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八寶/緬甸學佛記

作者: 韭婁

導讀吉祥八寶 晚上正趴在床上“才思泉湧”,不料寶寶意外回家了,把我思路打斷了,害得本來准備寫的《吉祥八寶》只剩了三寶,放在這裡,以後重新再想那五寶吧。 寶寶:媽媽,沒到退休你就不想干啦? 媽媽:是啊 寶寶:那你也就掙不到錢啦? 媽媽:要那麼多干嘛! 寶寶:那就請你好好休息一下。 媽媽:對!還有好多事情想要做呀 人生不能步步都做牛——馬—— ...

吉祥八寶

晚上正趴在床上“才思泉湧”,不料寶寶意外回家了,把我思路打斷了,害得本來准備寫的《吉祥八寶》只剩了三寶,放在這裡,以後重新再想那五寶吧。


寶寶:媽媽,沒到退休你就不想干啦?

媽媽:是啊

寶寶:那你也就掙不到錢啦?

媽媽:要那麼多干嘛!

寶寶:那就請你好好休息一下。

媽媽:對!還有好多事情想要做呀

人生不能步步都做牛——馬——


寶寶:媽媽,退休以後你想做點什麼?

媽媽:唉,先把那些專業書都賣啦

寶寶:然後你又想到哪裡去呀?

媽媽:到處玩啊!

寶寶:祝你把世界玩轉得瀟瀟灑灑。


寶寶:媽媽,每天不上班你出去干嘛?

媽媽:炒股啊!

寶寶:賺得錢能比上班多嗎?

媽媽:那當然啦!

寶寶:股市跌了問你害不害怕?

媽媽:怕啊,不能跳樓那就只好撒優噢哭——啦——!


2007年6月5日星期二

朋友發文給我看,我覺得好文章最好共享,下面是朋友的奇特經歷:



緬甸嵩山佛學校出家日記

距仰光約200公裡,緬甸東部嵩山角下,出宕松村不遠,一條平整的水泥路直通旦瑪都大必滿道佛學校。到達佛學校,沿著這條路繼續前行約200米,既是地瑪尼思雍底拉辛尼姑學校,我稱其和尚廟和尼姑廟,兩地分別是和尚和尼姑修行的地方。除了日常修行的和尚和尼姑,這裡還隨時接收短期出家的和尚尼姑,也在每年的潑水節,點燈節,或其它佛教節日期間,定期舉辦佛法進修班,介時會有數以百計的佛教徒們從各地趕來進修。

緬甸80%的國民信奉小乘佛教,數不清的佛塔,寺廟遍布緬甸的每一個角落,在緬甸的清晨隨處可以看到和尚或尼姑結隊化緣的長龍,景像壯觀。除了眾多的潛心修行的和尚和尼姑,緬甸的佛教徒們一生中也都會有一次或多次剃度出家的經歷,特別是孩子升學前,成人禮或婚前,時間長短不限,年齡從幾歲到幾十歲都有。

我到緬甸十幾年了,曾多次參加過緬甸員工,朋友及他們的親屬們的各種佛事活動,看到他們不論富有或貧窮,總是會把他們最好的拿出來捐給和尚廟或尼姑廟,在緬甸,無論何地,你所能看到的最好的建築一定是和尚廟,而和尚和尼姑們在任何場合都會受到禮遇。也許正是對佛教的頂禮膜拜,緬甸人民的面部表情看起來平靜,祥和。他們不想窮則思變,也沒什麼競爭意識,甚至面對死忘也沒有太多的恐懼和悲傷,因為佛教對於死亡的理解不僅是肉體的消失,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

借著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假期,也是佛教徒們出家的高峰期,我與緬甸曾職員及她半路出家做尼姑的母親一道來到了這所佛學校,我這次不是游玩,而是要剃度出家,親身體驗一次真正的尼姑生活。行前作了充分准備,花六萬緬幣訂做了五套袈裟。兩套是正式佛事活動穿的,包括桔黃色沙籠兩件,淡粉色上衣三件,淡粉色內披風兩件,淡粉色袈裟兩件,土黃色肩搭一快,棕色墊布一塊(跪拜用的稱為薹)。另三套是非正式場合穿的,包括咖啡色沙籠3件,棕色上衣三件,棕色袈裟三件。另外,花了幾天時間練習剃度儀式上的誦經,主要是Vendana和Atthangasila,意思是全身心向佛,自願守八戒,等等。准備就緒,07年4月13日一早,潑水節第一天,我們出發了2007年4月13日:我們的車行進在去嵩山的路上,今天是潑水節的第一天,一路上已有小孩子們不斷地朝我們的車潑水,我坐在敞棚車的後面,身上是濕一陣干一陣。我們要去的地方在緬甸孟邦和克欽邦交界地帶,這一地區前幾年常有叛軍和土匪出沒,戰事不斷。這幾年由於少數民族武裝陸續向政府投誠,安全局勢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生活基本穩定。不過,一進入孟邦,我們還是看到路上每隔幾百米就有幾個荷槍實彈的政府軍在游蕩,經打聽,政府軍正准備在克欽邦圍剿反對派,此地局勢顯得有些緊張,這給我們此行又增加了一些懸念。下午兩點,我們順利到達尼姑廟。先拜見住持(也是校長),捐了15萬緬幣和一些實物,然後到和尚廟分別向兩位長老報到,令我驚奇的是其中的第一長老竟是個華人(緬甸第三代移民),法名叫吾給,他聽說我從中國來很高興,還帶我去見了他正在和尚廟參加佛事活動的母親和兄妹,他們已在緬生根,完全緬化,連他的母親也不會講一句中文,但是對我這個中國人的到來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閑談中感到他們的家境不是很好,這也許是長老幼年選擇出家的原因之一吧,不過看的出來長老在佛教界的成就,令他們全家感到驕傲。返回到尼姑廟,下午4:30分,剃度儀式開始,很簡單,就在院裡的水龍頭旁,我蹲下,弄濕頭發,抹上肥皂,由校長助理操剃刀,旁邊幾個小尼姑在剃度中一直在誦經,大意是你的頭發及你身上的一些東西是多余的,沒有什麼用的,在你身上沒什麼不可舍棄的等等。頭剃光了,儀式就結束了,雖然只有幾分鐘,我的腿也蹲麻了。然後穿袈裟,裡外三層,首先被告之不可穿蕾絲文胸,這我早有准備,換上布制文胸,接著開始逐層穿上袈裟,披肩和薹。潑水節前後是緬甸最熱的季節,白天溫度近40度,這一身行頭穿上後,還沒動就捂了一身汗。袈裟上身,給校長行過禮,又返回和尚廟拜見長老吾給,由長老帶著誦經,誦八戒(既:不殺生,不偷竊,不淫欲,不欺騙,不飲酒,過午不食,不享受,不近財),然後回答"阿曼班德"(能持),長老給我取法名--亞達佤。一套出家程序過後,長老宣布你已正式進入佛門。我終於松了口氣,身上的袈裟早已被汗水濕透。接著拜見次長老,是個印度人,法名吾為默喇,預約了明天上午的講法課。返回尼姑廟。小乘佛教奉行過午不食,從中午12點過後到第二天凌晨5點前不得進食,但食物種類不限,葷素皆可。和尚不開火,食物靠每日清晨化緣得來,化得的食物混合在一起大家分享,施主給什麼吃什麼,沒有選擇。尼姑則不同,尼姑化緣米,油或錢等,由廟裡統一安排伙食,用齋時間是早上5點和上午10點半。正式出家後,今晚我是不可以吃飯了。傍晚在廟院裡閑逛,發現這尼姑廟居然還是個百果園,院裡到處都是碩果累累的果樹,有榴槤,芒果,檸檬,洋桃,菠蘿,菠蘿蜜,香焦,笑果,腰果,湯果,椰子,檳榔,特黏果,摩鹽果,紅毛丹,番石榴,柚子,木瓜,山竹,還有各種香料如胡椒藤等,數一數有20種之多,隨我同來的兩個工人開心死了,爬到樹上連吃代摘,大飽口福。我只能看著,干咽口水。晚上不到9點就睡覺了,因為明早4點要起床誦經。2007年4月14日: 凌晨4點, 睡的正香,噹噹噹,三聲起床的鐘聲把我驚醒,趕快起來,洗漱完畢就開始誦經打坐。緬文不通,梵文又不懂,尼姑們抑揚頓錯的誦經聲,聽起來恬靜,舒服,超脫,可我跟不上趟,只好把行前做的功課拿出來反復誦讀,也算勉強過關,就最後一句記的清:大度大度大度,阿MIA阿MIA阿MIA,(阿彌陀佛,善哉)連誦三遍。 5點整,由慢至快,嘭嘭嘭…..傳來敲擊空木聲,用齋時間到了,尼姑們由長至幼,排隊進入餐廳,我被安排與三位付校長同桌,用齋前照例先要念經,感謝佛祖賜與食物,然後開吃。飯桌是類似中國農村常用的圓炕桌,用餐是習地而坐。我沒料到早餐如此豐盛,主食米飯,菜除了緬甸人餐桌必備的臭魚醬(他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阿碧)酸醬外,還有炒空心菜,燉雞,炸魚,肉湯,水果,甜品,咖啡,茶,擺滿了桌,不知是為照顧我特別加的,還是校長有特權。席間瞟了一眼其它的桌,兩菜一湯外加臭魚醬,出家人也搞特權嗎?我在心裡打了個問號。9點半准時來到和尚廟吾為默喇次長老的佛堂上課,這是專門為我安排的講法課。順便說一下,無論和尚或尼姑,均是由大和尚講法,尼姑學校的住持是沒資格講法的,只可輔導。不是尼姑修行不夠,水平不及,而是和尚不允許尼返回尼姑廟,午齋10點半開始,我遲了些,一想到這頓飯過後就明早5點見了,雖然不餓,還是要多吃點,好在每餐都有我很喜歡的酸醬佐餐(用各種新鮮酸果或酸葉配搗碎的魚干炒制而成),令我胃口大開,飯後又飽餐了一通水果(番石榴,芒果,榴槤),估計能抗過半天一夜了。校長建議我下午的活動是先熟悉一下環境,到處看看,我當然求之不得。兩個尼姑陪我,先到後山去拜山上的幾坐佛塔。尼姑廟就在山角下,出後門沒幾步,就是上山的小道。正午焦陽似火,一進山則另一番天地,曲曲彎彎的小道覆蓋著厚厚的樹葉,茂密的森林遮天避日,不時看到一些獨立的黑色巨石橫臥在林中或谷底,好像是天外來客讓人匪夷所思,清澈見底的山澗,魚兒在自由的嬉戲。蟬語花香,碩果累累,金黃的葛呢索果(像我們的枇杷)壓彎了枝頭,紫紅的椰得攀果甜膩泗溢,高大的榴櫣樹上成熟的榴櫣香氣怡人(不是誰都可以消受呦)還有很多水果和我叫不出名的野果!令我目不暇接目,嵩山的清新,自然,幽靜,富足,讓我陶醉其中,差點忘了此行的目的。隨行的尼姑指給我,上面不遠處是我們要拜的第一坐佛塔。嵩山上有幾十坐佛塔,從山下至山頂鱗次櫛比,金黃的佛塔散布在密林中,若隱若現,塔尖的金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給這座富饒美麗的嵩山又增添了些許靈氣。每個塔內都有一兩個高僧在修行,空山不見人,只聞誦經聲。依次到了較近的三個佛塔,我們跪拜完後,我還想往上走,隨行的尼姑說太遠了,不去了。於是我們翻過谷底,從另一條路下山。在谷底抬頭向上望去,參天古樹直插雲宵,氣勢非凡,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顯得那麼的渺小。現在是旱季,雨季時谷底會有洪水,是不能下去的。回來後有點累了,剛想歇會,見農場主道欽丹(克欽族)邀院長去參觀她的榴櫣林,我一聽又來了精神。坐車繞山而行約20分鐘,到了山角另一側,下車,步行上山。這裡的林更密,地上的樹葉更厚,腳下不時打滑,還有彩色的蜥蜴在腳下竄來竄去,道欽丹說當心有蛇,嚇的我一路戰戰兢兢,終於到了她的榴櫣林。榴櫣與山竹並稱為東南亞水果之王和水果之後,初聞榴櫣的人大多會對它的味道不敢恭維,其實只要你會欣賞美味,下決心嚐第一口,那甜膩綿軟濃香的感覺就會讓你的味蕾生出一系列暇想,對它念念不忘。再多吃幾口,多吃幾次,你就會愛上它,想它。榴櫣就是我的最愛。榴櫣好吃樹難栽,一棵榴櫣樹,7到8年才會開花坐果,15年後進入生長旺盛期,每年的潑水節前是它的成熟季節,雨季前的榴櫣最好吃。至於它的壽命,我問起道欽丹,她說種一次可靠它吃一輩子,令我嘡舌。緬甸榴櫣多是自然生長,樹木高大挺拔,抬眼望去足有2,3十米高,且不使用任何化肥農藥,比起泰國人工培植的品種,它個小,核大,果肉偏深黃,味甘甜厚重而略帶苦味,絕對是榴櫣中的上品,這樣的榴櫣除非在緬甸你是吃不到的。同來的幾個紅塵中人坐在山上就開始大飽口福,我們過午不能食,下山前買了一筐待明早享用。下得山來,已是傍晚,今天我大不敬,光玩了。該要去和尚廟打坐了。傍晚的打坐很壯觀,除了和尚,尼姑,還有幾百個進修的善男信女共聚佛堂。盤坐的順序是明確劃分的,和尚坐在佛台上,下面依次是男信徒,尼姑,女信徒(出家人也搞男尊女卑?)。第一次打坐時間不長,30分鐘,感覺很輕松。打坐前要誦經,打坐後分功德。第一次打坐完,次長老特意把我叫到近前要我談體會,問我在打坐過程中看到了什麼,我說什麼也沒看到,次長老解讀:"空即是知"。我不大理解,這與老子的道家思想"無即是有,有即是無"是否可同出一轍。睡前還要誦經一遍,打坐半小時,一天結束。2007年4月15日:早飯後,參加勞動--掃院子,與校長一道在通往山上的後門給清早下山化緣的和尚布施,又去參觀尼姑的臥室,廚房,佛堂。尼姑學校除校長付校長有單獨住處外,還有三棟主要建築,分別是高級班,低級班和短期出家班,每一棟都包含宿舍和佛堂,只有廚房和餐廳共用。高級班宿舍3到5人一間,低級班和短期班是通鋪,我受優待,與校長同居一室。

中餐後飽吃了一通昨天買來的榴櫣和山上摘的野果,榴櫣是在樹上成熟的,放不到一天就裂口,無法運輸,仰光是吃不到的。遇到美食,也不管吃多上不上火了,先解饞吧。還有幾種野果沒吃過的,都嘗了嘗,什麼蝶麥果,椰釉果,蝶豆果等,蝶麥果外型像紫色小洋蔥,果肉甜的發膩;椰釉果外觀像人參果,酸的導牙;蝶豆果長在樹干上,顏色黑綠,沒什麼味,澱粉含量極高,可飽腹。住在這地方,是山上掉餡餅,什麼不做也餓不著。

下午去和尚廟聽大和尚講法。這一周是專為潑水節進修班開的課程,從早4點開始,打坐1小時,休息半小時,講法1小時,再休息半小時,如此流水進行,除去兩次吃飯時間,一直到晚上9點結束,聽課的時間可任意選擇,不過臨時來進修的信徒們幾乎每次必到,我就沒有那麼勤奮了。講課的是緬甸有名的大和尚,年紀看起來果就四十幾歲,自幼出家,佛法功底深厚,言語娓娓動聽,流暢而富有磁性。裡面講了很多的佛教故事,我聽不太懂,主要的意思大概是圍繞著:吃--是為了肉身生存,不是為享受,所以無所謂好吃難吃還是酸甜苦辣;聽--聽到的只是聲音,不會去欣賞好聽或不好聽,是歌曲還是噪音,只有專注的聽;看--肉眼看到的只不過是存在,沒有美醜好壞之分;聞—只是鼻子氣息的變化沒有香臭;心—是空曠和無限,不要有喜怒哀樂。我理解的很浮淺,除此之外我的收獲是盡可能多的用心去感受出家人的內心世界,體會勞罷,淘踏,摩哈(音譯)三大皆空的境界和實際經歷了一次這種過程。

聽完法接下來打坐,有了前面法課的熏陶,1小時的打坐很容易堅持下來了,心誠則靈吧?今天下午是做足了出家人,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場,9點多才回尼姑廟,又困又乏,看來這盤坐決非一日之功。

2007年4月16日:

4點起來,打坐念經1小時,早飯後與幾個尼姑上山買榴櫣,准備明天的供奉(明天是緬甸的年初一)。清晨上山,心清氣爽,腳步輕松的就到了半山上榴櫣主的茅屋,主人請我們品嘗了剛摘下的榴櫣,菠蘿蜜,又買了幾個後,下山。到廟門,碰到付院長,說幾個小尼姑正滿院子找我呢。噢!差點忘了,昨天約好要給她們照像。

三個小尼姑,兩個13歲,一個14歲,是在這裡修行的最小的尼姑,來此一年多了。在緬甸,其實出家人未必都是看破紅塵,大多數是窮人家的孩子找個吃飯和讀書的地方。也有個別是家庭條件不錯的虔誠的佛教徒,有志於修身養性,弘揚佛法,普渡眾生的。真正看破紅塵的到為數不多。出家人也有紅塵未了半路還俗的,一但還俗,再想回來,廟裡會拒絕接受他們。三個小尼姑帶我來到後院山坡,我邊為她們照像,她們邊采花。花是准備午飯煮湯的—布達索花。滿坡開遍了雪白的布達索花,這花沒有葉,像韮菜的根,在地上一簇簇,直接開出花朵,今日采了明日又開,無窮無盡。花莖甘甜,花瓣清香,可生食,可煮湯。除了和她們一起采花,小尼姑們又帶我滿坡轉了轉,讓我見識到原來這裡有幾十種樹葉,花草,果食都是我們每日的食物和調料,樹上掉下滿地吃不完的芒果自不必說,隨便摘片葉子都能吃,有的奇香,有的特酸,也有甘甜的,微苦的,特辣的,聞著臭吃起來香的,酸甜苦辣臭五味俱全。到了這尼姑廟真如同來到了桃花園。今日午餐,餐廳多擺了一排長桌,原來是老少20幾個村民敲鑼打鼓,浩浩蕩蕩來廟裡布施。也因歡迎他們到來,午餐更加豐富,主菜是芒果煮魚,還有炸魚干,炒茄子,拌黃瓜,雜菜沾魚醬,布達索花湯,飯後甜點是用摩鹽果自制的果凍,老培豆(緬甸人喜食的茶葉豆),水果是榴櫣,芒果和葡萄。我想尼姑廟天天這樣的好生活是不是因為緬甸新年期間的緣故,否則,可能會有更多的人蜂擁來出家,這廟怎能容納的下?下午,打坐中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雨點有節奏的敲打在佛堂鐵皮屋頂上,滴嗒滴嗒。我的心在雨中飄浮,升騰,游游蕩蕩。飄到了童年又飄到了成年,飄到了現在又飄回到過去。一路上的風風雨雨,眼前晃動著曾經熟悉的一個個身影。愛我的,我愛的,遠去的,親近的,善良的,虛偽的,誠實的,欺詐的,美好的,醜陋的……,名利金錢,愛恨情愁,所有的一切此時都歸於平淡。大乘佛教修來生,小乘佛教修今世。來生遙遙而不可及,今世已過去大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已有所悟。2007年4月17日:今天是緬歷年初一。緬甸潑水節從舊歷年底27號到30號4天政府允許民眾潑水,意為衝走上一年的晦氣,干干淨淨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所謂潑水,並不是我們普遍意義的"潑",而是凡是跟水有關的十八搬兵器都用上,最酷的是潑水台上的高壓水管,噴到你身上的感覺就像身上挨了重重的一悶棍,讓你疼上好幾天。平日裡,緬甸國家不允許任何的聚眾活動。一年中,只有這4天的時間緬甸的民眾才可走上街頭肆無忌憚地放縱自己,而這4天更成了小孩子和青年人的狂歡節,大街小巷熱鬧非凡,只要出門,人人都是落湯雞,只有和尚和尼姑例外。初一開始,潑水停止,新的一年到來。和尚廟裡,初一要供奉佛祖,我們4點起床後直奔和尚廟。在長老吾給的佛堂內,已有不少女施主在忙活了。各種水果去皮切塊,糕點開封,各四份碼盤,一份供奉在長老佛堂,其余分送到山坡上的兩個佛堂和次長老的佛堂。我以為余下是給我們吃的,原來沒有。干完活7點多了,肚子咕咕叫,回尼姑廟的路上,餓的兩腿發軟。吃過早飯,所有尼姑到廟裡的主佛堂擺放供品,然後校長帶領全體尼姑誦經,迎接新年的到來。10點半,又該吃中飯了,一點不餓。一看飯桌,呵!真是過年了。燉豬肉,燉雞,炸魚,番茄魚醬,涼拌生芒果,酸湯……。緬餐不講究色,香,形,意,喜歡把什麼都攪伙一塊或搗的面目全非,但味道還不錯,又足吃一頓。我怎麼覺得這裡的生活有點像寄生蟲,不勞而獲,和我想像的苦行僧的生活相去甚遠,越來越感到有點不自在。今天是和尚廟進修班最後一天,下午當然要"打好最後一天坐"。明天是尼姑出門化緣的日子,晚上從和尚廟回來,校長問我要不要跟,我馬上說去。好像就這一項沒體驗了,挺期待的。2007年4月18日:早飯後,天蒙蒙亮,尼姑們排成一隊在付校長的帶領下,出門化緣,我捧了個缽,排在第二。臨行前被告知,我跟到村口既可,因為她們要出去一天,午飯也在外面解決,怕我不適應,我還想堅持,一個小尼姑告訴我,其實她們懷疑我有做秀的成分,我只好掃興而返。路上看到一伙伙善男信女們從和尚廟方向走來,懷抱著,頭頂著,大包小包的。一問是7天的進修結束,他們要返家了。我了解了一下,類似這種進修班,原來是免費的,因常有窮人來混吃混喝的,因此改收費,每人像征性的收1000緬幣,相當6元人民幣,捐款是自願的。在和尚廟和尼姑廟之間有一條小路拐右是一所孤兒院,在路上和人閑聊,說孤兒院有許多故事。這裡有200多個小孩,不少是謊稱孤兒的窮人家孩子們送進來充數的。孤兒院由一個大和尚管理,據說這個和尚以孤兒眾多的名義說事,到處誘騙施主來捐助,初次到此的施主看到孤兒院的境況,都慷慨解囊,其中也有不少外國機構和個人,數量不小。但捐助的款項都不知用在何處,孤兒院依然簡陋,貧困,孩子們每天只吃兩餐,基本的生活設施都不能保障。去年山區流行瘧蒺,有人捐了100頂蚊帳,一個月後說要來看看,這大和尚找介口不讓來,其實這100頂蚊帳根本沒到孤兒手中。我本想進去看看,捐點款,聽說這些也就作罷。像這種佛教界的敗類我想應該是少數,不知佛門是不是也有類似我們的紀檢部門那樣的監督機構。總之,我是希望這位大和尚也能回頭是岸。下午沒事干,一想明天要返回仰光了,就約了道欽丹,去她的"花果山"買榴櫣,菠蘿蜜,准備帶回去分送朋友。她的榴櫣不用摘的,我們在山上坐了兩個多小時,等著成熟的榴櫣掉下來。聽到嘭的一聲,看林人就順聲撿回一個,榴櫣渾身長滿堅硬的刺,不小心掉在頭上不一命嗚乎也會滿頭開花,我們不敢進榴櫣林裡。撿了30幾個榴櫣,又摘了一大簍野果,扛了三個大菠蘿蜜,下山了。我們買了她這麼多榴櫣,道欽佩丹很高興,順路又領我們到她的農場,摘了一大把蘭花送我。她說這幾年她收入不錯,前些年打仗,鬧土匪綁票,她們幾年不敢上山,榴櫣山竹都白白丟掉,現在又可以吃山了,她笑的很輕松。緬甸人就是這麼純樸可愛,容易滿足。其實她們的生活也就相當於我們普通工薪階層的水平,年收入約三,四萬人民幣而已。2007年4月19日:今天是還俗的日子,4點起床,念經打坐,然後是還俗儀式。還是很簡單,由校長帶著念經,脫離八戒,回到塵世。脫掉袈裟,換好衣服,長出一口氣。脫胎了一回,又回到塵世,還是要將面對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但我的心會更釋然。校長告訴我不可以和尼姑們一起吃飯了,等她們吃完離開我才可吃。吃好飯收拾停當,又去向和尚廟長老辭行,長老問我這幾天的感覺,我說"靜和空"。長老說這就對了,修行最重要的是專注,目空一切。他說隨時歡迎我再來。上午9點我們踏上了返回的路程。走到宕松村出口,車上的工人指給我看村口的一棵巨樹,不看則已,一看嚇了一跳。這棵樹雖不知生長了多少年但絕對夠古夠老,粗壯的樹干直徑得有好幾米,寬闊的枝葉遮天避日。仔細一看,還有更奇的,樹上的枝叉上吊滿了體型碩大的蝙蝠(足有半大的兔子那麼大),黑壓壓的似烏雲壓頂,另我毛骨悚然。可惜坐在車上,沒有時間拍下照片。就衝這蝙蝠,以後我還得再來一趟。我敢保證,我們這些生活在城裡的人,除了少數探險的,沒有幾個人能看到這樣板的奇觀。這是此行又一大收獲。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