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餐之甜品—浪漫風情

作者: chenlin41

導讀巴黎大餐之甜品—浪漫風情法國是許多藝術流派的發源地,因此巴黎的確是一個具有藝術氣息的城市,一座座藝術博物館裡那些絕世珍品堪稱藝術盛宴。然而無論什麼樣的盛宴,如果連續幾天享用,最終也只會感覺難以消受(尤其是普通藝術盲,幾天之內被灌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第三天又花了4、5個小時參觀完奧塞博物館後,除了終於有點兒明白什麼自然主義、像征主義、 ...

巴黎大餐之甜品—浪漫風情法國是許多藝術流派的發源地,因此巴黎的確是一個具有藝術氣息的城市,一座座藝術博物館裡那些絕世珍品堪稱藝術盛宴。然而無論什麼樣的盛宴,如果連續幾天享用,最終也只會感覺難以消受(尤其是普通藝術盲,幾天之內被灌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第三天又花了4、5個小時參觀完奧塞博物館後,除了終於有點兒明白什麼自然主義、像征主義、印像主義繪畫之外,看到什麼珍品都已經麻木了。(奧賽博物館展出的主要是近代繪畫,其實比盧浮宮的繪畫更好看)。如果生活在巴黎,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去一次博物館,那麼游遍全城60多座博物館也許是一種享受。好在春天的巴黎,夜幕總是在9點以後降臨,於是每天走出博物館重見天日之時,其實才是更為興奮的時刻。因為還有足夠的時間在巴黎明媚的陽光下盡情游蕩,感受彌漫在各個角落的巴黎風情。巴黎聖母院第一天從盧浮出來後,徑直走向不遠處的塞納河。河水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兩岸三三兩兩的人群或坐或臥,悠閑地享受著溫暖的春日。很想也這樣坐下來,曬曬太陽,靜靜地看河面船來船往。然而,看著滿載游客的游船,才忽然想起自己“人在旅途”,不能就此停下腳步。只好依依不舍地起身,踏上路過的一只游船繼續前行。 巴黎的很多名勝都集中在塞納河兩岸(我不禁又一次感嘆水是城市之魂,文明之源),所以買一張全日或兩日的通票,就可以在任何喜歡的名勝站點自由上下船。相比於乘坐地鐵,這顯然是一種更為經濟且相當便利的旅游方式,而且還可以自由呼吸新鮮空氣。可惜,時值下午5點,我權衡一下,現在再買通票已經不劃算了:(,僅在此提供大家以後旅游時借鑒。巴黎聖母院座落在塞納河中心的的西岱島上。下船時已近六點,然而聖母院門口依然有排隊的人群。當我們隨著人群靜靜步入教堂時,頓時有了幾分進入聖殿的敬畏感。教堂人很多,卻非常安靜。參觀者沿大堂邊上的通道緩緩前行,而教堂正中,一些教徒正虔誠地等待著什麼儀式,前台有幾位身著教服的人可能正在為儀式做准備。大堂最邊上是用大玻璃隔開的若干小房間,供人們向神父懺悔,有一個女孩似在輕聲啜泣,看上去真的很虔誠。原打算參觀一圈即離開,然而管風琴忽然奏起悠揚的音樂,旋律有點像恩雅的音樂,又有幾分像神秘園,接著站在台上的一位白衣女子歌聲響起,聲音純美地令人震撼,除了“天籟之音”,我幾乎想不起其它形容詞。雖然齊豫的聲音也曾被人稱作天籟,但似乎完全無法媲美。也許是教堂特殊的建築結構有著更好的音響效果?我感覺那好像是我這輩子聽過最美的聲音。無論如何,教堂唱詩班裡的確人才濟濟。於是忍不住悄悄坐下來側耳聆聽。 不一會,前排的教徒也開始跟著輕輕吟唱。工作人員遞給我一張歌詞,然而我目不識丁(全篇法文)。幾首歌結束之後,我仍然意猶未盡,可惜時間有限,只好遺憾地離開了。回來之後,我曾經在網上用“法語”“贊美詩”“教堂歌曲”等字眼在網上搜索試聽了很多歌,卻再也沒有找到聖母院裡那些歌曲的感覺。埃菲爾鐵塔埃菲爾鐵塔是我們第一天乘坐游船的另外一個站點。塔下游人如織。雖然有幾部電梯同時登頂,然而排隊的人依然讓我望而卻步,於是打消了登頂俯瞰巴黎夜景的念頭。好在以前去過的幾個地方恰好都有比較高的電視塔,而且根據過往經驗,似乎那些景色並不如香港山頂看到的夜景更美。這樣一想,就不太遺憾了。對於埃菲爾鐵塔本身只是照了像片留念而已,對於它的記憶更多的卻是它附近的法國餐館。話說我們到巴黎當晚的大餐計劃落敗之後,林對於巴黎餐始終念念不忘。在鐵塔前的草坪上休息時,他又開始琢磨晚餐去處(這也是旅行中他最積極的時刻,通常都是我拿著地圖,他只跟著走)。我們從英國買的一本小小的巴黎指南中推薦了鐵塔附近某小巷裡的一間餐館。那巷子真的很小,我們拿著幾張不同的旅行地圖找了很久才終於找到那個街道名稱。然而去往目的地途中,我只是朝街角某個小餐館的玻璃櫥窗裡看了一眼,就被老板注意到了。那是一位高大而硬朗的法國老頭,他站在門口大聲說“你好!”這一聲不得了,這是我離開中國這幾個月第一次有人一眼認出我是中國人,當時覺得很親切(至少比那些看到我時,從“韓國人”“日本人”“香港人”輪番猜一遍的老外感覺親切。當然後來才知道會說你好的外國人太多了!)。接著是幾句生硬的“好吃”“來坐”等。我被他親切地笑容打動了,立刻決定留下來。餐館裡溫暖的燭光和四壁的非洲風格裝飾畫讓我感覺應該還不錯。然而拿起菜單時悔之晚矣。這裡連法國最有名的鵝肝醬都沒有,甚至也沒有其他任何著名美食(我在網上查過的)。林的美食計劃再次落敗,出來時,他有些郁悶:“你怎麼就那麼經不起誘惑?”。第二天參觀完凡爾賽宮後,遇到一對年齡相仿的香港夫婦。看他們拿著地圖猶豫不決,林主動上前幫忙。一聽到廣東話,他們就像遇到親人般,非常開心(其實我倒感覺旅游景點到處都是中國人)。坐在返回市區的巴士上,我悄悄對林說“今天晚飯要有伴兒了”。果然,不多久,坐在後排的他們開始與我們搭訕,下車時已決定一起吃飯。林痴心不改,仍提議去昨晚沒有去成的那家。於是我們再次來到鐵塔(談話間,我多次提到“天塔”,他們有些不解。後來在林提醒下,我才發現口誤。對於天津的一切,我真是有太多的情感)這回我沒敢四處亂看,帶著幾個人徑直找到餐館。進入時,沒有見到服務員,我們就自己坐到了唯一空著的餐桌旁(後來才知道那是別人預定的,服務員本以為是我們,可沒多久那人恰好打電話來取消了:)。餐館類似於那種“私房菜”館,門面不大,但菜的口味真的很好。鵝肝醬、法國田螺、牡蠣、紅酒、好吃的甜品……(我一向記不住吃過的東西,反正有不少網上推薦的東西)。好在那對香港夫婦也很好相處,4個人(每人3道不同的course全部平分4份)交換品嘗。這一晚,可算舒坦了。蒙瑪特高地蒙瑪特高地是巴黎地勢最高的地方,站在高地的聖心大教堂前,即可俯瞰巴黎全景。同時那裡也是巴黎著名的紅燈區。這是我們第三天結束奧賽博物館之行後的主要甜點。一出地鐵站,即可看到“moulin rough”(紅磨坊夜總會),然而時值下午5點半,這裡還完全沒有夜生活的氣息。只是在門口看了看海報,已大概了解表演內容,似乎不值得我們為此等待幾個小時。而且我知道我們一定會在荷蘭看到更開放的紅燈區,於是決定放棄。登上最高點聖心大教堂的巷間小路皆由青石鋪就,路旁是一些較為古老的建築。沿著小路,不時地有一些街頭畫匠用“你好”衝著我們招攬生意,當然並不強求。左顧右盼之時,卻沒有注意到腳下有一塊缺損的石磚,腳一歪我便坐倒在地,路人皆側目。摔得不輕,數分鐘後才重又一瘸一拐上路。唉,旅游著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然而登頂之後,卻沒有一覽眾山小的心曠神怡感,因為巴黎是一片平地,雖然有各種名勝,但遠看之下,混跡於一群低矮的建築中,也很難分辨。只有埃菲爾鐵塔形單影只地聳立在遠方。不免有些失望。巴黎人——印像在公眾場合,我最喜歡看的是過往人群。巴黎人的時尚也許未必能從普通人的衣著看出端倪,但我猜巴黎女人的身材也許還是可以說明問題的。英國街頭,幾乎隨處可見身形肥碩到近乎走樣的女人,然而在巴黎的地鐵裡,無論長者還是青年,我不僅沒有看到那樣肥胖的女性,而且大多窈窕。我想這一方面與他們的審美觀念有關,一方面也得益於他們的飲食吧(法國餐據說是僅次於中餐的美味,而較少有印像裡西人的那些垃圾食品)。對法國男人的好感,最早源於若干年前關於陽朔酒吧街上迎娶中國美女並就此落腳的那兩位法國兄弟。他們的故事曾讓我感嘆於法國男人的深情與浪漫。後來類似故事也聽過不少,據說他們是世界上最懂女人並且最溫柔的男子。這個我此生都沒有機會體驗了:)。然而所到之處,皆有高大英俊的帥哥(包括中年男子,而且我認為不是游客)。我想大概就像別人對成都的評價——站在街上,滿眼皆美女——巴黎亦如此,不過養眼的是美男而已。其實最可貴的還不是他們的外表而是修養。巴黎的地鐵上,靠門的椅子通常是折疊的(人多時可節省空間)。某日坐地鐵正值下班高峰,我們站在過道,車門一開,倚門而坐的兩個男人(他們一路無語,並不認識)就像聽到口令一般齊刷刷站起來(這才發現他們都有1米85以上的挺拔身姿)。我以為他們到站,卻原來只是要在人群進來前讓出空位。那一刻,我和林相對而視,顯然他也被觸動了。法國街頭情人的擁吻早已著稱天下,不過我沒想到50多歲的老人也會如此。地鐵站裡,那麼坦蕩的輕吻,讓身為旁觀者的我感覺無比自然,全無尷尬之感。不知是巴黎的浪漫風情感染了他們,還是他們的浪漫成就了巴黎風情。不過能夠打動林的,卻已不是街頭的浪漫,而是一幅廣告畫。當他看到畫中牽手漫步在海邊的一家三口時(中間是一個可愛的小朋友),他臉上立即流露出極少有的深情:什麼時候我們也可以像這樣牽著一個孩子?唉,人到中年!



(巴黎聖母院)



(白天的埃菲爾鐵塔)



(夜晚的埃菲爾)



(塞納河邊休閑一族)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