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媽看美國(三)--到華盛頓去了

作者: 五月may70

導讀五、到華盛頓去 1、林肯紀念堂 女兒、女婿開車帶我們去華盛頓,這是來美國後第一次出遠門。 華盛頓的街道整齊、劃一,建築方正、厚重,看不到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隨處可見的白色大理石建築大氣、莊重,美國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以及聯邦政府機構,眾多國際組織的辦公場所,各國使館官邸都雲集在這占地面積不大的特區(DC)內。 街上游 ...

五、到華盛頓去

1、林肯紀念堂

女兒、女婿開車帶我們去華盛頓,這是來美國後第一次出遠門。

華盛頓的街道整齊、劃一,建築方正、厚重,看不到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隨處可見的白色大理石建築大氣、莊重,美國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以及聯邦政府機構,眾多國際組織的辦公場所,各國使館官邸都雲集在這占地面積不大的特區(DC)內。

街上游人很多,正是櫻花盛開時,天氣晴朗、溫暖,華盛頓紀念碑下的草坪上坐著很多人,羅斯福公園裡的游人似乎更多,但與國內一些旅游景點人滿為患的情景相比,這裡則要清淨得多。

白宮、國會山自“9.11”以後不再對公眾開放,人們只能在周邊走走看看。高大、軒敞的傑佛遜紀念堂,巴特農神廟般的林肯紀念堂吸引了眾多的游人。在國內林肯的知名度遠遠高於傑佛遜。當我走進林肯紀念堂,看著端坐在椅子上的林肯塑像,不由得想起惠特曼悼念林肯的那兩首著名的詩篇:《啊,船長,我的船長》、《當紫丁香最近在庭院開放的時候》。

惠特曼曾經如此深情地悼念林肯這位解放黑奴,領導南北戰爭的總統。他把林肯比作“船長”——引導美國人民走向自由民主的船長。當1865年4月14日晚上,罪惡的槍聲響起後,惠特曼哀傷的挽歌讓全世界人民記住了他們的“船長”林肯:

“就在那甲板上,

我的船長躺下了,

他已全身冰冷,

停止了呼吸。”

我不知道林肯紀念堂周圍是否栽種紫丁香。(似乎沒有!)但我知道林肯的精神與每年開放的紫丁香一樣永垂不朽。向往自由、民主的美國人民會像惠特曼在詩中詠唱的哪樣“隨著一年一度的春光永遠地哀悼著”人民領袖林肯。

走出林肯紀念堂才看見紀念堂門口的花崗岩地面上刻著的“I have a dream”。這是美國黑人民主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名言。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青年對馬丁·路德·金並不陌生。今天站在林肯紀念堂前,想起這位同樣遇剌身亡的黑人領袖,深深地感到消除種族歧視,實現真正的自由、平等是多麼地任重道遠!而鐫刻在紀念堂右側牆壁上的那句葛提斯堡演說辭: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人民的政府來自人民,為了人民)又是多麼地發人深省!

2、羅斯福公園、越戰紀念牆

由於女婿是學建築的,他帶著我們化較多的時間游覽羅斯福公園,並詳細地介紹了越戰紀念牆的設計及建築特色。

我從來沒有見過凝重的石牆、石塊會和如茵的草坪、涓涓的溪流如此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羅斯福公園由花園和石牆分隔成四個相連的部分,展示了羅斯福總統任內1933——1945年的美國歷史。這是一段美國人民至今仍難於忘懷和引以為傲的歷史。二戰、大蕭條的歷史畫面通過石牆上的浮雕和草地上的人物群雕加以展現。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樣一組群雕:一群面容憂戚、神情蕭索,而又衣衫襤褸的人在靜靜地排隊。女婿告訴我們這組群雕的標題是“面包隊”,反映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人們排隊領取食物的情景。雖然以往我們在美國電影及文學作品中看到許多相關的描述,但今天面對這些活生生的“人”心中仍不免震動。而兩尊不同的羅斯福雕像更令人印像深刻。一尊身披鬥篷的羅斯福坐像幾乎比真人大一倍,腳邊是一條可愛的小狗。另一尊坐像真人大小,據說是克林頓時代重塑的,戴著眼鏡、瘦瘦的羅斯福在我看來甚至有點憂郁。前者很好地展示了羅斯福的偉大,甚至是強大——他的殘疾被鬥篷掩蓋了;後者表現了一個歷盡艱辛,幾乎是疲憊、羸弱但仍不屈不撓的羅斯福。兩尊雕像都給人以深深的震撼。第四石室牆上的浮雕是羅斯福總統葬禮。人們隆重而又沉默地送別這位為美國人民鞠躬盡瘁、死於任上的偉大總統。

由三萬多塊巨石構成的這座別具一格的紀念公園絲毫不顯沉悶。綠樹、青草、溪流,還有那紛紛揚揚飄落的櫻花讓公園顯得那樣的生動,漫步期間的游客都會尋找一個合適的位置拍照留念。是紀念場地又是旅游景點。曾經那麼耐心地傾聽人民聲音的羅斯福總統應該感到欣慰,因為他永遠和他的人民在一起。

我們也在公園拍了幾張照片。女兒跨過一條小溪,爬上用幾塊巨石堆成的“小山”,盤腿坐在那裡,女婿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按動外門。回到北卡衝洗放大後效果好極了。巨石剛硬的質地和纏繞其間的流水襯托出東方女性的嬌小、娟秀,坐在巨石上的女兒看起來是那樣的恬靜、典雅。

參觀越戰紀念牆時,女婿詳詳細細地介紹了紀念牆設計、建造過程中的軼事。紀念牆的設計方案是從1421個隱去姓名的方案中遴選出來的。8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和設計大師組成的評委經反復篩選,最後選中了登記號為1026的方案。說到這裡,女婿幾乎有點眉飛色舞了,因為方案的設計者是當時只有20出頭的華裔女孩,而且還是梁思成、林徽音的親戚,叫林瓔。當時許多國際知名的建築師以及林瓔的老師都呈送了精心制成的方案,只有林瓔脫穎而出。

這座越戰紀念牆的設計確實出手不凡,V字形的黑色花崗岩主體並不高大巍峨,而是半地下的。正是林瓔所說:“當你沿著斜坡而下,望著兩面發光的花崗岩牆體,猶如在閱讀一本敘述越南戰爭歷史的書。”越戰也許是一代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但我卻從紀念牆密密麻麻的名字中讀出了美國人的平民意識和人文情懷。

最初提出建碑動議的是一位普通的前越戰戰士(一名下士),而越戰老兵社團則始終密切關注紀念牆的設計、建造並提出具體的要求,紀念牆上按死亡時間排列刻上所有陣亡、失蹤者的姓名。反觀中外歷史上“一將功成白骨枯”的戰事,有多少默默無聞的冤魂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像越戰紀念牆這樣,把幸存者的思念,後輩的緬懷、關愛撒播向每一名普通的逝者,確實令人動容。

天色漸暗,黑色花崗岩紀念牆下零零落落的紅玖瑰、小花環在風中抖動著,仿佛在吟唱一首溫情脈脈的安魂曲。


精選遊記: 華盛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