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游(連載五)天龍屯堡

作者: 往往

導讀天龍屯堡我們下一個景點就是導游在路上一再提起的天龍屯堡古鎮。天龍屯堡原是一個寨名,全寨現有1200戶人家。這裡東距省會貴陽60公裡,貴黃高速公路、黔滇公路、貴昆鐵路和正在修建的清黃高速公路均從寨邊穿過,這裡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稱。也就是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這裡就是有名的順元古驛道,天龍屯堡古鎮最早是順元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名叫飯� ...

天龍屯堡我們下一個景點就是導游在路上一再提起的天龍屯堡古鎮。天龍屯堡原是一個寨名,全寨現有1200戶人家。這裡東距省會貴陽60公裡,貴黃高速公路、黔滇公路、貴昆鐵路和正在修建的清黃高速公路均從寨邊穿過,這裡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稱。也就是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這裡就是有名的順元古驛道,天龍屯堡古鎮最早是順元古驛道上的一個驛站,名叫飯籠驛。由於軍事地理位置重要,從明代開始就在這裡及周邊大量屯兵,時至今日這裡仍是駐軍重地。明朝時朱元璋在征服了南邊的前朝梁王之後,為了長久的控制西南,在江浙廣募兵士,讓他們攜妻帶子遠徙貴州,居住在各地衛所中,平日亦兵亦民,自己耕作土地,隨時准備迎戰,才有了屯堡。經過600多年的繼承與發展,延續了近20代的屯堡逐漸演變成為了獨特於周圍眾多民族(苗族、侗族等)的一種獨特民俗文化。清朝康熙年間,雲貴總督範承勛奉旨實行“改土歸流”後,屯堡人由軍戶轉變為普通百姓。天龍屯堡古鎮更名為“飯籠鋪”,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這裡依然是清廷的驛站和屯兵重地。本世紀初,天龍的幾位有名鄉儒感覺飯籠鋪的“飯籠”二字不雅,經提議,取天台山的“天”,龍眼山的“龍”二字為村寨之名,這就是天龍屯堡鎮“天龍”二字的由來。歷代的屯兵都在這塊大地上留下了歷史的遺跡,一下汽車,就見一個巨大的寨門,就像電視劇中古代屯兵山寨的大門。這也許就是告訴我們這裡曾是屯兵之地吧。身著藍色屯堡服飾的小導游前來迎接我們。早就聽說,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的忠實守護者。她們那一身奇異的“鳳陽漢裝”,一穿就是600多年。據說“文革”初期,有造反派來強迫她們卸去“奇裝異服”,可他們一走,女人們照樣又漢裝穿上身。

至今,屯堡女人們的正統裝束還是戴銀耳環,梳三綹頭,也就是一種前發高束,形似鳳凰頭的發型。身著的藍色長衣,衣襟與大袖口處,飾有好看的花邊。年輕未婚女子包白帕,腰帶系左側;已婚婦女包青帕,腰帶系在背後,黑色的,有很多穗穗的那種,就像拖了一條馬尾巴。她們的鞋也極有講究:布底、鞋幫呈月牙形,鞋尖翹起並飾有花鳥圖案。這種地道的大明朝江南漢族女子裝束,曾一度被誤認為是“鳳頭苗”,甚至屯堡人還曾被當作少數民族而受到歧視。雖然如此,屯堡人依然保持著一種“漢族道統”的優越感,不僅不改服飾,而且嚴禁與本地人通婚,這又使得屯堡文化得以代代相傳至今。每當別人問起他們屬於什麼民族,他們會自豪的告訴你,他們是多數民族,是真正的漢族。確實,在別處,漢族的文化與生活習俗,早已在歷史風雨的持續飄刷中,不斷演化蛻變,經與其它民族甚至西方文化交融而漸漸淡化了自己的特質。但是,藏匿於喀斯特大山深處的屯堡文化,卻一如6個多世紀以前,固守著原有的純樸和風采,與當今的漢族文化形成鮮明反差。也許我們在這裡才能看到真正漢文化的遺風吧。

小導游普通話說的很好,給我們介紹的也很詳細。她告訴我們,天龍屯堡是目前貴州最大的一個屯堡。明朝建屯大多選擇在地域隱蔽、易守難攻的山間駐扎,而天龍屯在貴州眾多屯堡中,地理位置相對平坦。天龍屯共有5000余人口,一條人工水渠貫村而過,村莊結構緊湊,共有16條石板巷,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堅實的城堡。

我們就這樣在導游的帶領走進了有著奇特文化習俗的天龍屯堡古鎮,踏著600年前鋪就的石條子路,看著依然矗立的碉堡和家家戶戶還留著瞭望窗的住宅。走進寨子,滿目皆石。用當地人的話說,即是“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面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石巷縱橫交錯,見一窄巷巷口書有“九道坎”三字,入巷登級而上,小路僅夠兩人擦肩而過,兩邊石牆上不時現出小窗,約12×25釐米,窗旁有門,僅只1.5米高。彎腰進去,發現房有兩層,內部為木結構,而石牆厚達兩尺,如同堡壘一般。

聽介紹這裡的石屋已有600余年歷史。當年,這兒的每一個窗口與大門,都可用來打仗,窗小易守難攻,門低矮,人要低頭進,還不是跟關門打狗一般容易。在古鎮中,可見巷道縱橫交錯,如不跟導游走,很快就會迷路的。遍布於巷道中的深邃槍眼,石拱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功能,這一切無不顯示出戰爭的遺跡,屯堡人武備的思想。欣賞著屯堡婦女穿戴著的明朝的服飾,感覺十分新鮮,你可以和她們照相,走時,前面出現了一個木質的亭子,這是一個茶驛,我們看到了一個中年婦女在燒茶,這裡的茶是她們自己用草藥在一個巨大的瓦罐中熬制的,味道怪怪的,據說可以去火,走得又累又渴,剛好喝茶歇息茶是免費的。給這個婦女照張像,同時照下那雙尖頭的繡花鞋。屯堡婦女還有自己的繡坊,在一個不大的院落中,我們看到許多上年紀的婦女在一起繡鞋面、繡圍裙,但是沒有看到年輕的小姑娘,不知道這項手藝還能流傳多久。

行走間,來到了一個搭有戲台的院落,這是看地戲的地方。“屯堡地戲”,是屯堡人在田間地頭表演的戲,是大明軍隊進入貴州時帶來的。它源於那時軍隊中用來振奮軍威、恐嚇敵人、保證出師順利的軍中儺儀。“儺”是驅鬼除疫的儀式,即面具舞。所以地戲在演出時都是帶著面具的,只是這些面具不是戴在臉上,而是戴在額頭上,臉上則照塊黑布。據說因為過去演出的時候,人們都是站在高處觀看,面具在頭頂上更便於觀看。屯堡地戲的內容都是小說演義,它被稱為中國戲劇史上的“活化石”。我們看得是三國戲“三英站呂布”。地戲表演都是古代戰爭的格鬥和馬戰的動作,是對當年戰爭生活的一種模擬。動作唱詞(有字幕,否則根本聽不懂)都不復雜,轟轟烈烈,十分熱鬧,適合人們在田間地頭取樂。我們後來在一個陳列室看到了陳列的面具。地戲面具(稱為臉子)采用淺浮雕與鏤空雕相結合,刻工精細,造型繁復多變,形像生動詭秘,神態奇特誇張,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別以為這些軍人的後裔是沒有文化的,其實屯堡人重儒學,崇佛學,尚武功。我們參觀的天龍小學則是貴州省內著名的鄉村小學,你想像不出來,在那末偏僻的山村,居然有那樣規模的小學,二層小樓的木質結構,有點像北京女子師範的舊校舍。這裡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時這裡就建有圖書室,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古鎮的文化內涵。聽介紹說,14世紀,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梁王巴匝刺瓦爾密依舊盤踞在西南邊陲。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以潁川侯傅友德為南征將軍,率軍30萬,兵分三路入雲貴。在這支隊伍中,有4位南京籍的官兵情同手足,盟誓結為異姓兄弟,並按年齡順序統一改名為張征定、陳征定、沈征定、鄭征定。平亂後,皇帝下令征南大軍就地屯田駐防,四姓兄弟便一齊擇地聚居。成為如今天龍“張、陳、沈、鄭”四大姓的入黔始祖。當地人有時會詼諧的說“我們的祖先是第一批從事‘西部大開發’的人!”至今他們還把南京作為他們尋根的地方。

正因為天龍人講文化,重教育,六百余年,從大明朝到清朝,再到民國,歷代群英薈萃、人才輩出。明代時,天龍四大姓都是世襲軍隊官職,統管咽喉重地;清朝時,天龍鄭姓出了一門三舉人、一進士、一大儒,其他三姓亦多俊傑;民國時天龍陳姓更是出了抗日英雄陳蘊瑜將軍等。後來又孕育出了多位黃埔、北大等名校精英。也許正是因為屯堡人的軍旅出身,使得他們在宗教上也具有了極大的包容性。在屯堡旁邊有一天台山,天台山,以山形而得名。其山為石灰岩質的一座玲瓏小山。山高60米左右,山勢陡峭,如巨崖突立在四圍高山峽谷之中,一面為古樹枯藤掩映的蜿蜒小路,三面削壁而立,狀如拾級登天之台,故名天台山。我們沿著山路,登上山頂見到了古寺廟建築群,它是屯堡建築的典範,也是佛道合一的寺廟,古鎮上的三教寺是佛道儒三教齊奉的,應該說這裡始終是和諧而團結的地方。建於山巔伍龍寺建於明萬歷年間,後經崇禎和清康熙、乾隆、鹹豐及民國等多次增修、擴建,才形成現在的規模,裡邊能容數千人,在這裡駐守軍隊更是易守難攻的地勢,所以這裡為國內罕見的半軍事化城堡式古剎,曾被我國建築大師張開濟先生稱譽為“中國古代山地石頭建築的一組絕唱。”尤其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因古剎建築時,山頂平地缺失一角,無法建築一定規模的大殿,故從山下沿陡壁,用石塊壘積直至山頂,累積的石頭沒有任何泥土粘合,卻保存上百年不塌不倒。

來到廟門,首先看到了鐫刻的石聯:“雲從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勝景台上觀”山寺裡看到的現存的兩道山門、兩重廟門和大佛殿、左右廂房、殿前倒座、玉皇閣等建築。寺內建築雖都是穿鬥吊腳樓木結構,但山牆全用石塊壘砌,窗戶既小又少,與碉樓搶眼無異。後院建有堅固的石垣牆,牆上砌有用於軍用目的的城垛,充分顯示該廟的軍事建設性格。相傳當年吳三桂曾留宿於寺內,並將寶劍、像笏贈與該寺,在廟中保存著復制品。這也是伍龍寺出名的一個原因吧。藏經樓後側之糧倉,猶如鶴立雞群,儼然是座居高臨下的石碉樓。這些建設特點,與附近“屯堡人”的建築風格極為相似。寺下遍布稱“碓窩”的石臼,這是戰爭年代的陳跡,表明曾作軍事據點用。臨壁俯瞰,不禁心驚膽顫,可以想見當年這兒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一方方石頭上,至今還留存著昔時金戈與硝煙留下的痕跡。

來天台山。你還可以發現更有意思的東西。比如,在路邊有許多小棍棍挫在那裡,詢問當地人你會知道他們把這些木棍叫“將軍柱”,把“將軍柱”放在這裡,代表要頂天立地做人,將來承擔重任的意思。在上山的路上,沿途會發現很多這樣的小石窩,是當年打杖時用來舂火藥的。石頭上還留著痕跡斑駁。

穿過山門,眼前是古老的驛道 ,拾級而上,長滿青苔的牆壁,狹窄甬長的台階,如果沒有這些特殊的提醒,你很難想像600年前這裡曾經是固若金湯的城堡。

其實,要說天台山伍龍寺的奇特之處,不是表現在建築造型上,而是它蘊藏著很深的文化內涵。雖名“伍龍寺”,但寺中建有宏偉的玉皇閣。這種佛道合流的宗教狀態,在別處是很難見到的。充分說明了屯堡人各宗教和諧共存的狀態。這座古建築物,不僅具有宗教特征,還具有軍事功能,是座亦文亦武、半軍半教的城堡式古寺廟。

在天龍屯堡,男人們跳著地戲,婦女們身披一襲艷麗的明朝漢族服飾,操著一腔濃郁的江南口音,穿著翹頭花鞋,老年婦女念著佛歌,寂靜而樸素的古鎮,巷道如故,堡壘矗立,石頭壘房,低門小窗。讓人感受到具有豐富屯堡文化內涵的天龍屯堡古鎮。這並不是舞台上的表演,而是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你如同進入了時間隧道,重回了遠離我們的明朝。



(屯堡寨門)



(小娘娘)



(九道坎)



(地戲)



(茶驛)


精選遊記: 安順

評論