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陽山故事

作者: 歡樂陶陶

導讀湯陰縣西宜溝鎮有首陽山,相傳是伯夷、叔齊的隱居之地。 伯夷和叔齊是古代孤竹國國君的兒子。孤竹國位於今河北省盧龍縣一帶,是殷商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孤竹國的國君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伯夷,二子公望,三子叔齊。國君很鐘愛叔齊,想把王位傳給他。國君駕崩後,眾臣民要按先君遺詔立叔齊為君。可是叔齊卻說:“伯兄在先,我怎能為君呢?”伯夷堅辭不受,也說 ...

湯陰縣西宜溝鎮有首陽山,相傳是伯夷、叔齊的隱居之地。

伯夷和叔齊是古代孤竹國國君的兒子。孤竹國位於今河北省盧龍縣一帶,是殷商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孤竹國的國君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伯夷,二子公望,三子叔齊。國君很鐘愛叔齊,想把王位傳給他。國君駕崩後,眾臣民要按先君遺詔立叔齊為君。可是叔齊卻說:“伯兄在先,我怎能為君呢?”伯夷堅辭不受,也說尊父命應立叔齊為君。二人互讓不就,眾臣左右為難。後來伯夷離開了京地,叔齊也逃離了孤竹。眾臣無奈,只得擁立二子公望為君主。

伯夷、叔齊逃離孤竹國後,向西而行。他們聽說周文王行善積德,禮賢下士,於是決定去投奔周文王。然而當兄弟二人風塵僕僕地來到周地時,周文王已經去世,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振軍備械准備伐紂。伯夷叔齊便攔住武王的馬頭叩諫說:“你的父親死去後不安葬,卻大動干戈,能說是孝嗎?身為商紂的大臣,而興兵弒君,能說是仁嗎?”武王左右的將士想拿兵器打他們,姜太公忙說:“他們是兩位仁義之士,叫他們走吧!”就讓人把他倆攙扶開了。

武王伐紂後,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諸侯和百姓也都承認周武王的天子地位,而伯夷和叔齊卻深以為恥。他們作為殷商的遺民,隱居首陽山,並且不再吃周朝的糧食,每天僅以采薇來充飢,還作了《采薇歌》以示其志。後來,山野中一婦人對他們說:“你們不吃周朝的糧食,現在是周朝的天下了,那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啊。”二人一聽,便不再出去采薇,不久便餓死於首陽山。

伯夷叔齊作為古代遜位讓國、特立獨行、高尚守節的典範,其故事在歷史上流傳很廣。舊戲中就經常唱道:“昔日裡伯夷叔齊二大賢,兄弟二人讓江山。弟讓兄來兄不坐,兄讓弟來弟不擔。兄弟二人無處奔,一同隱居首陽山。餓了吃些松柏籽,渴了就去飲清泉。老天下了鵝毛雪,凍死二人好可憐。太公身背封神榜,封他二人合和仙。” 唐代大文人韓愈還寫了《伯夷頌》,頌他們有骨氣、寧死不屈。然而歷史上也有對他倆的行為持不同看法的,如漢東方朔就稱之為“古之愚夫”;毛澤東也曾指出:“唐朝韓愈寫過《伯夷頌》,頌的是一個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頌也好,謗也罷,都說明伯夷叔齊的行為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麼,首陽山在哪裡呢?根據記載,大約有以下幾處:

1、東漢馬融說:華山之北,河曲之中(今陝西省華陰附近);

2、東漢班昭說:隴西首(今甘肅省隴西);

3、東晉戴延之說:偃師縣西北(今河南省洛陽市東);

4、東漢許慎說:遼西(今河北省東、遼寧省西,也就是古孤竹國附近);

5、唐張守節說:清源縣首陽山(今甘肅省渭源縣)。

此外,山西永濟首陽山也傳說是伯夷、叔齊殉難之處。

———————————————————————————

從歷史記載來看,古代並無首陽山在湯陰的記載。而從武王伐紂的時間來看,夷齊“叩馬而諫”應在武王起兵至八百諸侯會盟孟津以前。湯陰地處於殷墟與朝歌之間,應屬商的心腹地帶。周武王若至湯陰,也應是在伐紂以後了。故此夷齊於此叩馬勸說武王是不太可能的;況且湯陰首陽山僅為土崗,其便利的交通亦非隱居的理想之地。

最近,我們去湯陰首陽山進行了考察。湯陰首陽山位於湯陰縣西南宜溝鎮的索下扣村。遠遠望去,在一個隆起的山崗上,有一片仿古建築,前面還有一片尚未完成的待建工程。進入廟中,有三傳院落,前面大門懸掛“首陽和合殿”匾,供奉的是伯夷和叔齊;後面塑有泰山碧霞等三老奶奶像。當我們問起伯夷和叔齊時,廟的管理者告訴我們:“這是古代的大賢啊,我們這裡原來就有古寺,現在是重建的,還有古碑呢。”

聽說還有古碑,我們立刻進行了尋找。但見廟內都是新建廟的捐款碑。廟的管理者告訴我們,前面還有兩通古碑。果然在夷齊廟前面找到了這這兩通碑。兩通碑都只有半截,上面隱約還可見一些文字,其中一通為清道光五年(1825年)“莊嚴圓寂恩師靜如佛智和尚……”碑,另一通為明嘉靖壬戍肆拾壹年(1562年)重修釋迦寺碑記。至此我們才明白,原來,這裡有一處寺院名釋迦寺。被毀以後,由於有首陽山的故事,1984年起,村民們逐漸在這裡建起了伯夷叔齊廟。同時,夷齊廟前的磚牆也證明釋迦寺是在恢復計劃之中。回來以後,查閱《乾隆湯陰縣志》果然如此。在卷之三《祠祀志·附寺觀》載:“釋迦寺,在縣西南下口(扣)村,魏·延昌三年建。”延昌三年既公元514年。說明釋迦寺還是一處修建較早的寺廟,只可惜其遺存物現在已不太能見到了。而縣志上就沒有夷齊廟的記載。湯陰和別處的一些夷齊廟說明,在國人傳統思想中有一種攀附心理,攀名人、名地、名事等等。每個地方、每個人群都會根據自己的地方特征對公共資源加以附會,並逐漸使之成為地名化、大眾認同和傳播的事實。梁祝故裡之爭、襄陽南陽之爭、垓下位置之爭等等就都是這樣的例證。不過這種行為倒也在無形之中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宣傳,使人們在茶余飯後增添了一些談資和話題,給尋訪伯夷叔齊故跡的人們多了一些去處了。


精選遊記: 安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