,我們就突發奇想的想去西安有名的小吃一條街---回民街去溜溜。老遠就聞到回民街上烤牛、羊肉的味道。一走近去,哎喲,那股羊騷味熏得我們逃了出來,再也沒有勇氣進去,只好就此作罷。

下午我們來到了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關於大雁塔這三個字的由來,眾說紛雲,在此我就不加以敘述。大雁塔是由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為安置他在西域帶回之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建造大雁塔,初建時,塔高50米,5層,後幾經該造,現塔高64.5米,7層。來到大雁塔跟前,台頭仰視,發覺不同於江南的塔。有可能這就是南北方的差異。

接著便是游覽西安碑林博物館,因碑石叢林而得名,它建於北宋,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西安碑林不僅收藏了自漢開始的歷代著名碑石,而且歷代書法家作品也盡現其中。從中人們不僅可以領略到各代書法藝術的不同特點,而且還可以了解書法的演變和發展的整個過程。如:王羲之的行書、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都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傑出的典範。

西安之行的最後一站---明城牆,也就是我們第一天所看到的。今天我們要從南門(永寧門) 開始登城牆,走在石階路上,發覺它不如北京的萬裡長城雄偉,但是卻有著它自己的另一種風格。登上城樓,俯視西安的市中心,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登完了明城牆,我們的西安之旅將告一段落,晚餐後,導游送我們上了火車,火車在隆隆聲中駛出了站台,帶著對西安的留戀和種種疑問,我們不情願的和它說再見,不知多少年後我們還會故地重游,或許只能相逢在夢中。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